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蛇共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625
颗粒名称: 与蛇共舞
分类号: S764.9
页数: 3
页码: 63-65
摘要: 本篇文章主要讲述在尖岭地区遭遇蛇的经历。文章描述了知青们在简陋的宿舍中与各种蛇类共存的情况,并介绍了一些被蛇咬伤的治疗方法。另外,文章还记录了一些擒蛇的故事,包括一位男知青擒获草腹链蛇后被缠住颈部的情景和一名工人将眼镜蛇踹飞的经历。
关键词: 蛇咬伤 治疗方法 擒蛇经历

内容

尖岭地处热带地区,气候湿热,动植物丰富,各种蛇类四处出没,知青们与蛇共舞的情景常有发生。
  抱扎分场医务室除设有诊室外,还有两间卧室,一间是林道贤的卧室,一间是医生的卧室。新到分场的杜医生,一天早上起床,开门一看,几条细长的蛇爬行在门前,蛇看到人后昂起头来,有的吐着鲜红色的蛇信子,有的摇划着冰冷的尾巴,好像故意作弄人似的,吓得杜医生面如土色,头皮发麻,不寒而栗,双手不由自主地颤抖,呆呆地站立在门口。林道贤见状问杜医生被什么东西吓到了,杜医生嗫嚅着说不出话。指着门前结结巴巴、断断续续地说:“蛇……蛇……蛇!”林道贤看见那几条蛇,就说:“我以为是什么,你还怕蛇?”说着拿起扫帚把蛇赶走。过了不久,杜医生就以各种理由调回总场部去了。
  1975年初夏的一天傍晚,王凤兰和几位女知青到抱扎河洗澡后返回宿舍。穿过一段灌木丛时无法看清路面。走在前面的她突然感觉脚踩到一条有点弹性的粗绳,没等她低头看清何物时,就感觉脚面针刺一样痛。她惊慌地跳起脚叫喊:“哎呀,好痛啊!”同行的一位女知青用手电筒往地面一照,看见一条约有40公分长的蛇“嗖”的一声往灌木丛逃窜,仓促中看不清蛇头,辨别不出是不是毒蛇。附近多人闻讯赶到现场,其中海南区林业局测量队一位技术员用双手使劲替她从伤口挤出蛇毒。她自己也使劲挤,又急又怕满头大汗,双眼噙满泪水。医生也闻讯赶到,用药水替她清洗伤口。
  那名技术员跑回宿舍拿来一瓶高浓度的去蛇毒酒叫她喝,说喝得越多排出的蛇毒越多。治蛇毒心急的她接过酒后喝了一口,极其难喝。但想到如果不喝的话,蛇毒排不出可能会没命,于是咬着牙根硬是一口气把那瓶酒喝完。接着技术员又取来无名草药,说他们测量队经常被蛇咬伤就是用去蛇毒酒和这种草药治好的。大家把她搀扶回宿舍后就把草药洗净捣烂敷在伤口上。此时她酒性发作,昏昏沉沉睡着了。医生想连夜派人把她送往三亚治疗,但有部分知青说黑咕隆咚的夜晚怎么能抬着人走出深山密林呢。那位技术员说以往他们测量队队员被蛇咬伤,经他这样治疗后都安然无恙,等明天看伤势再说吧。
  第二天,医生和大伙看望她时,伤口虽然还有一点痛,但整条伤腿没有明显肿胀,皮肤颜色也没有改变,走起路来没有不适,兴许是技术员处理得当,也可能是一条无毒蛇。经过一周外敷草药,她伤口就完全好转,大家悬着的心才放下。过没多久,总场部叶林的妻子到菜地浇水时,被一条青蛇咬伤脚部,场医生按此疗法治疗没奏效,第二天整条腿肿得不像样子,疼痛难忍。叶林向抱扎村一村医寻医问药,村医摘了一些草药给叶林,嘱捣烂外敷,10天后他妻子果然好转。
  知青住房极为简陋,稻草搅拌泥土抹的墙壁,茅草盖顶,却是蛇藏身冬眠的好去处。每个冬季来临前,就有蛇在知青宿舍出没。知青们常常睡到半夜,感觉有条索状软体在蠕动,翻开被子一看是蛇钻进被窝同眠;有时睡午觉,听到屋顶“沙沙”的响声,睁开眼睛一看,一条蛇正向着人吐蛇信子,瞪着诡异的眼睛示威,令人毛骨悚然。有一次,覃业山半夜起床小便,脚伸入解放鞋时感觉接触到一团软绵绵的物体,用手电筒一照,鞋里竟蜷缩着一条小花蛇,心里咯噔一下叫“好险啊!”赶紧用木棍挑起鞋往屋外扔,那条蛇从鞋里掉下地,“嗖”的一声消失在夜幕之中。
  遇到蛇时男知青一般会沉着捕捉,女知青就不同了,惊慌失措尖叫,每当听到尖叫声,男知青会立马前往解救。有一天晚上,一名女知青在睡觉时,觉得有一冰冷条索状软体在腰部扭动,想到知青中常常有与蛇共眠的案例,她立马起床,翻开被子一看,果然是一条长一米多细竹竿样的花皮蛇,她大声叫喊:“有蛇啊!”一位男知青闻讯赶到,看蛇头部没有突出的菱角,属于无毒草腹链蛇。他窃窃自喜想活抓来泡酒。他手持小木棍乘蛇逃窜时放开大步走近蛇体,一手压住蛇颈,一手抓住蛇身,然后双手紧紧地握住蛇颈。然而那蛇不甘被擒,摇头摆尾拼命挣扎反抗,那长长的蛇身竟缠绕住擒蛇者颈部,并逐渐加力箍紧要迫使擒蛇者松手。擒蛇者有一种窒息的感觉但死不松手。现场女知青高唤:“来人啊!有蛇啊!”很快救兵赶到,几位男知青抓住蛇尾一圈一圈地解脱。被缠的擒蛇者解围了,草腹链蛇被擒蛇者装入大酒瓶中泡酒了。
  1976年初夏的一天,下午二时半,郭关雄穿好工作服和防山蜞袜出工干活。出门行走约50米时,有一女知青惊慌失措地从一片草地上向他跑来,说前面有一条大蛇。为了不惊动蛇,他蹑脚向女知青指点的地点走去。到了目的地一看,一条手腕粗乌黑色的眼镜蛇正游走在小路上。他心中暗喜,“真是老天爷犒劳我也,给我送来一道美味佳肴”。他迅速跑过去一脚踹蹬蛇体,还没待蛇反应过来,他就蹦一下跳离蛇一米多远。被踹的毒蛇惊恐地高高昂起蛇头及上体,颈部两侧膨胀,发出“呼呼”声,口中吐着毒信子,一对黑豆眼睛狠狠地盯着他并机警地左右张望。看到毒蛇处于攻击姿势,他小心翼翼地站在旁边耐心等待机会。呆了一会儿之后,眼镜蛇发现人没对它做什么动作,于是将高昂的头缓缓地伏在地上向前面不远的灌木丛逃窜。
  郭关雄见时机已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再一脚踹蹬蛇体。经过教训有戒备心的毒蛇也以闪电般的速度扭头咬住他右小腿,吓得站在一旁观战的女知青惊慌地尖叫。但他脚穿解放鞋,腿部穿有厚帆布做的“防山蜞袜”,蛇没有咬到他的皮肉,没碍大事。他迅速抬起被咬的脚使劲一甩,把蛇抛出4米多远。蛇看到没占多少便宜,再次向灌木丛逃窜。他大步赶上去,对准蛇头一脚狠狠地踩住不放松。蛇头被踩住不能扭头咬人,一个劲地在地上卷动着,令站在旁边观战的女知青和闻讯赶来的知青感到不寒而栗。接着郭关雄又抬起另一只脚把卷曲的蛇体踩住,使蛇动弹不了。过了好久,蛇安静了,看到蛇已死,他双手抓住毒蛇送往食堂。
  陈海春说更有趣味的是“龙凤”一窝端。那事发生在郭关雄抓蛇后不久的一天下午。他因发疟疾病在宿舍休息,突然宿舍后面巷道一群鸡惊恐啼叫,使他不得安宁。他走过去准备把鸡群赶走,但到了巷道口时居然看到“龙凤”相争的一幕:原来一条手腕粗的“簸箕甲”蛇(即银环蛇)正吞吃一只约有一斤多重的母鸡。这只母鸡仅剩下一双鸡爪和尾巴露在蛇嘴外。他看到这一幕心中大喜,正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良机。他赶紧跑回宿舍告诉同伴并拿来一条木棍,迅速返回现场。这时“簸箕甲”蛇看到人来了,惊慌得想把母鸡吐出来又吐不出,蛇头蛇腹被鸡撑得鼓鼓胀胀的不能卷曲逃窜,只得乖乖地伏在原地一动也不能动。陈海春手持木棍一个箭步冲近蛇体,手举棍落狠狠地打击蛇头。蛇腾起一米高,落地后一个劲地在地上卷曲,不停地扭动。蛇头开花,鲜红的血溅洒了一地,使周边的鸡群“咯咯咯”地逃散。几位男知青赶来,一位双手捏住蛇头,一位迅速割断蛇尾吸吮蛇血——听说活蛇血大补,有几位知青排着队轮流吸吮。蛇与鸡都成了我们知青的锅中美味。
  物资匮乏年代,特别是暴雨封山时节,饭堂里不是煮毛瓜、冬瓜就是煮甜薯,少有油荤,难得见一片肉。每次抓到蛇,擒蛇者收工后就约上几位好友一起摆弄这道珍稀食材。一般是先砍断蛇头,剥下皮洗净蛇体,剁成多块,装入罐中炖煮。把鸡放入一起煮,这叫龙凤同锅,撒上些葱花和食盐,味道更佳。出锅时每人盛一份,或者狼吞虎咽,或者慢咀细嚼,大家喜滋滋地沉浸在美味佳肴当中,抓蛇的恐慌紧张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83篇文稿:崖县抱龙林场(20篇)、崖县三亚林场(2篇)、林旺猪场(3篇)、海螺农场(2篇)4处安置点27篇知青回忆录;藤桥(4篇)、林旺(2篇)、田独(13篇)、红沙(4篇)、荔枝沟(6篇)、羊栏(8篇)、天涯(1篇)、育才(6篇)、雅亮(3篇)、崖城(5篇)、水上(2篇)、保港(2篇)12个公社安置点56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凤兰
责任者
郭关雄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