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经历——一笔弥足珍贵的人生财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559
颗粒名称: 知青经历——一笔弥足珍贵的人生财富
分类号: D432.9
页数: 8
页码: 160-167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在青春期曾经参加知青活动的经历,通过投身上山下乡的生活经历,塑造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锤炼了作者坚定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培养了作者攻坚克难、艰苦奋斗、奋发向上的精神。
关键词: 崖县 知青 上山下乡

内容

在我的青春年代,曾经有过一段短暂的知青经历。正是这段短暂的人生历练,给了我工作与学习不竭的动力源泉,塑造了我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磨炼了我坚定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培养了我攻坚克难、艰苦奋斗、奋发向上的精神,使我在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
  响应党的号召 投身上山下乡
  1975年7月,我在崖县中学高中毕业,那年才16岁。当时,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中锻炼自己,当一名又红又专的共产主义接班人,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人生向往和理想追求。因此,我和许多风华正茂的同学一样,积极地响应党的号召,投身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之中。
  当时上山下乡,有插队安置点,也有集体安置点。我与母亲商量具体去向时,母亲用期盼的眼光看着我说,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但考虑到我个小体弱,生火做饭,劈柴挑水不太利索,农村又比较偏僻,人烟稀少,加上我一个女孩子形单影只,担心我的安全,考虑选择到国营三亚菜场,集体劳动、集体生活,较为适合我。听了母亲的话后,我觉得有道理,我便欣然接受了母亲的建议,愉快地选择国营三亚菜场。
  出发那天,崖县革委会在工人文化宫举行了隆重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欢送大会。会场里人山人海,锣鼓喧天,彩旗飘扬,热闹非凡。几辆接送知青的解放牌大卡车在大门口整齐排列,车身两边插着红旗,会场里的高音喇叭不停地播放着“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让人听了不由豪情满怀、热血沸腾。
  当时父母所在单位给我们发的口杯和脸盆上面,都印着鲜红的“下乡光荣”“劳动光荣”的字样。我们每一个知青都像出征的战士一样,身上背着背包,手里提着装满生活日用品的布兜,胸前挂着大红花,按各自的安置点站好队列。想到即将到来的新的生活、新的挑战,此时的我,心里禁不住翻涌着阵阵莫名的激动和紧张。
  伴随着慷慨激昂的欢送词、带着父母的反复叮嘱,在亲朋好友的欢送中依依惜别,我们这一批知青便于上午十点左右,分别坐上各自安置点的解放牌大卡车,离开了自小生活的县城——三亚镇,奔赴新的人生目的地。
  昔日“学生妹” 今朝“小菜农”
  国营三亚菜场位于羊栏公社水蛟大队,这里距县城约十多公里,交通不便,十分荒凉,只有几排低矮的砖瓦房伫立在荒坡上,这里早有1973、1974两届的200多名知青汇聚于此,并已开始大面积垦荒种地。初来乍到的我,被安排住进了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女生宿舍,宿舍里并排摆放着四张双架床,每张双架床住两个人,一共住着8个人。床铺极小,全都是简易木板床。这还不算什么,最麻烦的是晚上洗澡。由于场里没有自来水,晚上供电只限于7点到10点。每晚洗澡的时候,我们女知青都要抢在这个时间段,提着水桶到离宿舍较远的水井打水,然后到附近的洗澡间洗澡。说是洗澡间,其实也就是用砖墙围起来的小露天澡房子。因此,这里常常发生附近农村一些男青年偷窥女知青洗澡的事情。为防不测,每晚洗澡的时候,我们都全员进入“一级战备”状态,自觉轮流站岗放哨。
  来到三亚菜场之前,我曾经对新的环境充满好奇和期待。可眼前的这一切,犹如一盆冷水给了我当头一泼。然而,另一个“我”却在心里暗暗地下着决心:虽然菜场的生产条件落后,生活环境较差,但我们来到这里,就是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崭新的生活、崭新的天地。
  接下来的两个多月,各队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原来的水田和坡地,平整成连片的菜地。在那段日子里,我们每天顶着炎炎烈日,冒着30多度的酷暑高温,挥动锄头、铁锹,挖高坡填低地,干得热火朝天。几天下来,我这个没有参加过繁重劳动的小姑娘,手脚磨出了血泡,双肩也磨破了皮,常常累得腰酸背痛,结结实实的上了一堂人生“大课”,开始懂得了古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句中的深刻内涵。
  经过一番平整改造,菜场建成了一块块长60米、宽30米的方格化菜地,又开挖了进排两用的水沟。为方便浇水和施肥,我们还在每两块菜地的中间挖了挑水池,修建了化粪池、稀释池,完善了种菜的基本条件。
  种菜不仅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有了菜园子,就要学习相关的种植技术。当时,我对如何种菜、浇水、施肥、除草等等,几乎一无所知。后来,在场部聘请的种菜顾问认真、悉心的讲解和指导下,我才逐渐掌握了起垄行、修菜畦、育菜秧、移植定种、浇水施肥、打虫除草等技能。
  挺过了种菜的技术关,一个更大的考验又摆在我们面前:挑水。这是一项高强度的体力活,也是菜农的必修课、基本功。除了每天上、下午必不可少的正常浇水,傍晚移植菜苗时还要补浇一次水。老实说,我从小到大就很少挑过水,如今一天两三趟的浇水,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项“魔鬼训练”。每次浇水,我们每人肩上都挑着一对镀锌铁桶,下到位于低洼地带的水坑里,用手斜按着铁桶打水,然后沿着又湿又滑的土阶,一步步走上地面。稍不留神就会滑倒或跌入水坑里,整个变成了泥水人。为了便于在菜地里行走,我们只能光着脚丫子,利用脚趾头弯曲的抓力,艰难地挑着70多斤的水一趟趟地往返于田间小路。
  说来有趣。当女知青们一个个歪着脖子、咧着嘴巴、弯着小腰,双手托着扁担摇摇晃晃、跌跌撞撞地将水挑到菜地里时,满满的两桶水已洒得所剩无几。但这还算是“幸运”的。如果途中不小心给草根、石头绊倒了,不仅脚会被划破,而且还要摔个四脚朝天,或者“狗啃泥”!
  如此超负荷的劳动强度,便是专业的菜农也吃不消,更何况我们这些城里长大的学生妹。每当收工回到宿舍,浑身仿佛散了架似的,腰疼得直不起来,脚趾头又红又肿,用手一捏就钻心的痛。湿透了的衣服散发着浓浓的汗臭,尽管又饥又渴,却一点胃口都没有,有时连衣服都懒得去洗。纵使如此,我的心中依然抱着坚定的信念,相信“风雨过后,便是彩虹”,并以此激励自己勇敢地迎接各种挑战,克服一切艰难困苦。
  经过一段时间的骄阳炙烤、汗水浸泡、艰辛历练,我终于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蜕变”:从一名连秧苗、韭菜都分不清的“学生妹”,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小菜农”。看着自己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的菜苗一天天的长大,并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四面八方,成为部队官兵和城镇居民餐桌上的一道道美食,我生平第一次体味到以往课本上描写的那种丰收的喜悦,心里自是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
  食堂小总务队里“大管家”
  3年多的知青生活,可谓遍尝艰辛、历经风雨。但始终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担任总务的那段日子。因为这是我知青生活的一大转折点——结束了半年多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田间劳作,成为一名生产、生活的管理者。
  随着菜场规模不断扩大,人员逐渐增多,场里也新建了多个生产队,并相应增设了一些食堂。在那个物资非常匮乏的年代,配备称职的食堂总务,管好食堂的一应事务,自然成为场里的一件大事。为慎重起见,场里决定,先由生产队推荐人选,然后采取珠算比赛的形式,优胜者出任总务。通过比赛,我最终在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食堂总务。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担任总务后,摆在我面前的当务之急就是组建炊事班。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炊事班的成员担负着后勤保障任务,负责六七十人的一日三餐。而且,当时厨房的条件相当简陋,每次炒菜,掌勺的厨工必须双脚稳稳地站在灶台上,双手紧紧握住长长的勺柄,在大铁锅里不停地翻炒。这就要求选择的厨工不但要掌握一定的烹饪技术,而且必须身体健壮,手脚勤快,不然几十号人的大锅饭煮成了夹生饭,大锅菜炒成了焦煳菜,那岂不真的“砸了锅”啦。
  经过一番考察和筛选,我选用了两名年龄稍大、身体强健、勤快麻利、生活经验丰富的知青大姐作为我们食堂的大厨。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她俩煮出来的饭,炒出来的菜,每一顿都火候刚好,清香适口,大家都吃得相当满意。
  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当时的物资供应非常紧张,菜场给我们每人每月定量供给指标是,大米30斤,食油4两,肉4两。如此低的伙食标准,加上伙房里几乎固定不变的几个没有半点荤腥的青菜品种,纵使二位大厨本领再大,也无法满足天天早出晚归、“改天换地”,而且正在长身体的知青们的正常食量啊!用大家的话说:这胃就好像漏了似的,怎么也吃不饱!有些饭量大的男知青,常常在半夜里饿得从床上爬起来,到处找米下锅。令我终生难忘的一幕是:记得有一天中午,我将刚从市集上买回来的花生油倒进厨房的储油罐时,突然闯进来一名男知青,不由分说,就拿起锅台上的大勺,舀了满满一勺子花生油倒在自己的饭盒里,伴着饭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当时把我都惊呆了,担心他食用过量的油会发生什么事情。好在事后这位男知青平安无事。
  穷则善思。如何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安排好大家的日常生活,不仅是总务的职责所在,而且成了我的一个小心结。我决定主动出击,多方筹措。一方面,每隔半个月,我就坐上场里派的手扶拖拉机,前往三公里外的羊栏集市上,购买定量供应的米、油、肉等,同时采购一些不限量的盐、醋、酱等生活必需品。另一方面,我集思广益,与大伙商量,由场部出具证明,充分发挥各人的有利因素,找关系多批一些指标外的紧缺副食品。我也常常利用回城的机会,让母亲帮忙购买腐乳、黄豆酱等副食品补充生活。此外,我还向队里建议,并经请示场部批准,让各生产队在菜地里留出一块自留地,种一些大白菜、萝卜、西红柿、芥菜、辣椒等,除了补贴大家伙食不足之外,多余的蔬菜还可让炊事班同志腌制成各种咸菜、酸菜,以丰富大家的伙食品种。尽管这些举措未能从根本上扭转整个食堂的供给局面,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知青们的伙食状况,缓解了大伙“胃口”的需求。
  总务不仅是生产队这个大家庭的“大管家”,还常常“兼职”大家庭的“调解员”。当时食堂实行饭卡管理,每次吃饭厨工就会打钩记餐,总务则根据打钩次数结账算钱。那个年代大家的手头都非常紧巴,真可谓“一分钱都要打十个结”,厨工与知青们就常因吃饭次数记不准而发生争吵。因此,化解矛盾、平息事态就成为我的日常功课之一。那时,我不仅要求自己务必做到账目精准、一丝不苟,还要求厨工每天每餐都必须认真打钩,尽最大限度避免发生误记错打的事情。对于发生争吵的当事人,我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双方相互理解、增加互信。在我的及时平息、耐心调解下,不仅有效地化解了矛盾,而且还大大增强了大家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正是这段不寻常的经历,让我学会了感恩、宽容、珍惜、坚持、自信,使得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善于与人交流、沟通,乐于倾听他人的想法和诉求,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菜场小马路 情感大纽带
  “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在菜场劳动的那段岁月,我们正当花样年华,青春时光,对友谊、对爱情无不有着美好而纯洁的遐想和向往。像一条纽带般蜿蜒于男女知青宿舍之间的那条黄土小马路,便见证着我们男女知青当年的情谊和交往。虽然已经过去了四十几个春秋,然而,在我们每位知青的记忆中,这条小小的马路,仿佛一叶扁舟,时常在我们的心海荡漾……
  每当夜幕降临,劳累了一天的男女知青,洗漱完毕后,都不由自主地来到了小马路,寻找各自快乐的空间。有的交流工作,分享收获;有的畅谈人生、憧憬未来;有的吹拉弹唱、自娱自乐;有的探头探脑、等待心上人;有的天南地北,侃侃而谈……小小的马路俨然成了一个友谊和欢乐的大舞台。
  当时,基于多方面的考虑和农场自身的特殊环境,场部绝不允许男女知青之间谈情说爱。但是,再严酷的寒冬,也阻挡不住春天的脚步。男女知青每天晚上相聚相会于小马路边,未免日久生情,萌生爱意。虽然许多知青担心受到场部的处分而影响前途,默默地将恋情深藏于心,但也有不少知青大胆地冲破桎梏,勇闯爱情禁区。果然,借助于小马路这条情感大纽带,场里竟有好几对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如今,每当我们回想起青葱岁月里的那条小马路,心中都禁不住感慨万千!正是这条小马路,使我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建立起深情厚谊;正是这条小马路,丰富了我们枯燥乏味的夜生活,激活了我们内心深处的念想和祈盼;正是这条小马路,至今仍然是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苦难相与共 真情暖人心
  若要问到当年知青岁月中最刻骨铭心的经历,我想应该是上山砍柴的艰难,以及相互帮助的不易。
  当时,场里规定每人每月必须完成100斤柴火的任务。因此,上山砍柴也就成了全体知青不可推卸的必选项目。由于场部附近一带的树木较为稀少,故每次上山砍柴,我们至少都要走五六公里以上的山路。这些山路不但崎岖坎坷,十分难走,而且还时常遭遇蚊虫叮咬、野蜂袭击、毒蛇挡道等恐怖情景。每当我们爬到目的地时,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稍作休息后,我们又得分头去寻找砍伐的树木。太小了不适合当柴火,太大的又砍不动,一般我们都会选择碗口粗细的树木。由于我们女孩子大多身体比较单薄、瘦小,往往把树木砍倒、削技、去叶、捆绑结实后,已经精疲力竭、气喘吁吁。当我们打起精神,咬紧牙关,最终扛着二三十斤重的柴火回到场部时,整个人几乎都要虚脱。
  吃一堑,长一智。尝过了孤军作战的苦头,我们也学聪明了。往后每逢要上山砍柴火,我们女知青就去求助男知青,恳请与他们结伴上山。为此,我们这些女知青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会去找平时关系较好的男知青;有的以帮忙洗衣服为条件;有的则悄悄掏出从家里带来的小食品,让男知青品尝,以博取对方的好感;有的甚至许诺以自己有限的口粮做交换。不知是姑娘们的诚意打动了男知青,还是男知青动了“恻隐之心”,怜香惜玉,总之,从此之后,每次上山砍柴,男知青都乐意与我们女知青结伴同行。
  正如我们女知青所愿,有了男知青的竭力相助,整个砍伐、搬运树木的过程就显得轻松多了。当我们砍不动的时候,总有男知青过来帮我们砍;当我们吃力地收拢树木的时候,总有男知青蹲在一边帮我们捆绑;当我们的肩膀支撑不住的时候,总有男知青过来搭把手。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尤其是要把砍伐好的树木扛下山,更是难上加难。因为山坡陡峭,路面湿滑,又是负重行走,稍有不慎,就会连人带柴摔下山沟。之前,我们女知青最畏怯的就是这个时候。现在好了,有了男知青的“加盟”,我们分成几个小组,由一个男知青带两个女知青,男知青负责扛大捆的柴火,女知青负责扛小捆的。遇到比较陡峭的路段,我们便将柴捆集中用绳索套牢,然后三个人同时发力,连拖带拽的把三捆柴火弄到平缓的路段,再将柴捆解去绳套,扛上肩膀,继续上路。
  诚然,上山砍伐柴火的经历是艰辛的,但每当回想起大山里男女知青互相帮助、并肩作战的感人画面,心里就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温暖。
  逆境中前行 追求中成长
  文化生活空虚,精神食粮贫乏,是我们知青年代的真实写照。然而,对文化知识的渴望,对精神世界的探求,始终是我心中不灭的信念之火。
  当时,公开发行的文化书籍数量十分有限,而“文革”前出版的文艺作品,经过大面积、长时间的扫荡和铲除,已所存无几。因此,从友人、熟人处寻找、借阅书籍便是我当时生活中的一件要事。有幸的是一位73届的大姐与我同寝室,虽然她不大爱说话、性格尖辣,嗜书如命,床头边整齐堆放着我喜欢的鲁迅的书。为了借读到她的书,我常常利用空闲时间向她讨教鲁迅作品的艺术思想。久而久之,她接纳了我,并愿意把鲁迅的书借给我读,我俩也因书而结缘。在她那里我读到不少鲁迅和朱自清的著作,增加了一些文学细胞。为了满足我的读书欲望,这位大姐向我推荐藏书较多的一位年龄稍长的男知青,在强大的读书欲的驱动下,我壮着胆子向那位知青大哥借书,得到了他无私的支持和帮助。然而,令我始料不及的是,我也差点因此而成为场里的“落后知青”。
  有一次,我向那位大哥借了一本巴金先生的《家》,不成想被场部的一名干部发现了,当即向场领导报告,说我在偷看“黄色小说”。场领导立即传我去问话,我当时担心连累到别人,便一口咬定书是从城里借来的。场领导看问不出什么,当场对我进行了一番思想教育,告诫我要时刻绷紧阶级斗争这根弦,便也不了了之。
  多舛的生活,严酷的现实,掐灭不了我对知识与理想的追求。除了向友人、熟人借阅书籍之外,我也将求索的目光投向了城里的图书馆。每当有机会返回城里时,我少不了要跑去图书馆呆上一两个小时。在那段“蹉跎岁月”里,我在大量阅读之余,坚持写读后感和日记,大大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加深了我对人生思考。所有这一切,不仅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内心变得更加丰盈,而且也大大滋养了自己的文化底蕴,提升了自身的整体素质,为日后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打下了较为坚实的知识基础。
  知青多磨砺 人生真财富
  回顾三年多的知青生涯,既有收获也有遗憾,既有温馨也有苦涩,既有欢乐也有泪水。它们犹似一个个美妙而精致的音符,构成了一曲我的生命交响乐章。
  是的,知青的日子是艰辛的,惟其艰辛,方能让我从一个稚气未脱、懵懂无知的“学生妹”,成长为一个心智成熟、冷暖自知的大姑娘;知青的磨砺是深刻的,惟其深刻,方能铸就了我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知青的生活是沉重的,惟其沉重,方能让我学会了珍惜和感恩,学会了笑对人生、负重前行!
  是的,这是一段不可磨灭的人生足迹,将永远铭刻于我的心灵深处;这是一笔不可估值的精神财富,将与我的生命同在!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69篇文稿,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崖县上山下乡知青安置点简介3篇综述文稿,1956年、 1958年到来崖县的广州青年志愿垦荒队9篇知青回忆 录,1969年本地知青、潮汕知青12篇知青回忆录,崖县知青场45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容丽萍
责任者
梁生刚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