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历史性跨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市奔小康群英谱》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516
颗粒名称: 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历史性跨越
其他题名: 记荔枝沟村农业技术员王鹰
分类号: F326.3
页数: 3
页码: 273-275
摘要: 本文介绍了王鹰在乡村经济中的拓展与创新,他充分利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政策为起点,发展短期经济作物、大量种植高收益作物、开展南菜北运、投资兴办鱼塘和录相厅等经济活动,同时积极带领群众走勤劳致富之路。他还为农户传授农作物种植和家禽、家畜饲养技术,推广杂优良种,大力鼓励农户发展第三产业,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关键词: 乡村经济 王鹰 三亚市

内容

1979年,王鹰被委任为生产队里的会计。当时,队里的生产条件差,全队几十家农户,就靠那几十亩水田维持生活。而且队里经济基础差,劳动力少,许多坡地由于无人耕种而荒芜。这时,面对队里群众住的破旧的茅草屋和吃穿无着落的贫困状况,身为农业技术员的王鹰思潮翻滚,他暗下决心要改变这种面貌,让乡亲们脱贫致富。
  可是,万事开头难,要想发展乡村经济,使群众脱贫致富,一靠资源优势,二靠资金。可自己手里没钱,又如何打开这局面呢?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王鹰大显身手提供机会。他决心苦干加实干,发展短期经济,一点一滴把资金积累起来。他带领全家人,在种好责任田的同时,积极发展短期经济作物。这一年,他的经济作物获得了好收成,年收入超2000元。接着,他看准市场需求,又扩大生产规模。以前养鸡鸭才几十只,现在发展到几百只,并大量种植槟榔、芒果等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仅槟榔、芒果两项收入就达万元。
  “南菜北调”是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通道。于是,王鹰又审时度势,大量种植冬季瓜菜,并买回了一辆东风牌大卡车,从事南菜北运。这一项,他年收入达1.8万元。1996年,他又投资3万元,挖了一口7亩鱼塘,并投放了大批鱼苗,收益颇好。
  此外,他还跨地区经营,在罗蓬村投资兴办了一个录相厅,既活跃了老区群众文化生活又能创收。
  近年来,他的种植、饲养、运输等经济收入较为可观,全家年人均收入2400元,家庭资产达20多万元。
  1984年,他当选队长后,便积极带领群众走勤劳致富之路。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全队农户除种好各自的责任田外,家家开垦荒地,户户种上槟榔、芒果等经济作物,掀起发展庭院经济的热潮。1994年,全队年人均收入为2000元,根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为了改变落后的生产条件,1994年,他捐资9000多元,发动群众兴修水利,同时,出资解决本地的用电饮水等实际问题。
  作为一名农业技术员,他还充分利用自己的专长,无偿为广大农户服务,经常给农户传授农作物种植和家禽、家畜饲养技术。今年6月,他组织队里10名妇女开出10亩坡地搞实验,推广杂优良种。他还大力鼓励农户发展第三产业,增创收入。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鹰的努力没有白费,1995年,队里年人均收入增加到1000多元。全队35户家全部住上了瓦房,有电视机、洗衣机、摩托车等的人家也不少。1996年“七·一”他被评为荔枝沟镇优秀共产党员。

知识出处

三亚市奔小康群英谱

《三亚市奔小康群英谱》

本文是《三亚市奔小康群英谱》序以及对乡镇企业家的采访报道,探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企业家的奋斗精神和管理经验,展示了他们在市场竞争中的拼搏和创新。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