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老故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593
颗粒名称: 几个老故事
分类号: K249.9
页数: 5
页码: 318-322
摘要: 本文章主要描述了作者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下乡插队的经历,包括编织扁箕、箩筐以及任队副的体验。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关心,作者成功完成了各项任务,并获得了队友的认可和赞扬。
关键词: 文化大革命 上山下乡 赞扬

内容

编织扁箕、箩筐
  我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号召,听从知青办的安排,1975年8月上山下乡到三亚菜场,分在六队。
  顶着毒辣辣的烈日,“面对泥土背朝天”,每天在菜地里育苗移种、挑水浇菜、施肥拔草……与以前生活相比反差巨大,我有段时间难以适应。以前放学回家,饭桌上是摆放好的饭菜,一扔下书包,拿起筷子就吃。学生时代多么美好,不由十分怀念。现在知青生活真是艰苦,才一个多月,稚嫩的手掌已长出茧块,双肩经历了疼痛、红肿、脱皮……而以后,意想不到的是,环境变了,身体变了,人也变了!
  11月的一天中午,周达强队长一脸严肃地交给我一项任务,让我和一女生明天到一队借几条毛竹,自己加工篾片编织粪箕、箩筐,还要结实耐用。以前农场以种植水稻为主,现在菜场以种植蔬菜为主,移送菜苗、运土杂肥要用粪箕,收获蔬菜要用箩筐,需要自己动手解决。周队长为何在“新兵”里选中我,不得而知。我不懂编织竹器,却有工作热情,一切从零开始。粪箕和箩筐常见到,但编织起来不容易。为了完成任务,我仔细琢磨实物,又抽时间去观摩学习,一遍遍地练手,就觉得差不多了。
  这是“弄刀舞竹”的工作,手脚划伤流血是常有的事。编织原料是附近山上的野生毛竹,还有拇指粗的硬藤条、湿树条(韧性要好)。先用柴刀将竹子“开膛破肚”,削成约1公分多宽的篾片;编粪箕并不简单,将1.2米长的藤条或树条弯成半圆形,两端以铁丝固定,用篾片从中间向下编织,达一定深度再弯折向前、向左右两边横竖展开,形成有弧度的斜角,逐渐推进至收尾完成;编箩筐要先编织底座,收成圆形再逐层向上,最后结口收尾。
  为了达到周队长的要求,我的确动了一番心思,特在粪箕的铲口处多留出几公分长度,待收紧后再往底部返回去,使该处形成连为一体的双层竹片,不过工艺稍为复杂,篾片也要削薄一些。编粪箕的手艺熟练后,工效就成倍提高了,从最初每天编两三个,到每天编12个以上。编织箩筐只是形状不同,具体操作大同小异。这项工作只做了一个多月,满足了本队的需用,受到了周队长和队友的赞扬。
  我当副队长
  由于我吃苦耐劳、工作积极,在1976年10月调到三队当副队长。“一问柴米油盐价,方知当家艰与苦。”以前只要听从队长安排工作,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无忧无虑,一身轻松。可现在自己当队长,情况就完全不同,工作千头万绪,起初有点头昏脑涨,慢慢就熟悉了。今天的工作进度,明天的工作安排,哪块地该犁了,哪里的菜可以割了,队员的状况如何,事无巨细,清清楚楚地记在大脑里。
  要带好这个队伍,就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我的方法就是少说话,多干事,凡事都亲力亲为,起带头模范作用,让人口服心服。由于性格的原因,我很少采用批评别人的工作方法。大家都是十七八岁的年纪,响应号召离开父母来到菜场“广阔天地炼红心”,作为队长的我,需要更多地关心和爱护他们,使他们安心工作、热爱集体。
  有时检查到一些人在菜地浇水不认真,出现浇“飞机水”情况(即人走得快、仅浇地皮湿),我二话不说,当场挑起水桶重新把地浇个透。当我转身停下歇口气时,看到大家在身后已经默默挑水了,此时一股暖流涌上了心头。我平时多用这种言传身教的方法,来感化、鼓励、带动队友,大家私下给我起个绰号叫“铁梅”(样板戏《红灯记》里的女主角),意思是既坚韧,又有女性的温柔。
  队里有个“犁手”叫王某雄,是1976年第四批的,他是犁地耙田的高手,但也是纪律最差的一个,在劳动中经常迟到早退,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有一次,我提前两天给他交待工作,说某块地要犁好翻晒种豆角,他当时嬉皮笑脸地对我说:“保证完成任务。”两天后我到地里一看,还是“原封不动”,他的人也不见踪影,一问才知道他还在睡大觉,可把我气坏了。这时我顾不上男女有别了,就到他寝室擂门叫人,把他轰了起来。他知道我发怒了,好一阵慌乱过后,才开门走出来,既尴尬又紧张,断断续续地说:“我马上去犁那块地……就是不吃饭,今天都保证犁好……你放心……放心……”
  他头戴一顶破草帽,赶着牛扛着犁下地了。在炎炎夏日下,他认真犁着地,中午还不到一点钟,就满面汗水对我说:“队长,任务完成了。”我带着疑虑来到地里,展现在我眼前的是:犁沟笔直,深浅一致,翻盖有序,层层叠叠,非常工整,果真是说到做到了,还行!望着他挂满汗珠傻笑的脸庞,我轻轻地说了句:“辛苦了,快去吃饭吧。”
  意外的表白
  王某雄在平时虽然纪律松懈、自由懒散,但干起活还真是不含糊,认真负责且讲求质量,这是他闪光的一面。自那次对他“破门”发火后,他改变了许多,劳动积极主动,人也朝气向上。通过进一步的了解,我才知道他的母亲常年患病、卧床不起,是个“药罐子”,家庭经济非常困难。是一直以来的沉重压力,使他出现沮丧、消沉、颓废等情况,这就需要我们这些知青干部,对他有更多的关心爱护,帮助鼓励。
  以后有机会回县城三亚时,我都尽量抽出时间做家访,探望他的母亲,有时给她几斤粮票,或留下一两元钱,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有次冬季他母亲病重住院了,我和几人前往探望,看到病房飕飕入侵的冷风和她单薄的衣襟,我就把身上穿的“灯芯绒”上衣送给她御寒。他知道这些事后,都是用热情的劳动,默默地回报我。
  在一个日落西山、小鸟归巢的黄昏,收工回队了。他赶着牛走在前,我挑着空水桶走在后,我们一路说着话,分享着劳动成果和喜悦。当走到场里的进出通道(也有人称“爱情大道”,晚餐后多人散步谈心)时,他停下来看了看我,举止有些异常,好像要说什么,却欲言又止。晚霞映照在西山,他的脸上也涨得通红,我有点莫名其妙,看看四周又没有异样,不禁问他:“出什么事了?”
  谁知他吞吞吐吐说:“爱梅……我们交个……朋友吧!”我笑着说:“一个队里的,我们就是朋友啊。”他的呼吸更加急促起来:“不是……是那种……那种朋友……”等我从他突如其来“那种朋友”中感悟到是什么意思的瞬间,一种从未有过的惶恐惊呆了我,我变得惴惴不安,不敢正眼看他了,下意识地用双手捂住脸,心里一急就说:“你……你乱说什么!”表达也变得语无伦次起来。
  我在科研组
  1978年3月,我调到科研组当副组长。科研组的主要职责,是结合农场瓜菜种植实际情况,探索如何提高生产数量、品种质量,培育高产、抗病毒、抗旱涝的优良瓜菜品种。科研组共有六人,组长是吴墨孝,组员都是各队的生产能手。
  我们到过县里各处的蔬菜生产基地,也挑选和引进一些长势良好的瓜菜品种,带回种子或移植种苗,在我们组的“实验田”里栽培。我们对实验品种的名称、来源、特点、要求等事项,了解清楚,有的放矢;对栽培过程、采取措施、生长表现等情况,观察分析,记录备案。一俟瓜菜种子培育成功,就及时向各队推广种植。
  这一年的10月份,是海南红薯的收获季节。有一天我带3人到南岛农场一个连队,那里正在收获一个叫“马来亚”品种红薯,我们打算引进薯苗。该品种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华侨从马来西亚带回国,听说皮红肉黄、个大质优、耐旱抗病、粗生易管、产量较高,适合本地种植,所以引起了我们的强烈兴趣。到了这里才知道,他们的种植方式与我们有着极大区别:连队职工因地制宜,在橡胶树间隙的土地上种植,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但光照不足、光合作用不好,生长情况很一般。
  人家对我们的到来非常热情,给予许多照顾,让人感到温暖。我们只选取向阳地段的红薯藤蔓,两天下来采割了五六十斤。3人美美享受了两天丰盛的“咸番薯汤”(在当时很满足了),还带回满满一麻袋的“马来亚”红薯。不过,该品种栽培过程表现一般,推广价值不大,只好放弃了。
  涂抹“保护层”
  红薯种苗的事还没忙完,红沙公社榆红大队就有良种西红柿种苗要送给我们,吴墨孝组长自己骑单车去接回来。我从吴组长手中接过编织袋,打开一看:小菜筐内放着10个西红柿,有拳头般大小,浑圆饱满,青里透红。见到这么大的西红柿,我们不由一片惊呼,相互传递,爱不释手,这些西红柿成了“宝贝”。根据培育种苗工作规范,要等果实自然成熟后再取出种子,才能保持基因不变异。
  如果种子培育成功并推广种植,将是我们组的重要工作成果,所以保管这10个待熟的西红柿,一时成了我的工作重点,亦是工作难点。我把它们放在“实验室”阳光充足、空气畅通的窗台边上,提供良好环境,方便早、中、晚三次观察并记录变化,一切都按部就班进行。
  但“天有不测风云”,第二天早起检查,发现有两个无端“丢失”,我十分惊讶!昨天是我亲自把这十个“宝贝”分成两排摆放的,晚睡前去看还好好的,怎么会不见了?经过现场“勘察”分析,最后的结论是:被人偷吃了。这在外人看来只是丢了两个西红柿,但对我们来说是重大损失,因为培育优良种子是职责所在。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大家不由感到紧张和心疼,现在只好“亡羊补牢”了。
  剩下那8个怎么办?我叫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有人提议拿到寝室摆放,考虑到空间狭小、人多事杂,不易保管,这不妥。有人提议贴上“种苗喷农药,不要触碰!”的警示牌,考虑到丢失东西一般是在晚上,“实验室”黑灯瞎火的,警示牌看不到,起不了作用……
  大家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似乎无计可施,好不懊恼。突然间,远处有个施肥粪桶进入视线,我一个激灵,想到粪便好臭,进而想到“给西红柿涂上一层粪便”,大家一听都拍手叫好。也许只有这种浓郁的“芳香”,才能让嘴馋的“盗贼”望而却步。果然,这方法马上见效。第三天、第四天……都平安无事。每当我们进来一看,那8个盖着“臭被子”的宝贝,正睡得香甜。一想到这个主意的独出心裁、与众不同,大家好不开心,哄堂大笑起来……
  结束语
  我在1980年8月被招工,分配在崖县人民医院儿科工作,结束了长达5年的知青生活。离开菜场时,我的心情很复杂,既希望能到县城工作,又对这里的一切,觉得难舍难离。
  事实上,三亚菜场经过多年的建设,条件已经相当不错,有10多幢砖瓦房,有水塔及几个大水井,有各种农业机械,有完整的生产、生活设施,有400多亩水浇地,以及800多亩优质坡地,比起任何一个同等规模的农场,可以说毫不逊色。
  三亚菜场的全称是“国营三亚菜场”,有一段时间曾经说,它是类似抱龙林场、三亚林场的安置单位,留下来以后就是领月薪的农业工人,我们这些最后的知青,有不少人已做好思想准备。既然县知青办最后安排大家返城,就顺其自然,开始了新的生活。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69篇文稿,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崖县上山下乡知青安置点简介3篇综述文稿,1956年、 1958年到来崖县的广州青年志愿垦荒队9篇知青回忆 录,1969年本地知青、潮汕知青12篇知青回忆录,崖县知青场45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许爱梅
责任者
许爱梅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三亚菜场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