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县知青场在时代洪流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558
颗粒名称: 崖县知青场在时代洪流中
分类号: F326.11
页数: 7
页码: 153-159
摘要: 本文回顾了海南崖县青年农场(即知青场)的发展历程,描述了其在当地知青安置点中的特色,包括处在少数民族地区、土地面积大、本地知青下乡人数较多、机械化程度高、行政级别高、动手建房能力强、自我管理能力强等方面。文章分青年农场时期和三亚菜场时期两个阶段进行描述。
关键词: 崖县 青年农场 安置点

内容

崖县知青场是知青们的习惯说法,实则是崖县青年农场(以下简称“青年农场”)、三亚菜场的统称。崖县知青场位于羊栏公社水蛟大队水蛟坡,距海榆西线国道约3公里,在当年是整个崖县,乃至广东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规模最大的本地知青安置点。
  1973年12月27日,110多名城镇知青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号召,听从政府的安排,上山下乡来到崖县知青场,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道路。随后四年,又有580多名知青相继来到这里。
  在时代洪流中走上了知青路,各人都有自己的切身体会,有过热情、激动、满足,也有过苦楚、寂寞、失落。而大多数人的感悟是: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经过艰苦的劳动磨炼,坚定了意志,丰富了见识,积累了经验,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也收获了友情、责任感、奉献意识、艰苦奋斗精神等,一生受益无穷。
  我是崖县知青场的第一批知青,亲历青年农场、三亚菜场两个时期,曾经担任知青干部,参加过农村路教工作,最后一批被推荐读书。特撰此文,回忆崖县知青场的发展和变迁。
  很有特色的本地知青安置点
  1972年,在全国知青上山下乡新形势的推动下,崖县很快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新高潮,主要安置方向是三亚林场、抱龙林场、羊栏公社、育才公社。到了1973年底,县里考虑到以后上山下乡的知青人数较多,而接收及安置条件有限,决定在水蛟坡新设青年农场,先是安置工交战线、财贸战线上山下乡的职工子女,1975年7月改称三亚菜场后,进一步扩大了知青安置范围。
  青年农场的选址,据说是崖县革委会许清泉主任、林克全副主任、邓业堂副主任等人圈定的,主要着眼点是距海榆西线国道只有3公里多、荒滩荒坡面积大。场部处在水蛟坡西侧的小山坡中间,长宽各有200多米,占地面积约有60亩。
  当年的青年农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是很有特色的本地知青安置点。
  一是处在少数民族地区。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辖区包括崖县、陵水、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琼中、保亭8个县,而崖县在当时是汉、黎、苗、回等族群的共同聚居地,崖县知青场处于黎族同胞聚居的羊栏公社水蛟大队辖地。
  二是土地面积大。在青年农场时期,耕地总面积500多亩。改称三亚菜场之后,自己有了履带拖拉机,用于大面积垦荒,耕地总面积增加至1300多亩。大致范围是:东至海军汽车连农场,西至水蛟村通道,南至场部后面山岭,北至羊栏通往高峰的三级公路。
  三是本地知青下乡人数较多。从1973年至1977年,在五年内共接纳了五批知青700人左右,其中第一批110多人,第二批80多人,第三批280多人,第四批110多人,第五批100余人。
  四是机械化程度高。在青年农场时期,有2台工农10型手扶拖拉机、1台红卫牌中型胶轮拖拉机。改称三亚菜场之后,增加5台工农10型手扶拖拉机、2台东方红牌75型履带拖拉机、1辆海南牌2.5吨载重汽车、1辆解放牌4吨载重汽车。
  五是行政级别高。两个时期,都按公社一级配置行政干部。青年农场时期的场长为周朝壮,原任羊栏公社副书记。三亚菜场时期的场长为李昌炯,原任红沙公社书记。
  六是动手建房能力强。知青自己当设计师、泥瓦匠、木匠,自筹建筑材料,历经三年多,先后建成总面积达3800多平方米的砖瓦房(含住房、厨房、仓库、科研室、文化室、厕所等),能满足500人(以平均每人6平方米计)同时居住、生活。又建造了水泥篮球场、发电机房、水塔、水井等生活设施,以及牲畜圈、石砌水渠、落差闸等生产设施。
  七是自我管理能力强。无论是青年农场时期,还是三亚菜场时期,场部通常布置任务到基层单位(连队、生产队),知青干部负责具体实施,还负责日常管理。场部干部的工作,主要是安排、检查、督促、指导、帮助等。
  青年农场时期
  在青年农场时期,周朝壮任场长,林家克、孙有花(女)任副场长,政工员陈献琦,会计朝柏丰,出纳陈昌茂,医生陈爱武(女),5名带队干部为董洪福、吉进昌、黄瑞鹤、周经源、黄家清。青年农场于1973年11月初开始筹建,周场长及陈政工员首先到位,处理一切筹办事宜,如干部配置、土地划拨、经费落实、暂时居所等事宜。青年农场1973年12月27日迎来第一批知青,1974年8月31日迎来第二批知青。
  青年农场的土地,是周场长及陈政工员会同羊栏公社邢孔庭书记、水蛟大队书记及文书、若干生产队长,一起到现场商量划定的。建设农场新址尚需时日,陈政工员还专程到榆林要塞营房科,谈妥第一批知青暂住光头岭部队旧营地事宜。
  青年农场仿照部队建制,下设财贸连(又称一连,由财贸战线子弟组成)、工交连(又称二连,由工交战线子弟组成),并以连队为作业单位。起初每个连队下辖排、班,由带队干部(由工交、财贸战线抽派,懂农务)任连长、指导员,知青只任排长、班长。过了不久,就撤销了排一级,保留连、班两级,带队干部继续担任连队正职,实际上成为顾问,知青干部担任连队副职,开始主持全面工作。
  一连:连长董洪福,指导员吉进昌。第一副连长吴开仁,第二副连长陈新荣,第一副指导员孟明,第二副指导员刘雁玲(女),会计周俊华,总务谢善妙(女)。二连:连长黄瑞鹤,指导员周经源。第一副连长梁生刚,第二副连长肖家顺(林海旺继任),第一副指导员林保烈,第二副指导员周玉珠(女),会计林海旺(黄琼木继任),总务黄钦(女,王绍荣继任)。
  第一批知青暂住光头岭驻军旧营房时,每天两次步行到五里外的水蛟坡去整地备耕、筹备建房,但财贸连人员不久就搬到被撤销的县粮食系统水蛟农场。次年7月各连队相继建成第一幢瓦房,知青们搬进新居。第二批知青在8月25日到来,工交连人员入住第二幢新瓦房,财贸连的部分人员暂住县粮食系统农场(一个月后也搬进新瓦房)。两批知青近210人,两个连队的人数相差不大。
  两个连队除了建成两幢住房,还建了厨房、仓库、厕所等建筑物,打了两口水井,满足了生活之需。之前,场部请的广东电白泥木匠也建成一幢10间瓦房,包括住房、办公室、仓库等在内,面积达200多平方米。以后,两个连队继续施工,在第三批知青到来之前,又建成了3幢新瓦房,总面积达到1700多平方米。
  由于资金短缺,知青自己动手建造房子。在没有经验、技术、专人指导的情况下。吴开仁、林保烈分别带领两个连队的基建组知青,在干中学、学中干、互教互学、边学边干,很快就成为搞建筑的行家里手。除了水泥和砖瓦,其他材料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如到深山砍伐木料,到抱龙林场收集人家弃用的木料,到小东海筛选石灰石,以及烧制石灰、挖取河沙、平整场地等。
  青年农场时期,每人每月生活费仅有8元,每月基本定量为大米30斤、食油4两、猪肉8两。要说最难过的日子,是在第一造早稻收割之前,因为建场工作艰苦、生产任务繁重,没有任何收益可供补充,而个人正值长身体阶段,每人每天1斤米的粮食定量、不到1毛钱的菜金,实在是太少。为了补贴异常拮据的生活费用,刘雁玲、周玉珠曾经四次带队外出劳动创收,能收入多少是多少。
  青年农场初时耕地不足百亩,好在水蛟坡的荒滩大,有扩展的空间,所以后来开垦了一些,又接收了个别小农场,水蛟村也支援一些。在改称三亚菜场之前,水浇地面积近100亩,山坡地面积400多亩,有如此土地规模,是农场领导班子和知青们艰苦奋斗的结果。
  青年农场以种植水稻和经济作物为主,实际上只耕作了两早一晚三造水稻、一季甘蔗。场领导及带队干部都较熟悉农业,生产经验丰富,对知青干部进行了传、帮、带,如教授修整农田、开沟挖渠、整治坡地,以及水稻的种、管、收,还有甘蔗的种收,等等。
  初时没有耕牛,仅靠锄挖或外请机耕。各连很快就有了两头牛,但还是应付不过来,曾到周边农村生产队联系人力、畜力支援。次年晚造备耕时,每个连队的耕牛增至四五头,才彻底解决了问题。财贸连的吉敏和工交连的林海江在当时都是牛工组长,发挥了骨干作用,还教会许多人犁田耙地。
  刚建场时,工交战线赠送1台海口产工农10型手扶拖拉机给农场,由曹声群、黄良芳驾驶,用于交通和生活。到了次年八月,财贸战线赠送1台广州产红卫牌中型胶轮拖拉机,由曹声群、黎光卫驾驶;工交战线再赠送1台海口产工农10型手扶拖拉机,驾驶人员增加了蔡林方、莫书球、伍少玲(女)。以后,这些机械不但用于生活、运输,还逐步用于生产。
  场部建有发电机房,以功率24匹马力的柴油机带动16千瓦发电机发电照明,一般时间是晚上7点钟至10点钟。先是工交连的潘镜清任专职电工,他赴香港定居后由财贸连的田国华继任。陈政工员兼任广播员,每天早上播放广播体操,中晚餐时播放唱片歌曲,整个气氛搞得不错。其实,居住在光头岭时有部队输电线路送电,两个连队每天早上列队做广播体操,收队后安排工作,这个习惯一直保持下来。
  青年农场时期的管理比较正规,每周两次召开有连队干部参加的生产会议,各连队每周晚上两次学习时事政治,或由陈政工员上党课、孟明等人上团课。孟明担任主编、吉敏担任责任编辑的内部刊物《知青周报》,以及露天宣传栏每期必出的节日专刊,有较好的正面效应。党团组织注意发现好人好事,鼓励知青积极向上,争取入团入党,所以人员情绪稳定,工作表现不错。场部还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起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并派出吴开仁、梁生刚、肖家顺、周玉珠等13名知青代表,参加了在1974年6月中旬召开的崖县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大会。
  从次年晚造生产起,知青干部已逐渐熟悉水稻生产流程、生产技能、生产组织,能够独立完成生产任务,大部分知青已成为合格农工,能够胜任工作;两个连队的基建队涌现出不少能工巧匠,有外出揽活及工程施工能力。
  三亚菜场时期
  1975年7月,青年农场改称为三亚菜场,或与崖县当时的战备形势,以及广东省拟在崖县建设海南岛最大“小化肥”生产基地有关。当时,有关方面准备上马一批化肥厂,崖县氮肥厂是重中之重,已从红沙公社红土坎大队征地数百亩,广东海南崖县氮肥厂工程指挥部就设在这里,据说为此调整蔬菜生产布局,三亚菜场应运而生。
  在三亚菜场时期,李昌炯任场长(黄承睿继任),黄学峰、林光仁、林家克、孙有花(女)任副场长,政工员黄文彬,资料员林洪东,公安员罗德光,团委书记郭泽福,会计韩柏丰,出纳陈昌茂,生产干事黎绍雄、陈捷、容达圣,医生陈爱武(女)、孙毓实。三亚菜场于1975年7月初筹建,7月底办理工作交接,周朝壮场长、陈献琦政工员调任他处,带队干部返回原单位。
  1975年8月三亚菜场迎来第三批知青,除了各行业子弟、社会青年,还有30多名海军部队子弟、5名陆军部队子弟、数名崖县武装部子弟。继在1976、1977年,又迎来第四、第五批知青。
  三亚菜场的李昌炯场长、林光仁副场长,原任以种菜为主业的红沙公社正、副书记,对种植蔬菜有深入了解,又配置了懂行的生产干事,还从红沙公社的红沙大队、榆红大队、团结大队(原“崖县团结菜场”改称)请来经验丰富的老菜农当顾问,县蔬菜公司也在此设立收购站,县生产资料公司将三亚菜场列为化肥供应重点单位,这时大家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三亚菜场以生产队为基本建制和作业单位,由四位副场长划队分管。初时设立6个生产队,以及基建队、机械队。最多时设立8个生产队,还有基建队、机械队、畜牧队、治安小分队、科研组、后勤组,电影组。生产队通常有40多人,下辖生产组,由知青任队长、组长。
  除了使用青年农场时期连队知青干部,还从班长及新知青中提拔一些人为队长、副队长,如韩义光、许荣天、王叶华、周俊华、吉敏、周廷安、黎光卫、王小亮、王绍荣、符春燕、周达强、钟咏梅、钟琼芯、方丽娟、吴开义、蒋和兴等人。以后,随着老知青陆续离场,担任过队长、副队长的就更多了。据统计,共有70人左右在不同阶段担任过队长、副队长,是当之无愧的中坚力量。
  三亚菜场以蔬菜种植为主,红沙、榆红、团结三个大队的老菜农发挥了较大作用,他们态度认真,工作负责,不辞辛劳,耐心传授生产技术,赢得生产队知青们的一致好评和尊重,也使得原本一无所知的知青,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了种植知识、生产技能。1975年初冬,三亚菜场还派出王叶华、许荣天、王绍荣、邢阳玲、王小亮、何鹏程6人,参加县里组织的蔬菜种植技术学习参观团,前往潮汕地区潮安县庵埠等公社,考察生产园区及加工现场,深入学习种菜技术、管理方法、腌制加工等知识。
  在李昌炯场长的亲自指挥下,三亚菜场按排灌分流、方格化、自流化的基本设想,准备大规模平整种植园区土地,全面修筑排灌系统。那时孟明参加第三期农村路教工作刚返场,李场长知道他文理兼优,对测量标高有一套,就让他带人去做这件事,很快他就给出测点定标。然后,机械队的东方红“铁牛”平整土地,基建队的工匠筑坝砌渠,各生产队开挖进排水渠道,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蔬菜种植基地建设搞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大约在1975年底或1976年初,广东电视台专派记者采访,进行了专题报道,还对知青成长和菜场面貌拍了电视专辑。但是“计划不如变化快”,国家决定进口大型化肥生产设备,“小化肥”生不逢时,崖县氮肥厂项目随之搁浅。三亚菜场没有特殊供应任务,种出的蔬菜主要是供给市民。
  在三亚菜场时期,每人每月粮食30斤、食油4两、猪肉8两的定量不变,但生活费的变动较大,起初由青年农场时期的每人每月8元升至18元,过了一年半降至12元,再过7个月完全取消,不过这时有了蔬菜生产收入,还种了一些水稻,饲养牲畜也有起色,加上物价稳定,维持基本生活问题不大。
  三亚菜场时期的管理及日常生活,同样是正规而多样。生产会、学习会、辅导课、节日墙报、文体活动、忆苦思甜、总结评比、每天早操、民兵训练、参加农村路教等情况一如既往,吸收了8名新党员(刘雁玲、王叶华、周俊华、许荣天、黄文丽、黄钦、王绍荣、邢阳玲),树立了一批知青标兵(如周俊华、周玉珠、符春燕、方丽娟等人)。另外,还有赛诗会、外出参观学习、理论培训班、宣传队演出、电影放映、推荐上学、招工当兵等新事物。
  基建队继承了老知青的光荣传统,仍然是知青自己当设计师、泥瓦匠、木匠,独立完成房屋建造。除了水泥、瓦片、门窗木料需要购买,其他材料如桁条(进深山砍伐)、石头、石灰、河沙、红砖(到砖瓦厂挖泥换砖)都是自己解决,增建了约2100平方米新瓦屋及相应生活设施。新打了三口水井,建造了一座水塔,还按标准规格建造了2个面积为400多平方米的水泥篮球场,以及700多平方米的牲畜圈、几公里长的石砌水渠等生产设施。
  机械队在原有1台中型胶轮拖拉机、2台手扶拖拉机的基础上,又增添5台工农10型手扶拖拉机、2台东方红牌75匹马力履带拖拉机、1辆海南牌2.5吨载重汽车、1辆解放牌4吨载重汽车。汽车用于运输、交通,推土机用于改造耕地、坡地,中型拖拉机用于犁地、耙田,手扶拖拉机用于拉大粪,生产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发电机房也增加人手,工作范围扩大为发电照明、机械维护维修。三亚菜场耕地的迅速扩大、水浇地面积的增加、蔬菜种植取得成绩,与机械队的积极努力密不可分。
  此外,畜牧队养殖猪牛羊搞得有声有色,治安小分队确保了居住及生产区域的安宁,后勤组保障了日用物品的供应。广播站定时播放广播体操、革命歌曲、菜场新闻,是消息来源,也是快乐趣园。后期设立的电影组,作用大效果好。业余文艺宣传队除了参加县里的文艺汇演,还到周边部队、农村慰问演出,在场里经常倾情开演,给单调的生活添加了缤纷色彩、快乐情调。
  从知青中招工、推荐读书、当兵、招干,始于1975年冬季,以后每年都有机会。1975年共有61人离场,其中被推荐上中专4人(吴开仁、何英才、林廷忠、郭丽华)、中技2人(林保烈、莫书妹),参军1人(肖家顺),被招工分配到广州铁路海南办事处2人(钟月珍、符锐)、通什供电公司3人(陈其中、李亚吉、周廷利)、县气象站1人(邢孔志)、羊栏糖厂33人(财贸连刘雁玲等21人,工交连吉立道等12人)、4802工厂6人(陈灼、周丽红、林秋成、黄琼木、邢孔、吴炳雄)、顶班3人(林尤红、辜发东、陈瑞兴)、招干1人(陈作琼)、供水工程指挥部2人(陈新荣、黄世群)、县商业局3人(陈敏、黄玉梅,?)。
  1977年恢复高考后,不少知青考上了各类大中院校,如第一批的孟明、第三批的孙崇格考上广州外语学院,第三批的罗佩、覃志新考上华南工学院,第三批的韦林湟考上海南师范专科学校……
  到了1982年底,知青几近全部离场。1983年秋季,青年农场时期的政工员、时任港西公社武装部长陈献琦,被分管知青工作十几年的县政府领导邓业堂给请回来,协助最后一任场长黄承睿处理有关地权地界纠纷。接着,这里的水浇地移交给县农科所,山坡地移交给县林科所,其他财产移交给县政府有关部门。至此,崖县知青场结束使命。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69篇文稿,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崖县上山下乡知青安置点简介3篇综述文稿,1956年、 1958年到来崖县的广州青年志愿垦荒队9篇知青回忆 录,1969年本地知青、潮汕知青12篇知青回忆录,崖县知青场45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梁生刚
责任者
许清泉
相关人物
林克全
相关人物
邓业堂
相关人物
周朝壮
相关人物
林家克
相关人物
孙有花(女)
相关人物
陈昌茂
相关人物
陈爱武(女)
相关人物
董洪福
相关人物
吉进昌
相关人物
黄瑞鹤
相关人物
周经源
相关人物
黄家清
相关人物
梁生刚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