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534
颗粒名称: 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
分类号: I251
页数: 6
页码: 1-6
摘要: 本文描述了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包括1968—1970年的知青上山下乡高潮、1972—1977年的知青上山下乡高潮、1978—1982年的调整、结束等情况。
关键词: 崖县 知识 青年

内容

崖县(现三亚市)在海南建省前属广东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是汉、黎、苗、回等多民族聚居地区。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中期形成高潮,七十年代后期进行调整,八十年代初期结束。
  1956年、1958年间,有280多名广州青年组成青年志愿垦荒队来到崖县,他们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先驱者,催生了崖县示范农场(先后改称半岭农场、红星农场,1981年6月改称南新农场)。1965—1966年,又有几百名广州知青来到半岭农场。
  1968—1970年间,安置6000多名广州、汕头、茂名、湛江、海口等城市的知青到5个垦区农场,安置388名广东潮安县知青及移民到6个公社,安置32名本地城镇知青到2个公社(及镇农场)。1970年以后,仍有少量外地知青到5个垦区农场。1972—1977年间,有2800多名本地城镇知青(驻地部队子女近400人)上山下乡。
  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响应毛泽东主席“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以及“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服从国家的计划,听从政府的安排,满腔热情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为国家的发展尽力,为国家分忧解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1968—1970年的知青上山下乡高潮
  1968—1970年,崖县上山下乡知青安置总人数不少,主要安置人员是广州、海口、湛江、汕头、潮阳、潮安等市县的外地知青及移民。主要安置方向是境内的南田(三师八团)、红星(十团)、南岛(十一团)、立才(十二团)、南滨(十三团)5个垦区农场,以及藤桥、田独、荔枝沟、羊栏、育才、崖城等6个公社。外地人员的安置指标,或
  由海南行政区、自治州分配,或由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直接安排。垦区农场1971年接收人数较少,从1972年起基本上不接收外地知青。
  1969年8月中旬,崖县接收广东潮安县知青及移民302人(含1名广州知青),安置在藤桥、田独、荔枝沟、羊栏、育才、崖城6个公社的农村或农场;1969年2—3月,动员32名本地城镇知青上山下乡,其中,薛家祥、黎和生、孙鸿雄等19人安置在三亚镇农场,彭惠玲、李玉琴等7人到羊栏公社水蛟大队插队落户,何良驹、杜森林等6人到田独公社大茅大队插队落户;1970年4月10日,接收广东潮安县知青及移民85人,安置到育才公社插队落户。
  1968—1970年期间,5个垦区农场安置知识青年情况较好,而本地社队的情况相对较差。
  据垦区农场场志等资料介绍,南田农场共接收安置广州、海口、湛江、汕头、潮州等市以及潮阳、潮安、普宁等地的知识青年和部分社会青年1000多人,从1972到1985年,上山下乡青年基本上返回原籍,就业或自谋职业,留场人员不多;立才农场从1966年12月起,先后接收安置广州、海口、茂名、湛江等城市和广东潮安、揭西、海丰、陆丰等县知青2061人,从1972年起知青陆续回城,留下工作的只有38人;南滨农场先后接收安置广州、湛江、汕头、茂名、海口等地知青1000多人;南新农场、南岛农场各自接收外地知青1000多人。
  二、1972—1977年的知青上山下乡高潮
  1972—1977年,主要是本地城镇知青上山下乡。由于社会需求劳动力,不少1969年上山下乡的本地城镇知青及潮安知青很快就被招工,而1970、1971年没有动员,至1972年才继续动员,并且很快就掀起高潮。自1972年以后,上山下乡条件已有较大改善,如安置点离家较近、有集体安置点、安置费用增加,派出带队干部,有优先招工、招干、上学、当兵等优惠政策。
  加强领导和组织动员
  1972年,是大规模上山下乡的第一年,崖县县委、革委会对此非常重视,于3月中旬召开崖县知识青年工作会议,传达广东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精神,学习毛泽东主席的有关指示、中发(70)26号文件、周恩来总理的重要讲话,认识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时代的主题,决心对这项工作加强领导,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为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从崖县县委、革委会到各基层党组织、革委会,层层成立领导小组,配备专人来抓。县革委会由邓业堂副主任负责,还从各个部门抽调干部加强原有的知青办公室。
  5—6月,有关负责人两次主持召开三亚地区(当时三亚镇是县城所在地)各级领导会议,传达上级指示,布置动员、安置事宜。6月上旬,崖县县委书记、革委会主任许清泉,亲自主持县委、革委会常委会议专题讨论研究,强调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各级党组织包干负责,要一抓到底,坚决完成任务,还做出了相关决定。6—7月,崖县县委、革委会要求领导干部带头送子务农,学校负责学生,单位负责家长,街道负责家庭。围绕这项中心工作,大宣传、大发动、大造舆论,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意义、作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此外,还将党的有关政策告知群众,做到领导、群众、家长心中有数。7月9日晚,崖县县委、革委会在工人文化宫召开全三亚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动员大会,余绍聪、邓业堂、陈昌运等常委出席大会。
  8月26日,崖县县委、革委会在文化宫召开有三亚地区数千人参加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欢送大会,许清泉主任亲自主持和讲话,隆重欢送覃业地、吴玉菊等58名第一批城镇知识青年奔赴农村、山区安家落户,由此揭开本地城镇知识青年大规模上山下乡的序幕。随后在10月10日、12月22日,又在工人文化宫欢送第二、第三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全年上山下乡总人数达155人。
  1972年的上山下乡热潮,起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在崖县本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以后几年上山下乡的组织、动员工作,大体上沿用了上述有关做法,收到较好的效果。
  设立领导机构
  1968年下半年,“崖县知青办”已成立,是为安置当年各地到来的知青,也是为1969年春季动员及安置本地上山下乡知青而成立的。印章全称为“广东省崖县革命委员会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办公室”,行文简称“崖县革委会知青办公室”,发文代号为“崖革青字”(目前发现数份文件签署日期为1968年12月)。
  1972年7月,“崖县动员安置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成立,由邓业堂、罗汉章、吴清庆、王国雄、何敦壮、王淑等人组成,邓业堂任组长,罗汉章、吴清庆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称“崖县革委会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办公室”,从各处抽调工作人员,罗汉章、邓明道分别任正、副主任。
  1973年9月,崖县县委决定设立“崖县革命委员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办公室”专设机构,简称“县知青办”,配备正式工作人员,负责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工作,由邓寅森担任专职副主任。
  有关政策和措施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中央适时下发各种文件,如〔1970〕26号,〔1972〕19、40、41号,〔1973〕21、23、30号等指示、指导性文件;广东省、海南行政区、自治州在不同时期也下发相应文件贯彻落实,崖县亦随之制订各种实施措施及办法,还制订了《1973—1980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规划》。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意义、作用、下乡对象、动员范围、安置方式、措施保证等,始终非常明确。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以后的口粮定量、安置经费、物资供应等事项,以及如何在知识青年中招干、招工、招兵、上学等问题,都有具体的规定。凡是符合条件而拒绝上山下乡的适龄青年,劳动部门不给予安排就业的特别规定,促使上山下乡成为某种必然,是初、高中毕业生,以及社会青年参加工作的必由之路。
  上山下乡概况
  由于崖县圩镇多、驻军多,可动员及安置的知识青年也较多。依据县知青办年度报表、工作总结、上山下乡名单等渠道的有关数据统计,1972—1977年的动员安置总人数为2415人,其中1972年155人、1973年236人、1974年514人、1975年609人、1976年408人、1977年493人。而未列入上述数据的,粗估400人左右,主要是红沙、藤桥、崖城、港西等公社圩镇1972—1973年上山下乡知青,以及若干漏计人员。
  崖县革委会生产组、计办在1972年5月拟定的《一九七二年初、高中生毕业生动员安置方案》,对于吃商品粮的初、高中毕业生有如下安排:县知青办负责动员安置隶属三亚镇和各厂矿、企业、事业、机关单位人员子女;隶属南海、港西、天涯、梅山、水上等公社的渔、船民子女,回公社参加渔业和船队生产劳动;红沙、椰庄、藤桥、崖城等公社(农场)家居圩镇的,由本公社负责安置或动员到农村生产队插队落户。
  从1973年起,部队子女身份的知识青年列入县知青办的统一安置范围。从1974年起,县知青办的动员安置范围扩大至红沙、藤桥、崖城、港西、保港等公社的圩镇知识(社会)青年。
  当时,崖县主要的知青安置点有30多个(包括5个垦区农场),而全部知青安置点共有50多个(大队以上)。在本地知青安置点中,崖县知青场(“崖县青年农场”与“三亚菜场”的统称,亦安置驻军子女)、三亚抱龙林场(即采伐场)、三亚林场(亦安置驻军子女)、林旺猪场、海螺农场(海军部队农场,安置榆林基地知青)等,是主要集体知青点。而12个公社的农场(或大小经济场),有集体知青点或插队知青点。其中,田独公社农场是榆林基地知青的定点安置点,荔枝沟公社农场是榆林要塞知青的定点安置点,羊栏公社经济农场是三亚港务局知青的定点安置点。
  位于羊栏公社水蛟坡的崖县知青场,是崖县最大的本地知青安置点,1973—1977年,共接收安置知青700人左右。
  此外,在知青群体中,还有1972—1974年经受过艰苦劳动锻炼的留城知青。
  本地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安置方向,主要是本地的知青安置点,此外还另有去向。如1974年安置514人,包括到本县社队(场)441人、省内外地13人、省外60人。1977年安置493人,包括到本县社队(场)424人、海南各县4人、广东其他地区14人、省属农林场19人、外省32人。
  关心知青成长
  为了帮助知青成长和进步,各级党组织十分注意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帮助知青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奉献意识、吃苦耐劳精神、认真负责态度、团结友爱风尚,鼓励科学种田、科技攻关,组织理论学习、巡回报告会、节日慰问、外地参观学习、忆苦思甜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各种文娱活动。做到在政治上爱护、生产上帮教、生活上关心、前进有目标、大干有奔头。对生产条件较好的知青点,帮助实现一年办场、两年自给、三年有贡献,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
  继1970年9月召开“崖县上山下乡知青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经验交流会”,到1974年6月中旬召开“崖县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大会”,再到1976年5月下旬召开“崖县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还选送多名知青代表参加海南、自治州召开的“积代会”“理论学习班”“知青骨干学习班”,以树立典型、鼓励上进、提高觉悟、激发斗志。
  1973—1978年,崖县连续开展了六期社会主义基本路线教育运动,从第二期起就从各处抽调知识青年参加路教工作队,总数有800人(次)左右,其中上山下乡知青240多人次,回乡知青550多人次。这是对知识青年的锻炼和考验,让知青们经风雨、见世面,深入了解国情民情,为加快农业发展、帮助农民增收、改变农村面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时,进一步贯彻毛泽东主席“统筹解决”的指示,落实各项政策,经常组织各类工作检查,解决存在问题,纠正偏差。
  据《一九七七年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成长统计表》等资料,截至1977年底,在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中,有65人入党,767人入团,43人加入各级领导班子,36人被推荐上大中专学校,17人应征参军,还有一批人担任赤脚医生、民办教师、辅导员,还有部分人加入了文艺宣传队、科研技术小组,有了较好的成长和进步。
  三、1978—1982年的调整、结束
  从1978年起,国家进一步调整上山下乡政策,陆续召开有关会议,下发有关文件,明确上山下乡政策侧重于少下乡、不下乡,逐步缩小上山下乡范围,在城乡广开门
  路安排知识青年,最后不再动员上山下乡。
  崖县与各地情况大致相同,1977年末和1978年夏季全国恢复高考,为知青返城创造了条件,此后上山下乡知识青年通过招工、高考、参军、病退、顶替、独生子女照顾、自谋职业等各种渠道,陆续返回城市工作与生活。
  1977年是崖县城镇知识(社会)青年大规模上山下乡的最后一年,总共动员安置493人,安置在本县社队(场)的有424人,三亚菜场98人、羊栏公社11人、荔枝沟公社37人、田独公社10人、红沙公社25人、林旺公社4人、林旺养猪场67人、三亚镇1人、藤桥公社21人、马岭公社6人、育才公社40人、崖城公社25人、保港公社8人、海罗农场68人、高峰公社3人。
  据有关方面统计,1977—1982年,每年年底在农村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总人数逐年递减,分别为1615人、1206人、855人、575人、261、172人。
  如《一九七七年底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在农村分布情况统计表》所载,1977年底在农村总共1615人,其中三亚菜场511人、羊栏公社103人、荔枝沟公社95人、田独公社82人、红沙公社122人、林旺公社5人、林旺养猪场67人、三亚镇60人、藤桥公社88人、马岭公社40人、育才公社83人、崖城公社85人、雅亮公社5人、梅山公社2人、保港公社10人、海罗农场68人、高峰公社3人、三亚林场93人、抱龙林场93人。
  又如《一九八二年底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在农村分布情况统计表》所载,1982年底在农村总共172人,其中三亚菜场11人、羊栏公社3人、红沙公社10人、藤桥公社4人、育才公社7人、崖城公社10人、保港公社1人、三亚林场64人、抱龙林场62人。
  县知青办与县劳动局于1982年3月合署办公,共同承担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和城镇待业人员的安置工作。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政策调整、知青基本返城、历史遗留问题的进一步解决,到了1983年6月,县知青办与县劳动局合并,由县计委主持移交工作。至此,崖县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历史结束。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三亚市档案局有关知青历史档案,原崖县知青撰写的知青回忆录,垦区南田、南滨、立才等农场场志及其他资料。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上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69篇文稿,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崖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崖县上山下乡知青安置点简介3篇综述文稿,1956年、 1958年到来崖县的广州青年志愿垦荒队9篇知青回忆 录,1969年本地知青、潮汕知青12篇知青回忆录,崖县知青场45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梁生刚
责任者
许政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