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在前,吃苦在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564
颗粒名称: 冲锋在前,吃苦在前
分类号: D432.9
页数: 3
页码: 199-201
摘要: 本文描述了作者高中毕业后参加青年农场运动的经历,包括挖井、砌石灰窑、砍伐木材等基建工作,以及与女知青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
关键词: 崖县 青年农场 砍伐

内容

1972年7月,我从崖县中学高中毕业。我是家里的长子,家有兄弟姐妹7人,很想早些就业,好减轻父母的负担。另外,我酷爱乒乓球和体操项目,在县里得过好名次,盼望有机会参加运动队,或者是应征入伍,当一名光荣的军人,当年就没有报名上山下乡。我在县城打了一年的散工,看到以上想法没有可能性,第二年就响应号召积极报名,与发小兼同学吴开仁一起上山下乡到崖县青年农场。
  一起到来的知青有110多人,分为工交、财贸两个连队,我和吴开仁分在财贸连。初时他和我在财贸连二排担任正副排长,后来又担任连队第一、第二副连长,与担任第一、第二副指导员的孟明、刘雁玲(女)在一块搭档工作。我当知青时20岁,他19岁,其他知青只是十七八岁,我算是“老大哥”。所以,我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要关心和爱护大家,担当起更多的责任,冲锋在前,吃苦在前。
  我在农场的创业阶段,主要工作是配合吴开仁盖房子,有时也配合刘雁玲外出创收。盖瓦房要用石头、河沙、石灰、木料等建筑材料,搞基建或人居住要有水可用,要想办法解决。农场没有任何经济底子,知青安置费是有限的,面临的实际问题有很多,外出创收是必须的。情况就这样,不辛苦不行,要靠辛勤劳动打下基础、创造未来。
  农场定址在羊栏水蛟山坡,这里原是一块荒坡,只有几棵菠萝蜜树、几十棵油棕树,还有遍地的灌木与野草,是周围村民放牧的好所在。有一条水利沟渠从后山经过,但时常会干涸,此外没有别的水源。挖一口好井迫在眉睫,选点是打井的关键,周场长带懂行的人转了好几遍,才最后确定下来。但很快就得到证明,这个地点选得不错,水位高、水量大、水质好。
  过完1974年元旦没几天,我就带上符锐、叶智新到水蛟山坡上搭棚寮居住,第一件事是挖水井。先用木料制作模板,浇注内径1.2米、高0.8米的水泥预制井圈。挖出一个大坑,先放下一个井圈,上端与地面持平。做好垂直定位,挖出井圈底内泥土后,对接放上一个井圈。掏空底下井圈边沿泥土,形成悬空10—50厘米,人站在上面加重,井圈就会徐徐落下。接着挖土、掏空,待上面井圈没入地面,又放一个上去,然后继续挖土、掏空、落下、加井圈……一再重复。挖出泉水时,井深大概是五六米。水泉旺盛是好事,但没有抽水机,越往下挖越艰难。花费了一周时间,挖掘深度七八米,砌筑了直径5米多的圆形井台,终于得了一口上好水井,满足了当时的需用。
  连队人员不久也离开了光头岭宿营地,搬到水蛟坡的县粮食局农场(离场址几百米)居住,免除了每天来回奔走之苦,也方便连队干部商量工作、互相配合。
  解决用水问题后,就着手准备基建材料。我和吴开仁带人到三亚湾一带的石灰窑观摩学习,了解窑炉构造及烧制过程,回来后自己砌筑石灰窑。又和刘雁玲带人到鹿回头挖石灰石运回,到农场后山砍烧石灰用的木柴,起火烧制石灰。我还带人到几十米外的地方挖沙,带人到高峰公社的七公里石场,专门捡拾人家不要的石头(对方也支援了一些),让农场联系车运回。
  进入3月份后,我带了20余人到高峰公社保扎宿营,砍伐桁桷及门窗用木料。吴开仁也跟着砍了几天,看到一切很正常,汽车来运第一车木材时,他就跟车回去抓基建了。每人每天补助二两米,每天三顿,每顿四两干饭,比在农场略好些。在20天的时间里,每天吃过早餐就上山,刚开始适用树木多,每人每天可以砍、运2条,时间久了就不行,改为每天1条。山区环境太恶劣,伐木过程非常艰苦,要四处寻找可用树木,然后再搬运、拖运出去,要靠坚韧不拔,也要靠团结协作。尤其是直径较大的门窗用木料,找到不容易,砍伐有危险,搬运有困难,拖运有危险,但心情最畅快。
  当年八九月间,我又带20余人到保扎砍伐,总体任务指标及预定时间与上次差不多。这次不同的是,刘雁玲带了钟月珍、何英才、黄文丽等女知青助阵,让我们男知青异常兴奋,劳动时更加卖力气,生怕落后了被人小看。刚开始我和符锐、吴健雄等人还要帮助她们,但慢慢就不用了,她们已经干得很好。不过我还是不敢掉以轻心,在砍伐及搬运时,尽量靠近她们几个,万一出现什么意外事情,也好及时处理。这次与上次一样,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我和符锐、叶智新住山坡上的棚寮时,晚上还看守工地材料,那时基本上没什么事,倒是有一次差点冲撞了自己人。一天夜晚8点多钟,不远处的工交连工地,有灯光在不停闪动,还向西南方向转移。我觉得不对劲,心想不会无人看守吧?就抄起木棒,叫符锐一起过去看,稍近看出是两人抬马灯。不料对方听到我们走路的声响,竟拔腿跑起来。我们追了上去,大喝了一声,他们就乖乖站定了,原来是工交连的卢传义、史秋新两人,他俩加班给刚打的水泥地板光面,正返回光头岭宿营地,抬着马灯是为好照明。
  我对知青生活的记忆,有艰苦的劳动、诚挚的友谊、愉快的合作、快乐的时光,还有我们经常吃的黄瓜。我的妻子钟厚美也是一名知青,是工交连第二批的,同样经历过知青岁月,我在参加工作后才与她认识、恋爱、结婚。每当她在家里做饭时,只要看到黄瓜或闻到黄瓜的味道,我都会回想起曾经的知青生活。因为有一段时间,第二任采购员薛忠民经常买回黄瓜,知青们每天都吃黄瓜拌饭。久而久之,黄瓜的味道也就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成了特殊的“味道记忆”。
  我身高1.75米,那时身体很壮实,饭量也大。但那时粮食定量按人头计,分饭也按人头分,早餐二两稀饭,中晚餐四两干饭,难得有肉吃,即使有也是薄薄的一小片,过把嘴瘾罢了。我在劳动时总是流大汗出大力,干得多吃得少,经常都在忍耐、忍耐、再忍耐。总之,当年太艰难了,我是如何度过那两年的,连自己都想不清楚、说不明白。但我知道,自己兢兢业业、竭尽所能,做了应该做的事,无愧于老知青的称号。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69篇文稿,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崖县上山下乡知青安置点简介3篇综述文稿,1956年、 1958年到来崖县的广州青年志愿垦荒队9篇知青回忆 录,1969年本地知青、潮汕知青12篇知青回忆录,崖县知青场45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新荣
责任者
陈新荣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