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好作致富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市奔小康群英谱》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522
颗粒名称: 青山好作致富图
其他题名: 记龙密村农民董程林
分类号: F326.2
页数: 3
页码: 297-299
摘要: 本文介绍了育才乡龙密村农民董程林如何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荒山上通过种植橡胶和其他经济作物以及经营家庭副业等方式,摆脱贫穷,最终实现了家庭经济繁荣的故事。
关键词: 董程林 橡胶种植 荒山开发

内容

育才乡龙密村农民董程林,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激励下,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辛勤创业,在荒山上种植多种经济作物,同时又碾米,跑运输,种瓜菜,发展家庭副业,走上了致富之路。1996年仅橡胶单项收入就达4万多元,全年家庭总收入达8万多元,成为遐尔闻名的富裕户。
  今年34岁的董程林,15年前高考落榜回家务农。当时家里9口人,他排行老大,弟妹还小,父亲是一位老实憨厚的农民,长年累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天绕着几亩责任田转,到头来还是填不饱全家人的肚子。董程林面对这一贫穷家境,曾苦苦思索,不知度过多少个不眠之夜。而当他看到毗邻的立才农场,满山遍野都种着橡胶树,而且经济效益很好,猛然醒悟:垦山种橡胶是摆脱贫穷的一条比较实在的路。1980年夏季,他和年仅16岁的二弟打起铺盖到村后面的罗行山上搭起了小草寮,安营扎寨,开始创业生涯。时适夏季,炎热多雨,空气潮湿,蚊子颇多,且罗行山是高疟区,容易患疟疾病,环境十分艰险。但兄弟俩咬紧牙关,顶烈日,冒高温,忍饥受困,挥钩刀举锄头,干得热火朝天。1983年7月初,他患上了疾病,时热时冷,米水不进,坐卧不安,他父母很痛心,多次劝他下山,但他毫不退缩,坚持在山上边服药治病边干。
  经过10个多月的艰苦奋斗,终于垦出了60多亩地。1984年初移种第一批橡胶苗400株,此后逐年扩种,至1986年发展到了1700多株。1994年开割900株,年产干胶1吨多,收入1.7万元,此后逐年增割,1996年橡胶单项收入就达4万多元。同时他还种上了槟榔、芒果300株,桉树1300多株,现在部分已有收入。
  当初,他搞种植很艰难,没有种苗,自己育;没有种子,自己采;不懂橡胶芽接和栽培管理技术,便到农场连队去向老技术工人请教,还买了《热作栽培管理》、《橡胶栽培与病虫害防治》等书籍,边学习边实践,终于学会了科学管理的技能。今天他富了,又买回了一部手扶拖拉机,一部碾米机和一套胶机,既为群众提供服务,又增加自家的收入。同时,他还养牛、养猪,种植瓜菜,仅这几项年收入就达3万多元。现在他建了瓦房,买了家电,添了家具,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他说:“勤劳、节俭是发家致富的门道。”他计划再造一个70亩的胶园,挖两口鱼塘,来年的光景会更好。

知识出处

三亚市奔小康群英谱

《三亚市奔小康群英谱》

本文是《三亚市奔小康群英谱》序以及对乡镇企业家的采访报道,探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企业家的奋斗精神和管理经验,展示了他们在市场竞争中的拼搏和创新。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