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知青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546
颗粒名称: 我的知青路
分类号: K825.6
页数: 5
页码: 96-100
摘要: 本文讲述了作者下乡插队落户的经历,通过与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作者逐渐适应了农村生活,并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关键词: 崖县 知识青年 何良驹

内容

我1966年在崖县中学高中毕业,1969年在县宣传队乐队当乐手(手风琴演奏),恰逢崖县知青办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我就积极报了名,成为知青大军中的一员,和陈家东、杜森林、王月莲、吴宝珠、周娟荣5位伙伴一起,到田独公社大茅大队居民生产队插队落户。
  插队落户
  1969年3月15日,是个难忘的日子,我走过两年多的知青路,就从那一天开始。时至今日,差不多五十年了,我仍然清晰地记得那天的情况:天空像一张蓝纸,几朵淡淡的白云,轻松写意地飘逸;微风轻轻地吹,阳光暖暖的,感觉真不错;心情兴奋,浮想联翩,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期待。
  当天上午9点多,我们6人参加了崖县知青办举办的下乡欢送茶话会。县知青办领导在会上对我们提出要求:下乡后要向贫下中农学习,认真接受再教育,扎根农村一辈子,用青春描绘农村建设的新蓝图!让人倍感振奋。我们6人纷纷表态:一定虚心学习,积极投身农业生产,做合格的知识青年。会后已是11点多钟,县领导为我们每人佩戴一朵大红花,我们随后到县汽车站坐上开往田独公社的班车。
  差不多是下午3点钟,班车到达位于海榆中线路边的大茅大队队部,这个大队以黎族同胞为主体,只有我们插队落户的居民生产队社员是汉族人。我们拿着行李刚从班车上走下来,身边立刻响起了欢快的锣鼓声,原来是大队干部和居民队的社员迎接我们来了。他们高喊:“欢迎知识青年到我队插队落户!”我们则回应:“向贫下中农学习!”大家一起向不远处的居民生产队走去,一路锣鼓一路欢笑。很快,我们就来到了生产队的文化室。
  居民队的社员以信宜县移民居多,还有陵水县、乐东县来的。在这里,经过短暂的交流,我们6人被分到了各自的三同户,我被分到陈亚兴队长家。陈队长50多岁,原籍陵水县,他家是农村常见的前院后屋茅草房,分左右两厢,左厢前是大居间(他们夫妻住),后是储物间;右厢前是客厅,后是小居间(原是三个男孩住),中间有走道通往屋后的厨房。为了让我住得好,陈队长腾出了客厅后的小居间,他家的三个男孩挤睡在客厅的大床上。我铺好床铺,已是傍晚时分,陈队长叫我吃饭了。
  饭桌安放在屋后空地上,点起一盏长灯罩的煤油灯,伴菜有一小盘豆酱和一大碗水煮豆角。我端着热气腾腾的新米饭,吃着豆酱和豆角,虽是粗茶淡饭,却觉得分外香甜,感受到一个农民的盛情款待。饭后,我回到房间,看了一会书,由于旅途劳顿,就吹灯拔蜡,很快便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吃过早饭,队长带我们6名知青去地里察看,一路上介绍了队里的基本情况:水田55亩,坡地15亩,15户人家,共有48人,是本大队最小的生产队。队委齐心协力,社员吃苦耐劳,每日工分值5角8分,在整个公社最高。说话间,我们就来到了水田旁,早稻正在拔节孕穗,长势不错。稻浪在晨风的吹拂下此起彼伏,空气中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满眼翠绿的农村田野景色。
  远处是巍峨的甘什岭,它的两侧是连绵山脉,有如巨人宽厚有力的臂膀,倾情拥抱着大茅大队12个生产队,静静地守护着世代生存在这里的人们。周边有清脆悦耳的鸟叫声,是大自然的奏鸣曲;空中有一行白鹭在飞翔,不久就隐入白云中。就连走路时草地发出的沙沙声响,宛如一支美妙的乡村小曲,醉人动听!这一切对于我们而言,充满了新奇和活力。
  逐渐适应
  早造时节,春耕夏耘,第一天的工作是参加田间除草。我戴着草帽,挽起裤脚,躬着身体,也学老社员的样子,在行进中劳作。不断移动脚步,用双手把稻行里的杂草拔掉,又顺便在稻头上松松土。埋头干得久了,就直起腰休息片刻,这时抬头四顾,已被拉下一段距离。于是憋足了气,一心往前赶去,尽量缩小差距。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初的满腔热情和新鲜感渐渐被枯燥和迷茫所取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很快就变得单调乏味。双脚踩入泥泞中,身体已疲惫不堪,白天除了田地就是大山,这些难道就是我要的全部生活?晚上面对昏暗的煤油灯,四周是黑漆漆的一片,除了看书没事可干。唉!漫漫人生路,何时才是尽头?我辗转反侧,彻夜难眠……那段时间,我思想出现波动,情绪日益消沉,整日无精打采的,面对周围的一切,渐渐失去了兴趣和信心。队长和社员们看在眼里,知道我有思想波动,需要时间来适应,并没有责怪我,也没有放弃我,仍默默地关心着我。就在这段时间,发生了一件事情,使我的认识发生了重要的转折。
  大茅地处山区,原本就是高虐区。在一个夜晚,我染上了疟疾,既发冷又发热,还呕吐不止,整日昏昏沉沉的,老是说胡话,这可急坏了队长和社员们。队长连忙背着我到大队合作医疗站,找赤脚医生给我看病。专治疟疾的特效药是复方奎宁,医疗站平时没有存备,而离得最近的是罗蓬海军医院,尚在15里之外。情况紧急,队长借来一部手推车,和几个社员把我扶放到车上,还盖上一张棉被,就急忙推着车往医院赶去。一路上,队长他们累得大汗淋漓、筋疲力尽,等赶到医院时,已是下半夜了。
  在医院里,他们谁都不顾上休息,为我忙这忙那,有的办理入院手续,有的帮着医生把我扶到病床上,于是我及时住院及打上吊针,终于转危为安。当晚,他们谁也没有回家,就随便找了几张椅子或坐或卧,在夜里轮流照顾我。第二天我一睁开眼,就看到他们东倒西歪、极度疲惫的身影,知道这都是为了我。就是这些善良朴实的农民兄弟,在危难之时救了我!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由于感触很深,我情不自禁,流下了感激的泪水。住院期间,经过军医的认真治疗、社员们的精心照顾,我很快就痊愈了,重返工作岗位。
  经过这件事,我对之前的一些认识和行为,认真做了反思和总结,为自己曾经的脆弱和动摇,感到惭愧和不安。我深知,社会必然向前发展,生活的道路还很漫长,个人前途难以预料,但我现在应该当好农民,为生产发展和改变农村面貌,奉献自己的热血和青春。自此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认真改造思想,积极参加劳动,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知青。
  病愈归队后,我不顾旁人的劝阻,没有休息几天就参加生产劳动。至此,我已把理想抱负、目前实际、以后出路这些问题想清楚,心里豁然开朗,恢复了乐观和自信,不再苦闷和彷徨。
  胜任角色
  我身在农村当农民,深深体会到农民的艰辛,不再把劳动当成负担,相反从中寻找到乐趣,从中品尝到快乐的滋味。我还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尽量多做一些对农业生产、群众生活有利的事情,回报队长和社员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使知青生活过得丰富而充实。这里回忆几件事。
  第一件事,是自愿看守仓库。生产队的仓库离田地较近,方便生产劳动,却离社员住地较远,不利于日常看管。仓库旁边还有两座坟墓,到了晚上阴森吓人,以前没有人愿意看守,导致小偷经常光顾,农药、化肥、种子等都被偷过几回,给队里带来了不小的损失。我了解到这些情况,觉得不能继续下去了,就自告奋勇前往看守。生产队准备每晚补助3分工分,我坚决不要。我说自己就一个人,反正睡哪里都一样,还要什么补助工分。就这样,这个仓库我一守就是两年,给队里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一直到我返城为止。在这期间,再也没有发生过仓库被盗的事情。
  第二件事,是担任队里的碾米员。过去没有碾米机,要靠石碾脱壳或双手舂米,费时费力,工效很低。队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买了一台8匹马力的柴油碾米机,并安排我当机手。机器打包运回,我仅用3天时间,就弄清原理、安装完毕、试机成功。以后,我每天上下午参加生产劳动,在中午开机碾米,方便了每家每户。当时全大队只有我们队有碾米机,其他12个生产队的社员闻知后,纷纷挑稻谷前来碾米,一斤稻谷收费7厘钱,给队里增加了副业收入。尽管每次碾米都搞得满头满脸都是糠皮,但能为队里作贡献,这点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第三件事,是让生产队用上电灯。当时大茅是山区,经济比较落后,还没有通电,所以一到晚上就漆黑一片。我就想,能否利用队里的柴油机,再搞个发电机,就可以解决晚上的照明了。这一想法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但是考虑到购买新机太贵,众人又犹豫了。我看到了大家期待的目光,觉得做这件事很有意义,决定开动脑筋想办法。我了解到:一部新的4千瓦小型发电机800多元,一部新的4千瓦的电动机才100多元,可以将电动机改造成发电机,能大幅节省开支;我又了解到:一部4千瓦的旧电动机只需40—50元,再加上改装所需的电容,100元就可以拿下;我还仔细看了发电机的原理及构造,又到红沙公社发电机房现场观摩,觉得自己动手改造没有任何问题。
  我将自己的了解和想法告诉大家,并承诺只用100元就可以办成,得到了全体社员的支持。我和队长一起去红沙收购社花40多元买回一台旧电动机,又去县城三亚镇花50元买了10个电容,很快就把改装材料备齐了。我运用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仅用几天时间就搞成功了。接下来就是拉电线到全队15户,给每户安装1个25瓦灯泡和1个5瓦灯泡,又给文化室安2个45瓦灯泡。我记得首次发电时间,是1970年春节前一天的晚上,当电灯亮了,大家欣喜若狂,连附近几个队的社员也跑过来看热闹。这是大茅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电灯照明!出自我们居民生产队!看着大家高兴得笑容满面,我的心里格外满足和自豪。
  无悔无愧
  在两年的知青生活中,我经历了初时的新鲜感、短暂的悲观消沉、以后的积极面对。总的来说,我这个知青小组长,积极肯干、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为改变农村面貌尽了一己之力,深受生产队和社员的好评,获得过多种荣誉,曾被评为“上山下乡先进知青”,参加过1970年9月召开的崖县上山下乡知青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经验交流会,并在会上做了发言。
  就因为在下乡插队时摆弄过柴油机、碾米机、发电机,我的一生就与农业机械结下了不解之缘,故在1971年4月被分配到了田独公社农机站,以后又有多次机会进修学习,成为这方面的行家里手,一直工作到2012年5月退休为止。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69篇文稿,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崖县上山下乡知青安置点简介3篇综述文稿,1956年、 1958年到来崖县的广州青年志愿垦荒队9篇知青回忆 录,1969年本地知青、潮汕知青12篇知青回忆录,崖县知青场45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何良驹
责任者
何良驹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