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586
颗粒名称: 那些年,那些事
分类号: G232.3
页数: 4
页码: 290-293
摘要: 本文介绍了吴墨孝作为知青在三亚菜场的生活,包括身体透支导致瘦削、共享补品的快乐、特殊待遇——掏粪、拉粪等。作者认为艰难环境和艰苦劳动能够锻炼人、改造人,提高人的目标、追求、抱负。
关键词: 知青 三亚菜场 改造人

内容

1975年8月,时年未满17岁的我,来到位于羊栏水蛟的国营三亚菜场(前身是崖县青年农场,两者统称崖县知青场),成为这个本地最大知青安置点的第三批知青之一,开始了两年零七个月的知青生活。
  “最瘦”男知青
  我父亲在海军榆林基地司令部管理处工作,我是长子,下面有弟妹3人。刚从崖县中学高中毕业,我就积极报名上山下乡,是榆林基地的第三批知青之一,前面两批去了田独公社农场、三亚林场。
  在崖县知青场,我竟然以“最瘦”出名,让我始料不及。当然,这是好事者的谑称,所谓“符某燕最胖、吴墨孝最瘦、王某雄最高”。但要认真说起来,有段时间我真的很瘦,也不算冤枉我。我在家时,身体正在发育,吃饱穿暖的,体重90多斤,身高1.72米,算是标准身材。到了场里后,每月30斤大米、4两食油的定额太低,劳动太过艰苦,身体消耗大,谁都很能吃,但也很容易饿。
  开头我分在3队,也就是“军仔”(注:当地人对驻地部队子弟的通称)队,担任了组长,队长是周俊华,副队长是王小亮、陈榆凤。我这个人一向很实在,干什么事都很认真、卖力气,就很容易造成身体透支,人不瘦削才怪了,有次回去一称,只有86斤了,母亲很心疼。那时一有机会回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锅里有没有剩饭,有无伴菜不要紧,先干它两碗下肚子再说,父亲看到总是沉默无语。
  我们3队的宿舍,就在下去菜地的通道边,每天的劳动,我多是去时走在前,回时走在后。加上短头发、大脑袋、中高个、小身板,常打赤脚、身着深蓝色工作服、裤脚卷到膝盖、挑着一对浇菜桶,还有下地时精神抖擞,收工时却疲惫不堪,“形象”实在不佳。就这样,你老在别人视线里晃动,人家不注意你才怪了。
  共享“补品”
  在上山下乡期间,太需要能量补充,家境好些的源源不断,家境差些的时断时续。说实在的,有“补品”和共享“补品”,在当时是件很快乐的事情。“补品”的种类,有大米、面条、白糖、豆酱、鱼干、饼干、炒面等。“补品”的来源,有放假回去拿、家里托人带、拉肥时顺便取三种。
  很期盼放假回家,除了可以见到久别的亲人、好好休息放松,最高兴的是可以带点“补品”。过集体生活,有苦也有乐,都是年轻人,的确也热闹。归队后有补品带回,大家就不分你我,相互给对方吃,尝试不同的味道,品评妈妈们的手艺,男生女生都很开心。
  捡上几块旧红砖,再找来柴火,就在房前屋后,垒起了小炉灶,架上小铝锅,煮米饭或是面条,是常见光景。尤其是夏天炎热,往往难于入睡,煮宵夜的人要比平时多,招呼三朋四友共享,补偿干瘪的肚皮。不知有多少次,我被农友从梦中叫醒、拉起:“起来,面条熟了。”啊!悠悠万事,以“吃”为大,补充营养,天经地义!少睡些算什么,没有餐桌算什么,几个人就蹲在地上,借着依稀星光,大口地扒拉,仓促地享受,越吃越香……
  我在1978年3月报名应征,在冲刺前靠吃“补品”不断补充,身体不但更加结实,体重又慢慢上升了。到了入伍体检时,哈!我一切正常,体重完全符合标准,得以和黄明魁、杨景林、吉家仁、吉良才等人光荣入伍,当上了空军地勤兵。
  特殊“待遇”
  被队长派去县城(即三亚镇)市区掏粪、拉粪,几乎是所有人的愿望,甚至是某种渴望,被派到的男生女生都欢喜若狂,只怕别人不知道,你说怪不怪?!
  本来大粪又脏又臭,每次挑粪水施肥过后,在一周之内,手上的“屎味”犹在,够悠长的,怎样洗都洗不去。还有在手扶拖拉机上颠簸好几个小时,也不是好享受。对于掏大粪,应该是避之唯恐不及,有什么值得稀罕的,现在的人肯定有疑问,只怕无法理解。
  但知青们会告诉你,这的确是一种特殊的“待遇”,这种“待遇”并非人人能得到,有时还得“谎报军情”,或找队长开后门。脏臭、颠簸、费时不假,但大家都抢着去,主要是“食物诱惑”,可以顺道买点吃的、回家拿点吃的,这事谁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
  此外,还有“放松渴求”“公平心态”。集体生活有快乐,但也有太多束缚,整天都要听取队长、组长的安排、训示,面对一张张老面孔,差不多成了机器人,就想变换一下新镜头,放松一下心身,放飞自我,自由自在一回。还有,既然掏大粪是“最好工种”,凭什么老是别人捷足先登、吃香喝辣,总得苦乐均匀吧!所以咱也想去一趟,你队长不能厚此薄彼。
  还有一点不得不说,艰难环境、艰苦劳动,真是能锻炼人、改造人。上山下乡当知青之后,不少人有了目标、追求、抱负,看问题和做事情就是不一样,对于脏、臭、累这些原本顾忌较多的情况,根本就不当一回事了,最大的祈求是每顿能吃饱饭,好有气力干活,每次能够完成工作任务。
  记得有一次,我被安排带人随车掏粪,有幸享受此特殊“待遇”,那个兴奋劲自不待说。第二天早早进入三亚市区,转了几个主要厕所,大粪都被别人掏空,市区已经没有希望,只好到部队寻找粪源。我们从3号门进入榆林基地,终于天遂人愿,满载而归。但途中不幸的是,粪箱的出口出现故障,我忙活了好一阵子,还是漏掉将近四分之一,为此心里隐隐作痛,手脚沾满粪便却满不在乎。
  在后来的日子,虽说也坐过许多车,但要问特别让我感到兴奋、紧张、难忘的,是当知青坐手扶拖拉机拉粪车时。
  砍桩“历险”
  种豆角就要插桩搭架,好让豆蔓恣意延长,提高豆角产量,这些事种菜的人谁都知道。记得有一次,我与3人承担了砍豆角桩的任务,早上吃过稀饭,就带上钩刀、挎上水壸、备上干粮,步行向远处深山进发。这时即使天气十分炎热,但我们还是得穿上厚实的长衣长裤,防止烈日暴晒及棘刺碰刮。
  豆角桩也只是较小的小树条,长度1.7米左右,砍豆角桩也即砍长度、粗细适宜的小树木,削除枝丫,切去尾端而成,实际上是砍木柴。现在的问题是,随着种植面积扩大、豆角桩的需用增加,近处山岭的合用小树木几近砍光,得往深山、远处去,无形中增大了砍桩难度,完成任务并不轻松。
  到了目的地,我们就钻进丛林中,边寻找、边开路、边砍桩,积少成多,1根、2根、3根……1捆、2捆、3捆……除了中午吃干粮和短暂休息,工作不停地进行。快到太阳落山时,我数了数,每人大约砍了七八捆,要装满一部胶轮牛车,估计也差不多了。
  这时干粮早就吃光,肚子饿得厉害,水壶的水已喝完,每人都疲惫不堪,好在阳光柔和下来,山风徐徐吹拂,才感到好受一些。休息了一会儿,我鼓励大家再接再厉,要争取最后胜利,接着每人每次扛起一捆,往能通牛车的小路边送,一趟趟地往返着。这其中,大家发扬了团结互助精神,力气大的扛大捆的,气力小的扛小捆的,终于把砍下的集中完毕。
  就在大家几乎筋疲力尽时,接应的牛车来到了,我暗自松了一口气。为了能全部拉完,我们装车得比较高,待绑扎结实后,人随牛车往回走。由于路面崎岖不平,豆角桩整体一晃一晃的,有些担心倾倒下来。为了控制速度,减少晃动,防止跌落,我用山藤再次加固,又在前面牵着牛,边走边看。
  走着走着,路面倾斜度加大,车上的豆角桩堆斜向了一边,我马上喝停牛车,想推扶一下再走,不料水牛突然前腿跪下,在惯性的作用之下,豆角桩堆瞬间向前冲,绑缚藤条部分被拉断,最上层有几捆挣脱滑落,差点砸刺到我的身体上,真是好险啊!此时,大家顾不上饥饿和疲劳,马上重新装车绑紧,再向场里方向行进。回到我队的菜园子,卸车搬完豆角桩子时,已是晚上9点多钟了。
  在两年多的知青岁月里,我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但也有很多收获,两次参加积代会,还在这里光荣入伍,为以后的人生铺就大道,所以我心怀感恩。知青经历是宝贵财富,艰苦岁月令人难忘。虽然物质贫乏、生活艰苦,但让我学会了吃苦、珍惜、敬业、节俭,还学会了自律、友爱、舍得、坚持,终身受益无穷!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69篇文稿,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崖县上山下乡知青安置点简介3篇综述文稿,1956年、 1958年到来崖县的广州青年志愿垦荒队9篇知青回忆 录,1969年本地知青、潮汕知青12篇知青回忆录,崖县知青场45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吴墨孝
责任者
吴墨孝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国营三亚菜场
相关机构
田独公社农场
相关机构
三亚林场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