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学校办学的积极影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琼南兴教育人60年——琼州学院校史(1954-2014)》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37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学校办学的积极影响
分类号: G758
页数: 3
页码: 67-69
摘要: 该文章主要讲述了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学校办学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自治州师范学校的创办引起了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发展民族教育的关心和重视,使得海南民族地区的师范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同时,自治州人民政府也采取了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培训教师,提高师资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这些措施对推动海南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关键词: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师范学校 民族教育

内容

自治州师范学校的创办,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引起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发展民族教育的关心和重视。1957年4月,广东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师范学校一些问题的意见》,强调师范学校要面向小学。1958年8月,广东省教育厅又制定了《关于规划师范学校的意见》。“意见”中提出:其一,专(行)署办一些规模较大又较完善的师范学校,主要办3年制中师和专区的函授师范,并可设小学行政干部训练班;其二,县办小型师范,开设中师、初师班及根据实际情况开办各种短期师资培训班,在职教师业余进修或函授学习班;其三,恢复在中学内设师范班。这样,海南民族地区的师范教育又有了新的发展,增设了新的县办师范学校。
  东方县师范学校于1959年初在东方新街镇创办,当年招收中师、初师班各1个,学生90人。1960年增设幼师班,招收初师、中师和幼师班各1个,共180多人。
  琼中县师范学校于1959年9月在琼中乘坡镇创办,设3年制初师班,当年招2个班,学生99人。1960年学校迁往营根镇,招初师班2个,学生79名,中师班1个,学生25名,学制均为3年。乐东县师范学校1959年创办于乐东黄流镇,当年招初师班2个,学生99人。上述3所学校招生属于国家计划,学生伙食费、书籍费由学校供给,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
  1961年,广东省对中师进行了调整:其一,控制招生人数,3年不大发展;其二,公社一律不招初师生,各小学除接纳师范毕业生任教外,还可短期培养部分高、初中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其三,不满20万人口的城市,不单独设立师范学校等。经过相关的调整,东方师范学校于1962年停办;乐东、琼中师范学校则于1963年停办。
  在这期间,自治州人民政府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培训教师,提高师资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1958年东方县教育局设中师函授站。第一期学员40名,请琼台师范的老师面授,开创了自治州函授教育的先例。1959年琼中师范开设函授班,招收不具备初师文化程度的教师,当年有59人参加函授学习,函授课程为语文和数学,学制3年。
  1960年东方师范办师训班,招收50名初师和民师进行培训,主要学习小学生教材教法。1962年陵水县教育局在陵水学区办了3期师资培训班,招收本县高考落选学生中成绩优良者和在职小学教师共64人进行培训,为期3个月。1962年自治州教师进修学校成立,当年开设干训班和师训班,招收学区主任、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及教师脱产进修,干训班主要学习政治和学校管理,教师班主要学习文化课和教材教法。
  与此同时,各县分别举办普通话学习班等,还选派中小学校长、教师到广州、北京等地进修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学校领导干部和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教学业务水平都有了进一步提高。

知识出处

琼南兴教育人60年——琼州学院校史(1954-2014)

《琼南兴教育人60年——琼州学院校史(1954-2014)》

出版者:现代教育出版社

本书讲述了60年琼州学院的发展过程,阐释了琼州学院的办学宗旨和育人方向。内容分五篇,包括“60年办学概述篇”、“海南民族师范学校时期办学篇”、“通什师专时期办学篇”、“琼州大学时期办学篇”和“琼州学院时期办学篇”。

阅读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
东方县
相关地名
广州市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