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岁月忆雅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679
颗粒名称: 艰苦岁月忆雅亮
分类号: F323.6
页数: 3
页码: 317-319
摘要: 本文回忆了作者在1975年至1981年间在湖南省乡村的知青岁月,包括艰苦的生活环境和生产劳动,以及来自同伴和陈镇长的关爱和支持。
关键词: 知青 艰苦 情谊

内容

上山下乡到雅亮
  1975年9月1日,刚刚高中毕业的我,与30名来自县城三亚镇各街道的知青一道,上山下乡来到三亚镇雅亮五七农场,从此开始了长达五年的知青岁月。我担任过五七农场团支部书记、副场长,还在1976年10月入了党,最后在1980年底被招工,于1981年4月结束知青生活。
  在这批知青中,男多女少。23名男知青是:王春琳、王文肖、王乃平、林海福、林秋祥、李英武、李忠富、吉秋弟、颜海浪、叶发建、张秋弟、张和弟、陈品新、陈正壁、陈春才、蒲文功、蒲裕文、蒲维高、文永四、简贤贵、彭鸿金、吴永坚、黄水生;8名女知青是:余秋英、陈英柳、吴姣、纪道梅、邢梅风、蒲太兰、陈海琼、范秋香。
  我和知青伙伴们在五七农场的时间,总共有四年零两个月。到了1979年11月,镇里决定将五七农场移交给属下的椰庄农场雅亮经济场,除了招工、调动、当兵的几人,我们剩下的20多人,全部撤回三亚镇金鸡岭农场,并在一年以后陆续被招工。
  追忆在五七农场的往事,令人感慨万千,这是艰苦创业求生、不断超越自我的一段历程。
  大山腹地的“常态”
  雅亮地处原崖县的西北角,周围群山环抱,偏僻闭塞,素有崖县的“西伯利亚”之称。五七农场就坐落在雅亮山脚下,一条崎岖不平、七拐八弯的狭长山路,像一条陈旧的麻绳把农场与外界断断续续地连接起来。因道路曲折,地势险峻,别说汽车进不来,即使手扶拖拉机也无法“到访”。大家平日里进出农场,只能“开动”自己的“11号车”(即两条腿)。从农场到雅亮公社大约3公里,一天一趟的公共汽车只是开到雅亮车站。我们如有什么事需要回县城,必须提前一个多小时动身,否则,错过了公共汽车返城时间,那只能等到第二天了。
  有一次,得知知青张和弟的母亲去世后,经与场长符文山(50多岁,下洋田人)商量好,我和场里一帮农友立即启程,要赶回县城三亚参加葬礼。当时正是风雨季节,通往三亚的公路有好几段被大水冲垮了,汽车站的班车已停开数日,我们一行人在无奈之下,只好迈开两条腿长途跋涉,走了近50公里的路程才赶到城里,其时,已是夜色笼罩,万家灯火。
  雅亮属热带雨林气候,雨量充沛,汛期较长。雨季是我们最难熬的时节。有一年,老天爷好像与我们过不去似的,一连下了两个多月的雨,肆虐的山洪几乎将唯一进出农场的道路冲垮,农场一时成了水乡泽国,我们居住的几间茅草屋犹如飘荡在水中的一叶叶孤舟。
  恶劣的天气,不但给我们的生产劳动带来极大的挑战,而且给我们的正常生活造成相当大的困扰。因为山洪一旦把农场与外界的通道阻隔,所有的物资供应即将陷入瘫痪,全场几十号人只能顿顿啃着咸菜、山竹笋、咸鱼干度日。当时大家正当年轻力壮,再苦再累的活都还能扛下来,最要命的是一日三餐尽是些没有一点油水肉腥的粗饭淡菜!
  然而,在我们插队五七农场的几年时间里,这一切都已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艰苦之中的温情
  恶劣的环境,艰苦的生活,仿佛一块块石头压在我们知青的身上,却压不住年轻人乐观的心态、诚挚的情谊。在与天斗、与地斗、与自己的命运斗的艰苦岁月里,我们全体知青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雅亮是出了名的高疟区,我们居住的地方常年潮湿,蚊虫很多,卫生条件甚差,一年四季常有因患上疟疾而病倒的场友。每当这个时候,身边的场友都会主动为患者承担劳动任务,轮流为患者端汤喂药,陪伴身旁,在生活上尽其所能地给予关照。个别重症者,我们还得组织人员将其护送到雅亮公社医院。某天下午,知青颜海浪忽然发冷发热,昏迷不醒,符场长和我见情况危急,立即组织七八个人,用自制的担架抬着他,连夜走了几公里的山路,来到雅亮公社卫生院及时处理,第二天再转到县人民医院医治。由于抢救和医治及时,颜海浪终于转危为安,不久就痊愈了。
  知青吉秋弟、张和弟、叶发建(懂草药)、陈正壁等人,都是些个性开朗、勇挑重担、乐于助人的好伙伴。特别是吉秋弟,经常做好事,帮助过许多人,很受大家尊敬。
  场里盖房子需要茅草,而黎胞聚居的青法村盛产茅草,符场长事先联系好,派我带20多人去挑回来。我们来到几公里处的青法村后,看到茅草已经绑扎成捆,但大小不一,难免有人心生怯意,我见状就让大家先挑选,剩下大捆的我再来挑。回场的路上,吉秋弟见我挑的两捆茅草又大又重,可能是心有不忍,就不动声色地挑着茅草跟在我后面,好随时施以援手。走到中途后,我实在撑不住了,正想放下来歇一歇,只见他从后面赶了上来,不由分说就将他挑着的茅草放在我跟前,再将我的担子转到他自己的肩膀上,然后他挑茅草在前面,让我慢慢地跟着,一直回到了农场。
  毫不夸张地说,类似团结互相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我们的身边发生,它们就像一朵朵在山野上盛开的小花,点缀着我们苦涩的心灵。
  一份沉甸甸的“爱”
  五七农场乃三亚镇办农场,按规定,镇里领导每年都要轮流下来农场蹲点,每次三个月,镇里的干部何敦壮、叶庆春、吴主任等人都来过。而镇主要领导陈昌爱(大家称“陈镇长”),似乎不囿于这一规定,来得更多更勤。她一有时间或农场有需要,就到了农场驻住,大力支持符场长和我的工作,与知青同吃、同住、同劳动(即“三同”),从来不摆领导的架子。说实在的,她在知青面前,倒像是一位慈爱的母亲。
  她对我们面临的困难,但凡能够解决的,就决不含糊;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或建议,只要是合理的,她都会诚恳接受。在陈镇长的直接关心和支持下,农场很快就盖起两幢新茅草房,然后拆掉几间旧茅屋,建起了水泥球场,建成一口深达8米多的使用水泥圈水井,让农场告别了天天要到雅亮河去挑水做饭的历史;此外,为了丰富和活跃年轻人的业余生活,陈镇长还从镇里有限的经费中,拨出了一笔专款,给我们购买了一批运动器材、乐器、图书等。
  所有这一切,无不让大家时时感受到组织的关爱、大家庭的温暖,更加坚定了艰苦奋斗、奉献青春的信念和决心。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83篇文稿:崖县抱龙林场(20篇)、崖县三亚林场(2篇)、林旺猪场(3篇)、海螺农场(2篇)4处安置点27篇知青回忆录;藤桥(4篇)、林旺(2篇)、田独(13篇)、红沙(4篇)、荔枝沟(6篇)、羊栏(8篇)、天涯(1篇)、育才(6篇)、雅亮(3篇)、崖城(5篇)、水上(2篇)、保港(2篇)12个公社安置点56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余秋英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