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七兄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572
颗粒名称: 知青七兄弟
分类号: K249.5
页数: 8
页码: 240-247
摘要: 本文章回忆了崖县知青场第一批黄琼木、李亚吉、莫书球、史秋新、曾圣典、陈瑞兴、林明七个人,1973年12月27日上山下乡的经历,着重描述了黄琼木、李亚吉在抱龙林场采伐落木、挑选木材的事情,以及史秋新作为第一小提琴手在知青场和三亚菜场的音乐生涯。
关键词: 知青 上山下乡 第一小提琴手

内容

黄琼木、李亚吉、莫书球、史秋新、曾圣典、陈瑞兴、林明七个人,同在1973年12月27日上山下乡,是崖县知青场(初时叫“崖县青年农场”)的第一批知青。同在县城小镇时,或关系平常或不相识,以后成为好朋友,胜似亲兄弟,共度知青岁月,还将这份友情延续到如今。在这里,特选取几个片断,回忆那些难忘的时光。
  老伐木工
  黄琼木、李亚吉都是工交连的生产班长,黄琼木还会木工活、泥工活。由于身体好、经验多、干劲足,两人经常担当“先锋”角色,连队里的重活难活都离不了。工交连两次选人到高峰公社山区的保扎村,采伐建瓦房所需桁桷及门窗木料,我们中的多数人都参加了,都完成了各自的任务。而黄琼木及李亚吉除此之外,另有出色表现。
  崖县抱龙林场位于高峰公社尖岭山区,这里的森林茂密,有多处采伐林段,总有一些砍倒及锯断的木材卡在树林中,夹在石缝里,掉到山涧下,或因时间紧及人手不足,或因回收代价太大,或根本就是家大业大不屑一顾,任由风雨侵蚀,腐烂变质。这些被遗弃木材,一般是长三四米,最长的五六米,胸径30~50厘米,都是上好木材。
  卢传毅的妹妹卢传娥上山下乡在抱龙林场。卢传毅知道有这种情况,就向带队干部周经源指导员提议派人去采集利用。考虑到两个连队在保扎村砍的主要是桁条,胸径大的木材很少有,场长及周指导员为此非常重视,经与抱龙林场谈妥,就派黄琼木带李亚吉、陆为胜、卢传义三人前往采集。黄琼木(有经验)、李亚吉(很壮实)、陆为胜(力气大)三人的体力好,卢传义有巧思,各有所长,正好互相搭手。
  卢传毅到了位于半山腰的抱龙林场后,与该场知青住在一起,每天吃过早饭,就带着米菜或步行或坐车上山,转悠于不同的林段,一发现目标就下手。先用1米多长、7—8厘米粗的木棒一点点撬动,齐心协力把木头撬出来,再视木材的大小及轻重,或抬或拉或撬移,一步步挪移到林区路旁。中午就在山上吃午饭及小憩,卢传毅除了配合工作,兼及煮食、烧开水。
  工作是紧张及艰苦的,每撬动一根木头,都需要齐心协力,真正是流大汗出大力,任何人不可能投机取巧,否则就会发生危险。实在累了就一起歇息,恢复气力后再干。每人身着密不透风的工作服,脚上穿着绑紧的胶布鞋,扎紧衣袖口及裤腿处,防止山蚂蟥侵扰。每当抱龙林场的采伐工路过,总是竖起大拇指称赞:“你们知青场的人太厉害了!”
  经过十天的艰苦努力,四人一共挑出来大大小小几十根木头,堆放了七八小堆,场里派车上山拉了回去,足足装了两卡车,对当时的房屋基建起了很大作用,得到场领导及带队干部的表扬。
  类似的工作,在1975年的八九月也干过一次。当时青年农场改制为三亚菜场不久,知青人数增加了,瓦房还得继续盖,要到高峰山区的保龙林区砍伐桁条,而门窗等用料只能申请木材指标解决。当时县林业局批了指标到雅亮公社山区木材场提运,场里就派了黄琼木带李亚吉、陆为胜两人负责押运,实则是到木材堆去挑选合用的,再由现场的工人装车。
  1975年冬季,黄琼木招工分配到榆林基地4802工厂,李亚吉分配到黎族苗族自治州通什供电公司,是知青场第一批被招工的知青。
  第一小提琴手
  1974年七八月,我们已搬到水蛟新址居住,人气倒是旺盛,但缺乏文娱活动。此时的知青场,会拉小提琴的知青不多,工交连有史秋新、林保烈(第一副指导员),财贸连有孟明(第一副指导员)、田国华。别人玩小提琴,只是业余消遣,而史秋新酷爱小提琴,演奏专心,技艺娴熟,加上生性诙谐,爱说笑话,是我们几人当中的活宝。
  在青年农场时期,只要一有时间,我们就相聚在一起,听史秋新演奏《梁祝》《新疆之春》《打虎上山》等歌曲。我们经常在夜幕降临后,陪着史秋新到篮球场上,拉琴练习或应众演奏。每到这时,史秋新拿出那把心爱的小提琴,先试拉几下,再旋动琴弦旋钮,调出合心的音准,给拉弓拭擦松香,接着倾情独奏。
  那时广播里、收音机里播放的歌曲,主要来自《战地新歌》歌曲集,曲调不同,种类不少,如《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颂歌献给毛主席》《北京颂歌》《回延安》《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我爱祖国的大草原》《老房东查铺》等歌曲,史秋新演奏的也都差不多是这些。每当小提琴声响起,有爱好音乐的,不约而同地来到球场,有人拿着乐器合奏,有人一展歌喉,打破了夜晚的寂静。
  在三亚菜场时期,1976年7月成立业余文艺宣传队,紧张排练后将参加县里文艺会演,史秋新是队里的第一小提琴手。当时的主要人员有:队长(兼编剧)——王叶华;领队(兼编曲)——孟明;小提琴——史秋新、田国华、周廷安;八线琴——辛国平;独唱——梁永姑(女)、林俊平;相声及小品——彭建伟、钟琼芯;跳舞——男生有黄正平、林强(林小弟)、邓运雄、彭跃进、邱育飞、杨景林、麦青,女生有陈传花、陈萱、冼瑞娟、陈林芳、方丽娟、黄薇、颜玉梅、蔡萍、陈美珍、林进荣。
  有一张宣传队全体成员合影,摄于1976年7月20日。大家的辛苦没有白费,在全县知青文艺节目比赛中名列前茅,当时县文体局还准备抽选几个节目参加全省知青文艺汇演,后来因故改变计划。
  1976年底,大批知青被招工及推荐上学,其中王叶华及孟明被分到三亚港务局,林俊平分到海南铁路办事处,黄正平到自治州技校钳工班就读,加上县里不再组织文艺会演,业余文艺宣传队的活动随即终止。史秋新等爱好音乐的知青,仍将水泥篮球场作为娱乐场地,继续自娱自乐,尽情展现个性,释放压力,放松身心。
  机械队及队友
  莫书球是崖县汽车站子弟,到农场后的半年多时间里,都在工交连生产班劳动,农场改制后担任机械队第一任副队长,1976年10月招工分配到广州铁路局海南办事处。
  青年农场建场时,县工交战线赠送了一部手扶拖拉机,用于运送人员及运输物资,由工交连的黄世群及财贸连的曹声群两人担任双司机,这部手扶拖拉机在基建初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第二批知青1974年8月来到农场,这时正好财贸战线赠送一部中型胶轮拖拉机,工交战线又赠送一部手扶拖拉机。这以后,中型胶轮拖拉机由场部管理及调度,驾驶员为财贸连的黎光卫、曹声群;两个连队各分给一部手扶拖拉机,财贸连驾驶员为曹声群、蔡林方,工交连驾驶员为黄世群、莫书球。莫书球先到县机械厂学习机械维修及拖拉机驾驶两个月,然后“正式上岗”。
  到了1975年8月,已是三亚菜场时期,场里增添了不少农业机械设备,于是决定成立机械队,以黎光卫、莫书球为第一任正副队长。黎光卫分管“大车”,即中型胶轮拖拉机、履带拖拉机、汽车;莫书球分管“小车”,即几部工农10型手扶拖拉机。履带拖拉机的维修及驾驶,从机械厂请来师傅教授;教习维修及驾驶手扶拖拉机的主要是莫书球,还有田国华、蔡林方。
  莫书球他们几个带出来的徒弟,有陈榆凤、林发祥、杨乐国、潘爱勤、罗建雄等人,这些徒弟每个人都很快上手,在后来的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当时几部手扶拖拉机有时也用于运输,但主要作用是拉大粪,即在后箱里装上一个木箱,容积约有1立方米,每天给各生产队装粪运粪,有2人负责跟车、装车。
  开手扶拖拉机表面很风光,但工作很辛苦,有时也很危险。
  有一次,莫书球与杨乐国一起去运基建材料,不料手扶拖拉机走了不久就死火停下来,下车一检查,判断是油路故障。当莫书球拆下喷油嘴上两个固定螺丝,正准备拿出喷油嘴时,杨乐国不知怎么搞的,突然摇动拖拉机起动把,致使机体内压缩气体猛力撞击,喷油嘴一下子就喷射出来,从莫书球下巴往上划了一道小口子,上方牙齿被碰断两根,牙龈鲜血直流。这时刚好有一位黎族大叔路过,他对莫书球说:“快摘木麻黄树叶捣烂,咬在创处就能止血。”莫书球照着去做,还真是有效,流血很快就止住了。
  又有一次,莫书球配合田国华维修场部的发电机设备,两人在拆装设备时,由于配合不同步,出现了意外,莫书球的右手食指被齿轮夹断了一截,鲜血淋淋,真是十指连心,一时痛不欲生。虽然创伤处不多久就痊愈了,但短了一截的右手食指,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还有一次,一部履带拖拉机的柴油机烧缸了,只好拆下柴油机运到县机械厂去修理。莫书球当时和黄小军一起去,莫书球开拖拉机,黄小军坐在拖拉机后厢扶住机体。由于路面坑坑洼洼,手扶拖拉机在颠簸中行驶,柴油机也在不停地晃动,黄小军一个不小心,右脚拇指被机体压到了,脚指甲变为紫茄色,渗出鲜血来,莫书球赶快找来飞机草嚼烂给敷上。而黄小军忍着伤痛,坚持送到厂里,真是精神可嘉。
  积肥与“借肥”
  在青年农场时期,以种植水稻为主,而农田大多瘦瘠,如不施放肥料,很难指望高产。整个农场只有五六头牛,牲畜粪便有限,又没有化肥供应,不积肥是不行的。有段时间连队分配一周任务到人,每天要完成100斤牛粪便或300斤绿肥。将牛粪便、土杂肥和剁碎的飞机草混合堆放发酵,待腐烂成熟,就是上等的有机肥料,长期使用能让土壤疏松,有利于植物生长。
  两个连队220余名知青一起动手,每天要积肥2万多斤牛粪便,附近哪有这么多肥可积,完成任务确有困难。人多牛粪少,没什么好办法,只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于是,有人到路旁田边,有人到荒郊野岭,去捡新老牛粪便;还有人结伙到远近山坡割飞机草、嫩树叶。
  我们几个到山坡边,各挑一对扁箕,散开拉网“搜索”前进,好扩大捡拾牛粪战果。见到晒干皱褶的牛粪,总是欣喜若狂,忙不迭地铲入扁箕;见到半干半湿的牛粪时,尽管掀开后有白蛆在蠕动,也有黝黑屎壳郎在爬行,还是兴高采烈;见到一坨坨鲜湿的牛粪,在忘了带脱柄铁锹时,就用脚拨进扁箕里,甚至用双手捧入,都满不在乎的。
  时间还剩两天,尽管每人已经很努力,还是很难完成任务。有一天黄琼木突发奇想,召集李亚吉、林明、黄世群(手扶拖拉机手)一起商议,说起回族同胞聚居的回辉旧村高产甘蔗的种植示范基地,已运到不少牲畜肥、土杂肥,就堆放在海榆西线公路边,这几天准备下肥放甘蔗苗,干脆去那里“借肥”好了,大家觉得是个好主意,一致表示赞成。
  黄琼木说的这件事,是1974年秋季,县里选定在公路旁边,靠近三亚旧机场旁边的羊栏回辉旧村的一块60多亩低洼地段,准备填土平整后再种植甘蔗,作为高产品种的种植示范基地,给各机关单位、企业都分配了任务。县工交战线、财贸战线各摊到任务10多亩,由工交连、财贸连代工,在两周内完成填土平整任务,接着又要代工种甘蔗。
  于是,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人们都睡熟了,黄世群开出手扶拖拉机,黄琼木和李亚吉、林明带上铁锹坐上去,向县城三亚镇方向急驰而去。到了回辉旧村路段的肥料堆处,专挑一堆牲畜肥含量高的下手。黄世群调转车头后熄了火,几个人慌里慌张就往后车厢里铲,不到10分钟的工夫,整个车厢就装满了。黄世群马上起动机车原路返回。
  几个人坐在肥堆上,夜风扑面而来,心里又喜又怕,喜的是终于完成任务了,怕的是自己无奈当了一回“贼”。不过各人心里也有一道歪理,自我平衡一下:同样是为农业学大寨做贡献,就不分彼此了,权当这回是“借肥”吧。只不过,成了“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了!
  偷甘蔗的风波
  干活干得又累又饿,食物补充不足,有时也有“不轨”之举。
  三亚菜场时期,快成熟的甘蔗在夜里经常被盗,不够成熟的甘蔗还被到处乱扔,这个情况引起场部公安员罗德光(人称“罗公安”)的关注。某些知青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他认为这是侵占集体财产、糟蹋劳动果实,此风不可长,必须狠狠刹住。所以决定不定时巡查,准备来个“人赃并获”,顺势整肃纪律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看哪个倒霉鬼首先撞上网来。
  在一个月暗星稀的夜晚,经过一天的辛苦劳作,大多数知青都在宿舍里休息、聊天,史秋生、曾圣典、林明三人溜达在场部通往高峰公路的大道上。兜风归来路过一片甘蔗园时,只听微风吹得甘蔗叶一阵阵“沙沙”作响,又闻到空气里飘浮着一股新鲜蔗糖的清香,不由心生馋念,咽着口水,舔着嘴唇。一看周边无人,迅速钻进甘蔗园里,响起“咔嚓”甘蔗折断声,然后各拿一截大摇大摆走了出来。
  三人正待在路边好好享用时,忽然在不远处一道手电筒刺眼强光照射过来,接着一声吆喝声响起:“不许动,走过来!”啊!是罗公安。三人担心此事会影响个人进步、日后招工,不由一阵惊慌,各自在心里盘算开来。史秋新是“好汉不吃眼前亏”,扔下半截甘蔗拔腿就跑,连夜步行13公里回到县城;林明的父亲是老革命,他一向胆子很大,这次还是不以为然,大大咧咧地迎了上去;曾圣典自忖甘蔗还没吃上,总不至于定重罪吧,也跟着林明走上前去。
  结果可想而知了,在全场人员大会上,三人都受到了点名批评,罗公安对倔强倨傲的林明,批评口气最为严厉。最后,李场长要求知青们深刻汲取教训,爱惜集体财产,积极努力工作,争取个人表现。错了就是错了,三人这时无话可说,只好自认倒霉。这件事过后,甘蔗被盗情况大为减少,果然收到立竿见影之效。这件事的余波,在不知不觉中消弭,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
  1976年秋季,进行民兵军事训练,以生产队为民兵排。林明被委任为所在二队(队长为许荣天)的民兵排排长,每天早起带队跑步训练。轮到队列集中练习时,在篮球场上听从场部教官祁勇(“军仔队”副队长)的指挥,列队集中或散开,练齐步走、正步走、向左转、向右转。过了不久,又接受部队教官的射击培训,进行实弹射击。
  1976年底,曾圣典、林明招工分配到三亚港务局,史秋新先是招工到海南石碌铁矿,不久就调到新建不久的羊栏糖厂。三人都在上山下乡将近三年时,结束了自己的知青生活。
  日常生活拾趣
  我们干活积极,生活上也有一套,自我补充,自得其乐。
  每当到了月末,经常会凑些零钱或伙食费余额,借自行车到羊栏回新村买番鸭(当时每斤1元左右),然后交给莫书球的姐姐莫书妹帮助处理,再到羊栏墟镇买些米酒及蔬菜。弄好之后,各人带上从饭堂打来的饭,然后到空旷地围坐开席,大家把酒言欢,开怀畅饮,交流见闻,吃饱喝足,非常惬意。席间,史秋新再来一两曲小提琴独奏,大家也低吟浅唱,气氛就更加浓烈了。
  李亚吉的父亲在自治州建筑公司工作,他那时从农村出来跟随父亲生活不久,对设圈套捕捉野生动物这些事很在行。他有一次看到有只野猫从场部后山一掠而过,当晚就独自去设套捕捉,我们以为他只是图个好玩,谁知在第三天野猫竟然中套,拿回来一称有七八斤重,大家喜出望外。那天傍晚马上宰杀煮了一大锅,肉味香喷喷的惹人直流口水,这一餐就别提有多开心、多尽兴了。
  我们放假回县城时,吃过早餐就去黄琼木家集中,然后一起去三亚河或三亚湾放刺网捕鱼。刺网又叫挂网或丝网,为长条形,上纲装有浮子,下纲装沉子。作业时网片在水中保持垂直状态,设置在鱼类洄游路线上,使鱼刺入网目而被捕。我们使用的是浮刺网,用尼龙丝编结,每片网长50米,高1米左右,网目两指左右,主要捕捞水中上层鱼。
  由于我们对水流、深浅度、网在水中旋转时间等把握不好,捕捉技术生疏,多的时候捕获七八斤,少的时候只有二三斤。陈瑞兴这时已从农场回三亚顶班工作,他父亲是榆林要塞招待所的大厨,他得其父真传,烹调手艺出众,总能把简单的食物煮得香气扑鼻。捕鱼过程已经非常畅快,享用的时候更加开心,总是令人忘不了。陈瑞兴后来娶了莫书妹,成了莫书球的姐夫,大家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了。
  在菜场时期,把一些农田改造成方块菜地,需要挖去田埂,连接成片。有一天史秋新和曾圣典、林明在挖除田埂时,挖出一些坛坛罐罐碎片,还有几个陶制小酒杯,一条貌似月牙形状的项圈。项圈有些暗黄,质地有点硬,上面的其他饰物已锈蚀或腐烂,大家以为这是“黄铜片”。林明说:“见者有份,分成三份当戒指戴还不错。”史秋新就把那“黄铜片”折成三段,让每人拿一段,大家都把“黄铜片”折弯成圆圈,戴在手上看了又看,还真有点模样。
  到了农场放假时,曾圣典把“戒指”带回家交给他爷爷看,老人家用布沾水拭擦光亮后,非常肯定地说:“这可是金子啊!”曾圣典说:“我们几人还以为是黄铜呢。”爷爷当时就没收了。曾圣典回到农场后把这事说给两位同伴,但史秋新的已在洗澡时掉进水井中,林明的也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后来向附近村庄的村民打听,才知道知青场的场址及开出的大片菜地,有一些地方在过去是墓地,葬者有黎、回、汉等民族的先人,看来我们所挖除的田埂,或许是有钱人的墓葬地。年代久远,历经沧海桑田,总之谁都说不清楚了。
  在知青场时,最烦心的事是在大腿根部两侧患皮癣,崖县海南话称“九歪”,主要症状是患处的皮肤增厚,多呈环形状,又红又痒,主要病因是病菌感染,传染性较强。此皮肤病知青场绝大部分男女知青都患过,起初以为是劳动时汗水长时间浸湿所致,就用蜈蚣、食油、草药捣碎及混合涂在患处,但好了又复发,总是治不好。
  工交连患“九歪”最严重的是杨家强与陈光华,我们几个也“中枪”,就顾不得斯文了,或跑到无人处自己挠痒痒,或直接伸手进裤袋隔着布层挠痒痒。日子长了,不少人把裤袋都挠破了,晾晒在宿舍外铁线上裤子的裤袋,看上去都差不多。
  后来才知道,是大家到井边打水时,几乎每人都贪图省事而不使用公用桶,直接用背包带系上日常洗漱、洗衣服的镀锌桶就打水,造成交叉传染、反复传染。实际上,只要离开农场一段时间,就不治而愈了。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69篇文稿,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崖县上山下乡知青安置点简介3篇综述文稿,1956年、 1958年到来崖县的广州青年志愿垦荒队9篇知青回忆 录,1969年本地知青、潮汕知青12篇知青回忆录,崖县知青场45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黄琼木
责任者
李亚吉
责任者
莫书球
责任者
曾圣典
责任者
陈瑞兴
责任者
黄琼木
相关人物
李亚吉
相关人物
莫书球
相关人物
史秋新
相关人物
曾圣典
相关人物
陈瑞兴
相关人物
林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
高峰公社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