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州学院60年办学概述(1954—2014)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琼南兴教育人60年——琼州学院校史(1954-2014)》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354
颗粒名称: 琼州学院60年办学概述(1954—2014)
分类号: G528
页数: 60
页码: 1-60
摘要: 本章记叙了琼州学院1954—2014年60年办学概述,包括:琼州学院60年办学规模的巨变、琼州学院60年的办学宗旨与育人导向、琼州学院60年办学的优良传统、琼州学院60年办学的创新精神、编后语等内容。
关键词: 琼州学院 办学 三亚市

内容

第一章60年办学规模的巨变
  琼州学院扎根琼南兴教育人,从1954年至2014年,已是60个春秋岁月了。60年来,学校办学层次逐级提升,办学规模逐年扩大。一所学校的办学规模变化是评估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每每成为展示学校发展的一扇透明窗口。琼州学院校史的首章,就是透过这扇窗口,观察学校60年来办学规模的巨大变化,展示学校的快速、健康发展。
  第一节 60年各办学时期的基础设施与教学设备建设
  琼州学院的早期办学,即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学校办学时期,教学设备建设资金投入极少,进入通什师专和琼州大学办学时期,虽然增加了教学设备建设的资金,但也是有限的。鉴于此,在上述三个办学时期,对其校舍与教学设备建设就一并概述。而琼州学院办学时期的教学设备建设有了快速发展,本节行文中“教学设备建设”所记述的内容,概为琼州学院办学时期的教学设备建设情况。
  一、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一)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学校的校舍建设(1954—1977)
  1954年,在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党委的领导下成立了“海南师范学校筹建委员会”。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备工作,3月1日“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初级师范学校”正式成立,自治区主席王国兴任名誉校长,张玉锦任副校长并主管学校全面工作。当时校舍建设十分简陋,仅有5间土墙茅草房。1955年,学校在自治州人民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开始筹建瓦房新校区,当年就建成2座教室,1座宿舍,1座办公室。1958年至1959年,学校发动师生员工自力更生,广大师生员工自己动手烧砖瓦、备木料,一鼓作气建起大礼堂、饭堂、大操场及科学馆等。至此,学校校舍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与此同时,学校购置一些必要的教学设备。随后,校舍又有扩建,约为1000平方米。
  (二)通什师专的基础设施建设(1977—1993)
  海南建省后,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海南省通什师范专科学校”。通什师专的校舍为原广东民族学院旧房,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含附小),有藏书70000多册,其中外文图书1500多册,期刊近700种。此外,在中文、政史、数理、化生和英语等系各设一个资料室。
  当时学校设有电教室、物理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室。电教室设有电子计算机室、电视教学室和语音室,物理实验室分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四个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四个实验室。有电脑、录像机、电视机、复印机、录音机等教学设备,以及JT—1型晶体管特性图示器、GS—79多用途光学实验仪、BM—2000型迈克尔干涉仪、72型分光光度计和自动电位滴定仪等先进仪器,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三)琼州大学的基础设施建设(1993—2006)
  1989年,海南省政府决定将海南省通什师范专科学校和海南省通什教育学院两校合并组建琼州大学(专科),省政府办公厅于4月17日下发《关于成立琼州大学筹备委员会的通知》,并将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办公大楼及干部宿舍区等10万平方米的房产和33.3公顷地产(包括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州府、党校、民族宾馆)划归琼州大学。1993年7月29日,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在通什师专和通什教育学院基础上成立琼州大学,学校当时占地500亩,校舍面积101512平方米,其中学生宿舍15966平方米。建有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电脑室、语音室、电教室、地理室、历史陈列室、卫星电视接收站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约100万元,图书28万册。
  (四)琼州学院的基础设施建设(2006—2014)
  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为了拓展办学空间,提高办学效益,2005年7月,学校向三亚拓展,租借了位于三亚市荔枝沟北侧的农垦三亚中专校舍办学。2005年秋季,旅游系、数学系的大部分师生搬进三亚农垦中专(即琼州大学三亚教学基地),开始了三亚校区的办学历史。2007年经有关部门批准,学校在三亚市国营南新农场规划征地758亩,并于2008年1月动工建设三亚校区。同年9月,中文、旅游等5个系的师生搬迁至三亚校区。2009年9月,学校主校区由五指山市搬迁至三亚新校区。
  目前,学校两校区占地面积共1487.1亩,约合991390平方米。学校大力推进三亚校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学生宿舍、教学行政用房等校舍进一步得到完善。目前,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为171435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110999平方米。现在,三亚校区规划建设的一期、二期建设项目已基本完工。新建2幢公共教学楼31247平方米、2幢理工实验楼37362平方米、文科实验楼17833平方米、理工办公综合楼15310平方米、8幢学生公寓87305平方米、留学生公寓22701平方米、学生食堂10966平方米、校行政办公楼8035平方米、图书信息中心楼31792平方米、体育艺训练馆7000平方米等项目。五指山校区重新制定了改造建设规划。2012年度,学校已有总建筑面积358788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71435平方米,生均12.16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110999平方米,生均7.87平方米。目前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满足教学、科研、实验和办公等方面的需求。
  二、教学设备建设
  (一)教学设备与实习场所建设
  学校逐年加强了教学设备建设,以近三年来为例,学校共投入5910.84万元用于购置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比例分别为15.2%、30.7%、40.4%。2012年末,学校已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9863.37万元,生均为6839.6元,大型仪器设备67台(单价10万元以上),价值1406.07万元。教学用计算机2786台,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数19.75台。学校逐年提高实验室建设专项经费,不断改善教学实践条件,整合组建了一批需求广、受益面大、基础性强和能承担多学科、多专业、应用型实验教学任务的实验教学中心。已建设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9个校级实验中心,96个专业实验室。多媒体教学及语音室,总座位数达15603个,每百名学生配备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座位数为110.6个。学校已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2884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基本涵盖全校所有学科和专业。全校实验室装备设施不断充实优化,实验室使用率逐步提高。与此同时,学校还逐步加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投入,形成校内外结合、校企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能够较好地保障和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习、实训需求。目前,学校现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84个,基本涵盖所有本科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拥有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设施和条件,基本满足学生多层次的实践教学需求。
  (二)教学图书馆设备建设
  学校五指山校区图书馆使用面积18500平方米,阅览室座位2480个。三亚校区建筑面积31792平方米的新图书馆已于2013年9月投入使用,阅览座位3600个,借阅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
  目前,图书总数161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7万册,电子图书34万册,拥有纸质期刊近200种,电子期刊900余种,全文数据库资源55个,馆藏资源学科门类齐全。经过多年的建设,图书资料已形成与本校专业设置与办学规模相适应,传统资源和数字资源、馆藏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相互补充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图书资源购置经费稳中有升,最近三年共投入经费11536657元,年均投入3845552元。学校图书馆还积极参与行业内外各层次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以自我保障和联合保障相结合的文献资源保险体系,服务手段先进。图书馆实行全开架借阅,每周开放时间105小时,网络信息资源每天24小时开放,实现了与省内高校和三亚地区各图书馆之间的馆际互借。设置有200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免费供读者检索信息资源和阅读电子资源。近三年,各类资源的利用率稳步提升,仅2012年,电子资源点击量就有258164次,年生均电子资源点击量为225.87次。
  2008年以来,学校不断加强海南省民族研究基地建设,陆续建成海南省民族研究图书库、海南少数民族研究论文库、海南少数民族研究图片库、海南少数民族研究多媒体库、海南少数民族研究资讯库等。这在海南少数民族研究方面,凸显了学校的特色优势和取得的成绩。
  (三)校园网络建设
  随着三亚校区校园建设加快,学校同时加大了校园网络的改造和升级,不断完善校园网建设,形成了功能齐全的网络系统,在本科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有校园网出口宽带为公网3.1C+教育网100M,信息节点16220个,有线网络已全部覆盖教学、办公、生活各个区域,且各区均已安装无线网络设备,极大地满足了师生的网络使用需求。校园网络使用效果良好,师生通过校园网进行教学活动,分享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式,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学校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收录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中国数十所名校的数千门精品课程和视频公开课,建立了网络学习平台,较好地发挥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和多方面的作用。
  第二节 60年各个办学时期的招生概况
  一、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学校招生情况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初级师范学校,于1954年2月中旬筹建,3月15日成立。同年春季招收1个初师班,学生45人;秋季续招1个初师班,学生63人,学制两年。
  1955年,更名为广东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学校。
  1956年秋季开始设立中师班,并招收中师4个班,共200人;另招2个初师班,共100人。
  1957年,招收1个中师班,共50人;招收2个初师班,共100人。
  1958年9月16日,经中共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党委批准创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专科学校。
  1958年至1959年,中师生和初师生各招200人。1958年在校生为685人,1959年在校生为590人,达到了办学以来的最高峰。
  1959年7月,高校进行调整。海南行政区党委根据广东省委的部署,决定将于1958年9月16日创办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专科学校并入海南师范专科学校。为了照顾自治州地区的民族特点,经请示广东省高教局同意,合并后仍然保留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专科学校的名称,即一个办学机构两个校名。当年暑假,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专科学校的85名学生和部分老师正式并入海南师专,自治州师专随之停办。
  1960年至1963年秋季,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学校每年都按计划招收300至600人不等的学生,但由于自然灾害的持续蔓延等原因,部分学生离校回家,致使在校生逐年减少。虽然受上述因素影响,但学校在这一阶段集中全力做好教学工作,形成了“尊师爱生,积极劳动,勤奋读书”的优良传统和校风,教育教学质量开始逐步提高。
  1964年至1965年,学校各方面取得了进一步发展。1965年,共有11个教学班(包括2个进修班),在校生达450人,教职工达28人,附属小学1所,学生670人。
  1966年至1972年,学校中断招生。
  1973年至1976年,学校以培训的方式开设脱产“民办教师”班,同时招收部分工农兵学员来校学习,学制为一年至两年。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后,从1977年至1981年,自治州师范学校开设大专班,培养自治州地区急需的中学教师。1977年,设置中文、数学2个大专班,招生70人。1978年以后,学校办学逐渐正常化,招生规模总体上呈递增趋势。
  二、通什师专招生情况
  通什师专经历了由大专班逐步发展的办学历程。大专班从1977年至1983年,每年均有招生,数年累计招生千余人。1983年10月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大专班基础上复办自治州师范专科学校,拟定在校生600人。海南于1988年建省后,原自治州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海南省通什师范专科学校。通什师专从1988年至1993年琼州大学建校前,招生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具体情况如下:
  1988年,招生270人,在校生890人;
  1989年,招生279人,在校生790人;
  1990年,招生279人,在校生790人;
  1991年,招生311人,在校生783人;
  1992年,招生385人,在校生786人;
  1993年,招生425人,在校生1120人。
  三、琼州大学招生情况
  1993年7月29日,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在通什师专和通什教育学院的基础上建立琼州大学。1994年4月13日,琼州大学正式挂牌成立。学校在正常招生的情况下,每年招生确保民族生比例占全校招生人数的40%左右,同时设立“民族班”,培养少数民族人才。1994年至2005年,生源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学校办学规模逐渐扩大。
  四、琼州学院招生情况
  2006年2月14日,教育部批准在琼州大学基础上建立琼州学院。从此,琼州学院成为琼南少数民族地区唯一一所公办本科高等院校,实现了办学层次的提升。2006年以来,办学影响力不断扩大,学校招生规模逐年增加。
  第三节 60年办学的学生就业概况
  琼州学院60年办学,在前期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学校和通什师专两个办学时期,其教育教学都是单一的师范教育,为琼南各市县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琼南地区民族基础教育发展很快,师资需求逐年增加,学校每年向社会输送的合格毕业生,都能在当地就业工作。通什师专和琼州大学长期以民族师范教育为主,为琼南民族地区培养中小学教师,每届毕业生基本在民族地区就业。随着学校的发展,通什师专和琼州大学都先后设置了非师范学科教学班,由于是新开办的应用型教学班,培养社会急需人才,所以毕业生就业都在80%以上,有的就业率还更高一些。比如通什师专于1988年秋季创办的新闻秘书班,很受社会欢迎,前几届毕业生近乎100%就业,如今琼南各市县党政部门的相关单位,皆有学员任职,有的还担任领导职务。
  琼州学院实现专升本后,学校规模扩大了,设置的学科专业也多了,办学定位更明确,办学思路更清晰。制定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在精心培养琼南地区中学师资人才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在这方面,
  学校经常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职业资格培训和学习,职业资格证书获得率高。学生在校不仅积极加强本专业基本理论的学习,还积极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每届学员在毕业前,一般都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理想,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导游资格证”、“秘书资格证”、“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化学检验工资格证”等证书,这既体现了学生强烈的职业发展意识,又展示了毕业生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近年来,为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学校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促进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创业。学校坚持“以学生成才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在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畅通就业信息、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学校编印《毕业生就业指导手册》,指导学生合理定位,主动就业,到基层就业。每年举办各种层次、类型的招聘会30余场,为毕业生提供6000多个就业岗位。2011、2012两年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0%、88.8%。学校新办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生态学专业在2012年首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分别达到98%、92%,说明学校新办专业具有很强的市场适应力和竞争力。
  学校招生就业处与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琼州学院应届毕业生半年后跟踪调研”,据此所形成的《琼州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提供的数据,学校2011届毕业生就业后的平均月收入2920元,与全国非“211”本科院校(2933元)基本持平;毕业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为51%,比全国非“211”本科院校(50%)高1个百分点;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为59%,比全国非“211”本科院校(49%)高10个百分点;毕业生工作与职业期待的吻合度为53%,比全国非“211”本科院校(44%)高9个百分点。这些数据显示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较高。2012届毕业生在海南就业的占毕业生总数的76.3%,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达到84.88%,符合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的要求,亦达到学校育人的目标。
  学校多年来秉承面向海南、辐射全国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在生活上给予热情的关怀,在专业学习和品德修养方面从严要求。学校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学校向社会输送的合格毕业生,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踏实、朴素、勤奋、诚信等优点,普遍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良好评价,获得的满意度都较高。学校培养的本专科学生,已有一部分学生在就业后逐渐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少数人走上了领导岗位,体现出学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在对近年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调查中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的达94%以上。学校积极为三亚市各企业、各单位提供了大批实习、见习、兼职的学生,学生工作积极,吃苦耐劳,表现优秀,深受各用人单位的欢迎。
  学校60年的办学,为海南省培养和输送的毕业生万人以上,尤其是为海南省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历史性的巨大的贡献。社会各界对琼州学院60年办学给予了好评。2010年以来,新华社、海南在线、南海网、人民网海南视窗、海南日报、三亚晨报、中国新闻网、中国日报、光明日报、三亚电视台、海南电视台等媒体曾就学校办学成就、学生活动、发展势头等进行的宣传报道达273次,给予了积极的关注,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增添了学校办学的活力。
  第二章 60年的办学宗旨与育人导向
  在琼南民族地区,琼州学院是唯一的一所公立省级高等院校,肩负着为海南地区培养合格中学师资的重任。学校60年兴教育人,一直坚持以服务少数民族为办学宗旨,以社会需求为育人导向,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学之路。
  第一节 坚持服务少数民族的办学宗旨
  古往今来,国家的振兴,民族的昌盛,大都是以教育为本。领导我国走上改革开放征程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早在1983年就对教育改革作出重要指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教育战线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时代重任,其任重道远不言而喻。就民族教育而言,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来说,更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党和国家在建国后,立即在广大民族地区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办学兴教,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一时间,从中央民族学院,到西北、西南、中南、云南、贵州等区域性的地方民族学院,以及担负基础教育的各类学校都纷纷建校挂牌,招生办学,掀起空前高涨的民族教育热潮。国家大力倡导兴办民族教育,其宗旨就是服务于少数民族,培养民族人才,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民族教育的特殊功能作用。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学校,她是琼州学院最初的前身,这所师范学校就是在兴办民族教育热潮之中,于1954年春天诞生的。当时,学校只有5间茅草房作为校舍,学校职工仅7人,自治州主席王国兴出任学校名誉校长,另一位领导张玉锦为副校长,主持学校的全面工作。我们撰录校史的同志,虽然昔日没有机会体验当时办学的简陋、艰辛,而今执笔记叙这段办学历史,的确感慨万千,心里不免泛起波澜。论办学条件,说是差之又差不言过分。而党和政府的重视,又是那样让人感动,他们对民族教育的关怀,真可用“无比”二字来表述。5间茅房的校舍,当年春秋两季招生,第二年又招两个班的新生,在校生共255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42人,所占比例高达90%以上。由此可见,自治州党政领导躬体力行,兴教育人,就是笃志大兴民族教育,为当地少数民族服务。
  坚持为少数民族服务,这是琼州学院办学伊始的宗旨,它一直传承至今,成为学校坚定的办学方向和光荣传统,也是学校的办学特征之一。琼州学院在每个办学时期,都把民族教育放在首位。学校对于少数民族学生,从招生录取,在校学习,到毕业分配,每个环节的工作都力求做精做细,收到良好的效果。为了多招录少数民族学生,学校采取宽进严出的原则,录取时分数放宽一点,新生进校后严加管理,促其健康成长。多年来,通什师专一直担负着为琼南民族地区培养初中教师的重任。学校的领导、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都心系民族教育,为培养合格的初中师资人才齐抓共管,认真搞好教学。学校为在校的民族学生开“小灶”,开设小班,选派善于做思想工作、关心体贴学生的老师任民族班的班主任;挑选教学能力强,教学方法好,爱岗敬业的老师作为科任教师,组织各学科的教学活动。这样培养的毕业生,深受琼南各市县相关中学欢迎。通什师专办学方向正确,办学成绩显著,曾于1988年荣获国家教委的嘉奖,被美誉为不愧是民族地区的育人摇篮。
  1993年并入琼州大学的通什教育学院,她与通什师专为姐妹院校,这所学院除了培养民族师资外,还承担琼南民族地区相关中小教学管理人员等一般干部的培训任务。学校在当地办学有成绩,育人结硕果,曾于1991年被海南省教育厅评为“全省师资培训工作先进单位”,1992年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学校”。两所姐妹院校合并为琼州大学(专科建制)后,仍肩负着琼南地区民族教育的重任,在民族教育战线不断作贡献,被海南省委、省政府评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琼州学院办学60年,无论是前期,还是中后期,都坚持为琼南少数民族服务,在民族教育战线精心为民族地区培养民族师资,造就民族人才,为当地输送了一批批合格的毕业生,他们不仅学有成就,同时又热爱故土,有着开发和建设美好家乡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理想。一种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与时代责任感,产生巨大的驱动力,促使他们在家乡奉献才华,大展宏图。海南民族地区各市县的领导和群众以及用人单位,每每都以“安心工作,默默奉献”这两句话来概括、表达其对本地区回乡工作的琼大毕业生的赞许,有的还美称他们是民族地区“永久牌”的教师和干部。现在,琼州大学和其前身通什师专及通什教育学院为海南民族地区培养、输送的民族师资1万余人,约占海南少数民族总人数的1%,他们遍布海南民族地区的169所初级中学。纵观琼州学院民族师范教育,人们欣喜地看到:琼南地区民师教育培育的“桃李”之花,如今已盛开五指山区。
  在琼南民族地区,琼州学院具有智力和人才的优势。学校在科学研究领域,多年来也一直坚持为少数民族服务。海南黎族苗族居住的地理环境多为山区,山里自然资源丰富。黎族有民间谚语道:“五指山是百宝箱,百宝箱里百宝藏。”行走琼南地区,举目是成片的橡胶园、槟榔园、椰子园和香蕉园。海南宝岛上的万泉河、南盘江和昌化江等名江大河,以及尖峰岭、霸王岭、鹦哥岭、黎母山、五指山和吊罗山等六大林区,这些山山水水,纵横交织,大自然的造化和恩赐,在这里构建了珍贵的原始森林,神奇的热带雨林和热带动植物王国。学校从事自然学科研究的教师,深入琼南地区实地考察,精选课题,书写论文,撰述著作,为琼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助推器的作用。比如国家农业部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香蕉种质资源保护》、《香蕉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橡胶树分子标记的开发、遗传图谱的构建及胶乳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酶解香蕉茎干中纤维素机理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对海南宝岛热带经济作物的栽培、开发和利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至于琼南地区的黎苗文化,更是成为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点研究对象。多年来,学校围绕民族文化研究,组织人力编撰的论文、文集,以及学术专著、文丛和大型多卷本著述,林林总总,粗略统计不下1000万字。其中,国家“八五”中华基金课题《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黎族教育史》、国家教委专项资助课题《黎族“合亩制”研究》、省级课题《五指山民族文化研究丛书》,以及《黎学新论文集》、《黎学新论文丛》和2010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业发展项目库的多卷本《中国黎学大观》等,就是这方面的代表著作。海南民族文化的系统研究,对于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民族团结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而其学术价值也是不容低估的。
  琼州学院建校在琼南民族地区,自建校之日起,学校60年来一直融入当地多民族的社会生活之中。每年大型的民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兴起的椰子节、欢乐节,以及有关市县举办的嬉水节、绿橙节、芒果节和香蕉节等,学校师生都就近与当地兄弟民族同庆同乐,载歌载舞的人群,绽放张张笑脸,乐融融的场景令人流连忘返。学校始终把自身视为社会大家庭的成员之一,在校区周边凡有社会公益活动开展,比如送书下乡,军民文艺汇演,市政环境整治,城镇河道疏通清理等,师生都踊跃参与,乐于贡献力量。琼州学院办学60年来,与琼南人民朝夕与共,和睦相处,共建团结进步的和谐社会。
  2006年升本以来,学校适应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形势的要求,根据海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创新发展,实现了由以专科教育为主向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办学层次转型、由单一的师范性向综合性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转型、由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由相对粗放松散的管理模式向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转型、由重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向重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的方式转型、由封闭的山区办学向开放的国际化滨海旅游城市办学的空间转型等六大转型。学校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出台了琼州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等多个规划,厘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定位,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较为完整的目标定位。总体目标定位:“十二五”期间,把学校建成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区域性、开放性、多学科、多层次特征的省属公办应用型大学。到2020年,把学校初步建成国际化、开放性、特色鲜明的区域性应用型品牌大学。
  第二节 坚持以社会需求为育人导向
  坚持以社会需求兴教育人,这是琼州学院在办学实践中所悟出的道理,同时也为学校办学实践所证明,实践证明它是符合办学规律、产生良好办学效益的正确途径。我们从琼州学院为琼南兴办民族师范教育的发展史清晰地看到,学校创办了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学校,随着学校的发展,从开设大专班,一直到琼州大学办学时期,都是结合社会的需求坚持发展民族师范教育,这样做受到琼南人民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
  琼州学院坚持以社会需求兴教育人,十分注重社会调查研究,通过调查了解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倾听社会各界人士对学校办学的意见和建议。学校曾多次组织调研小组,分别深入琼南相关市县进行教育调查研究。有些时候还邀请琼南地区民族教育第一线的同志来校指导教学,或座谈讨论教学相关问题。学校在专升本的关键时刻,邀请琼南各市县分管教育的领导和职能部门人员来到学校,举办教育教学工作专题研讨会。这些工作的开展,为学校办学增加了活力,同时也增强了学校办学的自信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人才市场的供需也时有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海南旅游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上升为国家战略地位之后,更是如火如荼迅猛发展。而在琼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特别是开发以森林为主的森林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不仅林区植被多样,物种丰富,而且还有充沛的水文资源,所以不乏奇特的热带雨林景观和水文景观。广大的黎族苗族人民长期勤劳耕耘于五指山区,创造了地域特色鲜明和民族色彩独特的黎苗文化,当地的人文生态景观多姿多彩。多年来,一批批黎苗儿女投身旅游事业,热心开发家乡的旅游资源,他们建议琼州学院为民族地区培养兴办旅游产业的人才。当时的琼州大学结合新形势下的人才需求,积极组合教学资源,在旅游系、外语系调整相关专业,增设新的课程,加强旅游外语和旅游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中文系、政史系在有关课程讲授中,增添了黎族苗族相关的历史文化,特别是民俗文化的教学内容。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为琼南地区培养了一批社会急需的人才,输送的毕业生有的取近就业于当地旅游战线,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生力军。
  琼州学院于2006年专升本后,进一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在这方面,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确立了“服务需求,心智为本,通专结合,德能并举,知行合一,创新自立,勇于担当”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改革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逐步建立了具有学校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根本问题,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大学生教育理念中汲取养分,提出“心灵教育、智慧立人”的教育理念,注重启迪符合学生发展的心灵智慧,不断开发学生的学习智慧、生存智慧和社会发展智慧,鼓励学生在发展个人爱好与兴趣中完善健康的人格,提高内在精神境界,开掘与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审美力和创造力,做到知行合一,成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促使学生的成才、成长、成人的全面统一。
  学校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借此不断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学校还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能力特点、就业需求,通过实验班、兴趣班、创新实验室、学生社团、志愿者组织等多种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内外教育活动。学校还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建立讲座、住校教授制度,吸引校内外名师来传授治学之道,名家来讲做事之道,名人来论为人之道,营造活跃的学术氛围、吸纳多元的学术文化,通过开展学生科学素质、人文素质、艺术素质、就业创业能力、心理健康等各方面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学校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做好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的工作,学校遵循“以社会需求和服务地方为专业设置导向,以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职业技能为专业培养核心,以优化结构和强化特色为专业建设方向,以重点提升和整体推进相结合的专业建设对策”的专业建设思路,科学制定“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出台《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明确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方向和标准,专业总体布局逐步体现了应用性特点,与海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较高的匹配度。近三年,学校积极申报符合地方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新专业,根据海南省旅游相关产业发展需求,开设了俄语、休闲体育、会展经济与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根据海南社会与教育发展需要,开设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心理学、学前教育等专业。这些专业设置与海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较高的符合度。学校现有39个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管理学、理学、历史学、工学、艺术等9大学科门类。全校专业建设与发展呈现两大趋势:即由专科教育为主转向本科教育为主,全校目前有51个招生专业,其中有12个专科专业,比例为23.5%%;由单一师范性为主转向多科性综合应用型为主,现有39个本科专业中,只有12个师范类专业,仅占本科专业的30.8%,其他本科专业占69.2%,初步形成服务地方产业、行业发展的多专业办学格局。
  第三章 60年办学的优良传统
  琼州学院广大教职人员,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吃苦耐劳的精神,认真踏实的作风,力排种种困难,艰苦创业60年,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培育出优良的办学传统,成为学校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这里从教师队伍、干部队伍和校风、学风几个层面,对琼州学院办学的优良传统加以概述,撰录入史。
  第一节 几代教师艰苦奋斗,为服务少数民族默默奉献
  琼州学院兴教育人60年,在艰苦创业的进程中,铸就了一支深受琼南地区人民好评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具有不少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艰苦创业的人生,默默奉献的情怀,敢于创新的精神。
  琼州学院60年办学,大部分时间都在五指山校区。五指山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改革开放前,乡村农业生产封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多年摆脱不了贫困的境地。贫困地区要发展,而振兴地区经济的“基石”就在于教育。琼州学院面迎困难进大山,毅然把学校建在五指山下。毋庸讳言,在这所学校从事教育工作是艰苦的。对于每位教师来说,面前都摆着一个十分具体而又现实的问题:面迎艰苦,经受艰苦的考验。老师们身居简陋校舍,心系教育事业。他们深知我国的教育是为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它具有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多方面的功能。学校教学人员不多,管理人员缺少,部分教师勇挑重担,既当教师,又做教学管理工作。学校启用这种“双肩挑”的办法,挺住困难,确保学校教学活动正常开展。“双肩挑”始于通什师专办学时期,经琼州大学沿袭至今。大凡出任“双肩挑”的教师,一般都以双倍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活动之中,他们身上彰显的一种精神,就是令人敬仰的艰苦奋斗精神。这里,我们不妨举例为据,以事实展示老师们的艰苦奋斗精神。
  学校现今的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现任院长杨兹举,早在通什师专办学时期,就是一位勇于承担“双肩挑”的青年教师。他外表看似瘦弱,但在教学活动中却浑身是劲,讲坛授课精力充沛,处理教务工作有条不紊,随处都可见到他的朝气和活力。他从五指山下通什师专,走到琼州学院三亚新校区,20多年一直拼搏在“双肩挑”岗位上。如今,这位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还担任海南省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主任,他同时还承担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研究、曹禺戏剧研究、公共事业管理学概论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并被聘为旅游管理硕士生导师。繁重的教学任务,事务众多的行政工作,一肩担在这位精干而瘦弱的中年教师身上。他20多年的艰苦奋斗,创造了业绩,赢得了广大师生员工的尊敬和好评,海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他“海南省高校名师”和“海南省师德标兵”的光荣称号。这位老师只是琼州学院教师队伍中的代表之一,类似的人与事还有不少,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载入校史,将会激励我们更加发扬光大,不断前行。
  改革开放前,琼州学院在五指山区办学,由于山区环境封闭,整个社会少与外界联系,所以学校也基本是封闭办学,外面少人来,学校也少走出去。在一个学期数月内,不少教师没有去一次海口,一是没有出差机会,二是因为海榆中线乘车难行。乘车过阿陀岭,晕车呕吐不止,心脏肠胃有病的苦不堪言。也许老师们乐于静居,崇尚清贫,一年四季都潜心于本职工作。在校园里,我们看到当班主任的滚爬在学生中间,科任教师成天都为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而勤奋工作。至于带学生校外实习,更是繁杂艰辛,但老师们从不推诿,每每都是乐于担当。老师们每年送走一届毕业生,又迎来一届新生,年复一年,多少个春秋岁月,一直坚守本职岗位,为发展琼南地区的民族教育默默作奉献。有的老师夫妻俩把知识奉献给学生,然后又让儿女接过接力棒,又继承父辈事业,敬岗敬业琼州学院。
  学校一位长期研究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学者,他在20世纪90年代带领几位老师,先后编撰出版了《黎族“合亩制”研究》和《历史的跨越——黎族原“合亩制”地区的变革》两部著作。国内法学著名学者、海南大学资深教授王毅武热情撰写书评,在书评中写道:“在前些年‘金融高烧’与‘房地产泡沫’的年代不少学者受不住清贫与寂寞而‘下海追款’,或‘离经叛道’了。在此种环境之中,尤其是在经济、社会、文化比起省会海口又差两个档次的通什,《跨越》的作者能够面对清贫与清静,数年‘面壁’,数年‘爬格’,以心血与辛苦铸就《研究》与《跨越》两本著述,实在令人敬佩!”①琼州学院许多教师乐于清贫,甘于寂寞,这些正是他们多年默默奉献情怀的具体表现。
  改革开放的东风吹进了五指山区,科学的春天来到琼州学院校园。常年封闭的山区多了一些生气,山里人有的走出去,到广州、深圳开始新的工作。与此同时,外面也有人走进来,考察五指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琼州学院沐浴改革之风,打破了以往的沉静,人们解放思想,思改革,求变化,开拓办学新局面。老师们分析形势,深入调查,把握人才市场的新动态,瞄准琼南各市县对传媒和文秘人员的急迫需求,开办了新闻秘书班;城市社区事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从事社区工作的人才,学校通过申报获准创办社区管理专业。改革开放在深入,学校必须紧跟形势,老师们寻梦追梦,年年月月盼望晋升本科院校,中文系的老师们在学校领导下,积极筹划,优化教学资源,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尝试开办了本科班。老师们不仅在教学方面敢于创新,而且在科研领域敢于提出想法,迈出新步伐。
  通什师专时期办学,主要任务是为琼南地区培养初中教师,学校一直没有开展科研活动。进入20世纪90年代,学校破天荒地组建了民族文化研究室。其实,广大教师拥有着不容低估的科研实力,他们对科研工作是极有热情的。民族文化研究室启动第一个科研课题,是评析琼南地区兄弟民族的文学作品。令人没想到的是,当时学校中文系的老师通通参与了这项科研活动,由此可见,大家有着强烈的科研欲望。众人拾柴火
  ①参见韦勇、武耀廷、陈立浩主编《黎学新论文集》(下册)《黎族经济发展的补空之作——评陈立浩等主编的〈历史的跨越〉》,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版。
  焰高,这项科研很快结题,公开出版了《海南民族文学作品选析》一书。科研“零”的突破,激活了士气,增强了信心,特别是琼州大学成立后,老师们结合教学和学科建设,积极开展科研活动,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学科,都先后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的课题完成任务,结出硕果,展示了老师们勇于科研实践,敢于攀登和创新的精神。这里,我们不妨以《黎族教育史》的结题评语为例,看看专家、学者的评价。该书是国家“八五”期间中华基金课题多卷本《中国民族教育史》的子课题。《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主编韩达先生,他在审阅《黎族教育史》后致函该书主编、副主编,写了这样一段文字:“……黎族是一古老民族……能够做到设立编、章、节,有内容,有观点,反映和总结这段教育历史(原始社会部分),诚属不易,应是创举,这也是国家民委请不少专家审定我们多卷本书稿后,共同的看法。我为你们辛勤劳动的成果高兴,并致谢意。”《黎族教育史》的作者没想到对黎族原始教育的研究,专家们以“创举”二字写下评语,给予高度评价。
  琼州学院升本以来,为适应学校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学校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积极探索各类人才队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搭建聚才平台,完善选才机制,强化服务质量,拓宽引才渠道,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水平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实现了教师队伍从数量到质量、从单一到多元、从国内到国外的历史性转变。我们可以预料,今日琼州学院这支坚持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将在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中创造新成绩,作出新贡献。
  第二节几代干部淡泊明志,为服务少数民族实干兴教育人琼州学院在60年办学的进程中,学校干部队伍几经新老更换,历届领导承前启后,代代薪火相传,培育了扎根琼南淡泊明志,为服务民族实干兴教育人的办学优良传统,表现出奋发有为的精神。
  琼南是山高水曲、蜿蜒漫长的山区,这对学校干部特别是校级领导干部来说,无疑面临种种特殊的挑战和考验。如今,琼州学院在琼南根深叶茂,一派生机。当人们谈到学校的深刻变化,自然联想到学校潜心教育、笃志办学的干部队伍,热议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别样精、气、神。这支领导干部队伍具有坚强的党性,他们听从党的召唤,只要党组织做出安排,二话不说,毅然一头扎进山区,来到琼南兴教育人。他们带来党的优良政策和教育方针,立志要在办学中把党的温暖传递给琼南地区的学生们。他们肩负历史的使命和时代重任,一种敢于担当的精神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坚定他们迎接种种挑战的坚强意志。他们为了学校兴教育人,紧跟新的形势,拓展办学新校区,晋升办学新格局,学校几代领导呕心沥血,追逐梦想。在多少个冬去春来的岁月里,他们深思谋划于通什师专,跃马扬鞭于琼州大学,奔走于琼南民族地区各个市县,北上海口请示领导、南下三亚商议市校共办教育。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在琼南市县各级党政领导的支持下,通过学校几代领导和几代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三亚新校区于2011年5月10日举行隆重的落成典礼,本科建制的琼州学院也随之挂牌招生。
  在琼州学院无论是任教,还是当干部特别是校级领导干部,必备的条件之一,就是作风踏实,精明强干,办事务实,具有实干精神。琼州学院在琼南办学60年,其中50多年都是五指山下的通什开展教学活动。这里教育教学起点低,从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的初师起步,然后经民族师范学校、大专班、通什师专,逐步发展为琼州大学。办学层次有了提升,但办学条件仍是不足,教学设备简陋,教学人员缺少,领导岗位编制有限。学校环境艰苦,师生员工进出学校,抬头见高山,低头爬山路。在这样的山区工作,不说老弱病残难以适应,就是身体欠佳的中青年也会感到精力不济。对领导干部来说,更是要精干、实干。所以,在他们身上有一种务实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琼州学院领导干部正是在琼南山区实干兴教育人的。琼州学院这支忠诚民族教育事业的干部队伍,他们工作踏实、求真务实,在实干中探索前进。“事业无穷年”,这是唐代韩愈的诗句(见《秋怀诗十一首之一》),它说明做任何事业是没有尽头年月的。琼州学院的干部队伍,几十年来为琼南民族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今他们迈步从头越,正以实干精神开创兴教育人的新局面。
  时代在前进,琼州学院在发展,学校“专升本”后,学校领导班子以清晰的办学思路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带领广大师生员工意气风发搞教学,振奋精神搞科研,使学校焕发出现代大学的时代气息。
  首先,学校领导班子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着力塑造学校的大学精神和核心文化,确立了“心灵教育,智慧立人”的教育理念、“心灵管理,悟性工作”的管理理念、“心灵关爱,仁德利人”的服务理念。学校领导班子把握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全面总结和系统梳理了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思路、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上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各项规划,并制定相应配套措施保障其顺利实施。学校领导班子善于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充分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源,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实现了“向三亚拓展”、“省市共建”、“校院二级管理”、“基地群建设”、“硕士学位点建设”、“旅游协同创新”、“国际教育文化合作交流”、“债务化解”等各个阶段目标,推动了学校的六大转型,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学校领导班子重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逐步建立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学校治理结构,构建了“咨询、决策、执行、监督”四位一体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水平。近年来,学校持续深入开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论,召开了本科教学研讨会、应用型本科建设理论研讨会、实验室建设工作研讨交流会,坚持重大事项上教代会审议通过制度,通过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专家组织,充分发挥教授的主体作用,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学校科学发展。2011年学校获得海南省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的荣誉称号。
  再次,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长期在高校或教育系统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熟悉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具有较强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近年来,学校领导着眼于高等教育的发展,着眼于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推动学校管理重心下移,激发了学校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中层领导干部大多数有多年从事教学实践及教学管理的工作经历,具有较强的贯彻执行能力、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能够较好地理解、把握和落实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办学思路,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琼州学院新组建的校级领导班子成员年富力强,坚持讲政治,敢于创新教育,在办学实践中善谋划、懂教育、会管理,具备总揽全局,谋划科学发展的能力。
  第三节 高扬时代精神的校风学风
  在这一节,我们对琼州学院60年办学的校风学风加以概述,着重记叙琼州学院办学时期的校风学风建设。
  一、琼州学院60年几个办学时期校风学风概述
  琼州学院从其前身民族师范学校办学之日起,就十分重视校风学风建设。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的民族教育刚刚起步,办学条件十分有限。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学校在极其简陋的校舍挂牌招生,这种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精神,就是一种优良的校风。当时,这种校风转化为学校办学的强大动力。在自治州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学校全体师生以劳动兴校,他们自己动手,备办砖瓦、木材等,在短短的几年内就修建起初具规模的校舍。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培养,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强调学习劳动技能,热爱祖国,立志做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这种校风学风,一直传承下来。
  在大专班、自治州师范专科学校,以及后来合并组建琼州大学的通什师专和通什教育学院,学校办学倡导“严明纪律,严格管理”,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加强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其校风、学风都受到社会的好评。琼州大学成立后,学校以“团结、严谨、勤奋、创新”为校训,强调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学校“专升本”后,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提出了“明德,博学,励志,笃行”的校训。学校长期以来,坚持“育人为本,创新为魂,服务为先”的原则,逐步厘清了“聚人才,强内涵,兴特色,精管理,提质量,求创新,重应用”的办学思路,树立了“心灵教育、智慧立人”的教育理念,“心灵管理、悟性工作”的管理理念和“心灵关爱、仁德利人”的服务理念。现在,学校充分利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好机遇,不断加强校风学风建设,深入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生动活泼、扎实有效、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培育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氛围,陶冶师生情操、启迪师生心智,唤起青年大学生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展示出弘扬时代精神的校风学风。
  二、琼州学院办学时期的校风学风建设
  琼州学院办学时期,一举改变前期专科教育的格局,在晋升为本科院校之后,学校从强化制度管理和塑造人文精神等多种途径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一)健全规章制度,促进校风学风建设
  健全规章制,完善工作机制,大力促进校风学风建设。学校成立了学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考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办
  法、评先评优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构建了校风学风建设实施、评价和激励的长效机制。
  学校狠抓“四风”(校风、教风、班风、考风)建设,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一是以校风培育学风。发扬学校优良传统,以提高素质为宗旨,以规范管理为手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校坚持学风检查通报、纪律检查、学生素质综合测评等制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是以教风引领学风。加强教学督导,规范教学各环节。制定了关于加强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教师道德规范,加大班主任、辅导员培训考核力度,有效发挥了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在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三是以班风带动学风。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学习帮扶活动,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强化班集体、班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引导带动作用,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在班级内形成了比学赶帮、共同进步的良好风气。建立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沟通机制,构建了学校、家庭和学生的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以考风促进学风。重视考风建设,考前重教育,考中强管理,考后严处理。各院系组织召开考前动员大会,召开诚信考试主题班会,开展诚信考试承诺创建活动,加强巡考和考风督导。近三学年,图书馆图书资料借阅量逐步增加,主动到实验室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多。学生遵守校纪校规,言行举止文明,教学生活秩序井然,学生违纪受处分比例下降,考风考纪良好。2010—2012年,学校优良学风班级的比例每年均为35%,有5个本科班获得省级“优秀班级”荣誉称号,30名学生获得国家级“优秀本科生”荣誉称号,5名学生获得省级“优秀本科生”荣誉称号。
  学校历来重视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服务学生成长。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设专职辅导员50人,公寓辅导员18人,辅导员总人数68人,按照师生比1200的要求,基本满足需要;配备了专职心理咨询教师1人,兼职教师8人;班主任223人。学校成立了学生工作委员会,设立党委学生工作部、团委和招生与就业处等职能部门,二级学院设学生工作办公室和团委。学校建立了一支以学校领导、中层干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五位一体”的强有力的学工队伍,为学生指导与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强化教育指导,引领学生成才。一是强化学习指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安排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跟踪指导,安排教师指导学生参加专业科研,撰写实践论文和各类学科竞赛活动。要求辅导员、班主任积极开展思想教育、行为引导和学业指导。近三年来,教师指导学生效果较为显著,先后有31人次荣获省级社会实践、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二是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学生阳光成长。构建了知识普及、教育活动、指导咨询、危机干预、理论研究一体化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模式。每年开展大一新生心理普查工作,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对筛查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通过开展及时的心理咨询,或通过电话咨询、回复邮件等形式进行追踪服务。在学校宣传栏开设心理专栏,举办“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在活动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大学生阳光成长。三是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学校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作为必选课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大学一二年级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主,大学三四年级以专业技能训练和就业、创业教育为主,坚持分级引导,开展就业创业教育。举办全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大学生创业大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创业大赛。开展职业能力培训工作,2012年共有近2000名学生获得各类专业资格证书。四是深化学生励志教育,帮助困难学生成长。近3年来,学校累计投入学生资助经费600多万元,资助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近11000人次,安排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近400个,开辟“绿色通道”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112人,专项资助在校的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减免学费,为来自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和海南水灾等灾区的学生减免学费或发放补助金。学校还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励志教育,邀请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康辉、海南励志大学生张九精等来校作励志讲座,激励学生励志笃行,心怀感恩,好好学习回馈社会。
  (二)注重塑造大学人文精神,促进校风学风建设
  学校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其实质就是培育受教者的人文精神。对人的教化培养,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强调人文精神的培育。《周易·贲卦·彖传》有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唐代经学家孔〓达对此释曰:“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画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在古人看来,人文教化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变化个人的气质,增进实践心性的功效;
  一是求取社会、国家的平安。①培育人文精神如此重要,作为造就人才的高等学府,无疑是塑造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基地。琼州学院在办学的进程中,对学生的培养坚持“育人为本”和“德育为先”,一方面引导学生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一方面率领学生与时俱进,立志学好本领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特别是学校专升本后,新组建的校级领导班子,在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方面,创新育人思路,采取极富有新意的做法,提出“心灵教育、智慧立人”的教育理念,同时提出相应的“心灵管理、悟性工作”的管理理念和“心灵关爱、仁德利人”的服务理念,并通过设立“琼州学堂”,建立住校教授、讲座教授、客座教授制度,让学生直接聆听国内外心灵道德高尚、智慧超群、学识渊博的专家、学者的专题讲授,直接与名师、名家、名人对接、对话。这种创新的做法,使学校人文教育增强了针对性,提高了实效性,学生的心灵智慧得到了启发,心智有了健康发展,能够自主学习,主动求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成长、成才和成人的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心融神会,从而不断地提高内在的精神境界。
  学校开设“琼州学堂”后,学术气氛十分活跃,先后邀请中科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科院院士杨乐教授,国际数学大师、诺贝尔奖获得者丘桐成教授,北京大学王建国教授,著名诗人余光中,著名作家王蒙等国内外知名人士、专家、教授,举办学术讲座,广大师生从中受到高尚的心灵道德启迪,接受了多方面的智慧陶冶。2013年12月31日,著名诗人余光中应邀来到琼州学院作学术报告。莘莘学子不仅酷爱①《中国哲学辞典》,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3年版。
  余光中先生的诗作,而且更是仰慕诗人的爱国情怀和人格魅力。大家兴致勃勃,早早地就涌进学术报告厅,静候聆听诗人的演讲。余先生精神矍铄,他在热烈的掌声中,带领师生朗读其乡愁系列诗作《民歌》:“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在余先生看来,大家集聚学术报告厅,但却不是一次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报告,而是一次“嘉年华会”,是品尝诗歌韵味、魅力的盛会。余先生对《民歌》一诗的深情吟诵,对诗歌的精辟论述和生动演讲,令聆听者神情专注,领略回味无穷的诗韵,整个报告厅洋溢着浓厚的学术氛围。
  席间,校党委韦勇书记代表学校向余光中先生颁发特聘教授的聘书,并朗读起即兴创作的致余光中先生的诗作《家有佳韵》,以表达师生对余光中先生的致敬、致谢之情。以诗相敬,以诗相赠,这成了琼台两地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这首赠余光中先生的诗后来刊在《海南日报》副刊上,今转录于此,以飨读者,让琼台文化交流佳话得以广泛传承。
  家有佳韵
  当你趟过这浅浅的海峡
  可曾回首那张旧小的船票
  梳理那淡淡的乡愁
  也松绑你那白发里收藏的轻柔与微笑
  当你踏入这热带的校园
  是否也忆起那曾经火热的年华
  山也高峻 海也深邃
  那青春的蓝海拍上了心岸的早潮
  只想你的诗不再忧愁
  一片云如同那老去的邮票
  落幕黄昏的昨夜
  让微笑写意你酒醉新年的歌谣
  还请你常坐这热带校园的讲台
  却不是那乡愁的船摇
  用那长河的短歌漫调
  开启你诗韵里甜润的乡苗
  “琼州学堂”开讲以来,不少名师、名人、专家的学术报告,成了广大师生向往的学术殿堂,在这里开阔眼界,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树立理想,明确人生航标,校园里充溢着浓烈的大学人文精神,润化为师生们工作和学习的精神动力。
  学校依托多种行之有效的塑造人文精神的平台建设,形成了学生勤奋好学、乐学争优的学习氛围。通过举办优秀学生学习经验交流会、优秀毕业生报告会,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围绕专业特色开展学风建设活动,如人文社科学院以美韵杯朗诵比赛、理工学院数学建模训练等,这些活动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学校部分二级学院重视把人文精神塑造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人文社科学院本着“学院抓精品、专业抓特色、班团抓普及”的工作思路,围绕学风建设,积极建设学术讲座品牌,以培养学院师生治学风气。2012年,该院先后在三亚校区和五指山校区分别开办了“人文讲堂”和“润心坛”学术讲座,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主讲,为广大师生搭建与文化名家面对面交流的平台。
  “人文讲堂”已成功举办13讲,先后邀请深圳大学易松国教授、《三亚日报》金乐敏总编、北京大学岳庆平教授、北京农业大学李鸥教授、国家一级作家李少君、《光明日报》高级记者魏月衡、澳门大学程祥徽教授等专家、学者担任主讲,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在全校引起强烈反响。
  “润心坛”是该人文社科学院专门为五指山校区学生打造的一个学术讲座品牌,已成功举办5讲,先后邀请《三亚日报》资深记者萧真、北京大学岳庆平教授、《三亚日报》金乐敏总编等专家担任主讲,受到了五指山校区师生的热烈欢迎。“人文讲堂”、“润心坛”秉承文化包容的传统,邀请国内专家、学者就文学、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知识、学术前沿相关问题等开展学术讲座,活跃了学生的学术思想,丰富了学校人文气息,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精神氛围。
  “天涯讲坛”由学校宣传部与三亚市社科联携手创办,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主讲党在新时期的理论建树,或评析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或在哲学、美学和文艺学等学科领域开展专题讲座。中共海南省委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彭京宜教授等,先后作客“天涯讲坛”,其精彩的演讲,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塑造人文精神,丰富校园文化,促进校风学风建设
  1.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师生情操
  近些年来,校园的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辩论赛、十大歌手大赛、大学生论坛、体育类竞赛等文化活动时办时新,精彩纷呈。据统计,在短短的3年里,学校共举办各类校园文化活动400余项,约有8万人次参加了活动。2012年,学校在校园内承办了三亚市高校文化节专场活动等多项大型社会文化活动,广大师生深受人文熏陶,提升了文化修养和艺术品位。
  人文社科学院办学以来,一直重视在大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力争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情操,全面拓展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学院坚持以品牌带动,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的理念,陆续打造了“山海流韵文艺晚会”、“美韵杯朗诵比赛”、“阳光绿韵文艺晚会”等校园文化活动,还举办了“天涯诗会”、“演讲比赛”、“假面舞会”、“校园歌手大赛”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3年来,举办的文艺活动达80场次,累计参与人数6000多人次,培育了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全面提升了人文素养。
  学校还以学生社团为依托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开展了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学生社团活动月、科技文化活动月等活动。社团文化节是学生社团的品牌活动,至今举办了7届,每届都评选出“精品社团”。精品社团蓝丝带海洋保护社团、艺卿舞蹈协会、管弦乐社、疯狂英语俱乐部、商务·英语协会、粤语会馆、炫姿公关礼仪协会、青岛拓展协会、辩论协会等社团组织的系列活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营造了校园人文精神氛围。
  2.开展多样的实践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学校一向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各个专业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皆提高了社会实践环节的比例。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课程教学实践等。学校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采取学院组队实践和个人分散实践等形式,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开展一次社会调查研究,并撰写一篇社会调查报告。近三年,我校每年累计有12000人次以上参加由学校及二级学院团委具体组织开展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每年均有多篇学生撰写的实践论文获得海南省暑期优秀社会实践论文一、二、三等多项奖励。
  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进行社会实践,并要求部分课程必须包含实践环节。近年来,学校所有专业均有部分课程进行了实践环节的训练,走出了清一色的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新闻学专业和新闻采编专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特点,安排学生到三亚日报社见习。社会工作专业把课堂开到了戒毒所,民族学课程安排学生去回辉村、回新村参加民族学田野调查,并撰写了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
  3.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精神学校非常重视青年志愿者活动,每学期均利用节假日,积极组织广大青年志愿者立足三亚,面向海南,广泛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在三亚福利院、三亚孤残儿童、三亚社区、海南戒毒所,以及海南民族地区,都是青年志愿者的服务活动场所。全校每年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累计300次以上,参与人数15000人次以上,并逐步打造了“朝阳行动”、“夕阳行动”、“圆梦行动”等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并在实践中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地方,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好评。
  广大学生自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讲文明、讲礼貌,展现了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风貌。近三年来,学生参加无偿献血4007人次,献血量共计1279850毫升,学校为此年年被评为海南省“无偿献血先进单位”;为支援灾区,学校学生为汶川、玉树地震灾区共捐款164748.5元。利用学生智力优势,为三亚市及周边市县义务支教,志愿者还利用节假日为部队义务演出,他们开展的各种义务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学校的志愿者非常热心公益活动,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近3年来,他们先后建立了博鳌亚洲论坛、文明生态村、街道社区、敬老院等30多个志愿者服务基地,创建了“让青春之火照亮希望之星”、“关爱农民工子女”等30多个特色项目,利用这些基地、特色项目优势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次,参与志愿服务3万多人次,为成千上万的服务对象送去了温暖和爱心。学校连续4年荣获“全国关爱女孩青年志愿者行动”优秀组织奖。
  4.培育人文精神,激励勤学成才
  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人文精神的培育,激励广大学生学生学习勤奋,获得了优秀的成绩。近3年来,学校表彰在思想品德方面优秀的学生达6810人次,奖励金额达531万余元。其中,获得励志奖学金达815人次,海南省优秀贫困大学生奖学金达84人次,优秀学生干部1785人次,服务奉献奖452人次,自强自立奖494人次,十佳团干30人次,优秀团干715人次,优秀团员1346人次,学校在校生中有学生党员1357人,占学生总数的10.4%,有入党积极分子2551人,占学生总数的19.5%,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达49人次,获得“三好学生标兵”达338人次,获得“三好学生”达1207人次,获得“科技创新奖”达197人次,获得“宣传创作奖”达179人次,奖励金额总计近200万元。
  学校还积极组织开展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每年举办一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等,组织同学参加省、校举办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等。近三年来约有500多人次自愿参与各级别的比赛,荣获海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三等奖25项,优秀项目奖12项;荣获海南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三等奖16项。此外,还荣获学校大学生创业大赛一等奖6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32项。
  学校还积极开展以“技能竞赛”为载体的活动,举行“挑战杯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演讲赛、辩论赛等各类科技文化竞赛和评比活动。积极组织参加省级以上竞赛和评比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201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在此项比赛中成为海南省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成绩最好的学校,并获“高校优秀组织奖”。学校在校生还荣获“全国安利杯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金奖、“海南省首届文化艺术节”文华奖等多个奖项。
  综上所述,琼州学院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学校健全的规章制度确立了有效的组织保障,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塑造,为校风学风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发挥了巨大的支撑作用。如今,琼州学院成为琼南地区唯一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学校领导班子正引领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建设高扬时代精神的校风学风。
  第四章 60年办学的创新精神
  琼州学院60年办学的历史,一直是在克服困难中前行,在坚持创新中不断进步的。我们回顾历史,在1954年的春暖花开时节,春意浓浓的琼南地区,而各民族兄弟迫切盼望兴办和发展民族教育,面对这种情况,当时海南黎族苗黎自治州主席王国兴,毅然出任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学校名誉校长,他躬体力行带领7名教职人员,在五指山下南圣河畔的5间茅草房,创办了琼南第一所民族师范学校,她就是琼州学院的伊始前身。这在办学史上,无疑是一种少见的创新举措。琼州学院开启的办学历程,就是以创新精神迈出的第一步。随后,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学校掀起办学热潮,广大师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建起砖瓦房的新校舍。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创新的办学实践呢?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琼州学院更加注重培育创新精神,以新的思维方式和办学理念,在办学实践中先后突破封闭办学的格局,突破办学单一的格局,突破科研“低层次徘徊”的格局。本章就这“三大突破”加以概述。
  第一节 突破封闭办学的格局
  改革开放前,琼南山区交通闭塞,社会经济处于封闭状态,山区的教育教学自然受到影响,基本上是封闭办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改革开放的号角,唤醒了沉睡的琼南山区,通什师专的校园吹来和煦的改革开放之风。学校一举打破长期的封闭办学模式,制定开放办学的方案,决定从外地引进人才。学校从千里之外,引进一位东北师范大学的中层干部,任命为通什师专校长。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悠久,师范教育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位领导的到来,对通什师专办学从指导思想到教学方式和教学实习等多方面,都产生了积极影响,起到切实有效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一些教学人员也先后引进到校任教。
  进入琼州大学时期,学校的基本任务之一,仍是为海南民族地区发展高师教育。因此,学校把推进民族高师教育发展放在重要地位,决定走开放办学之路,在原有的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化等10个师范专业的基础上,千方百计提高师范专业的办学层次,促进民族师资素质的提高。学校与辽宁教育学院等院校先后联合开办了本科函授教育管理专业、政史教育专业、英语教育专业和数学教育专业等,从而形成了琼州大学师范教育的新格局,开拓了琼大培养民族师资的新局面。上述几个本科函授专业的学员在本地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如毕业于本科函授教育管理专业的关义信同志,回到乐东县新任该县教育局副局长,挑起了主管全面工作的重担。再如回到白沙县民族中学任校长的符国建、回到保亭县民族中学任校长的陈颖贤等,他们在领导岗位上开拓进取,办学政绩突出,深受领导和群众的称赞,成为县级优秀中学校长。
  琼州学院晋升为本科院校后,开启了新的办学历程,对开放办学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有了新的举措。学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体会到:教育服务于社会,必须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反之,社会的发展,必然要求教育服务社会,发挥教育的特殊功能作用。而今,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遍布全球的互联网的形成和发展,让人们在人类的大千世界,可以足不出户而全知天下事。这为开放办学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提供了必备的条件,人们可以凭借高科技的信息手段,获悉和了解国内外相关学校的学科专业和图书资料,甚至还可以利用各种形式的远程教学为开放办学服务。学院着眼于新的形势发展,在开放办学的过程中,还致力国际合作办学。2008年4月,学校获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公有10个“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之一,搭建起与国际交流合作接轨的教育平台,为世界发展中国家培训高级人才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学院加强对外学术交流,先后邀请瑞典林雪平大学刘大可博士,德国柏林艺术大学马勒特教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著名语言学家、博士生导师彼得·柯林斯教授等多位国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同年,学校应邀参加了包括“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大学校长论坛在内的国际性教育和学术会议7次,签订合作协议14项,聘请外籍著名专家4人。学院还与泰国、越南、埃及、叙利亚、摩洛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突尼斯、黎巴嫩、德国、奥地利、俄罗斯等国家的14所国外知名高校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同时与泰国、马来西亚、乌克兰等国家的3所高校达成合作意向。与此同时,学校依托省市共建平台,先后与省旅游委、省海洋与渔业厅等行业主管部门,与三亚鸿州国际游艇会有限公司、中科院三亚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等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建立教学实践、实习及科研基地,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
  琼州学院开放办学和对外合作交流不断深化,路子越走越宽阔。学校初步构建了开放合作育人体系。目前,学校与天津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大连工业大学,以及“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学研等方面的合作,协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依托省市共建平台,先后与省委宣传部、省旅游委、省海洋与渔业厅等行业主管部门,与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三亚深海研究所等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建立实习实践及科研基地,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外合作交流不断扩大。现在,中奥旅游管理本科联合培养项目正式招收78名学生,开创了我校国际化办学的新局面。近几年,学校有20名学生志愿者赴泰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菲律宾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有14名学生赴国外留学,在校留学生人数增至67人,生源国家增至7个。随着对外合作交流的不断扩大,学校先后多次组织和参加相关的国际会议。仅在2013年,学校就组织和参加国际会议8次,国内会议13次,接待国外院校来访、交流活动14次,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亚非发展中国家旅游管理高级研修班、第六届中俄旅游教育论坛、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区域学中方研究中心首届学术年会等重大活动。
  第二节 突破办学单一的格局
  琼州学院的伊始前身——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师范学校,该校自1954年诞生之后,经过20多年的发展,至1977年创办了大专班,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为自治州专科师范学校,该校于海南建省后改名为通什师专。30多年来,学校一直承担琼南地区的师范教育教学任务,为琼南各市县的中学培养初中教师。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在变革,时代在前进,此时的通什师专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开拓办学的新局面,这是学校领导和广大教职员工都很关心的问题,也是校园热议的话题。改革开放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办事。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通什师专从学校和琼南地区的实际出发,锐意改革,创新办学思路,积极探索突破办学单一的格局。为民族服务是学校的办学宗旨,继续办好师范教育,为琼南地区培养中学所需的合格师资,这是必须恪守不变的。学校在坚持办好师范教育的同时,着眼于琼南各市县急迫需要一批从事新闻传媒、宣传和文秘工作的人员,决定发挥学校办学潜力,创办新闻秘书班。学校申报获准,于1989年秋季招收新闻秘书班学员。这是学校首破师范教育的单一格局,从此开始了非师范教育学科或专业的建设。新闻秘书班连续几年招生,生源充足饱满。学校向社会输送一批批新闻秘书人员,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每届毕业生都是100%就业,少数学员还被海南相关的省新闻单位录用。随着琼州学院的发展,当初的新闻秘书班,逐渐分为新闻学、秘书学,并分别于2011年开办新闻本科专业,2013年开办秘书学专业。
  首破师范教育单一格局的良好开局,增强了学校办学的自信心,激发了广大教职员工办学的热情,随后又增设经济管理班、物理系开设电化教学班、数学系开设电脑财会班,从此开拓了学校办学的美好前景。这里,我们再以学校人文社科学院为例,从一个侧面,展示学校创新办学的丰硕成果:
  ——1989年创办新闻秘书专业,首破师范专科学校师范教育的单一格局。
  ——1999年挂靠海南师范大学创办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这是当时学校开办的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本科专业,成为学校本科办学的起点和先锋。2002年,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成为教育部批准的试办的2个本科专业之一。经过多年建设,2010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被海南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该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2009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2009年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2007年学院历史学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其中中国古代史课程2006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历史学专业本科教育团队2007年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2002年创办社区管理专科专业,2008年创办社会工作专业,2012年3月,海南省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在学校挂牌成立,2013年5月,经民政部批准,成为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形成部、省、市共建新机制。2013年,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校各二级学院,在相关的学科领域,都以创新的精神,突破了以往办学单一的格局,创办了新的学科或专业。2006年晋升本科院校以来,学校适应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形势的要求,根据海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创新发展,实现了由以专科教育为主向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办学层次转型、由单一的师范性向综合性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转型、由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由相对粗放松散的管理模式向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转型,由封闭的山区办学向开放的国际化滨海旅游城市办学的空间转型等六大转型。学校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出台了琼州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等多个规划,确保在“十二五”期间,把学校建成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区域性、开放性、多学科、多层次特征的省属公办应用型大学。
  第三节 突破科研“低层次徘徊”的格局
  我国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的重任,同时又面向社会,承担为社会服务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这“四大”职能是我们高等院校办学的方向和基本要求。琼州学院60年的办学历程,其办学层次是逐级提升的,由民族初师教育起步,进入20世纪70年代才跨入高等教育的门槛,先是开设大专班,随后创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专科学校,在海南建省后该校更名为通什师专。这所学校通过一个时期的办学,创办了中文、政史、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专业,教学班近10个,然而,全校却没有一个科研机构,科研基本是“低层次徘徊”的局面。这样的状况,不符合高校办学的要求。一所高校,就自身建设而言,没有科学研究,是很难言提高教学质量,更不要说搞好学科建设,凸显办学特色了。就面向社会、服务社会而言,学校没有科研成果奉献于社会,其服务社会自然就是有限的了。地方性的高等院校,理应把当地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学校的科学研究范围。琼州学院建校在琼南地区,研究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探索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经验等,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如此看来,突破学校科研“低层次徘徊”的格局,其紧迫性和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1989年秋季,学校引进一位从事新闻秘书教学的教师,这位老师同时专攻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他向学校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建立一个民族文化研究室。至此,学校组建了第一个正式的科研机构,科研工作随即展开。新组建的民族文化研究室,室主任就是引进的那位长于民族文化研究的老师,他组织和带领一批老师,着重研究琼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民族经济与文化教育,以及数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研究室自成立以来,已经历了20多个春秋,其科研机构的层次在逐级提升,科研成果既有量的增加又有质的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讲,民族文化研究室的科研实践,是学校突破科研“低层次徘徊”的格局,创新学校科研工作的一个缩影。这里,我们不妨试看学校各个办学时期,民族文化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
  ——通什师专办学时期。民族文化研究室以研究海南民族文学为第一个科研课题,于1992年编撰出版近30万字的《海南民族文学作品选析》;另一项课题是民族文化研究室与当时的海南省少数民族工贸总公司合作,前者承担撰写书稿,后者提供出版印刷经费,合作推出《海南椰文化 民族三月三》一书。该书指定为海南省首届国际椰子节的献礼图书,在海口举办了该书的首发式。
  ——琼州大学办学时期。这时的民族文化研究室扩建为研究所,原来的室主任提升为研究所所长。这个时期的民族文化研究,开拓了新的局面,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的好评。研究所先后完成的多项课题,都是没有人做过的,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比如国家教委专项资助的《黎族“合亩制”研究》、国家“八五”期间中华基金课题《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多卷本)中的《黎族教育史》,海南省社科联和省教育厅立项的有《五指山风韵——海南民族文学探析》、《五指山基业——海南少数民族教育探究》、《历史的跨越——黎族原“合亩制”地区的变革》、《热带雨林绿韵风姿——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绿色生态文化探究》,这几部专著后来结集为《五指山民族文化研究丛书》。上述先后问世的科研成果,获得多项奖励,有的还受到极高的评价和赞誉。《黎族教育史》中的首编《黎族的原始教育》,作者分章设节,撰文运用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心理学和宗教学等多学科知识,以3万余字的篇幅,从大教育的视角,多层面论述了黎族的原始教育。多卷本《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主编韩达先生,在审阅《黎族教育史》后致函该书主编、副主编,写了这样一段文字:“……黎族是一古老民族……能够做到设立编、章、节,有内容,有观点,反映和总结这段教育历史(原始社会部分),诚属不易,应是创举,这也是国家民委请不少专家审定我们多卷本书稿后,共同的看法。我为你们辛勤劳动的成果高兴,并致谢意。”《黎族教育史》的作者没想到对黎族原始教育的研究,专家们以“创举”二字写下评语,给予高度评价,更激发了作者研究兄弟民族历史文化的热情,当然也增强了自信心。
  20世纪90年代中期,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调研分析全省高校科研现状时,就指出当时的琼州大学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工作领先于其他院校。
  民族文化教育研究所后来扩建为研究中心。前期的科研成果受到世人的关注,得到社会的认可,提升了学校在民族文化研究领域的地位。
  2006年,海南省启动了重大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编撰《海南历史文化大系》,这是为庆祝海南建省20周年的一份特殊献礼。“大系”共计100本著作,分为特区卷、社会卷、历史卷和民族卷等10个分卷,每个分卷集纳10本专著。各分卷的主编,由大系“学术委员会”选聘,当时琼州大学长期从事民族文化研究的陈立浩教授,荣幸地被聘为民族分卷的主编。“大系”的编撰,组织和调动了全省数百位人文社科研究工作者。当时琼州大学能参与这样重大的科研活动,并成为编撰民族分卷的主要力量,“大系”编委会印发的简报还对民族分卷的编撰工作给予好评。应该说这是学术界对琼州大学民族文化研究实力的认可,也是学校获得的一项殊荣。
  ——琼州学院办学时期。这时学校民族文化科研机构已提升为省级,由省社科联和学校联合共建海南省民族研究基地,挂牌于琼州学院。在新的形势下,学校启动浩大的黎学研究工程,从不同的层面,以不同的形式,全面、系统研究黎族文化。学校于2012年编撰出版110万字的《黎学新论文集》;随后编撰出版《黎学新论文丛》,该“文丛”集纳《黎族哲学初探》、《黎族生态文明概览》、《黎族织锦与文身研究》、《黎族民俗与民间工艺美术》、《黎族传统音乐与舞蹈》和《黎族民族文学》等6部专著,由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出版;大型学术著述《中国黎学大观》(多卷本,分设历史、文化、社会、生态和文艺5个分卷,每个分卷集纳5部专著,约100万字),该“大观”于2010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业发展项目库,其中的“历史卷”由海南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文化卷”正在出版社审稿之中,其他各卷将陆续编撰出版问世。上述《黎学新论文集》、《黎学新论文丛》和《中国黎学大观》(多卷本),它们集中展示出学校多年致力于黎学研究开拓的新局面和与时俱进的历史轨迹。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敢于以创新精神突破科研“低层次徘徊”的格局,不断加强科研机构建设,增强科研实力,开拓科研新局面的科研实践历程。
  学校突破科研“低层次徘徊”的格局之后,由于领导的重视,许多教师都以高涨的热情,结合教学和学科建设,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在不少的学科领域推出了可喜的科研成果,比如在文化学方面,有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从黎族村落看城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乡村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在语言学方面,有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黎语方言之比较研究》;在历史学方面,有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关系史研究》;在宗教学方面,有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新时期海南宗教势力的兴起与治理研究》;在自然科学方面,有中德1996—2000年DAAD资助合作课题《农业部门模型在海南农业政策分析中的运用》;有中国农业部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香蕉种质资源保护》、《香蕉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香蕉茎中纤维素机理研究》;有2003—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海南区域性非线性农业政策分析模型及其在决策中的运用》、2005—2006年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择优资助课题《农业税收政策调整对海南经济部门的影响研究》、2007—2008年国家软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安全问题研究》、2009—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天然橡胶供求安全问题研究》、农业部948项目子课题《中国香蕉产业组织化发展研究》、农业部热带作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子课题《热带作物的市场竞争力与策略》、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南省城市生活垃圾产业化的经济学研究》、海南省统计局世行项目《海南省绿色GDP核算——水资源核算》;在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方面,有省级重点实验室申报的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圆鼻巨蜥的空间需求、热需求和能量分配策略》;在环保治污和安全方面,有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环保型纸制食品包装的防水防腐涂料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改良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在海洋环境污染物生物监测中的应用》,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煤矿瓦斯监测与预测关键技术研究》等。上述科研成果,从不同的层面展示了学校科研的实力和喜人的成绩。
  近年来,学校为了做好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工作,修改和完善《科研奖励办学》、《规划科研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科研工作量计算与考核办学(试行)》等管理制度,引进科研管理系统,建立二级学院科研联络员,规范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的管理。与此同时,学校进一步加强科研基地建设。学校确定在旅游、民族、海洋和生态重点学科,做好充分论证,有计划地建立相应的国家级、省部、地市和校级科研平台和培训基地。强化研究基地对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的支撑力度,促进基地群、学科群、专业群、课程群融合机制的形成。创新基地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赋予基地建设的自主权,促进基地群与学科群、专业群的有机统一,构建科研服务教学机制,充分发挥科研基地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科研编制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合理设置科研机构和培训基地的科研编制岗位。无疑,学校的科研工作,在支撑教学、学科和专业建设方面,在服务社会方面,将越来越发挥更大的作用。
  编后语
  本章撰录琼州学院60年办学历程,让人感慨颇多,印象最为深刻的有两点,一是数字的魅力,二是人的魅力。
  本章撰文特别记录了一组组数字,这里仅摘录几组数字于后:
  校舍面积:琼州学院伊始前身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学校,其校舍仅五间茅草房,而今琼州学院校舍占地总面积为1487.1亩,现有总建筑面积为38.58万平方米。
  招生人数:琼州学院伊始前身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学校1954年春秋两季招生共计165人。而今琼州学院每年招生数人,以近几年计,2009年招生4652人,2010年招生4983春,2011年招生4845人,2012年招生5105人,2013年招生4988人,现在在校学生为14475人。
  教职工人数:琼州学院伊始前身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学校,其招生挂牌之首年仅7名教职工,而今琼州学院全校教职工1100多人。
  教学设备经费总数:琼州学院伊始前身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学校开办当年几乎没有教学设备经费,而今琼州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9863.37万元。
  数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但若将一组组说明同一事物的数字加以组合,相互比对,便骤然产生感染力,让人联想不绝,感到惊讶无比、回味无穷。上面几组关联琼州学院60年办学规模变化的数字,彼此匹配映照,线条极为鲜明地勾画出琼州学院60年兴教育人不断前行的美景。这美景映射出琼南地区的民族教育,在各级党政部门的关怀下,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正沿着党的教育方针指引的方向快速、健康发展。
  本章作者还记录了琼州学院几代人扎根琼南兴教育人,60年艰苦创业的人格魅力和巨大的精神动力。在世界一切事物中,人是最为宝贵的。琼州学院拥有一支扎根琼南山区、为服务民族默默奉献的教师队伍,一支淡泊明志、为服务民族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他们面对琼南山区办学的种种困难,义无反顾,一头扎进去,奋勇当先挑起兴教育人重担,发奋图强振兴山区的民族教育。有志者事竟成。琼州学院几代教育工作者勤奋努力,终于苦尽甘来,跨入新世纪,开创新天地,一所现代化的琼州学院诞生在南海之滨的三亚市。琼州学院60年办学的实践,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成功在于实干。琼州学院几代教育工作者,他们既是有志者,又是实干者,所以他们的事业走向成功。

知识出处

琼南兴教育人60年——琼州学院校史(1954-2014)

《琼南兴教育人60年——琼州学院校史(1954-2014)》

出版者:现代教育出版社

本书讲述了60年琼州学院的发展过程,阐释了琼州学院的办学宗旨和育人方向。内容分五篇,包括“60年办学概述篇”、“海南民族师范学校时期办学篇”、“通什师专时期办学篇”、“琼州大学时期办学篇”和“琼州学院时期办学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