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元淳(二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州古诗百首精选详注》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311
颗粒名称: 陶元淳(二首)
分类号: I222
页数: 4
页码: 189-192
摘要: 本文介绍了清代陶元淳的简介及所作古诗《暮归僧寺和潘九仪韵》、《臬司刘公枉书惠存以诗志感》的注释、评析等。
关键词: 陶元淳 古诗 人物评析

内容

陶元淳(1646—1698),初名垣字子师。清代江苏常熟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三十年(1691)任昌化县(今昌江黎族自治县)知县。三十一年(1692)摄崖州。其为官廉明方正,关心民生,多善政。以勤劳卒于官。擅诗古文辞,著有《南崖集》《明吏传》《志学集》,修《广东志》。
  暮归僧寺和潘九仪韵①
  暝色城先到,人声野更稀。②
  山深难得月,水暗欲溅衣。③
  魑魅憎人过,虫沙得地飞。④
  迷途知未远,钟起唤君归。⑤
  【注释】①暮归僧寺:傍晚回到僧人住的寺庙。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归:回去、回到。僧寺:僧人住的寺庙。
  ②“暝色”二句:虽然昏暗的天色会先到城里,但野外的人声也显得非常稀少。暝色:昏暗的天色。野:荒野、野外。稀:稀少。
  ③“山深”二句:深山里树木茂密,难得见到月光,天色昏黑,如果踩到水上,将会溅湿衣裳。溅:液体向四处飞射。④“魑魅”二句:魑魅嫌人们经过这地方,沙虫遍地飞落,能刺伤人。魑魅(chīmèi):传说中山林里能害人的怪物。憎:厌恶,嫌弃。虫沙:即沙虫,俗名山蚂蟥,能刺伤人。
  ⑤“迷途”二句:迷路还不是很远,听到寺庙的钟声在唤我尽快回去。迷途:迷路。钟:寺庙的钟声。君:这里指“我”,即陶元淳。
  【评析】此诗是康熙三十一年(1692)作者“摄崖州”期间,微服私访,夜宿僧寺时所作。
  首先写路途艰险,“难得月”“水溅衣”;其次写魑魅“憎人”经过它的地盘,沙虫遍地飞落;最后写“迷途知未远,钟起唤君归”。
  其实陶元淳写的是余虎称霸于崖州,“憎人过”,纵属为暴,“虫沙得地飞”。而钟声唤醒了他,他决意要与余虎周旋到底。全诗多处运用比喻,生动形象。
  臬司刘公枉书惠存以诗志感①
  一官万里尹嵩莱,几个生前归去来?②
  况复劳心阳子拙,敢云流涕贾生才。③
  〓消瘴雾千山净,春到蛮花满地开。④
  从此不愁风土异,生还终望我公哀。⑤
  【注释】①以诗志感:写诗记下感慨。志:记录。②“一官”二句:到万里之外的荒野之地来做官,又有几个人是能活着回去的。尹:旧时的官名,如府尹、道尹。这里指做官。蒿莱:野草、杂草。这里指荒野之地。归去来:回去、返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这里即用此意。
  ③“况复”二句:况且劳心劳力,就算有阳子这样的贤人也会觉得笨拙,就是有贾生这样的才子也只能无奈地流下眼泪。阳子:传说中的古代贤人。《史记》索隐:“阳子,古贤仙也。”敢云:敢说。涕:泪。贾生:即西汉时期的贾谊。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洛阳人,博学能文。文帝初召为博士,不久升太中大夫,后遭排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改任梁王太傅。
  ④“〓消”二句:太阳出来,在阳光的照耀下,千山的瘴雾都消除干净了;春天一到,蛮荒之地遍地开满花朵。〓:太阳出现。蛮花:指蛮荒之地开的花。
  ⑤“从此”二句:从此不再担忧风土人情的特别,想要活着回去最终还是要寄希望于“我公”的怜悯。异:不同、特别。生还:活着回去。终望:全靠。我公:上级主管的官员。哀:怜悯、同情。
  【评析】此诗写得很深刻,先写在蛮荒之地为官之难,贤人也会感到“拙”,才子也会无奈“流涕”。那生还的希望要靠谁呢?要靠“我公”哀,要靠“晛消瘴雾”,要靠“蛮花满地开”,从此也就“不愁风土异”,也就“生还终望我公哀”了。
  陶元淳是位好官,他禁革衙门陋规,请除荒米数十石。游击余虎纵属为暴,守备黄中以非刑杀人,横行霸道,带刀突入审案现场。陶元淳怒叱曰:“守备反耶?吾奉令治事,敢令甲士劫持,是无上官也,是无天子也。非反而何?”竟决狱。崖人为之语曰:“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他做到了“千山净”“蛮花满地开”,却终因“总督不悦,坐元淳检查失实”而被免职,“得援赦”。“后以病,卒于琼”,最终也没有生还家乡。
  他虽然悟出此番道理,但他决心要做好这官,取得上级的“哀”怜。然而最后虽然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却没有得到总督的“哀”怜。悲哉!

知识出处

崖州古诗百首精选详注

《崖州古诗百首精选详注》

出版者:海南出版社

该书收录了从唐宋时期到明清时期在三亚市崖州区生活的文人所写的诗歌,其中包含贬臣叹情诗,任满留别诗和山水咏物诗等。作者通过精细研究,对这些诗歌做出了注解,作品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可读性强,展现了古代崖州的时代风貌和骚人感慨。

阅读

相关人物

陶元淳
相关人物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