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放映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598
颗粒名称: 电影放映员
分类号: G802.3
页数: 3
页码: 333-335
摘要: 本文讲述了作者从三亚菜场七队调到场部电影组任放映员的经历。作者在讲述中详细介绍了当时电影放映员的培训过程和工作流程,以及在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最后,作者还分享了自己和同事们通过电影放映,为周边农村、部队、知青点带来欢乐和文化知识的故事。
关键词: 电影放映员 培训 工作流程

内容

1980年7月6日,是我难忘的日子,那天我从三亚菜场七队调到场部电影组当放映员。
  农场电影组是场里为落实上级指示,结合新形势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丰富知青业余生活,于1978年3月设立的一个机构。组建之初,由主管青年思想工作和文化宣传的场干部郭泽福任组长,从治安小分队调来杨来德二人组成。年底杨来德应征入伍,又从三队调来在榆亚盐场电影院培训的王志清,1980年5月底,郭泽福组长因工作调离,放映组急需补充人员。经过各队推荐,考察思想作风、劳动表现等情况,场领导最后批准,我终于当上农场电影放映员。
  那时当一名电影放映员,必须先参加理论、机器设备、操作等项目培训,经过考试合格,取得自治州文化局发放的“电影放映员证”后,才能正式上岗操作。我到场电影组报到的第三天,就赶到位于荔枝沟的红星农场(现南新农场),参加了“电影放映学习班”,学习培训一个半月。这个学习班是县里为繁荣电影文化事业,培养更多的电影放映员而专门举办的,政治上始终紧扣思想解放这一主题,业务上必学电影史、电影机光学镜头反光、传动输片、电源匹配、电器扩音扬声等内容。在学习期间,我可谓在电影的海洋里遨游,每天连续几场观看古今中外的各种版本电影,视野大开。培训结束考核时,我以满分(5分)的成绩拔得头筹,并取得了“电影放映员证书”,开始了电影放映员的工作。
  1980年,有不少知青因考学、招工、参军、顶职等情况,陆陆续续离开。由于人数骤减,人心浮动,严重影响生产及生活秩序。为了稳定知青情绪,丰富精神食粮,改善单调的思想教育方式,场领导要求电影组每个月放映电影不少于三场,即平均10天放一场。那时领取影片拷贝,要到县里的海滨电影院申请及报计划,要按顺序排队。特别是一些热门抢手影片一片难求,有时要等上10多天。为了顺利拿到影片拷贝,我的单车后面装了满满一化肥袋的“农场特产”(新鲜蔬菜、瓜果),分成三份送给有关人员,争取他们“理解和支持”,保证有热门抢手片“先睹为快”,又能按时完成“每月三场”的任务。
  申请领取和送还影片拷贝,是我分内之事,理应做好。我每次往返县城三亚镇数次,都是借用七队后勤采购员的旧单车,仅一个来回就28公里。那公路虽是国道,却是典型的“排骨路”,路面铺就厚厚的一层细沙,骑单车时既费劲又颠簸,且一下坡单车就掉链子,不知多少次摔个“狗啃屎”,常常是烈日一身臭汗,雨天浇成“落汤鸡”。按规定影片拷贝只能使用两天,有些热门抢手影片更是苛刻,要求当晚放映完即刻送还。所以每当有热门影片放映,是大家快乐的夜晚,却是我最辛苦的时刻,散场后要“披星戴月”赶路,连夜去县城送还影片拷贝。
  当我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赶回场时,夜色已深,万籁寂静,或有弯月高悬。远远望着场里的房屋、树木、菜地,笼罩在一片薄纱之中,一阵阵凉爽的夜风迎面扑来,一股股清香沁入心田,一天的疲倦顿时消失。
  10月的一天,秋高气爽,劳累了一天的知青们听说晚上要放映《一江春水向东流》,早早就汇集到篮球场上。这是一部1947年拍摄的现实主义影片,反映在民族危难关头人民正义呐喊的力作。影片一开始,大家聚精会神紧盯着银幕,随着电影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感染了每一位知青。散场后大家仍意犹未尽,三五成群围在一起,对电影故事议论纷纷。特别是张忠良从一个热血青年,到后来蜕变的过程,深深震撼着大家,对稳定农场知青的思想,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我和王志清商量,最大限度发挥电影的宣传功能,利用两天送还电影胶片的时间差,尝试一夜放映两场。即在农场提前半个小时放映第一场电影,结束后马不停蹄赶到农场附近的水蛟村或白鸡村,加放第二场,密切场里与周边村庄的关系。
  每逢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还要去一个叫“七公里”地名的部队驻地,进行“拥军爱民”电影慰问活动。还有,附近的羊栏公社农场(港务局子弟知青点)、海坡村、芒果头、西瓜村等处,都留下了我们的放映足迹。“知青场电影队最容易请,是不怕辛苦的放映队。”渐渐地,我们在周边的农村、部队、知青点,赢得了美誉。
  12月中旬的一天,稍远的马岭公社黑土大队慕名而来,请求场里去村里放一场电影。严格来说,马岭公社不属于我们义务放映的范围,跨区放映要报请海滨电影院批准。为了和谐场里与农村的关系,增进与贫下中农阶级的感情,体现知识青年接受再教育的成果,经场领导集体讨论,决定采取变通的方式“先斩后奏”,优先给他们安排第一场,还特别安排一部手扶拖拉机运送放映设备。冬季日短夜长,下午五点半天色渐晚,我们还没吃晚饭就匆忙上路了。
  等我们到达时,天色已完全暗下来,顾不得一路上的颠簸劳顿,拉起银幕架好放映机,很快准备就绪。黑土大队四邻八乡的村民这时蜂拥而来,像赶集一样热闹非凡,银幕前后黑压压一片人影,调皮的小朋友还爬上附近的菠萝蜜树上观看。当晚放映的是朝鲜影片《一个护士的故事》,异国风情的精彩演绎,让观众感到既好奇又新鲜。
  8点多影片结束了,当银幕出现一个大大的“完”字时,观众把目光投向放映机,一片寂静鸦雀无声,没有人舍得离开,似乎在等待放映机的“咔咔咔”声再次响起,期待银幕上再次出现精彩画面,直到队长阿友宣布:电影结束了!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一场电影,村民们对文化娱乐的那种渴求,深深触动了我这个电影放映员!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69篇文稿,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崖县上山下乡知青安置点简介3篇综述文稿,1956年、 1958年到来崖县的广州青年志愿垦荒队9篇知青回忆 录,1969年本地知青、潮汕知青12篇知青回忆录,崖县知青场45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韩冠三
责任者
王志清
相关人物
韩冠三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三亚菜场
相关机构
羊栏公社农场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三亚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