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生活回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570
颗粒名称: 知青生活回顾
分类号: K894.512
页数: 6
页码: 231-236
摘要: 本文章讲述了作者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后来跟随知青上山下乡,在工交连担任采购员、牛工组长等职位,和同伴们一起努力耕种大田洋备耕。文章展现了中国知青运动时期的艰苦奋斗和团结拼搏精神。
关键词: 知青运动 上山下乡 采购员

内容

我出生于1956年8月,由于家境困难,1971年7月初中毕业后就辍学,在市区做过散工,还在砖瓦厂做过临时工。1972年8~12月,崖县已有三批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抱龙林场、三亚林场、育才公社经济场、羊栏公社等处,那种人潮如海、气氛热烈的欢送场面,深深地感染了我。
  1973年12月下旬,和我一起做工的伙伴吴开仁、陈新荣打算上山下乡,要到羊栏水蛟坡新建立的崖县青年农场,我没有任何犹豫,决定跟随他们一起去。
  当采购员和借牛
  我们当天中午到达位于羊栏公社的临时扎营点,也即原光头岭部队旧营房,周朝壮场长(原任羊栏公社副书记)早就带人等候,他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还告诉我们要在这里暂住数月,等到羊栏水蛟坡(现水蛟村西边)的农场新址房屋建成再搬过去。
  当时,农场共有两个连队,其中财贸连56人、工交连65人,都由各自系统的职工子女组成。我哥在崖县干沟砖瓦厂工作,我分在工交连。不久,场领导要在知青中挑选人当后勤采购员,我觉得这是为大家做事的好机会,赶紧上前自我介绍,说自己对菜市场和食品站都很熟悉,大嫂又在水产部门工作,有信心当好采购员。周场长见我讲得有道理,确定我为工交连采购员。这是我第一个工作岗位,所以我很珍惜,想方设法做好这项工作,尽量让大家满意。我干得很开心,不过只干了几天,就因一件事情而改变。
  1974年元旦放假,知青们都回去与家人过节,返场后就投入了艰苦的劳作中,每天不是到周围山岭砍烧火柴,就是到5里外的水蛟坡去挥锄挖地。一天下午我从羊栏墟镇买菜回来,听到周经源指导员(崖县公路工区书记,带队干部,工交连指导员)对周场长说,老是这样用人工挖地不行,工效太低,人也疲劳,要尽快解决耕牛的问题。我突然想起我当过临时工的干沟砖瓦厂抱坡分厂养有一群牛,就提议工交连去那里借牛,还告诉他们在万宁老家我养过牛,会犁地耕田。他们听了都很高兴,马上接受了我的意见,很快就打电话向崖县“工交办”求援,说好后就派我第二天去“工交办”取介绍信和去砖瓦厂借牛。
  我这个人办事心急,那天拿到介绍信后,一刻也没有耽误,找到顺路车搭去干沟砖瓦厂抱坡分厂,很顺利地从山坡上撒欢的牛群中挑选了一公一母两头壮实、熟工的水牛,然后步行赶着牛回光头岭营地。这一路上,我边走边哼着歌曲,觉得自己办了件大事,心情很不错。
  当牛工组(班)长
  有了牛(干沟砖瓦厂后来改“借”为“送”)和犁具,周指导员和连队干部(带队干部任正职,知青任副职)经过商量,想让我做牛工和负责牛工组,并征求我的意见。我知道这项工作责任重大,也很艰苦,但自己以前什么苦没吃过,这点苦又算什么!发挥好牛耕作用,才不会耽误春耕,连队可以集中人力做平整土地、修筑水渠、修整道路、上山伐木、筹备建房等多项工作,这是多好的事,所以我同意了。就这样,我当了工交连牛工组长(后改为班长),采购员改由邢孔继任。在这个岗位上,我干了一年零七个月,一直到1975年7月知青场改为三亚菜场。
  刚开始,工交连在水蛟坡有耕地30多亩,少量丢荒多年的地要用人工挖,但大多能用牛犁地。为方便工作,连队领导派我和许环明、周文雄到准备建场的羊栏水蛟坡去搭棚居住,抓紧备耕早造,不至耽误农时。远离集体在野外,难免会孤单寂寞、枯燥无味,但为了工作和建场,只好尽量适应了。
  在水蛟坡,我先是教会许环明和周文雄犁地耙田,再让许环明和我一起做牛工,周文雄负责煮饭和饲养耕牛。他们两人很不错,从来没有怨言,工作积极主动,我们很合得来。恰好这里有个以种菜为主的海军汽车连农场,负责的班长和几位士兵对我们很好,晚上可以去那里边洗澡,还一起玩扑克牌。他们知道我们的粮食定量低,不时请我们吃面饼和馒头,这对我们来说很难得。
  不久,知青场从外地购回几头牛,分给我们连3头,牛工班增加了肖传展、辜发东、朱业安等人,也担负了更多的任务。为不耽误工作,我建议让多些人学牛工,在牛工班缺人时可随时顶替,这个建议被连队领导采纳了。那时我教会了不少人做牛工,其中有梁生刚(第一副连长)、许政平、周廷利、李亚吉、林廷忠等人。
  当年的早造耕作,在牛工班的努力和大家的配合下,得以顺利地完成。到了1974年8月,连队的两幢瓦房(每幢12间住房)已建成,于是我们搬到新瓦房住,重新融入连队大集体。而后,耕地面积陆续增加,牛工班就更加忙碌了。
  难忘的大田洋备耕
  1974年5~6月间,知青场接收了水蛟大队白鸡村东边的近百亩耕地(我们叫“大田洋”),这些耕地原是回新村回民的,因他们只想经商和种菜,就给搁荒了。场部先是抽调几十人苦干一周,开沟挖渠、修整田埂、清理杂草,还用锄挖人踏的办法整理了一些沼泽地(当地人称“深脚田”),剩下的事就交给两个连队的牛工班。
  每个连队都分到40多亩,但晚造能用的约有30亩。这里距水蛟坡场址约有3里地,离光头岭营地更远,为避免每日来回疲乏,两个连队都派人带牛到现场搭棚驻扎,想争取时间完成任务。这次我和老搭档许环明、周文雄一起过来,带了两条水牛和相应犁具,还有生活必需品、粮食蔬菜。在野外居住和劳作,难苦程度可想而知,对于我们三人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的考验和锻炼。
  由于丢荒太久和排泄不畅,田间野草茂密、浊水汩汩、蚂蟥游走。不少地块野草根系发达,浊水没及脚脖或至小腿,犁地十分吃力。有些沼泽地水面呈现红褐色,牛犁着犁着就陷进去,半天才挣扎出来,人不小心也会深陷其中,没至膝盖或大腿。遍及的蚂蟥让人很讨厌,一不小心就被叮上,拨开或甩掉后小腿多处是血。时逢风雨季节,在犁地时候不时有大小阵雨到来,把我们淋得全身湿透,冷得牙根发抖,好在阵雨下得不久,天空很快就露出太阳,身上已经湿透的衣服,渐渐被阳光和身体的热量烘干。
  这里东接妙林万亩大田洋,西去是荒野和坟墓,二里外才是白鸡村,空旷而孤寂。白天还好过些,晚上就发愁了,棚外萤火点点,夜空星光闪烁,远近蛙声起落,冷风嗖嗖来袭,油灯忽明忽暗,三人只玩了会扑克牌,就吹灯早早入睡了。由于体力消耗过大,每人每天1斤米的定量根本不够吃,我们经常抓些小鱼、田蟹、水蛇、青蛙煮熟来填充肚皮,才有气力干活。由于距离清洁水源远,只好用微黄的田沟流水煮饭和洗浴,搞得有时肚子不舒服和身上发痒。还有一次天刚微亮,狂风骤起,急雨如箭,掀翻棚寮,我们无处躲藏,只好搂住被子、紧裹雨布,无奈坐到天亮……这一幕,实在让人难忘!
  坚持就是胜利,尽管困难重重,但我们想尽办法把可耕的地方深犁了一遍,好让水草浸沤腐烂,下一步整地插秧就容易了。我们这次干了将近20天,经受了种种考验,完成连队交给的任务,随后顺利耕种晚造,获得了好收成。由于种种原因,这块很有肥力的百亩田洋,只耕作一造就奉命交出,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可惜。
  当生产组组长
  1976年7月知青场改称三亚菜场,在8月迎来第三批知青,改连队为生产队,初时有5个生产队和基建队、机械队,我分在五队二组,我的队长是周廷安、邢阳玲。我是二组组长,副组长是第一批下乡的伍永梅,成员有叶金弟、黄泽明(“汕头明”)、许爱梅、邢水花、邢明、黎小萍等12人。生产队里以组为作业单位,队长每天分派工作。我大多时带班劳动,但也是机动牛工,哪里需要哪里去。
  这时的我,继续保持不怕艰苦,不嫌脏臭、事事带头的劲头,带领全组多次完成各项任务。要说有什么特别的事,那就是我和组里的“汕头明”是菜场第一批自愿拉粪车到市区掏大粪的人,掏大粪后来不是稀奇事,但在初时的确是大问题、真考验。
  种菜的人都知道,人的粪便是最好的种菜有机肥,所以菜农每天都到市区掏大粪。上了年纪的人还记得,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勤劳的潮汕菜农腰扎“汕头巾”,骑着双梁双杠广州红棉牌载重自行车,一次就载运4大桶近300斤粪便,让人叹为观止!但话又讲回来,掏粪、运粪这种事,对原本讲卫生、爱清洁、很斯文的城镇知青来说,的确难为情,能避开时就尽量避开,有个适应过程。既然是这样,我就和本组知青“汕头明”商量好,两人以后一起担负这项工作,每周两次拉粪车到市区掏粪运粪。
  “汕头明”不愧是潮汕人的后代,为人热情、勤劳勇敢、吃苦耐劳,我很满意这位伙伴。我们起初只有装着大圆木桶的牛拉粪车,主要是到市区新民街公厕和部队加工连公厕掏装大粪,这两处粪池的粪便特别多,只是蝇蛆多且层厚、苍蝇四处飞舞、阵阵恶臭扑鼻。站在粪池边上掏粪还可以,但近处掏完后,总得跳下粪坑,进入粪道深处,才能掏到优质粪便。这样一来,就有可能踩到被人扔入的石头竹片,也有可能被上面掉下的新鲜粪块砸中,还有可能被上面激射的尿水溅污,甚至被拉大便的人破口大骂,搞得非常尴尬。
  真是万事开头难,有人带头和示范就好办,加上种菜也确实需要人粪便有机肥,所以掏粪拉粪这种事情,慢慢就有更多的人去做,往后大家都习惯了,看做一件很平常的事。再往后牛车拉粪改为手扶拖拉机拉粪,就不那么辛苦了,加上被安排到市区拉大粪的,还可以顺便回家饱餐一顿,到市区拉粪就成了多人争抢的一桩美差。
  我的青涩感情
  在三亚菜场时期,我有过心仪的女孩子,人家对我也不错,是第二批的,名字就不要说了。但在三令五申、出路至上的环境下,双方只能把情感埋在心里,一切等待以后再说。在平日,看似偶然的相遇,有意无意的对视,彼此会心的微笑,已足以抚慰干渴的心灵。
  节假日回三亚,双方就有较多机会一起说话,她会讲她的故事,我也会谈我的见闻,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只嫌时间过得太快,过后总是心情大好,但不该做的事绝对不能做,这是应有的理智和底线,双方都在自觉坚守。
  我1975年12月去不成4802工厂,她很理解我的难过和悲伤,总想接近我安慰我,但我已经心灰意冷,总在刻意逃避。既然我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我又如何给她幸福,我不想耽误她,我想得很简单,但也很实际。总之,双方的事情,我还要好好想想。
  终于,她要去远方,去寻找她的未来,我不想阻拦,也不应该阻挡,该放手时就放手。我是想通了,她也明白了。这辈子,就这样了,至于下辈子,谁也不知道。还能做什么,那就互相祝福吧:好人一生平安!
  我的遭遇和苦恼
  1975年12月,榆林4802工厂来三亚菜场招工12人,本来我已入选,档案和户口也转去,说明我的表现被认可,两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内心非常激动。但不久,同被录取的知青已接到通知书,我的通知书迟迟不见来。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实在想不通,心里非常焦急。
  我专程到知青办向邓寅森副主任反映这件事,他也不知道原因,但安慰我说会处理好。我终究没有等来通知书,后来负责招工的厂方人员告诉我,是我父亲的历史档案有问题,只能把我的档案和户口再转回。我好像遭受了雷击,整个人都蒙了。
  搞了半天,原来是我的老家有人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写过书面证明,说我父亲在抗战后期,曾经在三亚的日本人营地为他们杀过猪(这本来是他的谋生手艺),很可能是日本人的情报员,但从来没人调查取证过。
  这件事让我遭人耻笑,太失面子,太伤自尊,特别是有些被我批评过的人,还说什么:“你总是积极有什么用,还不如我过得好。”我的确消沉了好一阵,还差点自暴自弃,但我终于想通了,觉得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来,我相信时间、相信政府,相信总有一天会有正确结论。所以我挺了过来,以后我还是我,保持一贯的责任心、积极性、吃苦耐劳精神,做好自己的工作。
  我的感受和体会
  上山下乡是毛主席的号召、国家的政策、各级政府的安排,在当时有一定道理,至于现在怎么看,那是各人的事。在我看来,最起码都是锻炼了年轻人,同时减轻了一时就业机会不多的压力。毕竟不管在任何时代,初、高中毕业生不可能所有人都上大学,就业机会不可能随时都有,而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总要有个过程。
  我还认为,劳动光荣,劳动创造财富,把劳动看成惩罚、遭罪,把农民当成贫民、贱民,把农村当成贫民窟、劳改场,是对劳动人民的歧视和侮辱,这种思想有问题。
  作为一名老知青,我尽己所能,得到锻炼,经受考验,做出应有贡献,问心无愧。尽管直到1977年4月我才被羊栏糖厂招工,有过挫败感、失落感。但不管怎样说,这三年多的知青经历,让我深入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了解人生,逐渐成熟起来,使我终生难忘。
  所以,无论是被招工到羊栏糖厂工作,还是在羊栏糖厂下马后在社会上自谋职业,我始终认认真真地做事,堂堂正正地做人,不畏惧任何困难,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努力创造幸福的生活。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69篇文稿,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崖县上山下乡知青安置点简介3篇综述文稿,1956年、 1958年到来崖县的广州青年志愿垦荒队9篇知青回忆 录,1969年本地知青、潮汕知青12篇知青回忆录,崖县知青场45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海江
责任者
梁生刚
相关人物
许政平
相关人物
周廷利
相关人物
李亚吉
相关人物
林廷忠
相关人物
周廷安
相关人物
邢阳玲
相关人物
伍永梅
相关人物
叶金弟
相关人物
许爱梅
相关人物
邢水花
相关人物
邢明
相关人物
黎小萍
相关人物
林海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羊栏公社
相关地名
水蛟大队
相关地名
白鸡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