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磨灭的记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648
颗粒名称: 永不磨灭的记忆
分类号: F323.6
页数: 3
页码: 166-168
摘要: 讲述了陈明英在1973年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号召,放弃原有工作来到崖县田独公社农场,进行知青生活的经历。在农场,她积极劳动,逐渐融入集体,利用自身特长改善了菜园子的经营和肥料利用。由于表现突出,多次被推荐参加自治州及崖县的知青积代会、贫代会,并在此过程中加入了共青团组织,最终成为一名中共党员。1975年,她被推荐到4802工厂工作,接受了党的考验,最终成为一个践行共产主义理想的先进分子。
关键词: 知青生活 共青团 党员

内容

1973年11月,海军榆林基地要组织所属单位子女上山下乡,基地领导也要送子女下乡。处在山河染红的年代,18岁的我再也坐不住,也想上山下乡。当我与父母说起这件事,父亲表示完全支持,母亲有过犹豫,但也很快同意。于是,热血沸腾的我,放弃了原有的工作(榆林基地服务社营业员,月工资33元,过两年就能转正),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号召,和榆林基地25名应届毕业生在12月25日一起上山下乡,来到了10多公里外的崖县田独公社农场,开始了艰苦的知青生活。
  时值冬季,还是艳阳当空,依然温暖。农场建在荒坡之上,有二十三名老场员和四名汕头知青、几间低矮的茅草房。我们就在这里安身立命,接着很快就投入了垦荒、种植、管理等项工作中。白天大家下地劳动,晚上在煤油灯下学习毛著、报刊资料、农技知识、团章等。农场领导处处关心爱护我们,两位领队视我们如同子女或弟妹,老职工处处悉心指教,我们自己也很争气。我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和生活,决心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好工作,争取个人进步。
  在短短三个月时间里,不少人吃苦耐劳、扎实能干,加入了共青团组织。我自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活熟悉,也习惯劳动,又特别能吃苦,所以第一批加入了团组织,成为一名共青团员,以后就更加积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重活脏活争着干。由于我的表现突出,不久场领导就安排我任后勤班班长,同时到后勤班的有麦佩琼(伙房)、张翔(养猪)。我重点抓种菜一段时间,带领几个新老场员管理菜园子,解决整个农场的吃菜问题。生活是头等大事,我深感责任重大,特有信心做好这项工作。
  为了观察蔬菜日常生长情况,防止牲畜进入乱啃乱踩,我们后勤班几个女生直接住进靠近菜地的茅草棚。屋外倒是阳光明媚,屋里不时有老鼠乱窜,甚至还有蛇蝎爬行。我们起初挺害怕的,整天提心吊胆,特地在床脚边沿洒上厚厚一层六六六粉(剧毒农药),气味很不好受,但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我们虚心拜师学艺,用心琢磨,不懂就问,慢慢掌握了有关知识。我们每天起早贪黑,起垄整行,挑水浇菜,除草施肥,抓虫打药,认真作业,从不叫苦叫累。大家都经历了从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到轻松自如应对各种农活,从不分青草蔬菜到熟悉各类青菜蔬菜,从怕脏怕臭到无所顾忌,各自发挥特长,苦干实干加巧干。
  我们还摸索出了一种叶草熟土营养法,就是把落叶、树枝混同泥土一起焚烧成土杂肥,用做底肥和追肥。这种烧熟的土杂肥氮、钾含量高,还有利于改良土壤、杀菌、灭虫,是上等的营养肥料,无论作为底肥使用或配合大粪熟肥撒在菜畦追肥,效果相当不错。于是,农场门前那条通至通什马路两旁的木麻黄树落叶及含针叶渣土,常常被我们扫得一干二净。
  肥料充足了,每天浇水两遍,菜苗易成活、很茁壮、生长快。特别是海南菜心,一个星期就能长出半尺多高,嫩嫩的、绿绿的,长势喜人。我们菜园子的蔬菜种类还挺多,南方北方的种子我们尽量试种,大多数都种成功了,除了对内满足供应,还经常往外卖。
  我们的付出和突出的贡献得到了农场领导的肯定、众多场员的好评,他们多次推荐我作为农场知青代表,参加自治州及崖县的知青积代会、贫代会。说老实话,我只是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并不是个人的表现有多优秀。后来农场领导和冯领队对我们这批知青继续帮助培养,多次在业余时间组织团员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并要求青年团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当时虽说我在思想上要求上进,也尽职尽责做好工作,还真不知道怎么写入党申请书,于是就找老爸的秘书帮我草拟了一份入党申请书,我稍作改动就重抄递交了。
  场党支部将我和李瑞雪列为第一批入党培养对象,材料很快报送上去,田独公社党委在1974年6月22日批准我和李瑞雪为中共党员。我始终认为,李瑞雪苦干实干,处处起表率作用,她的表现才是全方位的,深感自己真的不如她,还需要继续努力。所以我打定主意:加入组织以后,要继续积极工作,不断地加强学习,要绝对听党的话,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一晃就两年了,1975年12月上级给了农场知青12个招工指标,当时是4802工厂招6人,羊栏糖厂筹建招6人。农场决定两个党员只能先安排一个,因为我的年纪大些,就让先参加工作,留下李瑞雪(她在1976年被推荐上大学)。当时,4802工厂是老单位且离家很近,而羊栏糖厂刚筹建且离家较远,我第一个被推荐到4802工厂,个人也很满意。但被安排到糖厂的6个人谁也不肯去,这时农场苏书记跟我谈道:“陈明英你是共产党员,你带头去糖厂吧。”我想这是党考验我的时候了,二话没说就同意了。对于我的决定,我老爸也不反对,因他更听党的话。就这样,苏书记还让我做其他同志的思想工作,结果最后只去了3人,有一个已到糖厂报到,看到那里环境艰苦,硬是哭着跑回家了。
  糖厂刚筹建,万事开头难,住自己搭的草棚,用竹片编床,搭成大通铺。糖厂首批在全县新招100人,大部分都是县里各处知青,还让新招的人分别带着竹板床到各个老厂实习,要学理论、学操作,跟着倒三班,人员几乎跑遍全海南的所有糖厂。我这个啥都不懂、又没有多少理论水平的党员,还担负一些具体责任,工友大部分是地方的,我当时不懂海南话,感到难以沟通。实习结束回厂后,糖厂安排我担任厂支委,我实感肩上的担子之重,这时我只能硬着头皮干了,凭着自己的苦干、实干精神来影响及带动大家。这期间,我工作压力很大,处处都要以身作则,但再大的困难也得踩在脚下。
  这辈子就因为自己是共产党员,我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干什么工作,都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勇于承担各种重任。回首往事,我认为自己没有辜负党组织的培养和期待,无愧于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我十分感谢农场领导及带队干部当年对我的教育和帮助,伙伴们对我的支持和信任。
  回忆知青岁月自己的锻炼成长,我感恩党的栽培,感恩那个红色的年代、激情燃烧的岁月!我感觉伙伴们的欢声笑语,仍然回响在耳畔,我所经历的诸多往事,不时浮现在眼前。这一切的一切,最终化作一股股暖流,在我心间流淌,也镌刻在时光的记忆里!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83篇文稿:崖县抱龙林场(20篇)、崖县三亚林场(2篇)、林旺猪场(3篇)、海螺农场(2篇)4处安置点27篇知青回忆录;藤桥(4篇)、林旺(2篇)、田独(13篇)、红沙(4篇)、荔枝沟(6篇)、羊栏(8篇)、天涯(1篇)、育才(6篇)、雅亮(3篇)、崖城(5篇)、水上(2篇)、保港(2篇)12个公社安置点56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明英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