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山拓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612
颗粒名称: 开山拓路
分类号: I251;S752
页数: 3
页码: 26-28
摘要: 本文讲述了崖县知青们在伐木工作中所面临的危险和挑战,包括劈山开路、点火放炮、锯树和排除哑炮等,其中还包括一些个人经历和故事。经过锻炼和实践,他们逐渐成为了经验丰富的伐木工人,取得了一定成就。
关键词: 抱龙林场 知青 劈山开路

内容

伐木的第一道工序是在大树密集处劈山开路。先期由海南区林业勘测队调查、测量,设计一条新伐区公路和便道线路图。采伐队按此路线劈山开路。知青们都是修路新手,没有任何经验,但大家还是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边干边学。首先在沿线路上打炮,把路面土质炸疏松,逢土打土炮,逢石打石炮,逢上大树先把大树伐倒,再打树桩炮。炸炮时点燃的导火索喷射火焰,发出“哧哧哧”的啸叫,刹那间轰隆的响声震得山摇地动,硝烟弥漫,树头像章鱼一样被掀起,乱石头横飞,惊心动魄。
  林俊强第一次点火放炮的经历刻骨铭心。那一次,因采伐任务重,场部开展采伐大会战,抽调营林队一个班到四道开便道。班长苏志明带领队员们沿着便道线挖了60个炮眼,接着把炸药倒入炮眼里,再把雷管插入导火索中,小心翼翼地伸进炮眼里,导火线根据点火的先后而截成不同的长度,然后用土夯实炮眼。这些工作完成后,由两位炮手负责点炮,点炮者从远至近依次点燃,然后快速跑到安全地点躲避,并观察天空有无炸飞的石头或树头残块掉下来,一边还用心数炮响的次数,以便了解有否哑炮的存在。一般负责点炮者有两人,每人点30个。
  林俊强有激情,对新工作急切期待,自告奋勇当炮手。班长苏志明刚开始考虑到他腿有残疾,行走不便,不同意,最后拗不过才同意了,但限他只试打最后的两个炮,并约好待苏班长点到最后两个炮眼时才跟他同时点火。苏志明和另一位知青分别点29个炮眼。站在实施爆破位置的他一直注视着,看到苏志明点燃的导火索燃烧时发出“哧哧哧”的响声和耀眼的火光,竟然胆怯起来,心怦怦直跳,手也哆嗦发抖。待苏志明点火尚存5个炮眼时,他赶紧用香烟头点第一个炮的导火索,此时手颤抖不听使唤,导火线老是点不着。他猛吸一口烟,并使劲吹烟灰再点还是点不燃。愈是点不燃就愈害怕,尤其是苏志明那边导火索发出的“哧哧哧”的燃烧声催得人心更慌乱,仿佛马上就爆炸似的,汗水刷刷直流,好不容易点燃第一根导火索,紧张的他眼花了,到处寻找第二个导火线,就是找不着,他干脆不再找,像兔子般撒腿跑到一棵大树后面躲起来。
  此时苏志明点完最后一个炮眼,转眼一看他点的导火索“哧哧哧”燃烧已到末端,很快将引爆。苏志明赶紧伏身向山坡下翻滚,瞬间只听到“嘭”一声爆响,他被炸开的泥土和气浪掀到8米远,泥土掩埋了半身,整个人像个土人一样,接着一阵阵排炮炸响了。这时大家发现还有一个炮未响,出现“哑炮”了,林俊强只好承认那“哑炮”是他根本没有来得及点燃的。苏志明笑着说:“初上战场胆怯可以理解,多锻炼几次就不怕了。”说着叫他亲自去点燃那个未点的炮眼以加强锻炼。他点的炮炸响后大家才长长舒了一口气。经过几次点炮实练,林俊强的胆量逐渐增强,不再战战兢兢,而是不紧不慢,游刃有余。
  开山拓路遇上大树时,知青们就用弯锯来锯。林俊强记得第一次锯树时,没有采伐经验的知青们,在没有清除工作空间和扫除隐患的情况下就匆忙下锯。他当时是锯树人,苏志明班长在旁边没观察伐树动态而蹲着挫锯齿。当他锯到大树发出“吱吱”作响时,问苏志明班长:“躲避吗?”苏班长看都没看,说:“抓紧加快锯。”一会儿大树轰隆倒地,缠在大树上的一条藤蔓把近邻一棵树的树枝拉断,折断的一条直径约20公分的树枝重重压在苏志明身上。苏志明当场昏迷过去,经紧急送往场部医务室处理才清醒过来,幸好只是轻微脑震荡和皮肉伤。
  排除哑炮是一项危险的工作。由于炸药受潮或雷管、导火线质量等各种原因,使哑炮有时也够鬼怪,你不去看它它不响,一旦靠近它就炸。胆子小的人往往退缩不敢向前,但黄志南则“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一次,一位知青打炮发生哑炮了,那知青不敢去排除,黄志南说一声“我来!”,便匍匐着接近哑炮,准备下手排除时,哑炮突然发出“嗤嗤”的响声和冒出一股带硝烟味的白烟,躲身在远处的知青看到升腾的白烟,料定导火线复燃,黄志南处于危险之中,齐声大喊“快躲避”!原来前一段导索遇潮燃烧缓慢,过了这段后导火索很快急剧燃烧,眼看导火索就要烧完,炮就要爆炸,黄志南赶紧伏倒在地往山坡下滚,瞬间“嘭”的一声巨响,土炮震天动地的威力,掀起一大堆黄土连同黄志南一块抛出数米远,泥土把黄志南掩埋了半身,耳朵也震聋好多天才恢复听觉。这一幕令在场知青们惊呆了。黄志南1976年上山下乡到场,他有朝气,有活力,有激情,从来不因工作危险而畏惧退缩,工作积极肯干,常常点着火把加班加点,处处起着模范作用,参加工作不到一年,分别被评为崖县“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先进个人各一次,并到三亚参加先进代表大会,次年光荣入伍从军。
  那时我们知青毫无安全概念,场部也没给职工配发安全帽,打石炮时大家有的裸着头躲在大树背后,有的拿着装炸药的空箩筐当头盔。“轰隆”的石炮声,让人感觉到爆炸的冲击波,碎石四周喷射,像阵雨似噼里啪啦从树冠上落下,如临战场一样,防不胜防。躲在认为安全的地方也难免发生事故,有一位知青就被碎石砸得头破血流,经简单包扎后送往三亚治疗。
  那时知青遇到哑炮处置时有点毛躁冒失,不是按安全规则处置。表现有三:一是出现哑炮后没有耐心等到10分钟才前往炮眼处理;二是处理哑炮时没有先把导火索拔掉就摆弄导火线和雷管;三是处置哑炮时不是轻轻用手挖去掩土把导火索拔出,再把雷管捧出,而是贪图省时省力用铁锹挖。张秋弟现在回想起这种毛躁操作都后怕,庆幸雷管没有被铁锹撞击发威,不然就没有今天了。
  打炮以后紧接着是开路,当时没有机械设备,只有钢钎、锤子、十字镐、锄头、铲、木拉板和畚箕这些堪称原始的装备。大家先用锄头把泥土聚拢成一行行或一堆堆,以后一个人撑木拉板在后,两个人在前面拉,把泥土从高处拉下坡,碰上不大不小的石头,两个人抬不动时就用铁锤打破变小,或用杠杆原理撬到路边沿。艰辛的劳作,使知青们虎口经常破了又裂,疼痛难忍,但知青们全然不顾,用胶布简单包扎后又继续工作。一条浸润着知青血汗的山路就这样完成了。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83篇文稿:崖县抱龙林场(20篇)、崖县三亚林场(2篇)、林旺猪场(3篇)、海螺农场(2篇)4处安置点27篇知青回忆录;藤桥(4篇)、林旺(2篇)、田独(13篇)、红沙(4篇)、荔枝沟(6篇)、羊栏(8篇)、天涯(1篇)、育才(6篇)、雅亮(3篇)、崖城(5篇)、水上(2篇)、保港(2篇)12个公社安置点56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志南
责任者
林俊强
责任者
陈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