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灰石·拾牛粪·筛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574
颗粒名称: 挖灰石·拾牛粪·筛米
分类号: G641.1
页数: 3
页码: 250-252
摘要: 本文讲述了作者作为知青在崖县青年农场生活时亲历的几件事。其中包括挖灰石、捡牛粪、碾米分糠等劳动经历。通过不断学习和锻炼,作者逐渐适应了集体生活,成长起来,也积累了宝贵的生活经验。
关键词: 知青 崖县 青年农场

内容

我是崖县青年农场的第一批知青,下乡时十六岁。初次过集体生活,面对陌生环境,不熟悉的事情、不会做的农活太多,有兴奋也有沮丧。不过时间久了,在不断学习和锻炼中,当初那个懵懵懂懂、一无所知的小女生,慢慢就成长起来了。我这里要说的,是自己亲历的几件事。
  农场新成立,我们是创业者,房子是借住(旧营房)、暂住(粮食局农场)的,解决住房问题是当务之急。有天黄文丽班长问我,连队(财贸连)要派人去鹿回头的小东海挖灰石(实则石灰石)回来烧石灰,你想不想去?我生在红沙公社的红沙湾,是个小地方,而榆林的大东海、鹿回头的小东海,那可是大景观,干活时又能观赏海天一色、日出日落,我当然很乐意。
  这时是1974年的3月份。由刘雁玲副指导员带队,全连二十多个女生,去了差不多十个。我们住在县城三亚的家里,早餐、晚餐都在家吃,午餐自带到工地吃,每天在榆港大队码头坐船来回。黄文丽的家就在鹿回头招待所,每天坐船两趟与她无关,她是最省事的一个。
  工作地点就在海边,是在椰林里、荒坡上,清理遍地的仙人掌,随便挖下去,珊瑚石盘、海石花断芽断枝、贝壳海螺残骸等,随处可见,唾手可得,有疏有密。想来都是潮水给推送上岸的,历经多少年,说也说不清。挖开土坑后,用铁耙将混杂着泥沙的灰石装入扁箕,倒进铁筛筐,用双手猛力摇动,泥沙尽然漏掉,只剩下巴掌大的珊瑚石盘、海石花断芽断枝、贝壳海螺残骸,然后倒到一边堆放。渐渐地,成了一个个小山似的,每天都有好几堆。有了一定数量,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联系车辆运回去,刘雁玲副指导员总是有办法。
  这样的挖灰石工作,我后来又参加过两三次。在劳作时,有时海风清爽、椰叶舞动,给人以快意、遐想;有时骄阳似火、酷暑炎热,让人口干舌燥,有压迫感。每次黄文丽都从家里带来开水,有时还有一些包子、馒头,大家你争我抢,大快朵颐。傍晚收工以后,漫步在洁白如玉的沙滩上,走进清澈见底的海水中,不知不觉之间,一天的疲劳消失殆尽。所以每逢挖灰石,我都积极要求参加。
  农场种植水稻,还种了大片的甘蔗、萝卜、豆角,都需要有机肥料。大积牛粪肥,割飞机草等绿肥,是一项经常性的劳动。捡牛粪看似简单,但要有一定经验,否则就是白忙。耕牛清晨下地,牛群清早出栏,有牛路过的地方就有牛粪。在绿草如茵的山岗、收割过后的稻田、绿叶残存的蔗园,水牛黄牛都会逗留。只要亦步亦趋,眼睛专注,腿脚勤快,你的机会就有很多。
  有一天赶早,我和柏亚琼、韩秀蓉三人各挑一对扁箕,先沿着高峰公路向西行走,再到各处转悠。不到十一点就有了满满的一担,挑回来过秤每人都有五六十斤,下午的任务就轻松多了。本周任务指标是每人每天一百斤,我们已连续六天完成任务,好歹只差今天了。谁知这天下午不顺利,尽管我们下午一点多就出来,一路上东看西瞧,远近扫描,眼睛瞪得贼亮,仍然收效不大。路过一片荒坡时,我看到远处有一个黑乎乎的圆点,就挑着扁箕奔了过去,近前看是一块黑石头,引起大家一阵哄笑。
  四点多钟了,只捡到不多的干巴牛粪,天气很燥热,心情也沮丧,担心今天任务落空!已走出农场三公里左右,离羊栏墟镇相去不远,我提出先休息一下,再慢慢想办法。每人喝了一杯两分钱的散装糖水,花五分钱买一个酥饼吃,劲儿又回到了身上。一个老阿婆看到放在树下的扁箕装牛粪不多,心疼我们这些女知青,就指点说东去半里多地的草坡有大牛群在吃草,我们听罢连声道谢,接着奔了过去……
  转眼已是1975年元月下旬,离春节没几天时间了。刘雁玲副指导员给黄文丽班长交代了任务,叫她带两人将晚造收获的部分稻谷碾米,要做好过年的准备,黄班长这次也叫上了我。以往这些筛米筛糠的活儿,我只看过但没干过,这回正好练练手,咱也当一回师傅。现在的碾米过程很简单,稻谷从开动的碾米机的进谷口倒进去,米、糠就自动分离,一个口子出米,一个口子出糠,一次性完事。那时的碾米机只是把谷壳碾破,米糠混杂,要自己挑回去,人工进行米、糠分离。
  在当时的农村,舂米及筛米、筛糠这些,都是吃饭的手艺,也是妇女们的基本功。农场以种植水稻为主,财贸连第一、二批人员加在一起,这时已有一百一十多人,分离米糠这些事,不少女生都学会了,但对我来说是第一次。使用的工具只有三件,分别是大竹箕、中竹箕、小竹筛,其中大竹箕用于扬落,中竹箕用于侧转,小竹筛用于筛分。使用这些工具,要有手劲、臂力,有人指教,自己多练习,这就行了。
  我是初学者,难免开头动作太糙,效率低下。但我体质好,双手有力,虚心学习,不久就掌握了要领,或挥扬,或转动,或筛分,都做得有模有样。在大家的默契配合下,不多久就把几百斤混杂米糠分离完毕,米是米、晶莹剔透;糠是糠、疏松细软。清清楚楚,散发芬芳。我们在米糠“漫天飞扬”的环境中,头发乃至全身,都粘上了一层细细的糠屑,个个成了“白毛女”,但完成了任务,心情非常愉快!
  在这个时期,我完全成了一个农活多面手,犁田耙地、育苗插秧,砍柴搬砖、肩扛挑担,筛米筛糠……样样都行,面对艰难困苦,从来没退却过,对此我深感欣慰。有时候,很怀念当年的财贸连,还有那些难忘的知青生活……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69篇文稿,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崖县上山下乡知青安置点简介3篇综述文稿,1956年、 1958年到来崖县的广州青年志愿垦荒队9篇知青回忆 录,1969年本地知青、潮汕知青12篇知青回忆录,崖县知青场45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周丽红
责任者
黄文丽
相关人物
刘雁玲
相关人物
柏亚琼
相关人物
韩秀蓉
相关人物
周丽红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