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垦荒队员跨洋过海回访故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540
颗粒名称: 老垦荒队员跨洋过海回访故园
分类号: F323.9
页数: 4
页码: 56-59
摘要: 本文述及了作者和朱景彬在南新农场场部大楼前重聚的感受。文章回顾了南新农场多年前的样貌,描述了当时荒凉冷落村庄和简陋的办公区室。现在的农场则是略具规模的城镇,百业昌盛,街上人来人往。朱景彬是赴海南岛崖县垦荒队员之一,他凭借自己对农业生产技术的掌握,在南田、南滨等场学习油棕、橡胶等热带作物的生产技术。他离开农场后,在海外打拼了一辈子,但仍怀念故乡和当年的队友。最终,他回国游故地,会故人,重温往昔。
关键词: 南新农场 垦荒 南滨场

内容

我与朱景彬站在南新农场场部大楼前,感慨万千!朱景彬这次是跨洋过海回访故园。记得,当年我还曾给他当过一段时间的助手,而如今一晃52年过去了!
  朱景彬离开这里的时候,农场名为半岭农场。当时的场部离这里不远,一排茅草房就是农场的办公区室和宿舍区。旧场部四周是开垦不久的荒地,已陆续种下了油棕、橡胶等热带作物。除了靠近山边的部队有些营房外,原野上只有零落的黎族小村庄。人烟稀少,荒凉冷落。偶尔会见到一两辆军车从简陋的土公路上驰过,扬起一路的黄尘。其余可见的就是慢悠悠地走着的牛车。
  如今,这里已是一个略具规模的城镇。一条柏油国道穿过镇中心,马路两边是整齐的楼房,百业昌盛,街上也算得上车水马龙了。场部面向马路,两侧是宽阔的职工生活区,已远非当年的茅草房可比。
  这是朱景彬梦魂萦绕之地。广州六中高中毕业的他,于1958年3月参加了广州青年志愿垦荒队,是当年分到海南岛崖县三批中的第一批。而1956年先到的广州青年志愿垦荒队(广青队)随全国农业合作化后,成了崖县广州青年农业合作社(广青社)。到荒地后,他工作积极负责,勤学好问,很快得到社领导和群众的认可。热带作物的种植、管理、收获、加工、销售有着一整套的科学技术要求,社里缺乏这种人才。于是朱景彬成了恰当的人选,和其他一些知青,被选派到南田、南滨等老场、大场,学习油棕、橡胶、香茅、胡椒等的生产技术。朱景彬还报考华农(今华南农业大学前身)的大专函授课程,继续深造,尽一切努力提高自己、改进工作。农场各处也就留下了他的汗水和足迹。
  20世纪60年代初,他离开农场,以后离开祖国,辗转去到中美洲的一个小国,为生活打拼了大半辈子。由于种种原因,与农场,与垦荒队友失去了联系。已入晚年的他,本可含饴弄孙,但挥之不去的是思乡念友,和回顾已远去的青春年华。他决心在有生之年,返故国,游故地,会故人。他委托在国内广东某市中医院工作的侄儿陈剑声医生,寻找当年垦荒队员的信息。陈医生不负所托,通过网上搜索,见到网上我的《垦荒去》一文,并循迹找到我的通联办法,很快于2012年12月8日从电子邮箱发来朱景彬的信息:“您好!我是1958年3月参加广州青年志愿垦荒队到海南崖县半岭农场垦荒的朱景彬,现在想寻找当年垦荒队员的消息,现告诉我的联系电话,盼回复!谢谢!”随后,他又急切地发了一个“我想寻找当年的队友,谭惠华,吴筑良,刘秀珍,欧丽娜,陈保江,周惠明,容惠珑,梁洁(结)玲,杨开花,张任成,彭国权,汤渥(握)奇,麦贞贤(桢源),侯汝能,陈伟芬,邵杜远等人的消息,不知您是否有他们的消息,盼告知”的电邮!我即将其名单内、外的队友情况尽我所知告诉他。
  在越洋电话里,他说了这些年的经历,表达了强烈的回国会友的愿望。果然,他不顾自己的高龄,一边据我提供的电话,建立起与老队友的新联系,一边加紧办理各项手续。以最快的速度,终于在2013年3月,经停香港、广州,来到三亚。与朱景彬同行的有从香港来的汤握奇、刘秀珍夫妇,从广州来的张任成、吴筑良夫妇,陈泮星、钟少梅夫妇,罗浩权、李翠霞夫妇。3月14日,会同在三亚市区工作且退休后定居的张淑贞、胡家智夫妇,及陈保江和我,一行十多个当年农场的建设者(除胡家智是县机关下放到农场的干部,其余全是广州知青),分乘两部车,回农场去。
  正是初春时节。与五十五年前一样,海南的天,海南的地。不同的是,当年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我们,已是年过古稀的老者了。还有就是昔日的荒野,经过两代人的努力,已有了截然不同的变化。
  我们首先奔向当年广青社(队)大本营——水源池。1986年开工的水源池水库于1990年建成运行,是三亚城市居民饮用水的一个重要水源地。一道几百米长的拦河坝,坝堤越过原队部所在的小山坡,横亘在水源池旧河道上,延伸到马骝山的半山腰。库区的建成,掩盖了这里曾有的广青社(队)的大部痕迹:房舍、球场、菜地、小道……只有我们这班过来人,还记得周边的群山。在坝顶向下游望下去,还依稀可辨远处的一片野生芒果林,及林下谓之大田嫁植的橡胶、油棕等热作苗圃。当时没有机灌设备,我们苗圃班的,每天要百十次地从河里挑着近百斤的水桶,从陡峭的河岸挑到苗床边,用附着桶边的茶壶嘴状的花洒,将水均匀足量地洒到苗床上。作为技术员,朱景彬照样与大家一样劳动。他一脸络腮胡子,戴个草帽儿,穿着短裤背心,肩上搭着一条湿湿的毛巾,双手按稳两个水桶的横杠提手,边劳动边指导大家。这形象至今仍历历在目。
  站在坝顶,目光越过库区水面。高高的荔枝岭下,是一些小丘陵。朱景彬深情凝视,似要找出当年隐现林间通向深山的牛车小道。在这里,他用学到的知识,规划橡胶宜林地,开荒后,又忙于测定环山行,定穴点……以前是试种少量,如今远望橡胶林,郁郁葱葱,显然是后来人的成果。
  水源池虽是继旧总社后的一个主驻地,但两百多号人总不能聚在一起。所以有些生产队便散布到各处。离开恋恋难舍的水源池,我们到了附近的南新六队。六队是老队,而我们此行有人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知青大回城才离开农场的。所以很快就找到相熟的老场员。朱景彬也见到了一位认识的老场员。宿舍区颇多芒果树,他们马上交流起芒果芽接技术。参访团在这个队到处走走看看,曾在这队待过的就像回到久别的家,向他人介绍。朱景彬走到一个水井边,对着这过去队里生活用水唯一的源泉,久久留连,并刻意要我为他照几张相;破旧的老井,井旁的衰草,侧畔老旧的砖房的一角,而背后不远处是连片的、有些还在建造中的高楼大厦。身后的高楼是现在,身旁的老井是往昔,怎么不值得留个影呢?
  在场部附近吃过午饭,我们又驱车去半岭水库。这1960年复工建造的水库,我们农场也有出工的任务,所以我们不少人在工程中担过沙,抬过土。现在的水库怎么样了?我们都想一睹为快。可惜铁将军把门,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我们只能从铁栅隙间看一眼粼粼碧波。所幸南新农场四队就在水库旁。我们在这不但能看到水库的全貌,也与队里的老职工共话当年。这个队的特点是宿舍旁种的菠萝蜜特别多,树老果密。“恐怕是我们在的那段时间种的。”朱景彬感叹地说。
  晚饭依旧在场部附近的一个饭店吃。特别请来了在农场退休仍在场部宿舍区养老的张达、吴宝财、梁秀萍等老队员进餐。在这比较豪华的包间里,对着较丰盛的饭菜,同忆那艰巨劳动又常吃不饱的日子。
  另一天的活动,朱景彬安排,首先到崖城地区的南滨农场,找他以前在这里学习热作技术的师傅,感谢当年的教导之情,可惜没能如愿。他这时已有77岁,他的师傅又该多少岁了?又或许师傅到别处养老了吧?他只能在南滨农场党政办公楼前留个影,为这个未能完成的感恩之旅作注脚。完了这个事后,大家才去参观崖城的学宫、南山文化旅游区、天涯海角等旅游景点。
  朱景彬带的这个参访团,在三亚度过了五天四夜。我因有其他事,很遗憾未能全程陪同。
  朱景彬和他的参访团住在三亚湾边的金凤凰海景酒店,与我居住的海岸人家小区只一墙之隔。他们明天(3月16日)就要离开三亚了,我到酒店多陪陪他们。居住香港、广州的,我们见面聚会都很方便。而朱景彬此去可是万里烟波啊。
  他住在酒店靠边的一个房间,楼下过了马路就是海月广场。广场临着三亚湾——著名的椰梦长廊景区,众多的游人正在此或歌或舞或作其他喜好的活动。椰林沿着一边公路一边沙滩的海岸线,蜿蜒十多公里。可以看到远处的鹿回头岭山顶公园的射灯,强烈的长长的光影,不时横扫夜空。三亚港口人造凤凰岛上五座造型奇特的竖蛋状巨型建筑,华灯璀璨。海上是游船、渔船交映的灯光……
  是连日的疲劳,抑或难解的离情别绪,朱景彬更多的是观景,少的是言语。要说的也是赞美,是回忆,是对比。说到刚来崖县时,满是新鲜感地到海边捡贝壳,那时海边尽是荒沙滩、乱葬岗,长满仙人掌、假菠萝等野生植物。单从这些就看到前崖县的巨大变化,也无怪三亚现在已是世界知名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这其中有多少人的智慧才能,多少人的流血流汗,才得到今天。
  “有机会,我还会回来的。”朱景彬说。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69篇文稿,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崖县上山下乡知青安置点简介3篇综述文稿,1956年、 1958年到来崖县的广州青年志愿垦荒队9篇知青回忆 录,1969年本地知青、潮汕知青12篇知青回忆录,崖县知青场45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黄警徐
责任者
朱景彬
相关人物
谭惠华
相关人物
吴筑良
相关人物
刘秀珍
相关人物
欧丽娜
相关人物
陈保江
相关人物
周惠明
相关人物
容惠珑
相关人物
梁洁(结)玲
相关人物
杨开花
相关人物
张任成
相关人物
彭国权
相关人物
汤渥(握)奇
相关人物
麦贞贤(桢源)
相关人物
侯汝能
相关人物
陈伟芬
相关人物
邵杜远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