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藤桥公社良种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634
颗粒名称: 在藤桥公社良种场
分类号: F324.3
页数: 3
页码: 108-110
摘要: 文章讲述了1970年代中国知青上山下乡的经历,其中以崔海蓉和黄爱兰在藤桥公社南山分场的经历为主要叙述对象。他们在分场里参与种植水稻等生产劳动,互相关心,同时也经历了困难和磨练,最终顺利走上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关键词: 知青 上山下乡 藤桥公社

内容

崔海蓉(崔亚妹)和黄爱兰是藤桥中学同班同学,同在1973年高中毕业,分别在1974年7月、1975年5月上山下乡,来到藤桥公社良种场,分在田车村的南山分场,共同经历了种植水稻、橡胶树、甘蔗等生产劳动,不断地充实和提高了自己,为以后的生活道路打下了基础。
  藤桥圩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于1973年12月,我们二班的班长许政平及副班长刘雁玲、同学潘平,还有一班的班长肖家顺,他们当年都从父母所在的崖县工交战线报名,上山下乡到崖县青年农场。而这时藤桥公社的圩镇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还没有列入县里的上山下乡计划,只有看热闹的份。
  崔海蓉高中毕业后,父亲通过熟人在县公路局林旺公路段给她找到一份临时工工作,她每天的任务就是坐在牛拖车上,驾驭牛车在自己分管的国防路段上,来回地拖刮公路沙子,避免出现像搓板一样的排骨路,这就是公路养护工。由于思想进步、工作认真、表现不错,公路段的领导打算年底争取找指标,把临时工转为正式工。
  1974年夏季,藤桥公社依据县里的部署,正式安排本公社初、高中毕业生上山下乡,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动员子女。崔海蓉的父亲是共产党员、基层领导,就回家提起这件事,崔海蓉起初有思想抵触,父亲就分析了有关情况,耐心地说服。于是崔海蓉带头报名,在7月份和11人一起到公社良种场。
  崔海蓉等人上山下乡的田车村南山分场,也叫“水稻场”,实则一个小村庄,黎、汉族混居,共有10户人家,其中一户是潮汕移民。这里有水田100亩左右,全年亩产只有300多斤,还有几百亩的荒地尚未开垦。总场把1 1名知青安排到这里,目的是补充劳动力的不足。
  场里安排人搭建了一栋茅草房,隔了四五间小房,三四人住一间,还搭了一间简易伙房集体开伙。知青到分场后,按场部要求加强田间管理、大积绿肥下田,每人每天要采集300斤“飞机草”。男知青每天都能完成,最多的一天有人积绿肥近500斤,女知青的身体素质不如男知青,完成任务有困难,就崔海蓉每天能积绿肥300多斤。
  黄爱兰1975年报名上山下乡,这一批知青共有11人。第二批知青到来后,人数增至20多人,除了水稻农忙时节的劳作,其他的听从总场调配,成为良种场的青年突击队,发挥了较大作用。尽管任务繁重、劳动强度大,好在大家都是年轻人,经受得起各种磨练。
  在下乡相处的那些日子里,崔海蓉和黄爱兰相互关心,关系密切,亲如姐妹。在南山分场里,场员的生活十分清苦,潮汕移民还种点蔬菜,本地黎族场员就只在水田或溪沟抓点小鱼小虾,或买点豆酱、萝卜干伴饭过日子,日子过得很艰难。我们下到了分场后才知道这些,大家都不容易啊!
  我们知青人数不多,平时轮流做饭,过集体生活。由于每月有30斤粮食供应,加上自己种了水稻,口粮倒是充足,主要是缺少荤腥及油水,除了买点定量供应的猪肉,还要想办法从家里补充。每当各人从家里带来的东西吃完了,就轮流请假回家收集各种食物,带回生活日用品。每当回家的人到各家去,父母也都心中有数,早早做好了准备,给儿女准备了糖、面条、饼干、萝卜干、豆酱、小鱼仔干、肥皂、香皂等物品,生怕自己的孩子受苦挨饿。
  山路不好走,回去的人要步行一个多钟头才能回到家,运气好时能遇上村民赶集的牛车,算是搭上顺风车,但大多数时候只是徒步来回。每当“特使”满载而归,我们都迫不及待地停下手中的农活迎上去,问家人情况,看让带来什么,感受到爸妈的关爱,感到无比的温暖。从家里寄来的物品,总会给老场员的家送去一点,让小孩子们也高兴一下,不然心里过意不去。
  林道珍队长(知青队)按场领导要求,负责具体分派工作,她每次都以工分直接挂钩,以工分的多少说明完成情况,以工分总计反映个人情况,为以后的招工、上学、当兵等提供参考。在同等条件下,工作积极者优先。为此,大家在生产劳动中,有争取进步为动力、争取出路为压力、工分总计为依据,所以谁在场里,都尽可能表现好一些。
  让我们记忆十分深刻的是,农忙收割时,队长就依据需要收割水稻的亩数,对应设置任务标签编号,让每人来抽签,抽到什么号就收割那一地块的稻田。
  有一次,崔海蓉抽到了一块面积比较大的稻田,当时为了完成收割任务,从早上一直干到中午,收割完了才收工。虽然完成了任务,但也累坏了,又渴又饿的。一回到住地,放下镰刀,脱了草帽,拿起水壶一下子喝了半壶水。接着赶紧拿起饭碗,打了一大碗稀饭,夹了几块榨菜,没几口就搞掂了。
  崔海蓉吃饱了坐在一棵大树下的椅子上,想吹吹风短暂休息一下才去洗碗,可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她醒来的时候已是下午3点多钟了。像这样的高强度劳动,像这样靠抽签选择工作任务,在我们场里是常见的,或许只有我们才采用这种做法。
  知青中有人被推荐读书、招工,有的回圩镇顶父母班,有人自谋职业,也有人坚持等待5年然后分配工作。崔海蓉在南山分场度过一年零七个月,1976年底被推荐到广东省畜牧专科学校就读,实际上在1977年4月才去报到,大专毕业后被分配到南田农场畜牧站工作。黄爱兰是回圩镇自谋职业,与父亲开药店。陈德玉1980年分到供销社,黄爱娥分配在藤桥税务所。
  从上山下乡到走上社会,那段不平凡的知青经历令人难忘。在那个年代,我们虽然在中学课堂没学到多少书本知识,但在知青生涯中,有了很大的收获,学到不少生产、生活、社会知识,经受了酸甜苦辣,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了思想、意志、品格。这一切,给以后的继续前行打下了良好基础,使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从容、自信。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83篇文稿:崖县抱龙林场(20篇)、崖县三亚林场(2篇)、林旺猪场(3篇)、海螺农场(2篇)4处安置点27篇知青回忆录;藤桥(4篇)、林旺(2篇)、田独(13篇)、红沙(4篇)、荔枝沟(6篇)、羊栏(8篇)、天涯(1篇)、育才(6篇)、雅亮(3篇)、崖城(5篇)、水上(2篇)、保港(2篇)12个公社安置点56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崔海蓉
责任者
黄爱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