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养鱼开新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市奔小康群英谱》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478
颗粒名称: 十年养鱼开新局
其他题名: 记红沙居委会养鱼专业户王华养
分类号: F323.5
页数: 3
页码: 151-153
摘要: 本文讲述了王华养在养鱼这条路上走过了10个年头,从特困户变成了手持大哥大的大老板,从无知的少年变成了遐迩闻名的养鱼专家的故事。他通过学习养鱼技术和管理方法,利用政府和银行的贷款,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成为了石斑鱼、海鲤养殖业的佼佼者,并探索出了多种经营方式,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王华养 养鱼 创业

内容

在养鱼这条路上,王华养已走过了10个年头,别看他才31岁,但他已从特困户变成了手持大哥大的大老板,从无知的少年变成了遐迩闻名的养鱼专家。
  八十年代初,由于父亲去世,家境陷入贫困的王华养不得不辍学,早早地挑起家庭的重担。1986年底,通过朋友的介绍,王华养来到了养殖专业户郑光喜家打工,一晃一年过去了,他从那里学到了不少养鱼技术和管理方法,也领会到了富与贫的真正差别。回家后,他瞄准了养鱼这条路,可是一贫如洗的家庭使他一筹莫展,这时候,政府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1987年5月,专项贷款5万元发到小王的手里。有了钱就有了扬帆前进的动力,小王开始按照自己的计划运作,先是造鱼排一个,建网箱9个,放养石斑、海鲤鱼苗1万尾,一年后赢利6万余元。1989年秋后,鱼价一度下降。为了巩固现有的规模,保持效益,稳步发展,红沙农行又一次伸出援助之手,给小王贷款5万元,于是小王再放鱼苗5万尾,一年后共出售石斑鱼980公斤、海鲤2.3吨,总收入15万元,一次还清了所有贷款和利息,真正尝到了甜头。1993年初,他又出售石斑鱼2.5吨、海鲤6.7吨、白鲳2吨,共收入72万元。这时,他考虑的是继续扩建网箱,改造陈旧鱼具,改善海上运输工具和自己的居住环境。于是,他出资48万元扩建了部分网箱,购进3部飞艇,营造一幢200平方米的豪华住宅。
  1993年秋季,随着房地产热在全国不断升温,周边地区对石斑鱼、海鲤的需求也不断增大,这时王华养看准时机,决定再扩大养殖规模。他又一次向红沙农行申请贷款40万元,很快,他的申请得到了批准,有了流动的资金,他的养殖规模便迅速扩大。到目前为止,他已从9个网箱扩展到250个网箱,并拥有5条飞艇,聘请12个职员,全部资产共计255万元。今年年底他打算偿还所有贷款和利息。
  小王在养殖路上,已走了10个年头,最使他费心的是鱼苗生病。1994年秋季,大量鱼苗突然病死,损失了30多万元。为了弄清这一病因,他到海南科学院请来病毒防治专家进行现场鉴定,查清病情。为了减少损失,小王按照专家的教示,定时给鱼苗放药,调换饲养水域。每当疫情发生时,小王就日夜守在鱼排上,对饲料的喂养量、鱼苗的疫情,水温含氧等都把握详尽,按照科学的方法管理、饲养,因此他养的鱼苗成活率极高。现在他生产的鱼大部分销往台湾、日本、香港、韩国等地,经济效益极高。同时,他除了销售自己的成鱼外,还兼管其他产业,每年冬季他都同日本、香港等地的鱼贩搞鱼苗贸易,多途径地获取经济效益。大家都夸他是精明、能干、有创业精神的好青年。

知识出处

三亚市奔小康群英谱

《三亚市奔小康群英谱》

本文是《三亚市奔小康群英谱》序以及对乡镇企业家的采访报道,探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企业家的奋斗精神和管理经验,展示了他们在市场竞争中的拼搏和创新。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华养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