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岁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661
颗粒名称: 难忘的岁月
分类号: F323.6
页数: 5
页码: 250-254
摘要: 本文讲述了作者在参加上山下乡过程中的生活经历,包括在农场里糊泥巴墙、割飞机草等工作中的体验,以及男女知青之间的生活细节和交流互动。
关键词: 上山下乡 军人家庭 茅草房

内容

我出生在军人家庭,从小在军营里长大,父亲是1943年参加革命的“小八路”,1950年随四野部队解放海南岛。1973年7月我从陵水中学高中毕业即报名上山下乡,陵水县原将我安排到英州林场,后因故没去成。我父亲所在的部队是榆林要塞第二守备区,驻地在崖县藤桥公社,于是我去了榆林陆军部队的知青安置点荔枝沟公社农场。1973年12月30日,我只身一人乘坐军车来到了农场,比第一批到农场的部队知青晚了半个月。
  工余爱好和糊泥巴墙
  刚到位于死马岭山坳里的荔枝沟公社农场时,我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很新鲜。放眼望去,山峦起伏,层林尽染,农场就像绿色海洋中的一座孤岛,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我们住的是用泥巴糊成的茅草房,3排茅草房的中间有1个篮球场,这是大家工余时间娱乐休闲的主要场所。
  每天吃完晚饭,一些男知青在球场打球,女知青则在自己住的房前,做点个人爱好的手工活,如钩花、做鞋垫等。那时钩花在女孩子中是一种很时尚的手工活,钩出的花形态各异,主要用作装饰品,如盖在枕头上和叠好的被子上,给人一种整洁美观的感觉,还可以缝在衣领上,既好看又可以保护衣领。女知青杨明等人心灵手巧,钩花手艺好,男知青有喜欢的都找她们讨要。
  晚上在煤油灯下,有人看书、读毛选、写日记,还有些人三三两两凑在一起,坐在小板凳上,在洁白的月光下聊天,分享一天的喜和乐。最吸引男女知青的地方就是卫生室,那里常有欢声笑语,因为那里有为人热情、模样漂亮、活泼可爱的女卫生员王卫红。
  随着我们部队知青的到来,农场的住房和生活设施显得比较紧张。为了改善居住条件,需要盖新的茅草房。男知青上山砍粗木料,用做横梁和柱子。女知青砍细木条,用做泥巴墙的格子,粗细、长短都有要求。在山上砍柴这个工作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只是不知道什么样的细木条合适,找来找去不好下手。同一批下乡的公社机关知青邢云浪在这方面有经验,就耐心指点好些不懂的知青,讲得很明白。我很快就搞清楚,并顺利砍到了一大捆,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糊泥巴墙时,我感觉好玩又有趣,干起活来兴致勃勃。我们先是在近处的黄泥坑把土挖松,倒入足够的水,不停地用双脚使劲踩踏,目的是将泥巴踩烂及搅拌均匀。接着将准备好的稻草扔入再踩踏,直到两者混合均匀、干湿适度为止。我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劳动,脚踩泥巴的力度太大,结果泥巴四处飞溅,自己的衣服上和脸上沾了好多,成了“花豹子”“大花脸”,同伴们看见都笑了起来。我报以微笑,不以为然,心想衣服脏了可以换洗,还是先干活要紧。
  泥巴和稻草踩匀后,接下来就开始糊墙。开始时,我觉得糊泥巴墙很容易,只要把泥巴和稻草捧起来挂到木条扎成的格子上就行了。可当我这么做时,或泥巴往下掉,总是糊不成墙;或大块小块的,墙面凹凸不平,真的成了“烂泥巴糊不上墙”。在一起干活的邢云浪看见了就说:“你这样糊的墙,是不能住人的。”他说过后,又手把手地教我糊泥巴墙,基本要领是以稻草为主,裹着干湿适度的均匀黄泥,一格格地挂上去,份量多少视墙体需要而定,要达成墙面的匀称和平整。在他的耐心指导下,我终于学会了糊墙,并且越来越老练。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无论干什么事情,光凭热情和干劲是不行的,还要懂得正确的方法,正像俗语说的那样“处处留心皆学问”。
  一担飞机草
  我在家里是个“娇娇女”,姐弟3人中,父母对我最宠爱。刚到农场时,我还是个16岁的小姑娘,以前没干过重体力活,但我骨子里有一种好强不服输的性格,别人能干的我也争取去干,在劳动中总是表现得很积极,处处都不落人后,很快就过去了一年。
  记得有一次割飞机草,每个人一天要完成100斤,剁碎后撒到稻田里做肥料。那天我寻找了许久,发现了一大片飞机草,数量还真不少,心里非常兴奋,估摸当天完成任务应无问题。我决定用半天的时间完成一天的任务,这样下午就可以好好休息了。于是我挥起镰刀,不停地割着,不断加快速度。夏天烈日当头,火辣辣的太阳晒得我的小脸像个苹果,红扑扑的;汗水从头到脚湿透了全身,看上去就像个水人儿。临近中午,我感觉割得差不多了,就把飞机草捆绑成两大捆,然后挑起来很艰难地往回走。担子太过沉重,压在肩膀上不好受,我几乎喘不过气来,每走一段路就休息一下。
  半路上,有一条长约2米的独木小桥,把我难住了,怎么办?我正在犯愁想哭的时候,突然看见男知青周保平朝我走了过来。他对我笑一笑,说:“怎么啦?过不去了?来,我帮你挑过去吧!”还没等我缓过神来,他一把抢过我的担子。过了桥,他又对我说:“你这一担起码有100多斤,能挑得动吗?”那时,男知青帮助女知青干活是常有的事,他想帮我把这担飞机草挑回去。我说:“我能挑得动。”他朝我伸出了大拇指“你好厉害!”后来我咬紧牙关,总算挑到了稻田边。
  结果一称,竟然有128斤!天呀,当时真的不敢相信。才17岁的我,能挑起这么重的担子,在惊讶的同时,也为自己感到自豪。
  一碗蛇肉汤
  我从小在城里长大,没有见过蛇,来到农场后,与蛇的几次遭遇,使我与蛇有了“不解之缘”。
  记得有一次到番薯地拔草,当我用手去抓薯叶时,猛然看见一条蛇从手下逃跑,吓得我尖叫起来。一起劳动的知青们纷纷跑过来问我:“蛇是什么颜色的?”我说:“绿色的。”他们后怕地说:“啊!你的运气好哇。没有被咬到,咬到就不得了啦!”其实,刚看到那条蛇时,我感到并不是很害怕,经大家这么一说,知道了蛇的厉害,倒是真的感到后怕了。
  还有一次,房间的是横梁上盘着一条拳头般粗的花蛇,我和3位寝友吓得魂飞魄散,拔腿就往外面跑。我们凄厉的喊叫声惊动了很多人,他们都跑来观看,可谁也不敢进屋去打蛇。就在大家不知所措的时候,从广东汕头移民到农场的刘昆悟夫妇赶了过来,用扁担打死了这条大蛇。然后告诉大家,这是没有毒的蟒蛇,可以煮熟来吃。他们夫妇知道我下稻田干活双脚溃烂,把蛇弄回家切块煮好后,特意给我端来一碗,对我说:“吃蛇肉帮助解毒,对治疗脚伤病有好处。”临走前还告诉我,蛇的骨头有毒,吃完后要把骨头深埋在地下,不然扎到人就麻烦了。
  我来农场前连蛇都没见过,经历了刚才的一幕,惊魂未定,哪里敢大块吃蛇肉。待他们走后,我战战兢兢地喝了一点汤,品尝了一小块,觉得味道很好,但心理压力大不想吃,就把那碗蛇肉端到屋后,挖个坑倒入给埋了。几天后,刘昆悟问我那碗蛇肉汤吃了吗?我不忍心辜负他的好意,就撒个谎说:“都吃了。”他听后高兴地说:“那你的脚伤病很快就要好了。”
  说起我的脚病,那是一段难忘往事。农场有十几亩稻田,我刚下水田插秧时,由于皮肤娇嫩,双脚经受不住泥水的浸泡而出现了溃烂,蚂蟥对人的气味特别敏感,我成了它们的主要攻击目标。有一次,我的双脚粘上了很多蚂蟥,我赶紧跳上田埂,用双手又抓又拍,其他知青也来帮忙,才清理完毕。一看双脚上竟有十几个血口子,形成了条条血迹,真是惨不忍睹。双脚溃烂加流血,迟迟不见好转,便成了脚伤病,我只好请假回家治疗,但没等完全治好,我又急着回到了农场。
  当年刘昆悟夫妇那“一碗蛇肉汤”的情谊,我至今回想,心存感激。那时农场就是一个大家庭,大家彼此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知青与老场员之间,知青相互之间,那种质朴纯真的情谊,我至今还十分怀念和向往。
  一件憾事
  我父亲是部队的一名政治干部,对子女的要求既严格又正统。刚到农场时,我对农场的艰苦生活和劳动环境不适应,还常常想家。父亲就以军人的语气对我说:“我们打仗时枪林弹雨都闯过来了,你遇到的这些困难算得了什么?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有必要去锻炼。”父亲的开导和要求,对于我的思想转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就迎着困难上,自觉改造自己,逐渐适应了农场的生活。
  农场共有10多名知青来自第二守备区,带队干部周勇飞指导员也来自那里。他像大哥哥一样关心爱护我们,经常找我们谈话,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处理各种问题,是我们的良师益友。部队首长对知青的成长和进步也非常关心,周指导员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回部队,向首长汇报我们在农场的表现。在农场期间,部队两次召集我们知青开了座谈会。有一次在座谈会上,首长称赞我在农场表现好,要我谈谈下乡体会,我面对期许的目光,却心生胆怯,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说实在的,我们这些来自第二守备区的知青,的确没有辜负部队首长和父辈的期望,在农场吃苦耐劳、团结奋斗,各人表现都很好,其中温丽敏还光荣出席了海南行政区知识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从农场到藤桥公社20多公里,路途远而且交通不便,我们10多人都很少回家。离家近的知青们每到星期六中午吃完饭,都陆陆续续回家了,我们离家远的就留在了场里。每到这时,场里人手少了,甘蔗地等处需要人看护,我总是主动要求参加,一直坚持到我离开农场。场领导对我各方面的表现较满意,周指导员找我谈过话,鼓励我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于是我向场党支部写了入党申请书,不久,党支部通过了我的入党申请,让我填写了入党志愿书。
  就在这时,军队再次大裁员,我父亲已接到转业通知,全家将要离开海南岛。当时我不愿意走,因为经过两年多的锻炼,我对农场很有感情,想继续留在这里。但我父母不忍心让我一个人留下来,我最后只好听父母的。记得我1976年3月初离开农场的那一天,跟知青们和老场员告别的时候,觉得难舍难分,当时就哭了起来,有些女知青也流下了泪水。从此,我结束了上山下乡的人生旅程。
  离开海南岛后,周指导员给我来信说:“你的入党志愿书,再有半个多月能批下来,但你离开后已不是农场的人,公社党委就撤销了。”入党愿望未能实现,成了我知青生涯中的最大遗憾。
  时间过得真快,当年青春年少的我,现已步入花甲之年。我永远不会忘记上山下乡这段历史,因为它是我人生中最大的骄傲,正如反映知青生活的歌曲《我们这一辈》所唱的那样,我们这一辈,学会了忍耐,理解了后悔,熬尽了苦心,交够了学费,真正地尝到了做人的滋味,人生无悔。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83篇文稿:崖县抱龙林场(20篇)、崖县三亚林场(2篇)、林旺猪场(3篇)、海螺农场(2篇)4处安置点27篇知青回忆录;藤桥(4篇)、林旺(2篇)、田独(13篇)、红沙(4篇)、荔枝沟(6篇)、羊栏(8篇)、天涯(1篇)、育才(6篇)、雅亮(3篇)、崖城(5篇)、水上(2篇)、保港(2篇)12个公社安置点56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陈萍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