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队在“芒三”山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635
颗粒名称: 插队在“芒三”山村
分类号: I251
页数: 4
页码: 111-114
摘要: 该文描述了知青下乡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包括住房建设、农田劳作、食品供应和生活琐事。描写了知青与当地村民及爱民队的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总体质朴自然,传递出知青们艰苦卓绝、乐观向上的精神。
关键词: 知青 下乡 建房

内容

下乡·建房·劳动
  1976年11月16日,我们7名藤桥圩镇知青,到本公社南山大队芒三村第二生产队插队落户。芒三村是个边远山区农村,北边靠近保亭县界。首批到农村插队落户的7名本地知青,是徐济民(知青组长)、吴小燕(女,副组长)、许政雄、肖关荣、李万全、张波、谢玲(女)。
  当年下乡时,有卡车接送,我们乘车坐在背包上,在南山大队罗会计的引领下,路经公社良种场、巨龙队(南田农场)、黎场队(南田农场)、广西村、田车村,再往山里走到了南山大队。从南山大队往里步行经凿毛村、新村、南田农场爱民队,最后到达芒三村,整个路程将近20公里。
  刚下乡时,村里没有给知青们准备房子,知青暂住在堆放地瓜、稻谷的简易草房仓库里。因有两位女生,只好临时用椰子树叶编成的“屏风”隔开,一住就是大半年。用木条架搭成通铺床,再铺上干净稻草,打开背包铺上草席,躺上试一试还真软,感觉不亚于现在的“席梦思”床。
  1977年8月又有10名圩镇知青下到芒三村二队,分别是郭泽信、李国生、马大文、李明、陈位凯、吴育东、卢业连(女)、何爱梅(女)、李凤元(女)、蔡绍容(女)。
  第二批知青刚下乡时,与第一批在一起挤住,接着上山砍木料自建房子。公社给了3500元作为建房资金,不足的就自己解决。生产队李元兴队长和几名村民带着郭泽信、马大文、陈位凯、吴育东、李国生、肖关荣等组成突击队,沿着芒三水库北进大山砍木料,足足用了十天工夫,才砍够能搭建140平方米茅草房所需的各种木料。没参加砍伐的知青们,便到住地周边的山丘割茅草晒干。
  农村自有农村建房的办法,木料备好了,茅草片编好了,场地平整出来了,万事俱备,就差“建筑师”了。俗话说搭建小茅草房只不过是“三梁六柱”,其实没那么简单,面积大了跨度大了就不是“三梁六柱”,而是“七梁十四柱”了。我们在李队长及社员的指导帮助下,立柱子、放斜木、架房梁、绑横木、铺茅草片……很快就搭好了房架子,完成过半工程量,接下来就是糊泥巴墙了。
  我们往柱子上钉上横木条,绑好竖木条,成了木方格。就近找块黄土空地挖个坑,把土挖松后放入稻草,灌水浸透片刻,用脚猛踩,让泥、草充分混合。然后有人站在内外糊墙,有人专门递送和好的草泥,通力合作流水作业,只几天的工夫,140多平方米房子的墙壁便糊好了。总共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一幢新茅草房拔地而起,我们全部18名知青都搬进了新房。
  下乡后,首先学会的是做农活。日常看似简单的农活,到我们手中就不那么容易了。芒三村是黎族山村,有十几户人家,地多人少,以种植水稻为主,还开荒种甘蔗等短期经济作物。村庄靠近南田农场爱民队,村里学着种了20多亩橡胶,我们下乡时刚好达到开割树龄。
  我们知青下乡后,跟着社员下地劳动,种水稻、甘蔗,以及学习如何割胶。我们从自己种植水稻的那一天起,对父母常常挂在嘴边的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了亲身体验,懂得了诗句的含义。虽然下乡时间不长,但懂得了水稻生长全过程,也懂得了犁田、播种、插秧、田管、收获等田间劳作。
  “日干三刻,夜加一班”的情况,有时也会有,特别是稻谷收割时,一旦秋收时遇上台风或暴雨,就得忙于抢收。刚下乡的那一年,气象预报有十级台风并伴有暴雨。为了不使水稻遭受损失,我们与社员一起突击抢收,白天割稻晚上脱粒,很快收完30多亩水稻。台风过后马上开始晒谷,虽然累得腰都挺不直,但做到了颗粒归仓,再苦再累也值得。
  日常生活小插曲
  工作太辛苦,伙食太单调,有时也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如偷菜,差一点被人抓住。我们自己也种菜,可我们整天忙来忙去,没时间好好摆弄,种得不好,品种也单一,无法满足生活需求。有一天晚上,我们拿上两个小袋子跑到相邻的南田农场爱民队去偷菜,青菜、萝卜、茄子、包菜(椰子菜)都拿了一些,回来后就放在伙房里。第二天煮饭的女生明知菜是偷来的,但自己种的长不起来,到集市买又太远,也觉得没办法。
  爱民队发现蔬菜被偷,就开始设防了。隔一天晚上11点多钟,我们几位男生又准备去偷菜,谁知刚到菜地还没动手,就被对方的蹲守人员发现了,手电筒一照,喝问:“干什么的?”郭泽信急中生智,回答说:“抓田鸡(青蛙)的”,反正他们没亲眼看见偷菜。是人就要面子,我们打那以后,基本上不去了。
  村子靠近芒三水库,水库里的罗非鱼很多,我们与当地的黎族青年交上朋友后,想吃鱼的时候就找他们借渔网下水库打鱼。尽管我们没经验,一到水库就下网,却也容易打得十斤八斤,运气好时还有二十多斤。那时不怕鱼少只怕鱼多,因为鱼会把网往深处拖,勾到水底下的树枝树根上,就得潜水去解网。勾得少时潜几下就行了。勾得多处理不了只好把网割掉,吃不到鱼还要赔网,那就太划不来了。
  想吃鱼除了下水库打鱼,还有别的办法,就是把小水沟或是小水溪的两头堵上,把水舀干后便可抓到一些小鱼小虾,解决一两顿是没问题的。下水库打的鱼或堵溪沟抓回的鱼,一般用酸杨桃来煮,再摘一些野生小辣椒放在里面,又酸又辣十分可口,那顿饭比吃什么都香。再喝上几口小酒,什么“日干三刻,夜加一班”带来的劳累,就通通不见了,第二天干起活来还是生龙活虎。
  公社考虑我们下乡的地方偏远,曾经赠送给我们一辆“红棉”自行车、一部“蝴蝶牌”缝纫机,不过平时很少用。后来我们为了解解肉馋,做出了忍痛割爱的举动,先后把自行车和缝纫机卖给了爱民队职工,再买猪肉或猪肉罐头回去改善生活。做这事肯定不对,但也出于无奈。那时买肉除了凭票按指标供应外,你还得有运气才行,想买上一点带肥的好肉得遇上熟人当班。
  当时藤桥食品供应站每天最多杀两头猪,先要保证供应部队,然后才轮到机关单位与居民。郭泽信与谢玲、何爱梅等人几次排队凭肉票买肉,仅差两个人就轮上了,可这时没有肉了,只好在家里多待一天,次日再起早排队。有一次是郭泽信负责买肉,本以为起一大早去排队应能排在前三名,谁知到食品站一看已有11个人排队了。这时食品站的人刚起床,有一名女职工起火烧水,近一个半小时后有猪肉上肉案开售了,这时突然来了两名部队的司务长,他们不用排队,一头近200斤的猪,差不多一半没有了,好的肉都给挑走了。
  郭泽信那天只买到三斤半连肥带瘦的肉,但仍高兴得不得了,马不停蹄地往回赶。已有十来天没吃到肉了,中午大家都吃上一顿新鲜猪肉,马大文、卢业连、何爱梅等人都说:“肉真香。”其实,肥一点的肉都得留下以后擦锅煮菜或熬油备用,剩下的就那么一点瘦肉,我们十七八人每人一小块,也只能是解解馋罢了,但心里还是很满足的。
  我们知青与当地村民、爱民队的年轻人,关系特别好,因为爱民队的年轻人几乎都是广州、潮州上山下乡来的,大家有着同样的命运与共同语言,来往很密切。有时候还把我们凭供应票证买来的肥皂、香皂、红砂糖,拿来与爱民队的工人或知青交换一些菜或鸡、鸭,调节一下生活。
  每当夜晚降临,只要听到爱民队或爱国队放电影,我们吃完晚饭就三五成群去看电影。要是没有其他节目,我们几个都会随着马大文弹起的吉他,聚在一起唱起《铁道游击队之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在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歌曲,就那样一直地弹,反复地唱,直到夜深了,才随着那美妙动人的吉他声和歌声的余韵进入梦乡。
  如今,每当我们静下心回忆起当年下乡插队的情景,或把那个时候的生活经历与儿女们说的时候,儿女们都很感慨,你们那一代人真的太不容易,我们生长在今天,与你们相比,实在太幸福啊。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83篇文稿:崖县抱龙林场(20篇)、崖县三亚林场(2篇)、林旺猪场(3篇)、海螺农场(2篇)4处安置点27篇知青回忆录;藤桥(4篇)、林旺(2篇)、田独(13篇)、红沙(4篇)、荔枝沟(6篇)、羊栏(8篇)、天涯(1篇)、育才(6篇)、雅亮(3篇)、崖城(5篇)、水上(2篇)、保港(2篇)12个公社安置点56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郭泽信
责任者
许政雄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