花样年华忆北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684
颗粒名称: 花样年华忆北岭
分类号: F323.6
页数: 4
页码: 342-345
摘要: 本文回顾了1970年代初期北岭公社崖城经济场北岭分场的知青生活,描述了他们盖房和开荒种橡胶的艰苦过程,展现了他们在艰难环境下不屈不挠、团结拼搏的精神风貌。
关键词: 知青 盖房 开荒

内容

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有一个地方不论岁月多么悠长,不论境遇如何变化,将始终如初,永不湮灭。这个地方就叫崖城公社经济场北岭分场。因为在这块热土上,曾经流淌过我们的青春和汗水,沉淀下我们的热望和跋涉。
  盖房
  我们是1974年上半年上山下乡到崖城经济场北岭分场的。分场坐落于距总场约10公里的北岭山脚下,故名。
  分场四周人烟稀少,草丛环绕,十分荒凉。场部中心只有两栋土木结构的老式瓦房和一间茅草盖的小仓库、宿舍,边上还有一间勉强能够遮风挡雨的破旧厨房。其中一栋瓦房为知青和场工宿舍,分别从中间正梁处用形似篱笆的土墙隔成两边,每边再分隔成3间小房子,每间小房子约10平方米,可放置3张床,每张床住一个人。另一栋瓦房隔成两间大单间,一间住着一位场领导,并兼做仓库;一间挤着几名男知青。当时,分场全部人员18人(含老场工),房子尚可将就着住。当我们这批知青(6男3女)来后,本就拥挤的宿舍就显得非常局促了。不少单人床纷纷改为双人床,实在安置不下的,只能挤进大单间大家一起同床共枕,“休戚与共”了。
  住宿条件如许,用餐的环境更为简单。由于没有专门的餐厅,知青们每每打完饭后,就只能端着饭碗或在树底下或在屋檐下蹲着吃,有的干脆端着饭碗钻进宿舍里吃。有一天中午,大伙正挤在树底下吃饭,头顶上忽然飘过来一片乌云,随着一阵凉飕飕的山风吹来,豌豆大的雨点便劈头盖脸地下起来,大伙只得忙不迭的双手护着饭碗四处躲雨。居住憋屈,生活苦闷,是当时北岭知青每天必须面对的现实。为了改善知青们的居住条件,同时也给分场未来的发展创造一个较为安定、宽裕的工作、生活环境,分场领导决定再新盖两栋大房子:一栋为“多功能”大厅,内设会议室、文化室和餐厅;一间为综合房,用土墙从中间隔开,一边为仓库,一边为知青宿舍。
  场部的决定,得到了知青们的响应和支持。1974年9月底,分场成立了由约20名男女知青组成的砍伐队,由场领导亲自带队,前往离分场约8公里的笔架山去砍伐盖房所需的木料。每天清晨,我们吃完早餐,带上水壶,备好午餐(其实就是半斤米饭加几样自己种的青菜、豆角、南瓜等),便扛着斧头、山钩刀(一种刀头带钩的砍刀)等工具上路了。
  从分场前往笔架山的路,崎岖不平,蜿蜒曲折,沿途荆棘扎人,很不好走。大队人马在前开路,几架牛车紧随其后。才走出几公里路程,大伙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距笔袈山约两公里处,横着一条不知名的溪流,它是上笔架山的必经之路。溪流不深,略没过膝盖。但水文复杂,缓急不匀,而且溪底泥沙松软,卵石遍布,稍不留神,便被滑倒。上山的第一天,女知青陈文兰在蹚过溪流的时候,由于心急,挽起裤腿便三步并作两步向对岸走去。当走到溪心的时候,忽然踩在一块鹅卵石上,脚底一滑,整个人便向后仰去。幸得一旁的老知青孙鸿耀大哥眼疾手快,跨上前去一把抓住陈文兰,将其一步步扶离卵石堆,方才避免了一场“意外”。自此,大队人马在蹚过溪流的时候,都小心翼翼地前脚探路后脚跟上。虽然拖延了时间,却可保障大家的安全。
  笔架山虽不那么高耸险峻,但植被茂盛,树木苍郁。大伙寻得一处较为密集的山林,便猫着身子钻进去,然后分组分头抡起斧头、山钩刀砍将起来。粗一些的木材,我们便两人扛一根,小一些的我们便砍来藤条一捆捆地扎紧,一人一捆扛下山脚,集中放在路口,由“牛车手”将其搬上牛车后再拖回分场。直到夕阳西下,我们才在牛车的“吱呀”声中,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场部。
  经过约一个星期的艰苦砍伐,我们便备足了盖房所需的木料。盖茅草房自然少不了茅草。李克华、陈文兰、范华、王萍等几位女知青自告奋勇到分场附近的山坡上割茅草。只用了一天时间,便割好足够盖几栋大茅草房的茅草。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吉日良辰”,我们在场领导的指导下,在一块早已选好的空地上正式“动土”了。男知青负责平整地表,挖墙脚、种柱子、搭屋架;女知青则负责搅泥浆、糊墙壁、编茅草,以及煮饭做菜、端茶递水。那段时间,我们迎着朝阳开工,披着晚霞收工。整个场部处处号子动地,热火朝天。
  两个月后,两栋高大茅草房和一间崭新的厨房终告“落成”。从此,知青们迎来了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一日三餐再也不必蹲在树底,躲在屋檐下;更为重要的是,困扰知青们的住宿难问题不再成为“问题”。
  开荒
  当大家还沉浸在“乔迁新居”的喜悦之中,场部又给我们下达了新的任务——开荒种橡胶。
  北岭分场属山区地貌,辖区面积虽大,但可供直接生产的用地却相当有限。几乎每一块生产或种植用地都须向荒坡野地去索取,这次种植橡胶也不例外。开垦的地点就选择在离场部几公里外的郎勇山脚下,开垦队由新老知青二十多人组成,老知青孙鸿耀当队长,副场长沈天林亲自挂帅当现场总指挥。
  郎勇山地势较为平缓,土地相当肥沃,的确是种植橡胶的好地方。这里人迹罕至,虽然树木不多,但灌木丛、荆棘和杂草出奇密集。沈场长不愧是老场员,经验非常丰富。他让我们先用钩刀、锄头将其自外而内一片片砍倒、锄去,再拖离原地,将其均匀晾在荒坡上,让太阳暴晒干枯后,再选一个静风天放火焚烧。这样一来不耽误修平台及挖橡胶坑,二来灰烬可做种植橡胶的肥料。
  有一天中午快收工时,恰逢烈日当空,山坳里一丝风也没有,闷得发慌,正是焚烧干草的好时机。一位男知青便在众人收工之际,用火柴点燃了杂草堆。眼看火势正不紧不慢地燃烧着,大家都松了一口气,陆陆续续地离开火堆,走下山坡。忽然,一阵强劲的山风骤然刮了过来,刚才还缓慢燃烧着的火场,顿时像泼了一盆油似的“噼里啪啦”腾起片片烈焰。只一会工夫,整个荒野成了一片火海。我们几个知青从未见过如此架势,一时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好些已踏上归途的知青见状也都匆匆赶了回来。因为附近就是郎典村黎族农民的甘蔗园,如果烧到甘蔗,给农民造成经济损失,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但见沈场长临危不惧,十分镇定。他一边大声喊叫队长孙鸿耀带上几个男知青扛上锄头迅速地分头跑到着火点的边缘,用锄头“锄”开一条约80厘米宽的环形隔火带,一边指挥大家砍来树枝扑打燃烧的火熖。经过近一个小时的“人火较量”,这场突如其来的山火方才被我们完全扑灭。这时,大家的脸上、身上、手上都被烟熏得黑一块紫一块,个个像是戏台上的黑包公似的,惹来大家阵阵笑声。
  开荒地经过清理、平整后,接下来就是挖平台,掘橡胶坑了。这是非常艰巨的两项工作。难怪知青们都说,经济场最苦的工种是挖平台,最累的活儿是掘橡胶坑。因为山脚下的地不但坚硬结实,而且树根、石头随处可见。挖地掘坑已是对体力极限的挑战,挖树根、掘石头更是对人的意志的重大考验。
  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男女知青早出晚归,忍饥耐渴;汗往一处流,劲往一处使。正是凭着对经济场的热爱和担当,凭着对青春的执着和不悔,我们终于完成了约200亩橡胶园平台和橡胶坑的挖掘任务。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83篇文稿:崖县抱龙林场(20篇)、崖县三亚林场(2篇)、林旺猪场(3篇)、海螺农场(2篇)4处安置点27篇知青回忆录;藤桥(4篇)、林旺(2篇)、田独(13篇)、红沙(4篇)、荔枝沟(6篇)、羊栏(8篇)、天涯(1篇)、育才(6篇)、雅亮(3篇)、崖城(5篇)、水上(2篇)、保港(2篇)12个公社安置点56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声标
责任者
李克华
责任者
陈文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