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桥知青到垦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636
颗粒名称: 藤桥知青到垦区
分类号: I251
页数: 3
页码: 115-117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76年11月来到崖县南岛农场的30名圩镇知青的生活和工作经历。文章从知青们的心理落差、食物困难、劳动技能的提高以及其中一位知青遇害等方面予以阐述,展现了知青们在艰苦的环境下逐渐适应并融入到新生活中的故事。
关键词: 知青 南岛农场 艰苦

内容

想当年,大概是藤桥公社的本地知青点几近满员,附近的垦区农场已接收饱和,唯有较远的南岛农场尚能容纳。经县知青办出面协调及安排,1976年11月,藤桥公社有30名圩镇知青上山下乡到垦区南岛农场,据说在当时的崖县,是仅有的一例。
  11月初的某天早上,就在公社机关的小院里,藤桥公社为30名知青举行欢送会,知青们随后登上了南岛农场前来接人的“解放牌”卡车。车子在泥土路上颠簸一个多小时,来到农场场部,在篮球场上停了下来,有不少人等候,表示热烈欢迎。
  农场将30名知青分到各个生产队,分别是:前进队6人——王家玉(女)、许秀文(女)、林桂英(女)、黄桂蓉(女)、戴海红(女)、李文卿;红旗队6人——唐能代、李定生、郭美兰(女)、符史成、王家华、朱琼文;武装连1 1人——陈兴荣、陈志琼、苏燕文、李元花(女)、陈德君(女)、陆仁菊(女)、麦菊英(女)、翁诗姨(女)、蔡永雄、陈菊兰(女)、赵朝珍(女);前哨队7人——肖家明、郭美雄、甘传珍(女)、陈成友、林道坤、黄春、陈巧燕(女)。我们自此步入了垦区工人行列,开始了知青生活。
  刚开始不适应所在环境,白天要参加学习与培训,还不觉得怎么样。可一到了晚上,就有女知青在低声哭泣,不停地抽噎。是啊,在圩镇出生、上学、长大,所在是繁荣的圩镇,过惯了家人呵护的日子,突然间就改变了一切,肯定有心理落差。在这开门见山之处,几乎每人都想家想父母,后悔不该来到这里,拿什么18元、22元工资,本公社的知青点哪个都比到这山沟里强啊……悲伤情绪很容易互相传染,只要有一个女生哭了,其他人就跟着流泪,男生则一言不语,默默地想着心事。
  王家玉19岁,在女生中年龄最大,人比较懂事,也坚强一些,被大家称为玉姐。虽然她也暗暗流泪,但一经擦干,又恢复了大姐的风范,劝说周围几位小妹妹:人总是要长大的,不可能一辈子靠父母,既然到农场当了工人,50年代的退伍军人,60年代的大城市知青,他们都能在这里生活,我们为何就不能呢?男生也很体谅女生,常常安慰她们,休闲时大家常聚在一起玩,逐渐打消了女知青想家的念头,大约半个月,“意志关”总算闯过去了。
  “生活关”也是个大问题。那时食油指标每人每月半斤,还只是供应油棕油,刚开始不适应,一吃就想吐,慢慢就好了。各连队自己也养了几头猪,但生长缓慢,大半年才有百余斤。每个连队有五六十号人,杀一头猪每人分不到多少,还不能一下子吃光,要用盐腌着慢慢吃,三五天才给每人一小块,差不多有一两,算是加“菜”了。杀猪的头几天吃饭可香了,可没几天又回到油棕油炒菜的日子。知青们都说:“寂寞能忍,吃油棕油最难熬啊!”碰到刮风下雨没蔬菜时,只能拿个瓶子去食堂“打酱油”,或是分到一点“豆酱”,那也算是“菜”了。
  各连队的采购员每周去一趟三亚渔港码头,凭鱼票给农场职工购买一些鱼改善生活。由于往返时间长,再新鲜的鱼也不怎么新鲜了。虽然鱼吃起来有点异味,但总比吃油棕油炒菜或以酱油、豆酱就饭强多了,况且还是一周才有这么一次“鱼宴”。对于这样的生活,大家不久也都适应了。
  过了“意志关”和“生活关”,还要过“劳动关”。在老工人的传帮带下,知青们的表现不错,都能够吃苦耐劳,很快就进入了农场工人的角色。南岛农场的主业是橡胶,割胶是个技术工种,被选派当胶工的知青在连队里辅导员的培训下,从练磨胶刀开始,现学现练,不少人一天就学会了基本功。过了“磨刀关”后便进入到“上树关”。为了尽快熟练地上树位开割,成为一名熟练胶工,先培训一周。上树割胶的技术要求很高,辅导员砍了两米多长被淘汰的老胶树,捆在柱子或未开割的胶树上,由有经验的老胶工一带一地进行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模拟操作,大部分人达到上树割胶的水平,就安排到林段上岗。
  知青当胶工后,作息时间大改变,每天凌晨4点就被哨声吹醒,洗漱过后就头戴胶灯,肩担胶桶,三五成群走向林段。刚开始很怕黑,就哼着那个年代流行的歌曲,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为自己壮壮胆。刚上岗还不适应独自一个人在陌生林段里作业,连队就安排两人一组,在一个林段里割胶。约过半个月后,各人基本熟悉所在林段情况后,才分开各割各的。
  每个连队的技术员和辅导员对胶工的要求都比较严格,每季度不定时到每一个林段进行实地检查,凡检查到有伤树的就在受伤处用粉笔画上圆圈。以伤树率作为评级依据,低于10%%评为一级胶工,在10%—30%之间评为二级胶工,超过30%评为三级胶工。王家玉、许秀文、林桂英等大部分知青,每季均被评为一级胶工,只有个别人是三级胶工。
  下到六连的知青中,朱琼文工作认真,责任心极强,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连里把他调到了后勤组。六连队部在靠近小溪的小山丘上。连队食堂为了方便取水,也建在小溪边。1978年秋季的某一天,南岛农场所在地区连续下了几天暴雨,导致山洪暴发,往下游直泻而下。此时,朱琼文为抢救连队食堂财产,不幸被洪水冲走,过后连队派人四处寻找,在下游约200米处发现了他的遗体。未满19岁的朱琼文,就这样把自己宝贵的青春和生命永远留在了六连,留在了他工作过的那片土地上。
  在这批知青中,有的工作了一两年便回城顶父母班,许多人工作了更长时间,如肖家明直到1989年才离开农场回城工作,还有陈兴荣、唐能代两人一直在农场工作至退休。总之,他们把一生中最宝贵的年华投入南岛农场的开发建设,奉献给了祖国的橡胶事业。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83篇文稿:崖县抱龙林场(20篇)、崖县三亚林场(2篇)、林旺猪场(3篇)、海螺农场(2篇)4处安置点27篇知青回忆录;藤桥(4篇)、林旺(2篇)、田独(13篇)、红沙(4篇)、荔枝沟(6篇)、羊栏(8篇)、天涯(1篇)、育才(6篇)、雅亮(3篇)、崖城(5篇)、水上(2篇)、保港(2篇)12个公社安置点56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家玉
责任者
许秀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