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炭在山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547
颗粒名称: 烧炭在山中
分类号: D432.9
页数: 3
页码: 101-103
摘要: 本文通过回忆自己在下乡插队时当“卖炭翁”的经历,详细叙述了烧炭的过程和技巧,包括选址、备料、装窑、烧窑等环节,以及储存烧好的木炭的方法。文章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农村生产队集体劳动、互助合作的精神和技艺。
关键词: 烧炭 木柴 装窑

内容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笔下的烧炭人的写照。当年下乡插队在田独大茅的居民生产队,我就当过一回“卖炭翁”,有过难得的人生体验。我们烧出的木炭是正宗“京炭”,当时是紧俏货,有多种用途。我们最大的客户是崖县人民医院,木炭用于提取蒸馏水、器械消毒等项的燃烧加热。
  1969年11月下旬,为了增加副业收入,队里决定派6个壮劳力上甘什岭去烧炭两个月左右,在次年春节前结束。由精明强干的李清儒(信宜移民,后来成了陈家东的岳父)副队长带队,成员有我(负责伙食)和陈家东等两名知青,还有3位社员。接受了这项任务后,我们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某天早上8点多钟,大家挑着行李、粮食、工具,还有10斤咸鱼和5斤青菜,就向甘什岭腹地进发了。
  到达烧炭目的地,已是中午时分,都自带干粮,中餐自己解决。李副队长察看了周边情况,选了一处较平坦的地块作为宿营地,有小溪涧从近处流过。下午我打灶找干柴,一位社员外出打猎,李副队长带3人砍树木搭居住棚寮。一切安顿好后,已是下午6点钟。晚餐是白米饭,菜式是白菜煮咸鱼,虽说比较简单,但已是难得的美味了。
  饭后不久,正准备洗澡睡觉,打猎的社员回来了,叫派人去远处深山抬野猪,李副队长就带了两名社员与猎手同去,我和陈家东看守营地和煮滚水做准备。大概是晚上11点多钟,他们4人抬着一只100多斤的野猪归来,真是好彩头。大家随即忙碌起来,点起汽灯,拖到溪边,舀水烫毛,开膛破肚,砍切处理。
  按照惯例,猎手可分得四分之一拿回家,剩下的用作烧炭期间的伙食。将猪肉处理完毕,再把清洗干净的猪心、猪肝、猪肠等猪下水放入铁锅里煮熟,连肉带汤当做夜餐,然后大家围坐分享。没放任何调料,撒些海盐清水白煮,却也香味扑鼻,是下乡以来吃得最香的一顿!但剩下的猪肉如何储存?我颇费思量,一时想不出好办法。
  环顾四周,有溪涧水滋润,树木长得苍翠挺拔。只见李副队长等人拽弯一棵尾端有手臂粗、高度近5米的小树,劈去树尾及枝叶,剩下光溜溜的树干,用藤条把猪肉绑紧在树干顶端,又绑上一根粗长山藤(可随时拽下),然后慢慢松开藤条,猪肉就随着回弹的树干顶端升到空中。由于大树遮阴、山风凛冽、气温较低等因素共同作用,肉的表皮很快就风干了。据说用如此方法,保鲜数天没问题,山区俨然是“天然冰箱”!另外,肉类置于树顶,能防止动物掠取,也非常安全。吃饱喝足了,一切都很放心,所以那一夜,众人睡得分外香甜。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我就起床准备早饭。放米下锅后,我手拽山藤拉低野猪肉,割下一块再松手,切细了就放入锅里,肉粥不久就煮好了。置身于山野之中,能有这种方便,实在是太好了。
  在与李副队长和几个社员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不少有关情况:烧炭是力气活,也是技艺活,有了好窑、好柴、好技艺,才能烧出好炭;烧炭地点选择在适用的树木茂密、有水源之处,确保木柴来源、方便工作及生活,工作地点难免远离公路,要靠人力挑炭出山;烧炭过程分两个阶段,约需20天左右,第一阶段是修窑、砍树、装窑、烧窑,第二阶段是封窑、冷却、出炭;李副队长精于此道,对一切都了然于胸。
  吃过早饭后,按照工作安排,大家都往炭窑去。即将使用的烧炭窑洞,是1958年“大炼钢”烧炭时留下的,在山谷底部,依山而建,窑体还算结实,只是有少许颓塌,需要修整一番。修好的窑门有一人高,烧炭原料和烧好木炭要从这里进出。清理好的圆形大窑洞直径约有4米,洞顶呈圆弧形,最高处距地面约有3米,这就是烧炭的场所,能一次性置放20多立方米木柴,烧出木炭3吨多。排烟口直径约有40厘米,设定在大窑洞的顶部,烧炭时产生的烟尘、烟火,将自此排出。烧火口在窑门的右侧,深约2米、高约0.9米,入内2米后向左拐,高度只有0.4米,与窑洞内部连通。
  炭窑修整完毕,就开始砍树备料,要砍上三四天。所需的木柴以常见硬木为主,如野荔枝、野龙眼、鸡占、英哥、椆木、铁力等。因为相同的体积,木材的比重越大,出炭量也大。每段木柴的长度2.5米,直径至少有碗口粗,劈除树枝树叶留下树干。木材准备得差不多,就开始装窑了,大概需要两天时间。
  扛木柴从窑洞门口进去,由内而外,尽量不留空隙,一根根竖起紧挨排放好,直至把整个窑洞装满。其间留有走火道,以便窑火及热流进入各处。末了,窑门用砖和泥浆封死,开通排烟口,留出烧火口。烧窑是整个烧炭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在烧火口引火燃烧,不断添柴猛烧,持续七天七夜,中间火不能熄灭,将窑洞内的木柴干馏成炭。在这期间,要通过排烟口的烟色变化,判断烧炭的情况。
  在烧炭期间,李副队长安排1人专门打猎,5人分成三班(白天1人,晚上2人)轮流看管窑火,保证柴不停、火不灭。刚烧火时,排烟口没有变化。从第二天起,排烟口冒出白烟。第一阶段要把窑洞里的木材烤干,因此烟里面含有大量的水蒸气,所以烟是白色的。大概从第五天开始,排烟口的烟变成了黑色的,这说明里面的木材已经基本没有什么水分了。到第七天,烟几乎看不见了,排烟口会看到红色火光。第七天晚上,李副队长砍了一把树枝,爬到排烟口旁试火。若树枝燃烧起来,则说明窑里的炭已经烧好。这时就要立即封窑。用泥巴把排烟口和烧火口都封死,让里面的木炭慢慢冷却。在封窑的日子,继续砍木柴备料,为下一次烧炭做准备。
  持续封窑7天后,就把窑门、烧火口、排烟口全部打开,再冷却一天就可以出炭了。对烧炭工来说,开窑是最令人兴奋的日子,一根根黑色的木炭,似黑色金子一样,是辛勤汗水的结晶,寄托了许多的希望。首先打开烟道,试看木炭是否烧透;再打开窑门和烧火口,准备把窑洞里的木炭往外搬运。
  抓紧把木炭挑运出山,才能顺利换成钱款。能通车运炭的公路,远在两公里之外,走的是崎岖小道,还要翻过三道陡峻山梁,一窑炭三天才能挑完。挑炭用的大箩筐,是李副队长他们砍毛竹自己编织的,扁担是砍木加工的。我们6人每天要挑4趟,李副队长等人每次挑百斤左右,我和陈家东只能挑80斤左右。看到公路边的木炭堆积成小山,我们这时你看我、我看你,个个脸庞黝黑,浑身沾满黑灰,但心里很快乐。
  每次一出完炭,下一轮烧炭接着就开始了。我除了煮饭,还参加集体劳动,值过好多次夜班。在漆黑的夜里,烧火口的柴火熊熊燃烧,火光格外突兀,带给人温暖和安全,最能勾起回忆和遐思,让我终生难忘。虽然每天都很辛苦,但因为可以自己打猎,能经常吃到山鸡、山猪、水鹿、果子狸等野味,倒也感到很惬意。现在回想起那段亲历,如何辛苦已经淡忘,反倒是对那时的快乐,仍有真切的感受。
  在山中烧炭两个多月,总共烧了4窑木炭,成功3次,失败1次。说起失败的那次,是因为李副队长有事回家了,管事的经验不足,封窑不严密,柴火没有完全熄灭,窑洞内温度太高且充斥可燃气体,一开窑门空气大量灌入,氧气助长迅速燃烧,再封窑也来不及了,满窑木炭化成灰烬。
  我下乡第一年的年终分红是168元,与这次烧炭创收直接有关,所以特别开心和满足。现在看来这点钱不值一提,但当时猪肉不过七八毛钱一斤,这笔钱是相当可观的。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69篇文稿,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崖县上山下乡知青安置点简介3篇综述文稿,1956年、 1958年到来崖县的广州青年志愿垦荒队9篇知青回忆 录,1969年本地知青、潮汕知青12篇知青回忆录,崖县知青场45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何良驹
责任者
李清儒
相关人物
陈家东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