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开创琼南民族高等教育的新局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琼南兴教育人60年——琼州学院校史(1954-2014)》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402
颗粒名称: 第十二章 开创琼南民族高等教育的新局面
分类号: G648
页数: 11
页码: 126-136
摘要: 本章记叙了琼州大学作为琼南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等院校,开创琼南民族高等教育的新局面的概况,主要包括:琼南地区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适应新形势寻求新发展,开创琼州大学的新局面等内容。
关键词: 琼州大学 高等院校 高等教育

内容

党的十六大精神,凸显教育战略的重要地位。海南民族教育面临新的挑战,琼州大学作为琼南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等院校,必须尽快适应新形势,寻求新发展,努力开创新局面,为全面贯彻执行《海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为推进海南民族教育的快速发展开创新局面,做出新的贡献。
  第一节 琼南地区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纵观全球,世界上单一民族国家屈指可数,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与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是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又是人类长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所以,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极为重视民族问题,为解决本国的民族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与政策。我们中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党和政府对民族问题十分重视。党中央根据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情况,在民族政策上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在政治体制上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确保各兄弟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在经济文化发展上采取种种倾斜政策和有力措施,大力促进各兄弟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正因为这样,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半个多世纪来一直是和睦、团结的。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呈现出一派兴旺发达的景象。就我国的民族教育而言,几十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全国的民族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海南的民族高等教育同全国其他民族地区一样,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逐步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的发展过程。我国兴办和发展民族高等教育,是我们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英明决策和远见之举。早在1950年11月20日,周恩来同志主持政务院第60次政务会议批准颁布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这个“方案”开宗明义地指出:“为了国家建设、民族区域自治与实现共同纲领、民族政策的需要,从中央至有关省县,应根据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并决定“在北京设立中央民族学院,并在西北、西南、中南各设中央民族学院分院一处,必须时还可以增设”。从此,中央民族学院、西北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学院、中南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学院、贵州民
  族学院等先后诞生。这些民院当时的教育对象主要是民族地区推荐或选拔来的基层干部、社会青年,以及部分民族上层人士和积极分子。教学内容以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为主,同时也开设师范、农牧、财务、司法、民族语文、体育等专业班。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这是我国民族学院向正规高等教育转轨进入初步发展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各民族地区的民族学院一般都开设了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历史、地理等师范专科,有的还开办了本科系。当时海南岛系广东省的一个行政区,建国后创办于广州的广东民族学院,每年都在海南岛琼南黎苗山区招收大批民族学员。在20世纪60年代初,广东民族学院搬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通什,这为海南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大好良机,推动了琼南黎苗山区民族高等教育的新发展。不论是广东民族学院,还是我国其他民族地区的民族学院,它们都以其独具特色的办学实践,在我国高等教育战线居于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办学特色,集中地体现在它的办学宗旨和社会职能方面。各民族地区的民族高等教育,坚持办学为本地区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当地培养、培训各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这些学院的招生对象、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内容,以及毕业分配等,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民族特色。从招生来说,民族学院的招生对象一般都是少数民族学员,他们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3。这部分学生的入学,往往是学院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采取多种倾斜、优惠政策,适当降分录取的。民族学院的教学活动,一方面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加强学员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使他们打下良好的基础和具有较好的专业素质;而另一方面又要对学员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以及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经济、文学艺术和宗教等方面的教育,让学员了解和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树立科学的民族观。民族学院都注重结合教学和本地区的实际,长于在民族理论、民族问题、民族语言及其民间文艺等方面开展科研工作,取得科研成果。在这方面虽然也有部分民族院校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某些成果,但民族学院在这方面所具有的优势,远非是一般高等院校可比的,还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说,我国在民族学的研究领域,民族学院的优势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培养和造就的人才,主要是向民族地区输送。从毕业分配看,民族学院也具有不同于非民族高等院校的特色,这是民族高等教育又一方面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人们常把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视为“人才工厂”。各民族地区对于所在地区的民族高等教育学院来说,既是提供人才“原材料”的产地,又是接收使用人才“产品”的大市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培养和造就的各类人才,他们在校学有成就,同时又热爱故土,有着开发和建设美好家乡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理想。一种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与时代责任感,产生巨大的驱动力,驱使他们在家乡奉献才华,大展宏图。他们当中的佼佼者在民族地区担负起政权建设和发展经济文化的重任,不少人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学校在海南民族地区各市县进行调研,当询问民族地区的学员毕业回乡后的工作情况时,各市县的领导和群众,以及用人单位,他们都以“安心工作,默默奉献”这两句话来概括,表达他们对毕业回乡工作的少数民族学员的赞许,有的还美称他们是民族地区“永久牌”的中学老师和基层干部。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之密切关系,由此可见一斑。在我国的高教战线,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是为人们所公认的,实践证明它具有长期的不可替代性。现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需要多方面的建设人才,加速发展琼南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显得特别重要。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特别是海南建省后,海南民族高等教育在原来的基础上又迈出了新步伐,其主要的标志是琼州大学的建立。这所坐落在五指山下、南圣河畔的新型大学,与其前身通什师专和通什教育学院相比:一、办学规模扩大;二、学校增设了新专业,继成功开办新闻秘书、旅游管理、公共关系等非师范专业后,又先后开设了音乐教育、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电工技术、餐饮管理与服务、学前教育等,这些专业的设置改变了原来单一的师范专科为综合性的办学;三、师资实力增强,素质提高;四、科研工作开拓了新局面。快速发展的琼州大学,可以说在海南民族高等教育新时期进程中展示出琼南民族高等教育的美好前景!
  第二节 适应新形势寻求新发展,开创琼州大学的新局面
  教育部于2002年签发了“关于同意在琼州大学的基础上筹建三亚学院的通知”(教发厅函办[2002]12号),这为琼州大学在新形势下寻求新发展提供了大好良机。党和国家对海南民族教育的发展极为重视和关怀,琼州大学的发展历程就是最好的印证。海南建省后,原国家教委于1993年7月及时批准将原通什师专和通什教育学院合并组建琼州大学。这一举措,深得海南省人民特别是海南中南部民族地区百余万少数民族同胞的拥护,使广大人民群众又一次感受到党的民族政策的温暖。原国家教委的正确决策,对加强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产生了积极的效应。进入新世纪后,一百多万黎苗同胞渴望琼州大学提高办学层次,以适应海南中南部地区加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的形势下,教育部又批准在琼州大学的基础上筹建三亚学院,这无疑将会推动当地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继续向前发展。琼大决心把党和国家对学校的关怀化为巨大的动力,以高度的时代责任感,努力适应新形势,寻求新发展,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开创琼大办学的新局面。
  一、坚决遵照教育部“关于同意在琼州大学的基础上筹建三亚学院的通知”的精神,群策群力,全力以赴,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做好三亚学院的筹建工作学校筹建中的三亚学院包括两个校区,一为五指山校区,位于景色优美、四季气候宜人的五指山市;一为三亚新校区,位于著名的国际滨海旅游城市三亚市。
  学校有专任教师226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31.9%,中级职称教师占24.8%。博士、硕士占一定比例。学校坚持“对外加强引进,对内强化培养”原则,不断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当时在职博士生多人,硕士研究生32人。
  学校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今年在校普教生人数达3294人,今年招生规模比2002年增长了48%,比2001年增长了82%。
  学校从1999年开始向外省招生,后来扩大到湖南、湖北、河南、山东、江西、福建、四川、贵州、广西、新疆等省、区。
  学校设有中文、政史、英语、旅游、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体育等10个教学系,1个成人教育学院,3个研究所(民族文化教育研究所、环境科学研究所、数学与信息科学研究所),26个专业。此外,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学院设有中文和数学两个本科专业,专业设置还不断趋于合理和完善。
  学校图书馆藏书达35万多册,报纸杂志3000多种。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已完成,数字化建设步伐正在加快。
  各学科教学普遍使用录音、录像、电视、电脑、多媒体现代化手段,教学手段多样化、直观化、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
  2001年10月以来,在教师公开发表的论文中,被SCI收录5篇,被EI收录2篇,被CA收录1篇,出版著作10部,完成省级以上科研课题13项。在民族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引人瞩目,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级课题,完成教育部牵头编纂的《中国民族教育五十年》中的“海南民族高等教育”、“海南民族师范教育”,以及省社科联和省教育厅立项的多个课题,这些皆具开拓性和填补空白的意义,其中2项获国家级奖励,4项获省级奖励。数学系、中文系承担的两世行贷款“高师教育发展”课题,教育部鉴定委员会专家组给予高度评价。数学系承担的《海南黎族初中数学教师与师资培养的综合改革研究》荣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校在新的形势下,决心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锐意改革,扩大开放,走政府支持和主导下社会办学的新路子,把三亚学院建成教学、科研、服务为一体的、具有热带滨海建筑特色和少数民族特点的新型院校。学校根据海南省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制定了三亚学院的总体目标,拟订了学院筹建工作的具体步骤,以确保三亚新校园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筹建三亚学院是琼州大学寻求新发展、开创新局面最为关键的
  一步,它在琼州大学的发展进程中具有历史性的转折意义和突破办学层次的性质。因此,琼大决心要以新的思路,新的观念,克服面临的一切困难,把三亚学院的筹建工作做得扎扎实实,卓有成效,为今后三亚学院办出特色、办出规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根据海南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琼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琼州大学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和发展纲要》、《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落实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筹建中的三亚学院,应具有保持师范性、突出民族性、发展多科性,增强适应性的办学特色。应以教学为主,兼及科研与社会服务;立足海南少数民族地区,面向全省,服务地方,坚持为海南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服务,培养各类专门人才和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
  在普通师范教育类专业方面,学校优先办好教育部在关于筹建三亚学院通知中批准的两个本科专业,同时进一步办好原有的13个师范教育专科专业,为海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培养、输送大批的高素质毕业生。目前,海南省中南部民族地区高、初中学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尚有差距,前者仅50%左右,后者才80%以上。在师范教育由三级向二级过渡的过程中,这个地区要实现小学教师大专学历、初中教师本科学历,高中教师则要有一定比例的硕士研究生学历,这个任务是十分艰巨的。琼州大学过去20多年的办学实践,已经为这个地区的初级民族基础教育做出了成绩。海南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需要加速发展,琼大理应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作出新的贡献。
  琼州大学还着眼于海南民族基础教育的现状,为琼南民族地区在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做好各种不同类型的培训工作,通过继续教育,提高琼南民族教育战线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琼州大学作为琼南民族地区唯一的一所普通高校,应该大力加强民族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强对当地民族教育工作的指导,从而促进民族教育的快速发展。
  在普通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方面,琼州大学根据海南省中南部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创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旅游管理、电子商务、民族学、新闻学、商务英语等多个本科专业,并努力创造条件,增设热带农业、民族文化及海洋等一批具有本省特色的专业。与此同时,琼州大学将进一步加强学科与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原有的非师范教育类的各个专科专业和普通高等职业技术专业。无论本科或专科性的非师范教育类专业,其指导思想都要做到“一个坚持,两个突出”:坚持多样性,向着多学科性发展;一是突出民族性,二是突出实用性。琼州大学为当地民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这是琼大肩负的历史使命。因此,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必须结合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突出其民族特色。琼大办学突出实用性,这是学校本身的基础所决定,也是服务于当地社会的需要。学校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创办和增设一些实用性专业,为海南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的社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民族干部。
  三、加强琼大师资队伍建设和内部管理机制改革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将从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等四个方面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做好上述四个方面的工作,使琼大教师队伍逐步达到教育部的相关要求。为此,学校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实行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继续加大对高职称、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使之早日达到本科办学要求;
  二是继续做好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的选拔工作,全面实施动态管理,真正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
  三是继续加强青年教师在岗培训工作,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四是努力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启动“教师全员聘任制”、“教师职称聘任制”,增强师资队伍活力。
  在加强内部管理机制改革方面,学校将着手做好以下工作:
  其一,人事管理机制。学校在进一步完善和做好后勤社会化工作与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做好定编定岗工作,推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全员聘任制”,以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其二,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奖勤罚懒”的原则,全面推行经费“切块包干”,以加大部门管理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四、加强科研工作
  琼大的科研工作已有长足的进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需要进一步健全科研机构,调整科研方向,加大经费投入,强化科研队伍建设。学校现有民族研究所、环境保护与监测研究所、数学研究所等。“十五”期间,将结合重点学科建设,新建相应的研究机构或技术开发中心,建立“产、学、研”联合体,以促进科研工作多出成果,跃上新的台阶。学校地处民族地区,紧密结合区域资源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加强民族方面的研究,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是琼大进行科研的主课题。
  琼州大学在新的形势下寻求新的发展,这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学校决心以创新的精神,努力把“三亚学院”办成融教学、科研、服务、观光为一体,具有热带滨海特色和少数民族特点的新型本科院校,为海南省特别是省内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的现代化建设人才。

知识出处

琼南兴教育人60年——琼州学院校史(1954-2014)

《琼南兴教育人60年——琼州学院校史(1954-2014)》

出版者:现代教育出版社

本书讲述了60年琼州学院的发展过程,阐释了琼州学院的办学宗旨和育人方向。内容分五篇,包括“60年办学概述篇”、“海南民族师范学校时期办学篇”、“通什师专时期办学篇”、“琼州大学时期办学篇”和“琼州学院时期办学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