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驾铁牛心欢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590
颗粒名称: 我驾铁牛心欢畅
分类号: F323.4
页数: 3
页码: 308-310
摘要: 本文描述了四位拖拉机手在农场劳动生活的经历,包括机械队的培训和野外劳作的情况,以及外派支援其他项目的经历。他们在劳动中克服了许多艰辛和意外,最终完成了任务,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 拖拉机手 机械队 经济发展

内容

我们四人是三亚菜场知青,都是拖拉机手。梁开雄、杨景林、聂小桥、陈俊育四人在1975年8月上山下乡,在生产队干过,不久就调入机械队;谢奕权在1976年9月上山下乡,直接分到机械队;梁开雄、陈传育、聂小桥、张建禄、黄小军、杨景林6人,当时是场里的第一批履带拖拉机手。回望知青岁月,觉得在机械队的时候,是最难忘、最快乐的时光。
  1975年九十月间,县里拨下两辆洛阳产东方红牌75匹马力履带拖拉机,火红色的车身,威风凛凛的外形,吸引了知青们羡慕的目光。履带拖拉机的作用很重要,前面装上推铲时,能推土平整;后面挂上犁铧时,就能犁地开荒。那时,我们和许多人一样,向往当一名拖拉机手,认为是难得的荣耀,抱着期待,揣着梦想。好梦终于成真,让人欢喜若狂!
  场里从荔枝沟县农械厂请来教官,吃住都在场部,负责教习第一批拖拉机手。教习的主要内容,不外是驾驶操作、作业操作、例行保养、装卸犁具、更换履带等。这位教官是广东人,30多岁,身材瘦小,人很精干,说普通话时有明显的粤腔。他认真负责、不厌其烦,或讲解机械构造、工作原理,或现场讲解、亲自示范;大家一丝不苟、勤学苦练,学完理论后,再挨个练习推土、犁耙地。两个月左右,教习阶段就顺利结束,可以大显身手了。
  三亚菜场以种植蔬菜为主业,定位为大型蔬菜基地。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平整农田、改造荒坡、开垦造地、推出鱼塘、填平沟洼,工作非常艰苦。野外劳作不同寻常,有时寒风凛冽,有时暑气逼人,有时大雨倾盆,每日机器轰鸣、震耳欲聋。最难熬的是夏天,外面天气很热,驾驶室的气温有40多度,让人汗流浃背、苦不堪言。当然,外边的风物姿态万千,美景不胜收,让人心情开朗,但工作第一、进度第一,根本就无暇顾及。
  经过我们的辛勤劳动,在场部周围的远近地带,昔日散落四处的农田、高低不平的坡地、沟壑纵横的荒野,已成了几百亩连片的大菜园子,还开出近千亩荒坡地种植其它作物。但见整齐开阔、阡陌有序、方块相似、水塘清澈、土壤肥沃,还有收获待运的各类瓜菜、山岭上迎风摇曳的甘蔗林、青翠欲滴的西瓜园、绿白相间的萝卜地,令人赏心悦目!
  除了要完成本场的耕作任务,我们有时也被外派,或支持县里组织“大会战”,或驾车作业创收,时间较长的就有五次。
  1975年11月,陈传育、聂小桥、杨景林驾车一辆,到新建立的羊栏糖厂推土,平整生产区及生活区,干了一个多月,高质高效完成任务,使该厂能按计划建设厂房及宿舍。
  1976年九十月,梁开雄、聂小桥(或是张建禄)驾车一辆,与南红农场、县机耕队的三辆机车一起,参加了妙林万亩田洋大会战,苦干了一个月。当时县革委会副主任周成昆(黎族)主持,县城各单位以及羊栏公社各个大队,都派出人员参加。人力劈砍灌木、清理芒草、放火焚烧、修造田埂(犁耙过后)、开挖田间进排水沟,而几辆“铁牛”负责翻土耙地。妙林田洋是崖县农业格局的一颗耀目明珠,但万亩面积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也有我们的一份辛劳。
  吃住在荒坡上,难免会有种种意外。可能是对自己的“领地”被侵占不满,一条拇指般粗细、浑身通红、近30厘米长的超大蜈蚣,悄无声息爬到梁开雄的小腿上,狠狠地叮咬了一口。梁开雄一手扫下,正想一脚把它踩烂,旁边一人说这东西很难得,就讨了去浸药酒。创处很快肿了起来,卫生员给拔了火罐,休息一两天就没事了。只当他是笑谈,谁知果不其然,有点意思。
  1978年五六月,聂小桥、陈传育、谢奕权等人驾车两辆,到某重点项目现场推土平整,干了两个多月,吃住都在山上。尽管生活枯燥、远离农友,但是大家互相鼓励,全心全意投入,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务。这次出了个小意外,幸未伤及人身。中午爆破土方时,现场人员已撤离,推土机停放在60米开外。一阵轰隆声过后,大片浓烟卷起,坚硬的山岭土顷刻被掀动。但最后的一声炮响,因装填炸药太多,泥土石块掀到半空,有一块重达一百多斤的大石头自天而降,准确击中谢奕权驾驶的机车,把驾驶室砸得稀巴烂。无奈,只好提前撤离,拖回县城的部队工程处,修了半个月才修好。
  1978年七八月,谢奕权、陈传育驾驶刚修好的机车,参加了鹿回头岭南侧公路建设,主要任务是推土平整,干了一个多月。这条道路由大东海的海榆东线,经过树木葱茏的鹿回头岭,直通鹿回头椰庄农场区域,比从南边海绕行近得多。经过拓宽及铺就高质量沥青路面,现在此路非常好走,是通往鹿回头公园的主道,因为当年曾经参加建设,他俩心里感到自豪和骄傲!
  1979年夏季,梁开雄、田国华驾车一辆,到高峰公社山区的福万水库参加大坝建设,时间一个月左右。“铁牛”的主要任务,是沿着手推车运土堆放的地段,一边用推铲推平,一边来回碾压数次,确保每处土层严实。活儿简单不累人,但需要高度的责任心,不能漏掉任何地方、留下任何死角,否则就会造成大坝安全隐患,对不起天地良心。田国华虽然不是专职机手,但技术娴熟、驾驶老练。场里发电机房这时有卢裕东负责,手扶拖拉机的维护已有安排,他无后顾之忧,这时刚从自治州卫校毕业的黄钦,分在工地指挥部医疗所,熟人相见分外亲热。黄钦是崖县知青场第一批女知青之一,1973年12月27日上山下乡,原为工交连总务、知青场出纳,1976年11月被推荐读书。看到她和骆金叶两人连个吃饭的小桌也没有,会干木工活的梁开雄、田国华从木工组借来工具,又找来适用木料,打了一张小茶几送给她俩,当做临别时的纪念品。
  工作是辛苦的,却也有意外的惊喜,让人有点留恋。在新开的荒坡犁地时,犁铧会翻出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等野味;在低洼地、湿地犁地,会翻出黄鳝、青蛙、泥鳅等野物。以上这些野味、野物,在那时都是难得的食物、滋补品。为了改善生活,田国华还有妙招,他用废旧管道自制铁笼,将死鸡、死老鼠放在里面当诱饵,多次捕捉到红鼻子狐狸,小的一斤多,大的二三斤,经常和梁开雄、陈传育,在机房旁垒灶支锅,仅放点生姜、食盐清煮,然后大快朵颐。
  40多年过去了,一切都成了过眼云烟,生活不能够复制,经历不可能重来,但当年的知青岁月,无不经常萦绕在心头,那些美好的记忆,必将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69篇文稿,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崖县上山下乡知青安置点简介3篇综述文稿,1956年、 1958年到来崖县的广州青年志愿垦荒队9篇知青回忆 录,1969年本地知青、潮汕知青12篇知青回忆录,崖县知青场45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梁开雄
责任者
聂小桥
责任者
杨景林
责任者
谢奕权
责任者
陈传育
责任者
梁开雄
相关人物
杨景林
相关人物
聂小桥
相关人物
陈俊育
相关人物
谢奕权
相关人物
张建禄
相关人物
黄小军
相关人物
杨景林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三亚菜场
相关机构
高峰公社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