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的追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668
颗粒名称: 知青岁月的追忆
分类号: F323.6
页数: 4
页码: 281-284
摘要: 本文讲述了作者作为插队知青的经历,以及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通过阅读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的经历。
关键词: 插队知青 艰苦生活 阅读

内容

我曾经是一名插队知青,当年经历的许多事,随着岁月的飘逝已渐渐淡忘。但依然有一些记忆的片断,时时在我的脑海中萦绕,让我沉思,也让我感动。
  从中学生到插队知青
  1974年8月,刚刚从崖县中学高中毕业的我,与当时全国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一样,积极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中下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自愿报名上山下乡。当时我被县知青办安排插队到羊栏公社妙林大队妙山村。出发前,同一批上山下乡的知青集中去县文化宫广场,聆听县知青办主任作动员讲话。那一刻,全场知青们无不群情激昂、心潮澎湃。动员会后,我和另外一起安排到羊栏妙林大队的12名知青,坐上了前来迎接我们的“解放牌”大卡车。
  卡车载着我们驶离了城区,向着羊栏公社方向而去。当卡车行驶到羊栏公社镇上后,我们换乘妙林大队专程前来迎接我们的手扶拖拉机。当拖拉机驶经妙林大田洋时,只见蓝天白云之下,金黄色的稻田一望无际,轻风吹过,稻田翻腾起层层金色的稻浪;乡间小道两旁的电线标上,栖息着一排排的麻雀,当拖拉机“突突突”地经过时,惊着了的麻雀即刻拍打着翅膀飞向空中,犹似漫天飞舞的花絮……
  刚从略嫌单调乏味的城区来到“广阔天地”的我们,无不被这大自然的美景陶醉,个个睁大了眼睛,孩子般惊奇地捕捉着眼前每一个美的瞬间,同时贪婪地呼吸着带着浓郁泥土味的空气。
  在乡间小道颠簸了近半个小时,拖拉机将我们带到了妙林大队妙山村。这是一个坐落在一个小高地上的小村庄,站在村口的土坡上,便可俯瞰整个妙林田洋。我们刚从拖拉机上下来,早已等候在村口的妙山村队长便招呼几个村里的后生哥走上前来,热情地帮我们提行李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我们一行13名知青跟着队长和几位后生哥来到了知青安置点。在队长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在各自的房间里很快铺好了床架,置放好生活起居用品,把自己的“窝”安顿好。
  从这一刻起,我们这13位城镇高中毕业生就拥有了一个新的共同的身份——羊栏公社妙林插队知青。
  难以忘怀的“接风宴”
  妙山村分为妙山一队、妙山二队、妙山三队3个生产队。我和另外两个知青被分到妙山二队。按照当时规定,知青插队落户,生活自理。第一年我们和村里的村民搭伙做饭。在妙山二队,我和女知青李水英一起分到队长家。当时整个村子里的村民叫“迈人”,主要讲“迈话”(当地一种方言),也会讲海南话和普通话,因此,与村民交流起来比较容易。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的二队队长是本村人,姓黎,具体名字叫什么,我从来没问过,但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黎队长。
  从知青点到黎队长家,大约只有50米的距离,途经一棵两人才能合抱的酸豆树。黎队长家有三间茅草屋,正屋和偏屋只有一张床和两三件破旧木箱,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正屋里住着黎队长夫妇和几个孩子,旁边那间通风条件较好的偏屋住着年迈的父母,还有一间小屋子是作为厨房和小仓库,三间茅草屋围成一个小院子。相对其他村民的家庭而言,黎队长家的境况多少显得有点“寒酸”。我和李水英二人就在这有点“寒酸”的小院子里搭灶架锅,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知青生活。
  但是“搭伙”的第一餐饭,黎队长却执意要请客,说按他们当地习俗,这是招待远方来客的“接风宴”,说什么也不许我们自己做饭。黎队长有三个孩子,大儿子约十一二岁,女儿8岁,还有一个7岁的小儿子。孩子们个个都很瘦弱,明显营养不良;妻子约30多岁,脸呈菜色,神色憔悴,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还要大许多。可是,经济的拮据,生活的重负,并不妨碍黎队长的慷慨大方、热情好客。他亲自下厨,宰了一只老母鸡,煮了一锅当地传统的酸豆鱼汤,另外还炒了几碟野菜。
  当热腾腾的菜端上桌的时候,黎队长便招呼我、李水英,以及从县里派来的路线教育工作队员萍姐共同入席。我们请队长的父母和妻儿也一起吃饭,黎队长摆摆手说:“不用了,你们是客人,你们先吃,待会他们再吃。”这些朴实无华的话语,像一股暖流在我们的心里流过,顿时让我们感到浑身热烘烘的:这是多么善良、淳朴的农民啊,他宁愿让家里人吃差些,也要让客人吃好些。进餐的时候,虽然黎队长一再劝我们多吃些,并不时给我们夹菜,但我和另外两位“客人”却不约而同地将大部分菜留出来,因为我们知道,黎队长的家人比我们更需要这顿“接风宴”。
  离开黎队长的家回到知青安置点后,我的脑海里仍然不停地浮现着在黎队长家吃饭的情景。在当时的妙山村,干10个工分才挣几毛钱,那一只老母鸡的钱,足可抵得上黎队长一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然而,为了招待我们这几个城里来的知青,为了“迈人”传统的“接风宴”,黎队长竟毫不犹豫地把老母鸡给杀了!
  多少年过去,我在各种场合的大大小小的宴会上既做过客,也做过东,品尝过满汉全席,见识过中外佳肴,但我却始终忘不了在黎队长家吃的那一顿“接风宴”。
  精神食粮
  第一年上山下乡的知青,按政策规定,每个月都有30斤大米和8块钱的补贴,生活还可勉强支撑。到了第二年,补贴停发,经济收入全部按照工分计算,出勤多收入就多些,出勤少收入就少些。
  那时候,我们每天早上七八点钟下地,中午十二点钟收工。犁地、耕田、插秧、开荒……不论粗活重活,都跟农民叔叔伯伯一起干。刚开始下地劳动,因为不熟悉农活,村民们都非常耐心地过来帮忙,手把手指导我们,还教给我们在劳动中应注意的事项。经过一段时间与土地的亲密接触,与农民的深入合作,我亲身体会到每一颗稻谷从秧苗到收割的来之不易,深刻领悟到古人说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在妙山村插队当知青的几年时间里,我完全告别了城镇年轻人的生活,像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一样,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复始,枯橾乏味。
  物质生活的贫乏,文化生活的空虚,“逼迫”我只能通过阅读来慰藉自己内心的寂寞,满足自己精神上的“饥饿”。每天晚饭后,当知青点的伙伴们聚在一起或“吹拉弹唱”,或拉家常、讲“古仔”(即讲故事)时,我则一个人躺在宿舍的木床上,翻阅那一本本中外名著,汲取其中的“精神食粮”。家庭从小培养的爱读书的习惯,并没有因终日繁重的劳作而改变,我就像高尔基曾经说过的:“我扑在书本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每天晚上打着小手电筒,阅读文学、艺术书籍的时候,无疑是我的内心最为充实,灵魂最为愉悦的时候。
  是的,阅读使我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温暖透亮。每次进城办事,或请假回家的时候,我都不忘到新华书店去转一转,遇到自己喜欢的书,便用平时积攒下来的三五元钱,买上一两本。当时县图书馆有不少好书,我特意跑去办了一张借阅卡,每逢有机会进城就跑去图书馆借上几本书。
  感谢阅读这一良好的习惯,它让我在上山下乡的那段艰辛而苦涩的岁月里,依然心怀芳香,胸存高洁,用坚强而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重负和命运的拷问。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83篇文稿:崖县抱龙林场(20篇)、崖县三亚林场(2篇)、林旺猪场(3篇)、海螺农场(2篇)4处安置点27篇知青回忆录;藤桥(4篇)、林旺(2篇)、田独(13篇)、红沙(4篇)、荔枝沟(6篇)、羊栏(8篇)、天涯(1篇)、育才(6篇)、雅亮(3篇)、崖城(5篇)、水上(2篇)、保港(2篇)12个公社安置点56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华坚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