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州“懋迁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州史話》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183
颗粒名称: 崖州“懋迁集”
分类号: F712
页数: 2
页码: 12-1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明代崖州知州王铎在城外开设了“懋迁集”作为民间贸易集市,然而《崖州志》却没有记述。这可能是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传统经济思想在作祟。贸易集市对于国计民生至关重要,有识之士应该支持和促进。在宋代,崖州有“区黎桐贸易”,明代开始有多位知州设集开市办贸易。然而,这些历史遗迹如今已经不复存在。
关键词: 崖州 明代 集市

内容

明朝天顺年间,崖州知州王铎在州城外修建房屋、搭设竹棚,作为民间贸易集市,并题写匾额,号称“懋迁集”。
  所谓“懋迁集”,也就是“贸易集”。“懋迁”一辞,出自《尚书》《盖稷》篇。“懋”通“贸”,同音通假。“迁”,作“变易”解,即“易”。王铎开设的“懋迁集”,也许是崖州历史上第一个有名称的贸易集市了。然而,《崖州志》只记下了这位知州曾经拓基重建州署之事,对于他开设“懋迁集”的这一重要创举,却竟无一笔记述。
  这一疏忽,似乎是无意的。其实却可能是中国封建社会“重本抑末”的传统经济思想在作祟。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中国封建社会,当然以耕织相结合的农业为“本”,而以工商业为“末”。历代封建统治者无不实行“劝民农桑”与“禁民趋末”的政策。所以,轻商思想的影响极其深广,以至僻处重溟绝岛的崖州也概莫能外。于是乎,古崖州人“安土重迁,不事远贩,惟货土产”的风俗,便成了人们引以为荣的美谈。于是乎,“鱼盐家给无墟市,禾黍年登有酒樽”的自给自足,也使士大夫自得其乐而津津乐道。然而,无论如何,商业贸易是国计民生须臾不可没有的。“濒海郡县所以能鸠民、置吏、养兵聚财者,恃商人耳”。如果贸易一旦停止一,官府立即便会陷入“关市之征,岁入不足”,“乓吏廪赐,无所从出”,“衣食不足,饥寒从之”的困境(苏过《斜川集》)。因而,有识之士莫不明智策对。
  据史籍记载,在宋代,崖州“境内止三百八户,无市井,每遇五七日,一区黎桐贸易,倾刻即散。”(周辉《清波杂志》)“黎人处不毛之地,盐酪谷帛斤斧器用,悉资之华人持以沉香、吉贝易之耳”(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淳熙年间,崖州州守周〓曾招抚黎人五十余峒,每遇寅酉日,结队出城贸易,做完买卖之后,便吹号角集合归去。到了明代,崖州商业日趋繁荣。贸易集市大有发展,“每三日早晩二次,会集物货,四境妇女担负接踵于路”(顾〓《海槎余录》)。在王铎设“懋迁集”之前,知州彭宁也曾于景泰二年开办集市,方便黎汉交易。王铎之后,还有知州徐琦于成化年间设立店铺,供商人营业。此后,弘治年间,又有知州林铎建筑店铺房舍为集场,也挂匾额,曰“和市集”。——“和市”之义是:官府向百姓议价购买货物。“和市集”设在城东二里三汊河边,“每日晨发”,此外,城西南大蛋港湾海滨,还经常有船只聚集在一起进行贸易。至于城东门外的东关市和城西门外的西关市,则是清代始开设的吧。
  上述明代诸位崖州知州设集开市办贸易的史迹,均见于《正德琼台志》。各“集市”遗址如今皆己无从查考。

知识出处

崖州史話

《崖州史話》

出版者:海南省人民出版社

《崖州史话》汇编了记载崖州古人古事古迹的文章,每篇一个专题广记或一个角度纵写,对地方志书起了集散归纳、拾遗钩沉、正讹纠偏的作用,为加深人们对崖州社会情况的了解提供了比较翔实可靠的史料。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家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崖州区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