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知青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555
颗粒名称: 回望知青路
分类号: F324.1
页数: 6
页码: 140-145
摘要: 本文是一篇讲述知青在海南农场生活的回忆录,主要介绍了知青们在农场的安置费、生产劳动和橡胶割胶等方面的经历。
关键词: 知识青年 海南农场 安置费

内容

来到农场·安置费
  1969年8月中旬,汕头专区潮安县(现为潮州市潮安区)的知识青年及外迁移民共300多人,远道来到海南岛崖县六个公社安家落户,有60多人被分配到荔枝沟公社。在这部分人员中,有40多人被分配到了罗蓬、红花、荔枝沟等大队,我和16名知青被安置在荔枝沟公社农场。
  我们于1969年8月23日来到农场,男知青有我、李楚鑫、陈树楠3人,女知青有廖来巧、杨玲娇、谢楚珉、杨慕娴、黄溢君、黄溢薇、黄楚芳、卢奕芳、李湘娥、叶波儿、严玩卿、曾玉华、王亦妮、袁淑卿14人,其中黄溢君和黄溢薇是两姐妹,曾玉华是我的堂姐。我们的文化程度在高小以上,年龄大多在十五六岁,最小的黄溢薇只有14岁,我16岁。
  农场始建于1964年,原叫五料作物场,又叫经济作物场(县五料作物局负责业务指导),后来改称公社农场。王定山是场长,蒲荣明是书记,蒲德辉是副场长。农场有总场和分场之分,分别位于死马岭、抱坡岭。分场由蒲德辉副场长负责,主要任务是培育橡胶苗。由于育苗时间至少3年,所以分场比总场成立要早一些。苗圃里有一些未移走的胶苗,长成大树后也可以割胶。
  那时每个知青都有200多元的安置费(福建教师李庆霖给毛主席写信后,增加到480元),但使用及发放情况不尽相同。在生产队插队落户的,公社把安置费分几批都发到个人手上。我们集体知青点的,安置费的一部分用于建造茅草房,一部分按每人每月10元标准拨给场里,7.2元用于生活费,2.8元发给个人购买生活用品。大概是发放了半年,过后就没有再发了,可能略有剩余。
  说起安置费,我和县知青办副主任邓寅森是不“吵”不相识。1972年九十月间,我和李楚鑫到公社找分管知青工作的妇联主任李爱珍,问她能否从安置费中批点钱给我们买蚊帐和被子,因为蚊帐和被子都很破旧了,晚上睡觉蚊子多无法入睡。李主任当时表示很理解,同意批给我们每人30元钱。出纳说安置费专款专用,于是打电话请示了邓副主任,他表示不同意。于是我们徒步去县知青办,找邓副主任讨“说法”,但还是不行。当时我年轻气盛、讲话冲动,还与他吵了起来。我们又回公社找李主任,受到她的严厉批评。本以为这事没指望了,没想到几天后李主任打来电话,叫场里通知我和李楚鑫去公社,每人领取了30元。
  1973年春节前,邓副主任陪同潮安县慰问团来到农场,在文化室开座谈会时,我说起领取30元安置费这件事,没想到邓副主任当即向我道歉,并表示对知青生活上的困难将尽力给予解决,他的诚恳态度感动了我,我也急忙向他道歉,会场气氛顿时变得轻松愉快起来。此后,邓副主任对我一直很关心,先后两次打电话给场领导,过问我上学校读书的事。
  李爱珍主任是藤桥公社人,那时有三十五六岁,是知青们的知心大姐。她对我们知青关心爱护,胜似自己的亲人,经常去公社各个知青点走访,嘘寒问暖,体贴入微,有时还与插队的知青一起吃饭,帮助知青们解决了各种困难。
  生产劳动·自己种菜
  我们刚到农场时,橡胶树还没到割胶期,除了卖胡椒和橡胶苗有少量收入外,农场几乎没有别的经济来源,处在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在我们17名知青中,杨玲娇和王亦妮被分配到胡椒班,其余人干杂活,如在橡胶林和胡椒地里锄草、施肥,挖环山行和橡胶坑,没有固定的工种。不过,男知青干得最多的还是砍立方柴,大约持续了半年时间。
  当时为了克服经济困难,积累生产资金,除了胡椒班和厨房的人员,全都上山砍立方柴,出售给供销社创收。每人每月的指标是20立方米,如完成可得工钱9元,如超过则每立方米奖励2元钱。这项规定调动了场员们的积极性,男知青虽然年纪尚小,但干起活来谁也不甘示弱。
  我和李楚鑫还较上了劲,每天看谁砍的多。有一天傍晚收工回来,我与他交流当天的砍柴成果,他居然说砍了4立方多,平常我们都是砍2立方多,老场员也不会超出太多,那天他却远远超过了我。对此我既怀疑又不服。第二天,我专门到他堆柴的地方去验证,原来他在木柴底下垫了石头,再把木柴交叉堆叠在一起,这样木柴的体积自然就变大了,他与我开了个玩笑,展示了他的“创意”,是想让我认输。现在每年聚会,我们都会谈起当年的这些趣事。
  在我们到来时,经过老场员多年的艰苦奋斗,农场已有8个林段的橡胶林,约有2000多株橡胶树,面积接近60亩,部分橡胶树在次年下半年可以开割。1970年7月,场里派出曾玉华和吉文秀(男,黎族)2人,前往临近的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十团(现为南新农场)学习割胶技术。学成归来后,农场成立了橡胶班,吉文秀担任第一任班长,他和曾玉华负责指导割胶。吉文秀、吉开英、林积秀、刘梅生4名老场员,以及曾玉华、叶波儿、黄楚芳、黄溢薇、谢楚珉5名知青,是农场的第一批割胶工。
  由于割胶的技术要求高,开始时没有几人能达到“上树”(即割胶)要求,于是采取谁先学会谁“上树”的办法,激励大家学习技术。胶工们先是在厚皮树桩上练刀,练到双手熟练、割线平滑、技术合格,才允许上岗操作。当时是曾玉华、吉文秀、刘梅生最先“上树”,其他人陆陆续续“上树”。初时开割橡胶树不多、胶水量也少,场里没有购置制作胶片的设备,就把胶水卖给红星农场,由老场员吕亚名每天骑自行车送过去。有意思的是,经常有人托吕亚名买烟,这家伙总不当回事,一回来就说忘记了。
  1973年上半年,曾玉华被招工到通什毛感硫铁矿,第一个离开了农场,接着黄溢薇被分配到县商业局、黄溢君被分配到大茅磷矿。1973年12月,榆林陆军部队第一批知青来到农场,女知青余若玲、段少萍、成莉、李维、田丽珍被分到了橡胶班,成了第二批割胶工,余若玲担任了橡胶班第二任班长,叶波儿是她们的指导老师。叶波儿1975年底被招工进入红沙公社服装厂,一年多后,服装厂解体,她又回到了老家潮安。
  我们到来前,老场员董永英负责伙食,刘昆悟、陈淑珍夫妇负责种菜,夫妇俩40岁出头。刘昆悟在1968年从汕头地区潮阳县移民到农场,陈淑珍在1969年底带了4个女儿过来,后来他们在农场生了一个儿子。刘昆悟是种菜的“老把式”,自从老刘夫妇到来后,场里人的吃菜就离不开他们了。场里先后安排我与王后东、吉开英跟着老刘学种菜,保证了农场30余人的需求。老刘夫妇不仅给场里种菜,还开垦出一块自留地种自家的菜,以补充家庭经济收入。附近驻军常常派人到他们家,用猪肉交换青菜,这种“以物易物,等价交换”的交易方式,使他们家的小日子过得很滋润,比在潮阳老家时好得多。
  看到老刘种菜“有利可图”,我和李楚鑫也动了心思,合伙开垦了一块自留地,利用闲暇时间种韭菜出售。一般是每个月割一次韭菜,借来场里的自行车,满载着100多斤韭菜,两人合力推车翻过死马岭后,我再骑着自行车直奔20公里外的县城三亚镇,李楚鑫则步行到田独公社乘公共汽车,两人在菜市场(现第一市场)会合。那时市场卖菜的人少,加上我们的韭菜物美价廉,很快就可以卖完。
  有一次台风即将登陆崖县,刚好韭菜也可以收割了,于是我们赶在台风到来的前一天,冒着大雨把韭菜运到三亚。到了市场后,未等我们把韭菜从麻袋里拿出来,人们就迫不及待地拥上来抢了起来,一位阿婆被人挤倒在地,身上都是泥水。我怕她被人踩伤,急忙抓起一把韭菜送给她,让她快走开。每次卖菜,我们每人都能分到10元钱左右(每斤卖一两毛钱),是笔不小的收入。李楚鑫1972年底返回潮安创业,经过艰苦的打拼,成就了一番事业,要说起他经商的缘由,也许与这一段种韭菜、卖韭菜的经历有关吧。
  业余爱好·招工波折
  在农场,我的业余爱好是拉二胡。每当晚饭后或休息日,我都在自己的小草屋里,用二胡拉上几首曲子消遣。虽然我的“演技”只是业余水平,但也引来了不少“知音”,屋里屋外常常聚集了不少听众。大家最喜欢听的是经典二胡名曲《二泉映月》,那悠扬哀婉荡气回肠的旋律,撼人心魄,有着独特的感染力。至今很多人回想起来仍然印象深刻。
  要说我拉二胡的起因,还要从我的二哥说起。他从小就喜欢摆弄各种乐器,我耳濡目染,受到一些影响。他考入华南师范学院(现华南师范大学)后,担任了学校文艺宣传队队长,那时我还在读小学。有一次到学校去看他,见他的屋子里摆放着各类乐器,使我的眼界大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二胡更是“情有独钟”。我一回家后就摆弄起来,自此乐此不疲,技艺逐渐提高。那时我一无乐谱可学,二无人可请教,只凭着爱好和执着,靠听广播电台及高音喇叭里播放的乐曲自学。也许是我对乐曲“心有灵犀”吧,听得多了,日积月累,竟然无师自通,应验了“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那句话。说句实在话,我的音乐知识不是学会的,而是听会的。
  由于我会拉二胡,还结识了不少朋友。农场的部队知青刘锋爱吹笛子,我们因音乐结缘,成了好朋友。1974年的一天,广州话剧团来榆林要塞演出话剧《风华正茂》,他父亲特地派吉普车来农场接他和我去看戏,演出结束后,他父亲又派车连夜把我们送回了农场。有一段时间,部队工程兵在农场附近挖电缆沟,有一个海南琼山县籍的战士很喜欢二胡,一有空就来找我学拉二胡,我也耐心地教他,彼此也成了好朋友。
  在农场,我拉二胡纯属自己的业余爱好,图的是自娱自乐,直到1975年7月我被分配到三亚港务局后,参加了局里的文艺宣传队,从那时起,我的二胡才进入了大众视野,有了用武之地。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间4年多过去了,我在1974年5月遇到了第一次招生机会。当时招生的学校是广东省轻工业学校、广东省邮电学校、广州海运学校三所中专。此前县知青办邓寅森副主任几次来农场检查知青工作,场领导向他汇报情况时,都夸奖我的表现好。对这次招生,场里推荐了我,邓副主任也过问了,我已去县知青办填表并参加了体检。就在我等待录取通知书时,有一天部队知青带队干部杨指导员从县里开会回来,告诉邢场长说县里没有批,是政审不过关。
  所谓“政审不过关”,是因为我爷爷在20世纪50年代初土改时被评定成分是“工商业地主”。他们就在我的住房隔壁谈话,正好让我听到了,我一时心情沮丧,觉得万念俱灰,一气之下就跑到插队在罗蓬大队的堂哥那里,说:“我要回家,不想干了。”邢场长急忙赶来,苦口婆心地安慰我,才把我劝回了农场。
  一个月后,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技工学校招生,这次邓副主任又给邢场长打来电话问:“庆锐报名了吗?”邢场长要我赶快报名。但经过上次招生的挫折,我对上学读书失去了信心,没好气地对邢场长说:“报了也是白报,上次报了也没有用啊!”结果就没有报名。
  既然上学读书的路走不通,只有指望招工了。1975年3月,三亚港务局招工,我和王卫红、杨明、段少萍等部队知青都报了名,填了招工表,其他人很快就批了下来并离开了农场,而我到了6月初还是没收到录用通知书。我带着疑惑跑到县劳动局去询问,得到的答复是:“港务局招工的政治条件比较严格。”我要求他们讲具体一点,他们才说是我的“出身不好”。当时,我实在想不通,为什么我总是因为上辈人的问题“走投无路”呢?这对我太不公平!
  我决定到自治州劳动局去反映情况,在田独公社农场的一位潮安知青与我一起去。我们步行到田独公社拦过路车,拦到一辆拉煤去通什(州政府所在地)的货车,司机纯朴热情,乐于助人,让我们坐在煤堆上。不久天空下起雨来,我们浑身都淋透了,人也快染成了黑色。到了州劳动局后,局领导看到我们这副狼狈相都吃了一惊,急忙叫我们先换洗干净,再认真听我反映情况,听完了就表态说:“你的问题我们一定好好解决。”我回到农场没几天,县劳动局通知我去体检。到了7月,我就离开了农场,到三亚港务局报到。
  以当时的社会背景,无论招生、招兵还是招工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像我这样因家庭出身问题被拒之门外的情况并非个案。面对招生、招工过程中受到的挫折,我从泄气逃避到冷静面对、积极争取,也是一种体验和收获。这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会算数,最终成为人生中的宝贵财富。在我向各方面反映情况的过程中,有关领导及工作人员热情接待、理解同情、耐心解释,令我印象深刻。正是他们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态度,才使我的招工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我们一同从潮安来的知青,陆续被县里各单位招工,我算是走得比较晚的。最后一个被招工离场的是杨玲娇,她于1980年8月被分配到县商业局所属的食品公司养鸡场,此时,她已在农场劳动和生活了整整11年。后来大多数人先后回到家乡潮安,我也在1989年调回汕头港务局工作,退休后定居在市区。至今定居在三亚的,只有杨玲娇、李湘娥和谢楚珉3人。
  忆往昔,知青岁月最难忘。从踏上知青路的那一天起,我和我的同伴们就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荔枝沟公社农场。我们收获了坚强,走向了成熟,结下了友谊。尽管历经磨难和曲折,但今天回想起来,还是快乐和幸福更多一些。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69篇文稿,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崖县上山下乡知青安置点简介3篇综述文稿,1956年、 1958年到来崖县的广州青年志愿垦荒队9篇知青回忆 录,1969年本地知青、潮汕知青12篇知青回忆录,崖县知青场45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曾庆锐
责任者
曾玉华
相关人物
吉文秀
相关人物
吉开英
相关人物
林积秀
相关人物
刘梅生
相关人物
叶波儿
相关人物
黄楚芳
相关人物
黄溢薇
相关人物
谢楚珉
相关人物
余若玲
相关人物
段少萍
相关人物
成莉
相关人物
李维
相关人物
田丽珍
相关人物
曾庆锐
相关人物
李楚鑫
相关人物
陈树楠
相关人物
廖来巧
相关人物
杨玲娇
相关人物
杨慕娴
相关人物
黄溢君
相关人物
卢奕芳
相关人物
李湘娥
相关人物
严玩卿
相关人物
王亦妮
相关人物
袁淑卿
相关人物
王定山
相关人物
蒲荣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海南省
相关地名
汕头专区潮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