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年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族简史》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261
颗粒名称: 大事年表
页数: 11
页码: 182-193

内容

公元 纪年 大事记
  公元前110 汉元封元年 汉武帝于平定南越后,在海南岛设置珠 崖、脩耳两郡。
  公元前82 汉始元五年 撤销脩耳郡,并入珠崖郡。
  公元前46 汉初元三年 汉元帝采纳贾捐之的建议,撤销珠崖郡,改为朱卢县,隶属合浦郡。
  公元42 汉建武十八年 光武帝派马援进军海南岛,“调立城郭,置井邑”。
  58—75 汉永平年间 交趾刺史僮尹还至珠崖,劝导黎族人民 改革风俗。
  540—541 梁大同中 修耳地方黎族等少数民族一千多桐“归附”冼夫人。冼夫人“请命于朝”,梁武帝遂在海南岛重置崖州。
  789 唐贞元五年 岭南节度使李复平定海南,在全岛设立五州二十二县。
  807 唐元和二年 岭南节度使赵昌往来海南岛安抚黎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进五州六十二桐“归降”图。
  864 唐咸通五年 唐王朝在镇压以蒋璘为首的黎族人民反 抗斗争后,在现今定安县西南部设置忠州,但兵退后不久即撤销。
  889—904 唐昭宗时 广州司马刘恂著《岭表录异》,最早使用“黎”的名称。
  1068—1077 宋熙宁间 琼州三十六峒统领王二娘的祖先归顺宋王朝,使之弹压三十六桐,守御隘口。
  1097 宋绍圣四年 苏轼被贬至脩州,与幼子苏过在借州四年,与当地黎族人民友好相处,传播中原文化。
  1102—1106 宋崇宁中 经略广西安抚使王祖道抚定黎族九百七峒,丁口六万四千,开通道路一千二百多里。
  1107 宋大观元年 宋王朝在黎母山峒黎族地区设立镇州, 后因居民稀少,四年后即撤销。
  1111—1117 宋政和间 宋王朝在澄迈设立西峰寨,在临高设立定南寨,以加强对当地黎族的镇压。
  1126—1127 宋靖康年间 临高黎族王文满联合西崛黎族王承闻等反抗封建王朝的压迫,攻破定南寨,反 抗斗争遍及临高、澄迈两县。
  1171—1173 宋乾道七年 至九年 宋王朝实行“羁縻政策”,以官禄收买笼 络黎族上层首领。三十六桐统领黄氏封 为“宜人”,王日存、王承福等被封为 “承节郎”等官职,许其子孙世袭。
  1174 宋淳熙元年 五指山地区黎族峒首王仲期、王仲文等率领十峒丁口一千八百二十“归顺”宋王朝。
  1195—1200 宋庆元初 琼州通判刘汉在黎族地区设立社学,聘教师教育黎族子弟。
  1208—1233 宋嘉定至绍定 年间 琼州黎族王居起等起义,号称“南王”,猛攻临高、澄迈、文昌等地,琼州城门尽闭。
  1265—1274 宋咸淳年间 吉阳军(今崖县)黎族人民响应汉族陈公发、陈明甫领导的武装起义,占领崖州临川镇。
  1287 元至元二十 四年 海南岛南宁军总管谢有奎率领兵船一百二十艘,黎兵一千七百人协助元军远征交趾。
  1291—1294 元至元二十八 年至三十一年 元朝统治者对黎族人民进行大规模的军 事镇压,用兵三年,“附者不可胜数,得峒六百,户口二万三千八百二十七”;之后又设立“黎兵万户府”和“屯田万户府”,任用黎族桐首世袭其职,统率黎兵;兼管地方上的军事和民政。
  1295—1296 元元贞年间 黄道婆从崖州返回江苏松江府乌泥泾故乡,她在崖州四十年,向当地黎族妇女学习纺织崖州被的方法,从而创造出一套先进的棉纺织工具和技术,对我国棉纺织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1330—1333 元至顺元年至 元统元年 琼山、澄迈等地的黎族王马、王六具、 王官福等领导黎族人民二万多人举行武 装起义,连续攻陷会同、乐会、文昌、 南建州(今定安县)等州县城,斗争持续三年之久。
  1353—1366 元至正十三年 至二十六年 海南岛黎汉族人民联合抗元斗争风起云 涌,曾一度攻占乾宁(今琼山府城)、 万安(今万宁)、昌化等州县,猛烈冲击元王朝在海南岛的统治。
  1369 明洪武二年 永嘉侯朱亮祖进军海南岛,利用黎族首 领率领黎兵,先后平定乐会、南建州(今定安)、万州、脩州、崖州、琼山、文昌、澄迈、临高等州县。
  1403—1424 明永乐年间 明王朝在黎族地区实行“土官、土舍” 制度,授以黎族崛首各种土官职衔,并到北京朝觐。
  1501 明弘治十四年 儋州七方桐黎族符南蛇率众万余人起义,反抗知府张桓、余浚的贪残苛敛, 围攻脩州、昌化、临高等州县,攻陷感恩 县城,“撼动海外三千里地,
  1521 明正德十六年 琼山县人唐冑编纂的《琼台志》二十卷刊行。
  1539—1544 明嘉靖十八年至二十三年 万州鹅鸪啼峒、陵水县黎停、岭脚、郎孟等崛黎族那红、那黄、陈那任等人率众起义,斗争持续五年之久。
  1548 明嘉靖二十七年 崖州止强、石讼、古镇州峒等地黎族那 燕、那择、符门钦等率众起义,牵动明王朝调集数省汉达军兵和俍僮土兵十余万人,费银十万两才镇压下去。
  1550 明嘉靖二十九年 广东举人海瑞(琼山县人)入北京奏 《平黎疏》和《上兵部条议七事》,又撰《平黎图说》。
  1599 明万历二十七年 琼山县居林、居碌、沙湾桐和澄迈、临高、定安等县的黎族在黎马矢的率领下 举行大规模起义,脩州、崖州等地纷起 响应。明王朝在镇压此次起义后,在黎马矢家乡水蕉村修筑水会所城,屯兵以 加强对黎族人民的镇压,并设抚黎通判一职,专管黎族事务。
  1613 明万历四十一年 崖州罗活、抱由桐黎族人民爆发起义, 攻陷乐平营,围攻州城,大败官军。明王朝在镇压此次起义后,没收黎族田地一百多顷,调广西药弩手三百名屯守。
  1647 清顺治四年 崖州汉族彭信古联合罗活、官坊各桐黎族举行反清斗争,曾一度攻占州城。同年,前明汉族官吏曹君辅、黄士昌等人在万州、乐会一带与黎族陈曾镰、王俊等联合起来,与清军作战多年。
  1680 清康熙十九年 广东海上反清义军杨二、谢昌等人在琼山、澄迈、文昌沿海一带登陆,与琼山县黎族韩有献领导的黎族农民起义军联合起来,攻占澄迈、定安各地。
  1689 清康熙二十八年 清王朝在黎族地区交通要道设立琼山水尾营、定安太平营、脩州薄沙营、陵水宝停营、崖州乐安营等五处军事据点,以加强对黎族人民的统治。
  1729 清雍正七年 陵水、崖州、定安、琼山等州县的黎族“输诚响化,愿入版图”,清王朝采取“薄收丁银赋税”的羁縻笼络政策。
  1822 清道光二年 崖州洋淋村黎族黎亚鸡、张红须等因不堪官府的敲榨勒索,率众举行武装起义,以火攻,大败清军于洋淋岭,毙 伤千总以下官兵三百多人。斗争持续了三年,清王朝“縻饷亿万”。
  1833 清道光十三年 儋州黎族黎亚义与汉族贫民薛凤章等领导的黎汉两族农民举行武装起义,斗争浪潮席卷整个儋州。
  1858 清咸丰八年 清廷与英、法帝国主义签订了《天津条约》,被迫开辟琼州等地为通商口岸。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开始进入海南岛。
  1881 清光绪七年 美籍丹麦人冶基善在海南岛开始传播基督教,以后并深入到崖州等地黎族地区传教。
  1885 清光绪十一年 临高、儋州等地的黎、汉族农民在黄邹强(汉族)等领导下爆发起义,得到万州、陵水、崖州等地的黎族陈忠明、陈忠清等率领黎、汉族农民的积极响应,攻下了南闾、仙沟、雷鸣、新吴等地。清王朝派冯子材率领大军前来镇压。起义失败后,冯子材制订了“抚黎”章程十 二条。
  1897 清光绪二十 三年 崖州多港桐黎族农民,因不堪清朝官吏 和美帝国主义爪牙的压迫剥削,爆发了以吕那改为首四千多人的武装起义,坚持斗争达三年之久。封建统治者被迫惩办了祸首,并采取一些较为和缓的政策。
  1911—1925 清宣统三年至 民国十四年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以后,海南岛先后为军阙龙济光、邓本殷等所盘踞。各地黎族人民先后爆发多次的反抗斗争。1926 民国十五年 一月,广东革命政府派国民革命军进军海南岛,扫除邓本殷的反动统治。大批中国共产党党员随军而来,海南岛革命 力量迅速发展壮大。三月,中国共产党琼崖地方委员会成立,使海南岛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走上了新的发展阶段。各种革命群众团体在各地纷纷建立起来。 五月,中共陵水县委员会成立。
  1927 民国十六年 四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转入农村,继续进行革 命活动。六月,杨善集在乐会县四区召开全琼党的重要会议,根据省委指示,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改为中共琼崖特别 委员会,随后成立“琼崖工农革命军”(后改为琼崖工农红军)。十月,中共琼崖特委在乐会县白水泉村召开了全琼 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由杨殷传达党中 央“八·七”会议的精神,决定举行秋 收起义。十一月,陵水县城获得解放, 建立了陵水县农民协会,执行政府的 职能。
  1928 民国十七年 二月,陵水县掀起土地革命高潮,陵水县苏维埃政府成立。稍后,崖县东部的 藤桥市获得解放。夏,由于工农红军在军事上受到挫折,陵(水)崖(县)地 区的革命斗争转入低潮。
  1980 民国十九年 四月,中共琼崖特委在母瑞山根据地召开了全琼党的第四次代表大会,决定在全岛各地恢复、建立苏维埃政权,深入开展土地革命。
  1931 民国二十年 夏秋之间,陵(水)崖(县)地区土地革命又广泛开展,大部分黎族村庄恢复了各级苏维埃政权,革命群众团体也有很大发展。
  1932 民国二十一年 八月,国民党军陈汉光部被派到海南岛,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残酷进攻,对黎族人民实行“剿抚兼施”的反动政策,设立“琼崖抚黎专员公署”等反动机构。
  1935 民国二十四年 国民党广东省政府把黎族聚居的五指山区划分为白沙、保亭、乐东三县,推行反动的保甲制度。
  1936 民国二十五年 冬,随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全国抗日战争的发动,中共琼崖特委派了一批党员到昌江、感恩两县黎、汉族杂居地区深入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1938 民国二十七年 十二月,海南工农红军改编为“广东省第十四统率区民众抗日自卫团独立队”(琼崖纵队前身),积极开展抗日斗争活动。
  1989 民国二十八年 二月,日寇登陆海南岛,独立队在潭口打击敌人的进犯。
  1910 民国二十九年 党在临高、澄迈、償县、白沙、保亭、陵水、崖县、乐东、感恩、昌江等县黎 族地区和民族杂居区建立抗日游击根据 地,广泛发动各族人民进行抗日战争。
  1941 民国三十年 党领导各族人民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共高潮,各抗日根据地有了新的发展,许多黎族地区开始建立各级抗日民主政权。
  1942 民国三十一年 日寇向我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扫荡”,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先后粉碎了敌人的罪恶阴谋。
  1943 民国三十二年 七月十二日,白沙县黎族人民不堪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压迫,举行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秋,白沙起义的黎族人民找到了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走上了胜利的革命道路。
  1945 民国三十四年 党在五指山区开辟白沙县抗日根据地。八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 结束。1946 民国三十五年 二月,国民党反动派在海南岛发动大规模内战,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以自卫战争粉碎敌人的进攻。同年底,中共 琼崖特委根据党中央曲指示,决定开辟五指山根据地。
  1947 民国三十六年 一月,琼崖党、政领导机关和琼崖纵队司令部迁入白沙县的红毛乡,着手建立 五指山解放区的工作。五月,全琼党的 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中共琼崖特委改 组为中共海南区委员会,并建立东西南北四个地委和四个专署。
  1948 民国三十七年 六月,白沙、保亭、乐东三县全部解放。同年,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建立了各级民主政权,加强经济文化建设,对于解放区的进一步巩固,支援海南岛的 解放战争起了巨大的作用。
  1948.9 1949.9 民国三十七年 九月至三十八 年九月 琼崖纵队向敌人连续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进攻,解放了海南岛大部分民族地区。一九四九年五月,“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行政委员会”在乐东县抱由镇成立。
  1950 四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渡海解放海南,在琼崖纵队和各族人民的配合和支援下,迅速消灭残敌,五月一日,海南全岛获得解放。

知识出处

黎族简史

《黎族简史》

出版者:广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黎族民族来源、封建制度在黎族地区的确立及其进一步的发展、近代黎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黎族文学艺术和生活习俗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