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探索高职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琼南兴教育人60年——琼州学院校史(1954-2014)》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393
颗粒名称: 第十章 探索高职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分类号: G640
页数: 14
页码: 102-115
摘要: 本章记叙了琼州大学探索高职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高职高专的教育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主要包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创新学习、提供宽广的学习空间,开辟多样的学习渠道、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等内容。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琼州大学 全面发展

内容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的增长点。高等职业教育既要强调必需的理论,又要强调实用的技能,突出其应用性,它除了专业理论知识教育外,同时更注重实践教育。高职教育包括全日制学历教育、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和培训三大职能。海南少数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起点较晚,琼州大学在办学的进程中先后办起新闻秘书、旅游管理、经济管理、公共关系、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会计计算机和环保等应用型的高职高专班,在高职高专的教育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第一节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创新学习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要坚持教育创新,不断探索教育创新的途径。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引导学生创新学习,这既是教育创新的要求,又有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学校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创新学习,这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必经之路。翻开我国的教育史,从大教育家孔子到近现代的教育家陶行知、蔡元培、吴玉章等,他们的教育理念都很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鼓励学生创新学习,在这方面都曾有过精辟的论述。琼大在高职高专教改过程中,也特别关注这一问题,并进行了多年的教改工作。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者,其明确的指导思想和良好的心态,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传统的讲授法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主角,学生当听众。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势必有许多原来由教师包办的事情要由学生自己来做,由他们自己来解决。这种变化就使学生成了教学中的主角,教师由原来的主角变为教学的主导者。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必然要打破原来的框架,必须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教案也得随之更新。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考虑如何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凡此种种,对教师来说就意味着要大大增加工作量。再则,传统的讲授法教学,其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全由教师自主选择和安排,整个教学的进度全由教师控制,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转变为由教师、学生共同进行,而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还可能提出一些教师始料不及的问题。这无疑又增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和承担教学风险的压力。教师面对这些问题,必须要以积极的态度,以满腔热情投入教改实践。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教育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逐步锻炼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这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我们应为此而努力工作,让我们高等院校真正成为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摇篮,成为铸造创新人才的基地。
  教师具有的明确指导思想和良好的心态,这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的思想基础,也是推动教改的内驱动力。传统的讲授法教学,使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受到了抑制,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难以得到充分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要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就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探寻激发学生发挥主体性和进行创新学习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在这方面,学校的老师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中文系从97级新秘班开始,采用让学生当“小先生”——上讲台授课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唱主角,发挥主体作用。当然,这种教学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这样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琼州大学校报原记者杨岳岩,在2000年11月10日出版的琼大校报“教学探讨”栏目,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内在潜能”为题,撰文指出:让学生当“小先生”讲课,又有同学们参与讨论,各抒己见,对“小先生”的授课进行评析,最后由科任教师结合“小先生”的讲课情况和同学们的讨论发言进行讲评、补充和小结,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思维能力,从更深层次方面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所以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科任老师在2000级新秘班作了一次问卷调查,全班34人参与问卷调查,60%以上的同学认为教改中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确实“有很大的好处”,余下不足40%的同学认为“有一定的好处”。
  传统的讲授法教学,多年来形成僵化的固定的套路: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是上课记笔记,作业抄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都忘记。同学们对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反感,他们认为自己虽然学到了某些知识,但却是脱离实际的;有的说那种学习是“复制拷贝”;有的又说全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确是一种被动的学习。在这种被动学习的情况下,学生的主体性从何发挥呢?其学习自然不会有好的效果。毛泽东同志在论述学习时,曾指出学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专门模仿,一种是独创精神。老师们认为,具有独创精神的学习,也就是创新学习。学生的创新学习,首先不是被动地从课本(教材)、教师那里接受现有的东西,而是主动地去学习新的知识和他所需要的知识;其次是以探索者的热情和信心去探求未知的东西,探讨新的问题,并力图寻找出某些正确的答案;再次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运用规律性的知识和所获取的相关知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把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加以正确的阐释。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采用让学生当“小先生”——上讲台授课的教学方式,即一人主讲后,众人参与讨论、评析,教师最后讲评、小结,这就不走传统讲授法教学的套路了,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学活动中唱“主角”。这就把学生推到了主体地位,激励他们主动学习。所以,同学们说这个时候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了。2000级新秘班张运保同学,撰文谈当“小先生”的体会,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上个星期一,我上台讲新闻作品评析。我所讲的那篇新闻作品,是我从暑假时就开始准备的(因为是老师在上学期放假前布置的),到开学初,我到学校的阅览室、图书馆查阅了很多与我所讲的新闻作品有关的资料,自己也写了评析材料,还准备了很充分的腹稿,平常还站在讲台上进行练习……”从这段叙述中,我们获得了不少学生教改后反馈来的信息:一是学习主动、勤奋;二是学习带有探索性,探求未知的东西;三是学习要学以致用,解决具体问题;四是在学习中将自己的意见加以阐释。这样的学习,主动积极,具有独创精神,正是我们所要倡导的创新学习。
  开展教改活动,加强素质教育,一切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大一期间,教师主讲一些基础课是完全必要的。进入大学第二学年度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在讲授某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时,逐渐地采用讨论式、讲评式、探究式,以及让学生当“小先生”——上讲台授课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活动,这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引导学生创新学习是大有好处的。
  第二节 提供宽广的学习空间,开辟多样的学习渠道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这标志着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多地要依靠知识和人才。我们教育战线肩负着提供知识和人才支持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因此,教育工作必须要与“新阶段”的要求相适应,必须建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新阶段”的教育,必须创新,包括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功能创新、形式与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空间创新、教学视野创新等等。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宽广的学习空间,开辟多样的学习渠道,这是教育创新的要求,也是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首先,新的教育观念要求教学以人为本、树立人本的学生观。教学要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教学的重点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教师既要组织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相关的技能,更要引导学生发展自身的个体潜能。传统讲授法的教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听讲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其学习空间和学习渠道很有限,致使学生个体潜能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不利于人才的成长。教育创新,教学教改,应大力在素质教育中改变这种状况、积极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为学生开辟多样的学习渠道。琼大中文系在新秘、文秘等专业的教学中,指导学生结合教学,带着问题勤跑图书馆、阅览室;在校内让学生自主在党群系统选择相关部门定点见习;在校外组织学生轮流到五指山市、三亚市的党政相关部门和有关企业单位见习。这样为学生提供了较为宽广的学习空间,开辟了多样的学习渠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个体潜能和身心都得到较好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2000级新秘班开设优秀新闻作品评析课,任课教师早在授课前就布置学生自主精选一篇优秀新闻作品进行评析。教师授课一段时间后,转向指导同学们当“小先生”,有计划地安排他(她)们轮流上讲台讲授自选的新闻作品。同学们为了讲评好自选的新闻作品,自觉地把学习空间伸延到图书馆、阅览室,在那里开辟新的学习渠道,尽力开发自身的潜能,根据个人的理解和兴趣、爱好,选出新闻作品,写好评析材料,结果都较好地完成了“小先生”的讲授任务。有一次,蔡俏婷、周云雅两位同学在一个课时内分别评析了自选的新闻作品。小蔡同学评析新华社的电稿:《中国一日:数字与希望》,她用一串串、一组组生动鲜明而又令人惊讶的数字,说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中国正在崛起,中华民族已在振兴,祖国的明天将会更美好。小周同学评析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文章:《伤心一跪》,她依据文章叙述的事实,层层剖析,揭露和批判广东珠海一家电子公司的外国女老板的丑恶行径,她蛮横欺压中国职工,肆意加班加点又不付任何报酬,对不服从者还随意打骂。然而,某些职工贪图这家公司的高薪,在这个“口袋有钱的外国女人的面前”竟然不耻“下跪”。小周同学在讲台上既气愤又痛心,她动情地评析感动了听讲的同学们。第二节课是同学们参评和老师讲评、小结。同学们踊跃发言,对两位“小先生”的讲课作了高度评价,大家说:今天的新闻作品评析课,我们听后一喜一悲。我们为祖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深刻变化感到骄傲和自豪,为国人受外国老板欺压,为少数人在外国老板面前不耻“下跪”而悲伤和痛心。两位“小先生”讲授的新闻作品评析课,既体现出新闻专业相关的业务知识,又有强烈的思想政治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个班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地寻求新的学习空间,开辟新的学习渠道,学习成效高,写作进步快。该班黄守庆同学充分利用节假日,先后到《海南日报》、《海口晚报》、《海南经济报》、《文昌报》、文昌电视台和《五指山报》等新闻媒体单位当见习或实习记者,将学习空间不断拓展,从多种学习渠道获取知识,经受训练,在新闻采访、写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已在多家报刊发表新闻作品近70篇。后来,三亚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看中了该同学,拟聘用他到公司从事新闻工作。
  其次,新的人才观越来越要求人才素质的综合化、人才的人性化和人才的多样化。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迈进新的发展阶段,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人才必须具有多方面的能力,诸如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竞争能力、沟通能力、策划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以及综合多种知识和融合多元文化的能力等。从人才市场看,高精尖的专业人才固然受到青睐,而复合型人才同样十分抢手,文理兼通、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是最受欢迎的。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要与时代和市场的需求相适应,要为学生一生计议,让他们在宽广的学习空间,通过多样的学习渠道,不仅学会独立思考,学会科学思维,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学会做人做事的准则等,而且还要受到多种训练,提高多种能力。琼州大学中文系文秘等班级,针对部分学生生活品位不高,行为欠佳,重物质轻精神,重利轻义,缺乏文化素质修养状况,特别注重人文精神教育,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有意识地加强德育教育、警示教育,文明修身教育等,引导学生明确新闻工作者和秘书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尤其是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更是从事新闻和文秘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在业务学习方面,除了加强课堂教学外,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尽量为他们创造良好的课外学习条件,让他们多一些学习空间和学习渠道。如实施“写作训练工程”,要求每个学生自主进行多种文体的写作训练,在一个学年度内练习作文总计达50000字。这种课外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提高了写作技能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同时注意结合文秘班的专业特点,积极组织校外教育活动,在开放性的社会教育中为学生提供学习空间,开辟学习渠道。几年来,学校组织文秘班学员先后参加五指山市人大四届六次大会、市政协四届五次大会和五指山市庆祝“三月三”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的准备与接待工作,参加三亚市2002年度欢乐节的服务工作。学生直接参与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加强了与社会的联系,他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开辟了新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渠道,眼界大为开阔,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才干,激发了学习热情,强化了专业意识,较为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再次,新的教学模式要求从传统的单向式教学和填鸭式教学,转向多向交流,实施多向交互式和主动探究式的教学。传统讲授法的教学,由教师向学生单向输导,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渠道都是单一的形式。多向交互和探究式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彼此交往、互动的过程。师与生、生与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探讨,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琼州大学一位教师在社管班讲授“民俗学概论”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自探和自创的能力,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这个班的学员来自四川、贵州、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和海南等地,他们的家乡都有丰富的民俗事象。教师在授课时,鼓励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家乡的民俗资料,指导他们到校图书馆、阅览室参阅相关的文献,进而解答民俗学的有关问题。同学们把解答的问题写成书面文稿,教师从中选出富有代表性的材料,然后安排学生上台讲解,在全班交流。每当一位同学讲解后,皆有数位同学补充发言,大家热烈讨论、自由争辩,营造了良好的交互式、探究式的教学气氛。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同学们的学习由课堂走向课外,又由课外回到课堂,其间既有教师的讲授和指导,学生课内外的学习,又有师与生和生与生的交流和互动,学习空间宽广了,学习渠道多样了,而且很富有新意,这为学生自由、充分、全面地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的确是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和潜能、增长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三节 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教育创新,是顺应当今时代的强烈呼唤。我国于1999年召开了第3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推行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这一精神体现了新形势下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我们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教育创新,理应以这种精神指导教学,在教学中切实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探索教育思想的创新,树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其次要探索课程设置的创新,改变单一的基础性课程模式,建立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并重的课程模式;再次是要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改变填鸭式、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自主式、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这里,我们侧重于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略加论述。
  琼州大学的老师在教改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实行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倡导教学民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授课内容自学、交流,这是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课堂教学模式。比如学校在新秘班、社管班和文秘班等开设了中外优秀新闻讲评、中国民俗文化等课程。中外优秀新闻讲评,是在毕业班开设的一门课程,它带有研究的性质。同学们在学这门课程之前,先后学习了新闻学概论、新闻通讯写作、新闻采访会、新闻评论学等,并有过多次的新闻采访写作实践。在这个基础上,开设中外优秀新闻讲评,其目的是通过阅读、分析、研究典范的新闻作品,探究新闻采写的基本规律与相应的技能技巧,进一步提高新闻采写水平。这门课程的讲授,先由教师讲授相关的范文,然后实行开放性、研究性的教学,让同学们自选新闻作品,鼓励他们自学钻研,对自选的新闻作品加以评析,特别提倡谈自身的独特感受,发表独特的见解。为此,教师为同学们提供了探究新闻作品的平台,让大家轮流上讲台讲评自选的新闻作品,并让其他听讲的同学积极参评,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自由发言、自由争辩的极为宽松的气氛,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心情舒畅地参与讨论,参与交流。教师对同学们自学、讨论、交流的内容和范围不加限制,一个新闻标题,一则新闻导语,行文中有关语言和标点符号的使用,以及新闻作品的主题、情思和文笔等,无所不谈。在讨论、交流中,有的同学还结合探讨的问题畅谈生活体验和人生经历,有的还相互质疑问难,一个个都进入了探索的角色,他们运用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从多思路、多角度去探究问题,从而提高了认知事物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这样十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行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真正做到教学民主,对学生张扬个性和发展特长极为有利,同时还可达到学生之间“互补”、“互促”的目的。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扩大了课堂的信息量。学校还在社管班开设了民俗学概论课,教材分设若干章节,从多方面讲述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其中包括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岁时节日民俗、民俗信仰、民间科学技术、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和民间游戏娱乐等,同学们对这些民俗文化或多或少有些感知和理解。班上的几十位同学又来自不同的省区。我们在讲授上述章节时,实行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让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不同省区的同学,他们在讨论和交流中都以自己掌握的本地的民俗资料来阐述和理解相关的民俗问题,一个个都有话可说,饶有趣味,课堂的讨论和交流不仅气氛活跃,而且内容十分丰富。同学们在加深对相关民俗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之中开阔了眼界,增添了知识。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开放、民主的教学环境中,在同学间“互补”、“互促”的过程中,受到极好的锻炼和培养。
  传统讲授法的教学,其弊端之一就是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实践能力。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切实加强实践教学。这是探索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问题。特别是高职高专学校更要重视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加知识,增长才干,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为此,应积极探索基础理论教育与实际技术操作教育相结合的“双教”途径,探索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双基”做法,制订教学大纲与实训大纲相结合的“双纲”计划。近几年来,学校老师在高职高专的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了实践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首先,明确指导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的每个环节按照“双纲”办事,认真做好“双教”和“双基”教学工作。教学的思想明确了,就能自觉地适应时代发展与社会变革和进步的要求,改变传统讲授法的种种弊端,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指导教学,将启发式、开放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运用于教改实践之中,逐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次,结合专业学习特点,抓好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这方面,学校除了加强实际操作的相关课程教学而外,特别注重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指导和组织学生结合专业勇于实践,勤于实践。比如对学新闻的学生,指导和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勤跑市县党政部门和乡镇基层展开调查研究,采集新闻素材,写作新闻报道。有的同学还主动到校报编辑室,到邻近学校的媒体单位当见习生和实习记者。教师结合学生的实践情况,或召开实践汇报会,或布置实践方面的作业,让同学们畅谈体会,交流经验,通过总结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同学们在反复的实践中,既加深了对新闻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又逐步熟悉了新闻采写的技能技巧,不仅增强了实践能力,还熟悉了社会。部分学生毕业时,已能独立承担和完成新闻采写任务。所以,每届毕业生中都有部分同学到省及市县的新闻单位就业上岗。教师在文秘班的实践教学,一方面抓好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在校外建立多个见习、实习基地,让学生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到基地了解秘书工作的环境,感知秘书工作的职责,理解秘书工作的意义,明确秘书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老师指导学生自办刊物《文秘天地》,以此作为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交流思想、切磋问题的实践园地。起步之时,同学们面临种种困难,有的怯于写稿,有的说不懂得刊物如何编排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激发学生的写稿热情,并对同学给予具体的关怀。教师与同学们一道研究、确定《文秘天地》的栏目,结合同学们的学习和学习情况选好撰稿题目,让他们撰文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对学生的文稿,教师总是从严要求,指导学生反复修改,直到成文。与此同时,教师又指导《文秘天地》编委会的同学搞好封面设计,掌握编排技能,并让同学轮流参加编委会的工作,使大家都能参与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同学们在自办《文秘天地》的实践中受到锻炼,学到了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在见习、实习中的真实感受,以及存在的不足,促使他们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自我,在实践中健康成长。
  再次,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和社区调查抓好实践教学。对于新秘班、社营班和文秘班的同学来说,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社区调查,这是人文学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好机会。所以,我们在这些领域注重抓好实践教育,指导学生组建社团,积极参加诸如演讲协会、手抄报协会、南圣河文学社、摄影协会、书法协会等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在每年暑假,我们还组织学生展开社区调查活动。在这些实践教育活动中,同学们磨砺了意志,发展了个性,凸现了特长,增长了知识和才干,既培养了创新精神,又增强了实践能力。

知识出处

琼南兴教育人60年——琼州学院校史(1954-2014)

《琼南兴教育人60年——琼州学院校史(1954-2014)》

出版者:现代教育出版社

本书讲述了60年琼州学院的发展过程,阐释了琼州学院的办学宗旨和育人方向。内容分五篇,包括“60年办学概述篇”、“海南民族师范学校时期办学篇”、“通什师专时期办学篇”、“琼州大学时期办学篇”和“琼州学院时期办学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