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拾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567
颗粒名称: 知青往事拾零
分类号: G216.2
页数: 9
页码: 209-217
摘要: 本文主要描述了作者等人在1973年上山下乡的经历,以及他们在崖县青年农场的生活和工作。文章表现了知识青年在农村劳动、生活的艰辛,以及他们顽强拼搏的精神。
关键词: 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 崖县

内容

一起上山下乡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随着伟人的号召、政府的安排,很快就形成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洪流。1973年12月27日,我们崖县藤桥糖厂的几位职工子弟,积极报名上山下乡,分到崖县青年农场。
  崖县藤桥糖厂是地方国营企业,厂里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具体去向,由县知青办统一安排。我和潘平、刘雁玲3人同在1973年高中毕业,被列入上山下乡范围。肖家顺是糖厂的临时工,他的父母在藤桥砖瓦厂工作,不在上山下乡范围,但他一向思想进步、事事带头,这次想在糖厂报名和我们一起去。我父亲是藤桥糖厂厂长,他很支持这件事,最后县里也批准了。
  在藤桥中学时,我和肖家顺是同届同学、好朋友,他是一班班长,我和刘雁玲分别是二班正副班长。我们三人都是共青团员,学习成绩也不错。刘雁玲的母亲是藤桥糖厂政工员(即办公室主任),她也从糖厂这边报名。到了农场分连队时,我和肖家顺、潘平分在工交连,而她父亲这时已调到县商业局,所以就分到财贸连。
  12月27日早上约6点,母亲就把我叫醒,肖家顺也过来找我。我俩一起吃过早餐,各带上几个热乎乎的地瓜,就背上背包拎起网袋,到厂部办公楼前集中,刘雁玲和潘平随后到了。
  厂里欢送仪式很简单,就厂部10多人参加,肖家顺的父亲也到了现场。我们几人很快就坐上厂里的大卡车,要到县城三亚的工人文化宫报到和集中。在这里,我们佩戴大红花并列好队,参加了场面壮观、气氛热烈的欢送大会,心情非常激动。这时才得知,有120多名知青分到崖县青年农场,农场位于羊栏公社辖区。欢送大会结束后,便登上运送知青的几部解放牌军车,车是榆林陆军部队派来的。每部车的车厢外两边,都挂着显眼的红布横幅,书写着“上山下乡光荣”6个大字。
  当时我们是从藤桥过来的,只知道县城三亚镇在藤桥公社的西边,对羊栏公社的方位没有任何概念,上了卡车就随着走。只见车子穿过市区唯一的水泥马路(十里长街,解放路),再往前走10公里左右泥土公路(海榆西线,国道),然后右转弯走了2公里左右,在几幢部队旧营房处停了车,说是光头岭到了。
  我们下车后,受到周朝壮场长、陈献琦政工员、周经源指导员等10多位场干部、带队干部的热烈欢迎,并被告知:“这里是临时住宿地,农场建在羊栏水蛟,有5里地。”
  各有出色表现
  刚到农场时,肖家顺担任工交连二排副排长,我和潘平任正副班长,刘雁玲负责财贸连后勤工作。过了一个月左右,调整肖家顺为工交连第二副连长,我和潘平为四班正副班长,刘雁玲为财贸连第二副指导员。如此受重视,除了本身的努力,还与另外一些因素有关。在乡下长大的孩子,与城里的同龄孩子相比,有许多不一样之处,如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观念、适应能力等。
  我们几人的父母,或是老革命,或是普通劳动者,从小就教育子女要建设国家、热爱劳动。学校的教学方针,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做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我们从读初中起,经常到三牛坡校办农场参加劳动,如种植水稻、地瓜、甘蔗等。还在插秧、收割等农忙季节,到农村支农,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分校自建校舍时,上山砍过木料,盖过茅草房,糊过泥巴墙。对田间劳动、家务劳动、砍烧火柴这些,每个人都懂,且习以为常。
  农场正在创业,大家都辛苦,我们也不例外。诚实正直、苦干实干、容易相处,是我们的共同特点;肖家顺身体好、有耐力、熟悉劳动,能独当一面,让人佩服;刘雁玲热情、真诚、暖心,人缘很好,深受知青信任。我们一路走来,脚踏实地,走得很顺。
  肖家顺的父母是潮汕人,已来海南谋生多年。他排行老二,却是家里长男,在初中时就会干各种农活,在高中时学习成绩和劳动表现样样不差。让他当知青干部,是人尽其才,很多别人不懂的东西,他都能讲清楚、说明白,如平整土地、犁田耙地、种菜播种、上山砍柴等。所以黄琼木他们曾经说过:肖副连长什么都懂,真是厉害!
  还记得刚下乡时,连续几天上山砍烧火柴,他总是自己先砍够并捆绑好,再去检查别人的情况,尽量给予帮助。如遇到意外,往往能当机立断,及时采取措施,让人非常佩服。如韩春荣在砍柴时中暑晕倒了,他先指挥女知青将她抬到树荫下,再用右手大拇指按“人中”穴位,待她稍有恢复再给喝水,还与黄琼木等人用“汕头巾”制作简易担架,叫上几个男生将她抬回营地。
  他在农场劳动仅7个月,就被抽调去参加路教工作。在农场时,他总是干重活难活,如到高峰保扎砍木料、到鹿回头小东海挖石灰石等。无论是在藤桥公社,还是在南海公社、林旺公社当工作队员,他均有突出表现,并被批准加入党组织,又于1976年2月光荣地参军入伍。
  刘雁玲的父母是河北人,1959年到了海南。她上山下乡时,父亲由藤桥公社调到县商业局不久,母亲仍是藤桥糖厂干部。她没有在县城读过书,和其他知青互不认识,一下子接触陌生环境及人际关系,有兴奋也有苦闷。她与我们3人不同连队,但不影响交往及交流,互相鼓励一定要好好干。很快,她的为人处事及工作表现,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敬重。
  她告诉我们说:“我和肖友琼负责伙房做饭菜,有个熟悉过程。煮早餐还好办,就是辛苦些,每天早上3点起来熬粥,准备榨菜、小鱼仔什么的。煮好几十人的大锅饭,不那么简单。我煮过生米饭、厚锅巴饭,花了些时间,才掌握了诀窍。”她又告诉我们:“煮饭这活儿看起来轻松,实际上很辛苦,每天起得早,等大家吃过早饭,又要准备午饭,午饭之后又是晚饭,等一一切都收拾妥当,已是晚上七八点钟了。”
  她在灶台边忙了一个多月,场领导赞赏她的工作能力及成绩,破格提拔她为财贸连第二副指导员,给她提供了更广阔的人生舞台,让她去好好表现自己。她和陈新荣(第二副连长)重点配合孟明(第一副指导员)、吴开仁(第一副连长)开展工作,带领知青们完成场部派发的各项任务,如种植水稻、开垦荒山、建造住房等。他们四人在带队干部的指导下,同心协力,把整个连队的工作搞得不错。她本人也成了女知青的好朋友、贴心大姐,大家有什么事情,都很愿意跟她讲,听取她的意见。
  当年为了解决住房问题,两个连队都自己备料盖房子。她不但带人到小东海挖石灰石,还在连队第二次组织人到高峰保扎砍木料时,带几个体力较好的女知青参加了伐木队,和陈新荣他们一起上山伐木,照样胜任繁重体力活,展现了女知青的风采。那时经济困难,生活艰苦,她还几次带人外出十活创收,成效不错,为连队做出了贡献。
  她是知青点发展的第一批党员之一,1975年10月被组织批准,1976年2月宣誓入党。正因为有过这么一些经历,她在分配工作走出社会后,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往前走。
  至于潘平,在下乡的三年生活中,经历比较坎坷。他先是在工交连四班当副班长,是我的工作搭档,没多久调到后勤班当副班长。1975年7月农场改为三亚菜场时,他调到养鸡场工作,1976年分配到了羊栏糖厂工作,以后进入崖县供水公司,一直干到退休。他的身上虽然没有太多的闪光点,却是个忠厚老实、任劳任怨、友善处世的人。他干一行爱一行,干什么像什么,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而我也当了整整三年的知青,种过田、犁过地、管过农田、开过荒、积过肥、拉过粪车、种过菜、参加过采集石灰石、到砖瓦厂挖泥换砖瓦……体验了上山下乡的酸甜苦辣,我总是竭尽所能,努力工作,也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得到了成长,为今后迈上新的人生征途做了铺垫。
  我们之间不变的友情,自中学时期开始,在知青阶段不断加深,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事例,有很多很多。再艰难的道路,我们一起走过,再难熬的日子,我们一起度过。现在慢慢回味,觉得为自己争了气,也为藤桥糖厂争了光,对得起那个年代。
  我学当牛工
  我上山下乡后,较长时间担任工交连四班班长。农场创建初期,工作任务很多,经常需要外出劳动,但我这个班属于留守班,很少外出,主要担负农场区域的工作,如水稻的备耕、播种、插秧、田管、施肥、收割等项,还有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管理、收获等。
  水蛟坡没建成房屋时,每天要走路两个来回,从临时居住地光头岭去那边劳作。我们连有3头水牛,牛工组长是林海江,为了不耽误农时,他带着许环明、周文雄在水蛟坡搭棚居住,抓紧备耕早造。我们班负责具体配合,如挖田角、修田埂、修整进水沟渠、引水到秧田,等等。
  在这个阶段,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扩种工作,主管生产的梁生刚副连长(第一副连长)要求各班班长及生产骨干要学会犁田耙地,他自己就带了头,大部分的班长副班长都参加了。我这个班因工作职责所在,参加学习的人多一些。犁耙田的教官除了林海江,还有肖家顺等人。
  我对犁耙田不陌生,这回是再次接触。校办农场约有20亩的水田和15亩的坡地。我和肖家顺作为班长,事事都得带头,而且还要学懂才行,否则没人听你的。第一次学习耕地,请来学生家长胡大叔前来传授技术,牛和犁也是他带来的。胡大叔先给我们讲解犁的构造,犁耙田的要领,做了实地示范,然后让我们依次操练。我当时勤学苦练,技艺已基本达标,只是好久没有摆弄,怕是生疏了。现在有这个机会,正好重拾旧学,为连队多出把力。
  我注意观察林海江的操作过程,回顾之前所学,大胆放开手脚,又有新的收获,很快成了熟练牛工。每当收工的时候,有的人会把犁和犁套等想办法驮在牛背上,为了赶时间回家,还得不时地对牛抽鞭子,让牛走快一些。可我不是那样做,收工前得让牛吃饱,返回时让牛套着犁,在犁的托下垫一个椰子壳,这样一来牛很轻松,犁也不会磨坏。
  我感到欣慰的是,自此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牛工,能够完成各项任务,也可以授徒了。在崖县青年农场改称三亚菜场后,我在新的作业队里当上了师父,带出好几个牛工,发挥了新的作用。
  平整土地种甘蔗
  1974年秋季,崖县拟上马生产规模更大的羊栏糖厂,形成三厂(藤桥、崖城、羊栏)并立局面,推动地方经济发展。1973年种植甘蔗面积已达3.2万亩,总产量达3.68万吨,拟在1974年多种5000多亩。为了更好地完成甘蔗种植任务,需要宣传发动,还要推广良种、扩大面积。
  在此大背景之下,县里选定了公路旁边,靠近三亚旧机场的羊栏回辉旧村的一块低洼地,总面积有60多亩,准备填土平整后再种植,作为高产甘蔗的种植示范基地。考虑到土方量将近6万立方米,县里就给各机关单位、企业都分配了任务。县工交战线、财贸战线各摊到任务10多亩,经与农场领导商议,决定由工交连、财贸连,分别代为出征,要在两周内完成20多亩的填土平整任务。
  这块低洼地东边高西边低,靠公路低处要填土两米以上,最深处要填土3米左右;靠树旁及机场处浅,只需填土三五十公分即可。接到任务后,两个连队共派出人员60人左右,我带四班知青也悉数参加了。这一次,以我们仅有的一辆手扶拖拉机为主要运力,再借了好些胶轮手推车,又准备了许多挑土扁箕,采取大车运、小车拉、人力挑三管齐下的办法,按时完成填方任务。
  接着,又按“深开种植沟(长、宽、深各60公分)、合理行距(1米)、施足基肥(3000公斤以上)”的办法,挖沟和准备基肥。以盐场晒盐残渣、绿肥、牲畜肥三者混合作为基肥,用手扶拖拉机运到现场,放入种植沟并盖上一层土。等待崖城甘蔗良种场的甘蔗种苗(中段至尾梢)运到后,知青们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把中段切成好几截(每截至少有2芽),尾梢自为一截。然后放入种植沟后盖上土,估算每亩有芽眼8000个以上。
  这一块种植示范基地,本身的土质就很好,底肥也下得足,又使用了良种甘蔗苗,投入的成本真不少,但效果也非常显著。种下去以后的管理工作,就另有其人来负责了。但回辉旧村是每个知青往返家里的必经之地,每次路过都会驻足观看,看到我们种下的20多亩以及其他单位种下的40亩甘蔗正在茁壮成长,每看一次都大不一样,每个人心里乐开了花。
  知青们代工了这一回,懂得了高产甘蔗的种植知识,县工交战线、财贸战线都非常满意。县工交办又给农场赠送了一辆海口产的工农10型手扶拖拉机(建场时已送一辆),县财办出手更是大方,直接给农场赠送了一部广州产的红卫牌中型胶轮拖拉机。
  不知不觉,甘蔗已到了成熟期,在示范基地开始收割的那一天,我回家后返场时正好路过,特意停下四处走动观看。整片甘蔗林或随意摆动,或迎风摇曳,发出一阵阵“沙沙沙”的响声。只见每一条甘蔗高度都在2米以上,围径有五六公分,听说平均亩产可达四五吨。毕竟是我们亲手种下的,丰收的景象使人陶醉,内心的满足难以言状。说实在的,我身为糖厂子弟,也当过几次榨季临时工,从未见过这么好的甘蔗!
  业余枪械管理员
  崖县是海防要地,实行全民皆兵。临时居住光头岭时,农场没地方存放枪械,也没场地开展民兵训练。直到1974年6月建成水蛟坡第一批住房,全体人员搬过去住,才成立了基干民兵连,设立一排、二排,分别由财贸连、工交连人员组成。陈献琦政工员任民兵连长,孟明及林保烈分别担任一排、二排排长。崖县武装部对农场基干民兵连非常重视,拨给了一批枪械及弹药,有自动步枪、半自动步枪、机关枪、冲锋枪,还有手榴弹、子弹等。
  我小时候生活的藤桥糖厂也成立了民兵排,县武装部也配给各类枪支,经常开展民兵训练。我父亲是老革命出身,他过去有一把驳壳枪,“文革”时政府给收回去了。受战争电影及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就对枪支情有独钟。所以,糖厂民兵训练时,特别是叔叔们拆卸枪支进行保养时,我都会站在一旁默默地观看,对先拆的后装、后拆的先装过程,印象十分深刻。
  上山下乡到了农场,正当年轻好学时期,一听说县武装部准备要给我们农场民兵连配备一批枪支,我的心里就痒痒的,想方设法接近场部政工员陈献琦,自告奋勇地说:“如取到上级配备的枪支后我来给你当助手,擦擦枪怎么样?”陈政工员问:“你真能行?”我说:“我在糖厂接触过,这是小问题。”其实,他还真的需要人来帮助,不然几十条枪的保养要搞到什么时候。
  1974年10月的某天,县武装部通知去取枪,陈政工员带我一早就赶到了武装部,在训练科郑科长那里办理领枪手续后,就一起到枪库去取枪。哇!53、56式半自动步枪30支共6箱,63式自动步枪30支共6箱,MP40冲锋枪3支1箱,56式冲锋枪3支1箱,还有盘式机关枪2把,54式手枪1把。还给我们配了两套可架自动、半自动步枪的枪架,枪支是武装部派车给我们送回来的。
  枪支运回到场部后,放在陈政工员的房间,接下来要除去枪身黄油,再拭擦干净,才能正常使用。随枪支带回一个长方形铝槽,就是专用器物,把满是黄油的枪支放入铝槽用火加热,黄油受热融化,取出一批再放入一批(4支)。带回一些擦枪布,再找来一些旧衣服,就差不多了。近70支枪可不少,还叫来几名知青当帮手,花了一周时间,才把黄油拭擦干净,枪支看上去锃光发亮。
  在处理那批枪支的过程中,陈政工员对我的表现很满意,要我作为他的助手,协助管理场部枪械。于是我便成了业余枪械管理员,心里很自豪。为了管好枪支,我一有空就往陈政工员那里跑,熟悉各种枪械的年代型号、构造性能、拆装要领、保养要求,把枪支拿出来,拆了又装,装了又拆,以提高拆装熟练程度,想通过自己的掌握,更好地帮助大家熟悉有关知识。
  比如:53式是步骑枪,弹仓容量5发,没有配备刺刀,有效射程400米;56式半自动步枪,弹仓容量10发,带固定式可折叠三棱刺刀,有效射程400米,优等射手可以达到600米,集火射击可杀伤800米内的集团目标;63式自动步枪,弹仓容量20发,带固定式可折叠三棱刺刀,射程与56式差不多;MP40是著名的德国施迈瑟冲锋枪,有较短的金属折叠式枪托,在二战时广受好评;56式冲锋枪仿制苏联AK-47冲锋枪,弹匣容量30发,有效射程400米,采用了折叠式的三棱刺刀。
  尽管是业余枪械管理员,但也得严格按要求进行定期保养。平时每半个月左右要进行一次全面保养,擦擦枪,上上油;每一次训练或实弹射击回来后,要对这些枪支进行一次擦拭保养。在保养过程中,由于我对各类枪械的零部件都很熟悉,大致做到拆装自如。
  不过,也有疏忽的时候。有一次,我把五支半自动步枪的部件全卸了,上油保养并装配完了后,陈政工员看见了桌子上遗下一支“枪针”,问我是怎么回事,我才发觉有一支枪漏装了。于是我把五支枪认真检查一遍,结果查到第四支枪时,的确是“枪针”给漏装了。经过那一次的事故后,我在接下来的枪械管理工作中,处处小心谨慎,再也没出错了。
  陈献琦政工员是个很称职的民兵连长,也是个好军事教官。他到农场之前,接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担任过民兵营长,所以队列、持枪、刺杀、射击、投弹、枪械保养等,都由他亲自讲授、示范。
  为了开展训练,农场在后山设立了射击训练靶场。整个靶场长150米,宽30米,一次可容纳10人进行瞄靶射击训练。在训练场内,每隔2.5米设一个起卧训练瞄准点,还设有一个可架枪的小土堆,上面放一个小沙袋,使枪架上去放得稳,免得沾上尘土。在胸靶处附近,还挖了几个隐蔽洞,方便实弹射击报靶。我们每周训练一两个下午,每两三个月实弹射击一次。
  陈教官在射击训练时,要求非常严格,把训练场当作战场。随着一声声令下:“立正”“卧倒装子弹”“瞄准前方靶身”“准备射击”,大家都按照要领来操作。在训练时,只发给训练子弹,先让大家懂得如何装子弹。在实弹射击时,每人发5粒子弹,那可是真枪实弹,稍不注意就会出人命的。
  陈教官每一次都核实人数,听到点名者出列,我便把枪支发给大家。在授枪之前,我先要进行验枪,确认枪膛中没有实弹存在。民兵们上了靶场,将要射击时,我发给每人5粒子弹。射击完成后,还要卸下弹匣,拉拉机柄,退出膛内枪弹,通过抛壳窗检查弹膛及进弹口,释放拉机柄,扣动扳机,确认没有子弹留在枪膛后,才能让第二批民兵上场。
  挖泥土换砖瓦
  基建队建成10多幢砖瓦房,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知青场基建队的确与众不同。为了建设新家园,考虑长久之计,知青们自己当泥水匠、木匠,大部分筹建工作及建房材料,自己动手解决,如修路打井、砍伐木料、挖石灰石、烧制石灰、捞取河沙、挖泥换砖等。我一向在生产班组,较少参加基建劳动,那次到崖县砖瓦厂挖泥土换砖瓦,是一个例外。
  县砖瓦厂位于红沙公社干沟大队域内,是当时少有的机砖厂,砖瓦质量好,产品供不应求。在青年农场时期,该厂出于支持知青的目的,总是优先安排供应。到了三亚菜场时期,该厂一如既往,但因挖泥土的劳动力不足,就提出以劳动换产品、等价交换的意见。这在场领导看来,的确是个好点子,既节省了购买开支,也等于外出创收,何乐而不为。
  第一次挖泥土换砖瓦,从各队抽了30人参加,由六队队长周达强带队前往。
  这次我也参加了。县砖瓦厂的原料坑,面积有20多亩,坑深七八米,已开采多年。深坑里分成好几个作业片区,有制砖用泥土区,也有制瓦用泥土区。制砖泥土虽有黏性,但成分复杂,有白泥红泥,含粗砂石子,存在于大块地带,挖出后直接用输送机传送到地面车间。制瓦泥土黏性强,单纯的灰黄泥土,存在于分散的小块地段,需要用水浸透,等自然干涸,再用人工截取及搬运到地面车间。
  我们当时到了制瓦泥土的土坑,和工人们一起截挖泥土、扛泥块,每天上、下午工作,中午休息。有人拿着钢丝弹弓,先把泥土截切成一坨一坨的,重60~80斤。大部分人把泥块放在肩膀上,用单手或双手扶托着,沿着简易的出坑便道,一步步踏着台阶,再放到集中地点堆放。知青们经过劳动锻炼,大家互相鼓励,对这种工作还能习惯。中午时分,大家都休息去了,我有时不想休息,就在简易工棚里,看工人师傅们如何制瓦片,觉得很有意思。
  只见工人师傅在瓦片模具里撒一把细沙粉,再用一把钢丝弹弓,在我们搬上来的黏土堆上切割了一小块黄泥土,放入预制的瓦片木制模具里,用脚在模具四边踩了踩,让黏泥充斥全部空间,再用弹弓工具沿着模具表面一刮,就把四方块的平整瓦片坯胎倒出,放到另一个瓦片毛坯模具上压成形(瓦公、瓦母),又送到一个摆放专区晾晒。工人师傅们说,制作好的瓦片毛坯,放到烧制砖瓦灶窑里高温烧制十多天,软绵绵的泥坯就变成硬邦邦的瓦片,最后盖在房屋顶上,历经雨淋而不会透水。
  我感到好奇,就想试一下,但真正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不是踩不到模具边上,就是踏出的多余泥土用脚带不上来,工效只及工人的一半。但我仍然兴致勃勃,起码是学会制作毛坯成品,还了解了整个工艺流程。后来缺乏人手时,也抽了一些知青参与瓦片毛坯制作,我这时已有一定基础,所以在知青中的制作成绩,总是处在领先位置。
  我参加的这次挖泥换砖瓦工作,约20天,成效还不错,场领导很满意。后来,又抽多人去了两次,换回的砖瓦不少,完全满足了以后的使用需求。以后,每当我看到场里一排排整齐的砖瓦房,想到自己也曾经付出辛勤的汗水,一种满足感和亲切感,不禁油然而生!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69篇文稿,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崖县上山下乡知青安置点简介3篇综述文稿,1956年、 1958年到来崖县的广州青年志愿垦荒队9篇知青回忆 录,1969年本地知青、潮汕知青12篇知青回忆录,崖县知青场45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许政平
责任者
肖家顺
相关人物
刘雁玲
相关人物
陈献琦
相关人物
潘平
相关人物
许政平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崖县藤桥糖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
藤桥公社
相关地名
三亚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