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金寮”佳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州史話》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208
颗粒名称: “还金寮”佳话
分类号: K892.2
页数: 2
页码: 124-125
摘要: 本文讲述了崖州大才子钟芳父母拾金不昧的故事,以及由此建成的“还金寮”和其历史沿革,还介绍了其中唐知州所撰的对联和碑文,表达出崖州素以“朴茂”著称的民风之美。
关键词: 崖州 钟芳 拾金不昧

内容

崖州民风,素以“朴茂”称誉于世。人说“藤桥以西,礼让之俗可风;黄流以东,弦诵之声不辍”。这便是当年崖州淑风蔚然的一个缩影。
  其他不表,旦说“还金寮”佳话。
  佳话说的是明代崖州大才子钟芳(钟进士)的父亲钟明的故事。钟家本居住在州城南去五里许的高山村。祖上世代务农,家境一向清贫,到了钟明这辈更是日益困窘。夫妇俩在村北二里的大路旁搭一间小茅寮,卖些茶水米酒时鲜果子,赖以维持生计。钟明夫妇为人敦厚淳朴,寡言少语却待客诚恳,行人过往皆喜欢在此歇脚,所以小小茶寮还能聊助无米之炊。
  一天,来往客人络绎不绝,生意甚好。忙到黄昏客人散尽后,夫妇俩才着手收拾打扫。忽然,钟明发现茶桌下有个沉甸甸的布袋子,捡起来点灯看,原来袋里装的都是银钱!夫妇俩惊呆了:“这是谁丢的呢?这样粗心大意,真是要命啦!”想到丢钱的人一定会回头来找的,夫妇俩便在茶寮里等着。一直等到夜半时分,路上来了个男人仓惶失措地往前匆匆跑去,身后跟着一个妇人一个孩子边走边号啕大哭。钟明忙把他们叫住。询问其故。男人说,他姓陈,是某村的里胥,今天公差征收租捐回来,因赶时间疲倦至极,不知何时竟把征收的银钱都弄丢了。钟明听他说的钱数记号正相符,认定他真是失主后,便把钱袋拿出来还给了他。陈里胥喜出望外,感恩戴德,倒下一半银钱给钟明作为酬谢。钟明断然谢绝:“我不能要你的钱。你快拿回去交账吧!”
  钟明夫妇拾金不昧的卓行义举从此传为佳话。二十多年后,其子钟芳金榜題名,荣登进士,世人莫不赞叹其家门积德存仁终成善果。
  时过四百余年,清朝光绪年间,唐镜沅知崖州,遂于当年钟公茶寮旧址建起一座“还金寮”以表彰先贤,教化世人。唐知州作碑记谓曰:“坐视数百金,弃之如敞屣,与圣人富贵浮云之心何异哉?”此则“不求利而利长,不求名而名显”也。
  民国十六年,崖县县长王鸣亚将“还金寮”迁建于宁远河渡头的新公路旁(即现在崖城革命烈士纪念碑附近)。据说,此寮原为砖瓦结构,门面朝东,周围回廊,门檐匾曰“还金寮”。门口刻唐知州所撰对联:“独留后世子孙路,此是前贤义利关”。寮前植有刺桐树两棵,逢春花升,花色火红,灿若丹霞,至七十年代初仍然叶繁花茂。其寮则早已毀圮,唯唐知州作的《还金寮序》碑尚存。

知识出处

崖州史話

《崖州史話》

出版者:海南省人民出版社

《崖州史话》汇编了记载崖州古人古事古迹的文章,每篇一个专题广记或一个角度纵写,对地方志书起了集散归纳、拾遗钩沉、正讹纠偏的作用,为加深人们对崖州社会情况的了解提供了比较翔实可靠的史料。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春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崖州区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