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开拓崖州文明的先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州史話》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194
颗粒名称: 全面开拓崖州文明的先驱
分类号: K928.6
页数: 6
页码: 48-5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宋时期海南岛崖州经历了一次历史性的转变,从贫困落后、山深林密的绝岛穷荒地区变为繁荣之地的过程。崖州州长周〓通过民族团结、教育兴学、促进贸易和开拓旅游等一系列措施,成功地改变了当时社会的现状。文章展现了一位开拓者的担当和远见,以及他的实干精神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 民族团结 教育兴学 促进贸易

内容

崖州,是三亚市古时所受辖的境域。因其远处南陲,未经开拓,荒凉、闭塞、古朴、原始,它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历史尘雾。
  当时,人们只要提起崖州,就产生一种莫名的厌恶和畏惧。①“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②,虫蛇丛生,山岚瘴气;“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③,到者必死。这是唐时人对它的感受。直到南宋初期,人们还把它当作“天涯海角悲凉地”。④来到了这里,就是“去天万里,身陷九渊,日与死迫。”⑤即使住到州城,也是市井萧条,人烟稀少,“户口都无二百家/夜听孤猿啼远树/麋鹿时时到县衙。”⑥看,山深林密,人兽混处,怎不使人感到身入绝境,殊难生还!就因为这,所以唐宋两代,由于政治原因被贬谪到此的就有皇子、宰相和内阁大臣十一人之多。⑦而且除了一二人遇赦而白首得归外,⑧其余都老死贬所。连贵如宰相的后人也因缘留居而与黎族同化了,至今,李氏村、韦公山等还是有迹可查的。⑨
  正如所有贵重的矿藏一样,只要有人开采,它就不会是万古沉埋。南宋中期的淳熙年间,崖州来了一位大有作为的开拓者——周〓,⑩情况才从根本上发生了一个转折性的变化。他初到郡城(当时称吉阳军),遇到的是一大堆辣手的问题:
  一是贫困落后,人烟稀少。“抵郡(指崖州城)止茅茨,散处数十家。”
  二是受编户口少,全州“境内止三百八户。”
  三是地区闭塞,经济萧条:“无市井,每遇五七日,一区黎桐贸易,顷刻即散。”
  四是部属素质不佳;“吏人不见中朝礼”,⑩“僚属一二,皆上著摄官,不可与语。”
  五是武装公差多是犯罪刺配、刑满释放的流放犯。这些人常怀贰心,动就哗变。“左右使命辈,莫非贷命黥卒,治稍严则为变不测。”
  六是无能工巧匠。死无棺材,挖穴深埋,“上覆横巨木,泥封甚固。”连前任郡守,“殁于此属,无周身之具,用此殓殡。”叩询其故,“答以素无锯匠。”
  上述六点,是周〓到任后给家乡亲属写了一封《到官书报》所陈述的情况。⑫毫无疑义,当时摆在这位一州之长面前的是多么严峻的事实!怎么办?与前人一样灰心丧志而无所作为吗?初时,他确实认为“此行再涉鲸波,去死一间”;然而,使命感促使这位胸怀大志的开拓者不甘虚度岁月而默默无闻。他辗转反侧,筹划苦思,踏查地理,体察民情,终于作出了改天造人的决策。並且身体力行,付于实施:
  第一、他认定崖州是个黎汉杂居区,必须从梢神上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以取得人民的广泛支持。于是,他率先带领僚属和熟黎崛首跋涉于烟雾迷漫的群山之间,走村串寨,以父母官的身份出现,对深居山区的黎族人民掬诚相见,晓以大义,揆情说理,用实际行动表明其爱民如子的态度。果然,真诚所至,金石为开。此举终于成功地“招抚了生黎五十余峒。”为黎汉人民共同开拓这块荒芜闭塞的处女地打下了政治上的良好基础。
  第二。他十分清楚:要改变一个穷荒僻壤之地,靠的是有文化、明事体的人。如果人民蒙昧无识,尽是浑浑噩噩的群体,再美好的愿望也难实现。所以他到任后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兴办学校,施行教化,培养人材。《崖州志》说他“宽平御下,修建学宫。”《戴通志》说他“给钱兴办州学”。虽然,在此之前,一些有心人如胡铨等也曾办过一些私塾式的学校,但影响面小;有些官厅过问的名虽学宫,但多年冷设,停停废废;而真正由官府要员宜接主持创办学校来开展教化的,他是崖州第一人。由于他作出了榜样,给后来接任者开辟了一条兴学育才之路。从此州人向化,研文习礼,蔚然成风。南宋一代,自淳熙年起,先后中举者就有十四人之多。这些人除部分在本州任事外,大都被选到外县外省甚至中央部阁去任职。回民蒲盛也被选入鸿驴司宾署序班之列。至宝四年的文天祥榜,崖州陈国华竟考中了当科进士,⑮为后来的人才迭起标榜立帜,跃马先驱。
  树植于前,果结于后,为圃者当时或难收其食益;但教化推行,淳风蔚起,言喻与从,事行政达,自在意料之中。高瞻远瞩的开拓者周〓,在他卸任后,崖州人民为志其功,把他列于一年春秋两祭的文庙之中而祀以名宦。铭怀既去,激励未来。
  第三、崖州地暖人勤,资源丰富。但却交通阻塞,内外隔离。以前由于诱导无方,市井萧条,不仅物资交流难于进行,而且感情上也相互隔阂。有鉴于此,周〓任内的第三件大事,就是定期互市,促进物资交流,使人们在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增加相互间的了解,同时也促使闭塞性的山区经济逐步走向繁荣。文献记载,当时“熟黎桐落稀少,距城五七里许,外即生黎所居,不啻数百桐,……周侯(指周〓)遣熟黎峒首谕之,约定寅酉二日为墟市。率皆肩担背负,或乘桴而来,与(汉)民贸易,黎人和悦,民得安息。”⑰这里,周〓事前不仅作了经济调查,同时也作了社会调查。寅酉二日属十二生肖的虫日和鸡日,黎俗这二日不下地干活,正是趁墟赶市的间隙时间。量情诱导,不碍农时,虑事可谓周致了。由于互市制度的建立,行惯成例,从此山货源源外运,铁制生产工具和其他生活用品也源源内输,既促进了崖州港的对外贸易,也促进了山区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献记载:当时土产山货外销的就有“沉香、蓬菜香、笺香、鹧鸪斑香、生香、丁香和小马、翠羽、黄蜡、苏木、良姜、益智、柠麻、楮皮、赤白藤、槟榔、椰子、吉贝、黎幕、花缦、青桂木、花梨木、海梅脂等二十多种。“其货多出黎峒,省民以盐、铁、鱼、米转博,”“泉舶以酒、米、面粉、纱、绢、漆器、瓷器为其货。”因其互市往来,“黎人半能汉语,十百为群,变服入州县墟市,人莫辨焉。日将晚,或吹牛角,则纷纷聚会,结队而归。”⑲
  贸易的发展,带动崖州港的繁荣。两广沿海港湾和福建泉州的商船来往频繁,政府不得不设立市舶提举司来加以管理。“郡治之南有海口驿,前有小亭、为迎送之所。”港口设驿站,又有迎送亭”既接待上行下达的公差,也招来了经常进出的商人。这在当时的海南岛,崖州港是特具一格了。宋人王象之在其所著的《舆地纪胜》中,更把这个海口驿列入景物之一来纪其胜。港口作为风景区的乐游之点,在古代史上实属罕见。不繁荣,能这样吗?看,一个“再涉鲸波,去死一间”的“绝岛穷荒地”,经周〓经营,一变而为岛南繁荣之地,这个变化是多么巨大!而周〓当时所从事的工作又是多么艰巨!
  第四、政治安定了,教育开展了,经济走向繁荣了,周〓还不满足。他带同僚属和地方上的文人雅士踏查风景优美的地区,开辟旅游点,把人民的精神生活引向更高境界。《崖州志·名宦》在其本传中称他“酷爱山水,寻访洞天”,确非虚笔。当时到此作客的泉州人的记述是:“去城十三里,有石,面平如掌,非琢磨之功所能为,周围数丈,可坐十客,林木茂密,涧水甘冽,周侯创结茅亭其上,匾曰:‘清赏’。”此石今人称为“石鼓”,笔者曾一度去游,不仅石面平坦可坐,而且下有空罄,敲之如鼓。现在林木被毁,涧源枯竭了,但清幽之迹尚存,有兴赏之,亦属雅事。
  此外,他还在南山岭头的海滨群岩中,找寻临海观光的类石,定其名曰“石船”。并树碑作记,勒石留书,逗引了不少游人到此观光欣赏。后此六十年,到此接任的富川人毛奎,更在其附近增辟“小洞天”八景,成为游人必到之地。一九六二年春节前,郭老到崖公休时,七十高龄,还摩崖觅经,登临观赏。兴浓处,竟一气呵成了一首三百多字的五言排律,倾抒胸臆(今已勒石嵌在“钓台”石壁上)。
  树是越大越密,果是越结越累了。今天的崖州——三亚,当然是“海角天涯今异古”但最初挖下那么最可贵的一锄,跨出那么最艰巨的第一步的人,其精神是多么可贵,功绩又是多么值得褒奖!尽管事隔八百余年,人事沧桑,淡忘的事也太多了,可是翻开崖州的历史,周〓的名字总是闪光的。

附注

①《崖州志·谪宦》据国史补转录。 ②《崖州志·艺文志三》 ③《李德裕在海南岛上》载《崖州志》卷末。 ④宋·赵鼎《鹅鸠天》:“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⑤宋·洪近《容斋随笔》在叙述韦执谊、卢多逊、胡铨等人贬逐崖州事后,评曰:“去天万里,身陷九渊,日与死迫,古今一辙也。” ⑥—⑪宋·丁谓《到崖州见市萧条赋诗》七律一首:“今到崖州事可嗟,梦中常得在京华。程途何啻一万里,户口都无二百家。夜听孤猿啼远树,晓看潮浪瘴烟斜。吏人不见中朝礼,麋鹿时时到县衙。” ⑦、⑧据《崖州志·谪宦》计算。 ⑨唐相李德裕死在贬所,其同来家属留周崖州毕兰村,后因洪水为灾而迁到山区抱勤,后人与黎女婚配,繁衍成村。至今,乐东县大安乡李氏村还在,村中曾建届祀奉,文革中庙才被毁。又,梅山镇凤岭麓有韦公山,村中多韦姓,据说是韦执谊的后代。 ⑩《崖州志·名宦》周康本传。 ⑪、⑬宋·周辉《清波杂志》 ⑭、⑰、㉑、㉒宋·赵汝适《诸番志》吉阳军条下。 ⑮《崖州志·选举志——诸科》 ⑯《崖州志·宦绩志——名宦》 ⑱见赵汝适《诸番志》、周去非《岭外代答》 ⑲宋·周去非《岭外代答》 ⑳宋·邢梦璜《节录磨崖碑记》(《崖州志·艺文志一》)

知识出处

崖州史話

《崖州史話》

出版者:海南省人民出版社

《崖州史话》汇编了记载崖州古人古事古迹的文章,每篇一个专题广记或一个角度纵写,对地方志书起了集散归纳、拾遗钩沉、正讹纠偏的作用,为加深人们对崖州社会情况的了解提供了比较翔实可靠的史料。

阅读

相关人物

周振东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崖州区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