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渔家儿女的新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市奔小康群英谱》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460
颗粒名称: 开创渔家儿女的新生活
其他题名: 记南海海水养殖专业户郑关雄
分类号: F224.0
页数: 4
页码: 107-110
摘要: 本文介绍了郑关雄的创业经历,包括他如何用自己的分家财产起家,如何通过勤奋学习和创新不断拓展业务,如何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并在此过程中积极回馈社会。
关键词: 郑关雄 创业经历 渔业养殖

内容

郑关雄,“十佳天涯巾帼”黎大妹的长子。29岁那年,母亲对他说,孩子你已成家了,如果你总依偎在父母的翅膀下生活,你的翅膀就永远硬不起来,渔家儿要以立业为重。母亲的教诲使他认清了生活的目标。于是他用分家得到的一份财产,沿着母亲走过的路,开始了他的养殖人生。三年来,他勤奋学习,勇于开拓,锐意创新,终于闯出一条养殖致富的道路。现在他已拥有交通运输船4艘,鱼排10个,网箱200个,养殖面积2000平方米,放养鱼苗15万尾,总投资额为300万元。1994年他被市委组织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96年被南海街道办事处评为“优秀养殖专业户”,获榆港“高产丰产”一等奖。
  1993年,郑关雄分家时得到的财产是18个网箱,4000尾鱼苗。是拍卖这些网箱上陆经商,还是沿着母亲的路继续走下去?正在他犹豫不决之际,母亲对他说,妈妈养鱼致富的路,有党的好政策,错不了,渔家人成家在海上,立业也靠海。于是,他携妻带儿,在鱼排上真正安下了自己的家,立志干一番事业,做新一代渔家闯海人。他首先用18个网箱4000尾鱼苗,建起了一个养殖场,然后投入自己积蓄多年的15万元,放养鱼苗1000尾。1993年6月他出售了这批活鱼,获纯利20万元。1993年9月至10月间,他又抓准鱼苗放养时机,投入50万元,扩大再生产,网箱增加到60个,放养鱼苗5万尾。投入增加了,风险也大了,弄不好就会倾家荡产,而排除风险只能靠科学技术,于是,他决心刻苦学习,不断提高科学养殖和管理水平。他经常跑书店、书摊,购买养鱼书箱,如饥似渴地学习。每次探望母亲总是带着几个问题,向老人家请教,还多次到陵水珍珠港向养鱼行家学习取经,并把行家的经验和自己的实践结合起来,摸索出一套管理新技术。他的作法:一是注意防病治病。体弱或受伤有病的种苗不进箱;种苗进箱前要进行药物消毒;不喂养发霉变质的饲料;发现鱼病及时隔离和用药;定期换洗网箱,清除污物;按期喂养药料;发病季节要拉开鱼排距离,或采取鱼排外移的方法,使鱼隔离疏散;二是注意饲料的混合配制,因鱼喂料。可利用饲料碎机将鲜小杂鱼、虾类粉碎,再配入少量商品饲料,如果喂养的是石斑鱼,应配入日本进口饲料。三是注意季节管理。网箱养殖石斑鱼、海鲤等优质鱼,要经历四个环节:春季进苗、育苗期要做到四勤:勤观察、勤饲养、勤换笼、勤消毒;夏季缺氧期,根据鱼的捕吃情况,量要少,或隔日喂养;秋季防风防洪期,台风到来之前加盖沉箱,加锚加缆使鱼排更稳固;冬季防鱼病期,要注意防治鱼生冻疮、烂身、脱鳞等疾病。1994年夏季由于天气酷热水温升高,整个鱼排出现严重的死鱼现象,专业户们急得团团转。这时郑关雄根据自己的经验断定是缺氧症状,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并把作法传授给各专业户,让大家一齐行动,使缺氧症状得到了遏制,几十万条鱼苗得救,挽回经济损失100万元。
  红沙海水养殖场有100多家养殖专业户,这几年鱼的成活率仅为50%—60%,效益较低。提高饲养成活率是赢得利润,提高效益的关键。郑关雄决心攻克这一难关,他把放养的5万尾鱼分成四组,采用不同的喂养方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混合饲科饲养的鱼苗成活率达到80%以上。于是郑关雄的信心更足,干劲更大了,他的鱼排增加到10个,网箱200个,养殖面积扩大到2000平方米,投放鱼苗15万尾。经过半年的喂养,出售5.5万尾,经济收入80万元,纯利40万元。1995年8号台风过后,红沙鱼场的鱼普遍出现烂身、脱鳞等症状,整个鱼场面临一场劫难。市政府有关部门和鱼病防治站赶到现场,组织制订防治措施,郑关雄通过学习和查阅多种养鱼资料,结合红沙养殖场的水质、环境、鱼排布局、鱼病症状和自己几年来的防治经验,大胆提出使用日本进口药硫酸铜合理配药治疗的方法,并在自己的鱼排试用,终于获得成功,很快控制鱼病蔓延,使整个红沙养殖基地避免损失约300万元。
  三年前,郑关雄以18个网箱4000尾鱼苗起家,开创渔家儿女的新生活;三年后的今天,他已拥有300万元资产。1993年起他先后为希望工程捐助3000元,给榆港居委会捐助办公费2500元,为南海渔村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捐助3000元,为渔村铺设公路捐助2500元,拉水管捐助2000元,还给南海街道参与椰子节龙舟赛捐助2000元,为南海街道办公室改造捐助6000元,上缴国家税金3.2万元。
  有人问郑关雄你刚刚富起来,就把大把大把的钱捐给集体,不心疼吗?他笑着回答说:如果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政府和群众的帮助,我能富起来吗?我是党员,我要为人民群众为集体多做点好事。

知识出处

三亚市奔小康群英谱

《三亚市奔小康群英谱》

本文是《三亚市奔小康群英谱》序以及对乡镇企业家的采访报道,探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企业家的奋斗精神和管理经验,展示了他们在市场竞争中的拼搏和创新。

阅读

相关人物

郑关雄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