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州城池修建纪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州史話》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181
颗粒名称: 崖州城池修建纪要
分类号: K928.6
页数: 3
页码: 3-5
摘要: 本文介绍了崖州(现在的海南崖城镇)城池的修建历史,从南宋到清朝共经历了六百四十四年的历史变迁。崖州城墙四周长度约二千二百七十米,高约八米,城内面积约一百二十八万八千二百平米,建筑基本完善定型。文章还介绍了民国时期对城墙的拆毁。
关键词: 崖州城池 历史变迁

内容

城池是古代建郡守土、防寇护民、施政治下的首府,是官兵集结的驻地,也是人民聚居之处。崖州城池的修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变迁过程。
  查考《崖州志》、《正德琼台志》和《方舆纪要》等史志,崖州在宋代以前无城池,北宋时仅用木栅备寇。南宋庆元四年(1198年)开始用木板拦土筑成土城,后来才用土砖砌成一段凹凸不整的短女墙。南宋绍定六年(1238年)再用土砖延伸增高女墙,长二百四十二丈,高一丈六尺,开东、西、南三个城门(《正德琼台志》作创女墙四百四十有奇,数字有异)。淳祐年间,吉阳军知军毛奎继修城池,并在淳祐五年(1245年)迁建儒学于城西南隅。元代元统元年(1333年),州判李泌继修城池,在城池上创建谯楼,并建崖州仪门。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州判金德在城池内的前军署旧址(现崖城粮所)开设州衙门。洪武九年(1376年),知州刘斌又重新以砖石砌完加固(《正德琼台志》作国朝洪武九年丙辰,朝历有误)。洪武十三年(1380年),镇守百户张昭于城西门外置木棚以居迁徙人口;壬戌年(1382年)又以木棚安置官吏户丁充军发来立所。洪武十七年(1384年),千户李迁复拓,自海南道起至城西门止(即城南墙),砌起城墙三里余,周围长五百一十三丈五尺,高二丈,厚九尺。洪武十八年(1385年),州千户李兴又以砖石加厚城墙,修整原三个城门,并分别在三个城门上各建一座谯楼,加砌护身雉堞一千零一十七个,设铺二十,以便军人轮哨守城。此外,还在城墙外开挖濠沟护城,周长五百五十七丈,深一丈五尺。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千户周崇礼在城楼上添筑月城,并在濠沟周围栽植刺竹。永乐十六年(1418年),州千户洪爵继修城池。正统元年(1436年),州千户陈政、武官洪瑜在三座城门外建立吊桥。成化十四年(1478年),州千户王增修补城池,弘治二年(1489年),州千户胡缴修补城池,并于乙丑年(1505年)立匾于东、西两门,东门曰“阳春”,西门曰“镇海”。崇祯十四年(1641年),知州瞿罕重修城池,增高三尺。清代顺治十八年(1661年),知州梅钦重建东城楼。康熙十一年(1672年)知州张擢士、游击张德远捐资修建西城楼和南城楼,并修聲前月城。道光十二年(1832年)知府王玉璋和知州秦镛捐款重新修葺城池。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知州许梦麟重修南城门,并镌刻石匾嵌在南门,曰“文明门”。至此,崖州城池从南宋庆元四年筑土城到清道光二十一年最后一次修葺,历经四个朝代共六百四十四年,建筑基本完善定型。崖州城墙四周长度约二千二百七十米,高约八米,城内面积约一百二十八万八千二百平万米。城内的建设形式是搞“三通、四漏、七转、八角。”“三通”是出入城的通道开三个门,即东门“阳春门”,西门“镇海门”,南门“文明门”;“四漏”是城内的路基开四个排水涵洞;“七转”是城内的马路不能开直,要有七个转弯;“八角”是在七个转弯马路点形成八个角。
  崖州城池在民国九年(1920年)前原貌依旧,民国九年至十年(1920—1921年)崖县县长王树人先后拆除东、西两座城门,建筑公路通进城里,民国十七年(1928年)崖县县长王鸣亚拆毁一段北楼城墙,开公路通往练武教场坡(今崖城畜牧场),同时修建北楼谯楼。

知识出处

崖州史話

《崖州史話》

出版者:海南省人民出版社

《崖州史话》汇编了记载崖州古人古事古迹的文章,每篇一个专题广记或一个角度纵写,对地方志书起了集散归纳、拾遗钩沉、正讹纠偏的作用,为加深人们对崖州社会情况的了解提供了比较翔实可靠的史料。

阅读

相关人物

羊杰臣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崖州区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