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财贸连的知青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563
颗粒名称: 我在财贸连的知青生活
分类号: D432.9
页数: 4
页码: 195-198
摘要: 本文描述了作者在崖县青年农场度过的两年知青生活,包括被安排当连队炊事员、担任财贸连指导员、带领女知青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等。作者通过个人经历展现了知青生活的艰辛与收获。
关键词: 知青生活 财贸连 炊事员

内容

我父亲原籍河北,1959年全家移居海南儋县(今儋州市),1970年因父亲调动工作来到崖县定居。我1973年7月在藤桥中学毕业,那时刚满17岁。同年12月27日,我上山下乡到崖县知青场,当时叫崖县青年农场。在此度过的两年知青生活,是我人生中最艰辛,也是最难忘的一段日子。
  我母亲在藤桥糖厂工作,我就在糖厂与许政平、肖家顺、潘平一起报名上山下乡,大家结伴而行。他们几个是我的高中同学,我与许政平、肖家顺都担任过班干部。青年农场当时是县里工交战线、财贸战线的知青安置点,他们三人分在工交连,因我父亲已从藤桥公社调到县商业局工作,我就被分在财贸连。
  财贸战线派出的带队干部是董洪福(工作在县食品部门)、吉进昌(工作在县粮食部门),他们是可亲可敬的两位长辈,分别担任财贸连的连长、指导员。财贸连一排正副排长是孟明、林强,二排正副排长是吴开仁、陈新荣,整个连队50多人,比工交连人数略少。
  因为没有在三亚读书的经历,我和本连队的男女知青原先不认识,陌生的环境及人际关系,让我对未来的知青生活,有了一股难以言明的滋味。好在两个连队初期都驻住在光头岭的部队废弃旧营房,我与同来的许政平、肖家顺,不时会有交流,经常互相鼓励。
  下乡的第二天,我和肖友琼(女)被安排当连队的炊事员,与总务谢善妙(女)、采购员陈灼一起,负责整个连队的生活问题,大家配合得很好。肖友琼大我两岁,是个知心大姐,她工作积极,煮大锅饭菜有经验;谢善妙个性柔和,做事细心,有条有理;陈灼头脑灵活,说话得体,当采购很合适。
  因知青人数多,原有砖瓦伙房改作他用,另用茅草搭建一间伙房,两个连队一起使用,各有两个灶台、两口大锅。柴火都是刚砍的,烧火时浓烟多,有时很呛人。不过,伙房远离住所,不影响大家休息。
  我和肖友琼每天夜里3点多钟就醒来,要煮米粥、备伴菜、挑水入缸。等大家吃完早餐上工,收拾停当后,可以休息一下子。接着又要准备午餐了,洗菜,淘米,煮好饭菜,大家也收工回来了。晚餐的忙碌情况基本上差不多,晚上8点多钟才干完一天活儿。
  虽说饭菜很简单,但毕竟是几十人的伙食,我从未经历过,过了一段时间,才慢慢掌握诀窍。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整天就围着灶台转,知青生活是从灶台边开始。就在这段时间里,我的收获还真不小,在工作上由不懂到懂,从没有熟人到与众人熟稔起来,这是难得的生活体验,也是不小的思想飞跃。
  一个多月后,场领导任命吴开仁、陈新荣为财贸连第一、第二副连长,孟明和我为第一、第二副指导员,带队干部就把带领知青、日常管理的重担,交给了我们四个人。按工作分工,我协助孟明做思想政治工作,分管女知青事务、后勤工作。但在实际上,我更多是现场工作的指挥员、战斗员,凡是以女知青为主的劳动场所,都是我带队作业,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75年8月农场改制。
  第一批女知青共计23人,有刘雁玲、钟月珍、何英才、黄文丽、柏亚琼、肖友琼、林雪丽、谢善妙、韩君玉、韩秀蓉、周丽红、莫太媛、伍永梅、李亚梅、胡业文、文秀菊、蔡英、陈儒莲、陈翠英、麦笃兰、黄玉梅、王学珍、刘桂珍。第二批女知青共计23人,有张钦、王永兰、文珠、云电沈、叶海英、卢裕兰、刘玉香、石发妹、吴多庄、陈燕、陈萱、陈娟、冼瑞娟、杨爱华、林小英、郑虹、张春英、赵定晶、黄福花、蒲来英、廖金娥、颜玉梅、薛春英。
  大家都是当了知青,才走到一起来的,做好女知青的带头人,关心、爱护、帮助她们,搞好生产劳动,是我的职责所在。有凝聚力、向心力,才有战斗力,才能发挥好半边天作用。我的基本工作方法是以身作则、依靠骨干、多交朋友、严格要求。钟月珍、何英才、何文丽、柏亚琼、林雪丽、莫太媛、张钦、云电沈等人,是思想上进、积极主动、吃苦耐劳的知青骨干,我们相处愉快,关系很好,共同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工作任务。
  对女知青各方面的情况,平时我比较关注,能帮助的就尽量帮助,能照顾的就尽量照顾。如王学珍有段时间身体不好,经征求本人意见,我和吴开仁、陈新荣商量后,就让她负责饲养3头耕牛。韩君玉那时患了手足癣(也叫“脚湿气”“香港脚”),不能下水田,不适合干强体力活,就让她接替男知青陈鸿儒的工作,专责饲养连里的20多只黑羊。
  当时,除了盖房、打井、打石头,其他劳动我们都参加了,如插秧、割稻、开荒、积肥、伐木、挖石灰石、烧石灰、外出创收,等等。
  连队两次到高峰公社保扎村的深山伐木,第一次是吴开仁、陈新荣带队,抽派20余名男知青参加。第二次是陈新荣和我带队,抽调了近20名男知青,还有钟月珍、何英才、黄文丽、莫太媛、伍永梅等女知青。上山砍伐盖瓦房用的桁桷木料,是繁重的体力劳动,谁都说女知青肯定干不了,但我们就想试一试。结果是我们几个同心协力,互相支持,照样完成了每天的任务,让同去的男知青大吃一惊。
  我几次带女知青到鹿回头,在小东海的荒坡上挖石灰石,每次约去10人,每天早晚从三亚港旁边的摆渡渡口坐船来回,去时要吃好早餐、带上中午饭,各人晚上在县城自己的家里睡觉,每挖够能烧一窑炉(10立方左右)的石灰石就收队。我父亲所在的商业局属于财贸战线,把帮助知青看做分内事,每次都派车将我们挖出的石灰石运回农场。
  在田独公社六道大队海滩生成的连片大面积石灰石,是大自然的原始生态,红沙公社等处的打石队就专采这种。我们挖的这一类,是大海将或细小、或折断的海石花冲刷到滩头,和着泥沙掩埋起来,是大自然的运移之功,不知是多少年的累积结果,我们现在得以利用,真是感慨万千!
  外出创收的活儿,我带女知青干过5次。
  一次是到鹿回头挖电缆沟,两个连队都派人参加,每边10多人,用时10天左右。当时吴开仁、陈新荣已带男知青到深山伐木,就由我带队去,和工交连人员共同完成。电缆沟的宽度为50—60公分、深度70—80公分,从南边海这头开挖,越过鹿回头岭,直通小东海海边。每天早晚要从市区坐船过渡,吃好早餐,带上中午饭,晚上在自己家里睡,与挖石灰石时一样。
  一次是到高峰七公里仓库修路,两个连队派人参加,道路约有5公里,农场的中型拖拉机每天早晚来回运人,手扶拖拉机中午送饭。这段道路是专用通道,地处山区,历经流水冲刷,年久失修,满是坑坑洼洼,路沟已被泥沙填平,沟里沟外遍布野草、小树木,财贸连由仓库向外修,工交连由高峰公路向仓库修,只干了10天左右就合龙了,顺利地通过质量验收。
  一次到县城某战备仓库修路,每个连队派出10多人,自带各种工具、用具,采购员送中餐,晚餐回家吃,用了一周时间,把被洪水冲坏的两公里多山路修理好。又有一次在这里搬运战备物资,当时卡车一来就是五六部,我们卸下后又装上专用小车,运到指定地点后就卸下堆放好。还有一次是到崖县冷冻厂平整场地及修公路,这次人数略少,时间也只三四天。
  崖县青年农场在羊栏水蛟坡有几十亩农田,还在继续开荒扩大面积,当时以种植水稻为主。女知青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插秧、除草、追肥、收割。插秧时腰酸背疼、蚂蟥光顾、泥沼深陷,除草时头顶蓝天、轻松自如、哼着小曲,积肥时四处寻觅、不怕脏臭、不怕路远,收获时挥镰猛割、挥汗如雨、心怀喜悦,我们都一一经历了。在这里,经受了艰苦劳动的锻炼,我们不断成长起来。
  1974年初秋,两个连队接收了羊栏回新大队在白鸡村附近的百亩水田,晚造时各自种了30多亩。到了金秋十月,晚稻逐渐成熟,喜看稻菽千重浪,让人赏心悦目。1974年国庆节的前一天是中秋节,双节连过,场里提前放假让知青回去与家人团聚,连队只剩下我和肖友琼、韩君玉、薛忠民留守。在中秋节的上午,农场接到了县里通知,有个强台风将要生成,有可能向崖县、陵水袭来,并伴随着大暴雨。
  听到这个消息后,我担心大水会浸没农田,赶快跑到3里地外的稻田察看,这时大部分稻谷还不够成熟,但有几亩可以收割了。我考虑到如果不及时收割,有可能会造成损失,必须想办法抢收。大家已经放假回家,想在短时间内召回不可能,我决定和肖友琼一起到白鸡生产队求助。
  白鸡村是黎胞聚居地,因为种植了这边的水田,我和村子里一些黎族姑娘很熟悉,其中的小蓝还是我的好朋友。一进入村子里,我首先碰到了小蓝,她在得知我们急需帮助后,立即带着我去见她的母亲(当时是妇女队长)。于是生产队派出10多位女社员,整整忙了一个下午,才把田地里成熟的水稻割完,并运回村里的晒谷场上堆放好,这时我心中的一块石头才算是落了地。
  结束全部工作后,晚上7点多钟了,夜幕已悄悄降临,稍远就看不清人脸。我和肖友琼拖着疲乏的身体,一步步地往回走,尽管当时社会清平,心里仍有恐慌。越过田野荒坡,路过水蛟村,跨过高峰公路,进入了农场区域,才松了一口气。肖友琼走在前面,我因事滞后一些,忽听她惊吓叫起,是有人强拦欲行不轨。我马上赶上前去,大喊了一声,拿起斗笠就扫过去,歹人被我一吓,慌不择路地逃跑了。下乡两年放假回县城三亚时,多在吃晚饭后走夜路,未曾遭遇险情,这还是第一次。
  在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食物不足,经常觉得肚子饿,尤其是在1974年早稻收割之前。每人每月30斤大米4两油的供应量,应付不了经常性体力透支,只好想尽办法填饱自己的肚子。除了偶尔回家带一些吃的,我有时也叫上几个女知青,在中午休息的时间,到附近新开田村收获过的番薯地里,寻找薯芽冒出地面的遗落番薯。回来后让肖友琼煮上一大锅汤,待女知青午休醒来,能吃上一碗番薯块汤再上工。虽然只是白水清煮,但可口舒适,当暖暖的汤汁流到胃里,感到是当时最幸福的一件事情。
  新开田村也是黎胞聚居地,离我们从光头岭搬过来住的粮食局农场很近,村里的群众对我们非常友好。该村的早稻收割得早,我在中午也会叫上几人,到收割过的田里捡拾人家遗落的稻穗,很快就积少成多,脱粒晒干后也有七八十斤,再拿到村子里和群众换番薯干,好在中午或晚上煮熟分吃,补充亏欠的身体,有气力干活。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69篇文稿,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崖县上山下乡知青安置点简介3篇综述文稿,1956年、 1958年到来崖县的广州青年志愿垦荒队9篇知青回忆 录,1969年本地知青、潮汕知青12篇知青回忆录,崖县知青场45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刘雁玲
责任者
董洪福
相关人物
吉进昌
相关人物
孟明
相关人物
林强
相关人物
吴开仁
相关人物
陈新荣
相关人物
许政平
相关人物
肖家顺
相关人物
刘雁玲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