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图书馆
三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三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万水千山,记住来时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故事里的三亚》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129
颗粒名称:
万水千山,记住来时路
其他题名:
初探三亚疍家人的历史文化
分类号:
K892.2
页数:
10
页码:
228-23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亚的疍家人群体,他们是起源于南部地区的百越民族,在南海居住已有数百年,以舟为家、以海为生。文章聚焦疍家人文化陈列馆的策划者、建设者之一吴月光,介绍了他对疍家人文化的重视和对文化陈列馆建设的贡献。同时,文章探讨了随着三亚城市的发展,疍家人如何保存和传承他们的“海洋文化”的问题。
关键词:
三亚市
疍家人
起源
内容
在三亚居民中有一个独特的群体——疍家人,他们起源于我国南部地区的百越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兵征服岭南百越地区,征服百越后,增设了南方四郡,即象郡、南海、桂林、闽中郡,于是大部分的百越人被纳入封建郡县的管辖。而一部分百越人不愿意接受统治,向南迁入南海居住,从此成为南海上“以舟为家、以海为生”的族群。有学者推测:迁入海上的百越人,就是疍家人的先民。据史料记载推测:三亚疍家人大约在明朝时期就已经居住在三亚港了。
“以舟为家、以海为生、视水为路、浮生江海”是疍家人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他们有自己的历史,但没有文字记载,只靠口耳相传;他们日常交流所使用的母语是“疍家话”;他们的民俗活动、婚丧嫁娶、饮食习惯都自成一色。三亚的疍家人在三亚居住的历史大概有600年了,属于大海的他们,有着怎样的“海洋文化”呢?这样一个看起来与三亚本地人“格格不入”的特殊群体,又是如何谋求生存、发展壮大的呢?时至今日,随着三亚城市的发展,疍家人“洗脚上岸”,逐渐成为社区的居民。在近年“旧城改造”的背景下,离开了大海的疍家人,又将如何保存与传承他们的“海洋文化”呢?带着一系列的问题,我做了一次探访。
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的策划者、建设者
要做这样的探访,我认为最好是从感性的、直观的材料入手,于是利用今年国庆黄金周的空闲时间,我得到南海党总支副书记吴月光同志的允许后,骑着我的小电动车,来到了鹿回头山脚下的南边海村,见到了国庆期间还忙碌着的“老书记”。于是他带着我参观了“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
之前站在停车场的路边,我说要找吴月光的时候,有人说“你是要找我们的老书记吗?”别以为吴月光是一个“老资格的渔民”,他其实也就是个四十出头的年轻人而已。
我和吴月光早在30年前就认识,那时他是我的学生,当过班长,从小就是一个做事勤恳、任劳任怨的人,每个老师都喜欢他。他是正宗的疍家人,渔民的儿子,中等身材,说话声音平缓,笑起来的时候显得很腼腆,有比较浓厚的“书卷气”,很难与我们眼中常见的皮肤黝黑、粗犷豪放、嗓门很大的“做海男人”对得上号。
我们虽有过师生情谊,但鲜有联系。我不太了解他的状况,但我知道他当领导了,这当然是令我欣慰的事情。记得两年前,他们初中同学聚会,邀请我参加,我欣然而去。在聚会时我和他闲聊,顺便问了他我从报上看到的有关建疍家人博物馆的事,不知是否属实?他说属实!他就是其中的策划者、建设者之一,还纠正说:不是叫“疍家人博物馆”而是叫“疍家人文化陈列馆”。
记得我当时就问他:“你们怎么想到要建设疍家人文化陈列馆?这可是大事,然而又是琐事,能把这种事办好的人可是‘高人、能人、有奉献精神的人、彪炳史册的人’!”他谦逊地笑笑,说了一席让我很感动和佩服的话:“老师你过奖了。我没有你说的那么高大上。我就是觉得我们疍家人在文化积淀方面几乎是空白的,或者是薄弱的。我们疍家人跟其他地方的人比较起来,我们文化的底子太薄弱了、文化的氛围太苍白了。近年我们原来疍家人的聚居地——老渔港、老码头、水居巷都属于拆迁范围,人们将被分得七零八落,原来仅有的那点称得上文化的东西如果不进行挖掘、收集、整理、收藏、提升,疍家文化真的就没有了。是时代给我们的这种紧迫感、使命感,才使我们在别人从来没有想过,或想过而没有做过的基础上去做的。为了做好陈列馆,我们还派人到外地去学习、取经,到老一辈的疍家人那里去征集老物件,寻找文物的踪迹。我们开始时举步维艰,反对声、挖苦声、嘲笑声都有,但是支持者是众多的。在三亚市政府和天涯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社区的干部群众群策群力下,依靠财政拨款、企业赞助、民间募捐,多方筹集资金,才使陈列馆顺利建成并开馆迎客。”我当时就对吴月光们的胆识和见地折服,便说以后有机会我一定去参观。“欢迎老师来参观指导。”“参观是肯定的,指导就不敢当了。”
两年后的今天我来了,见到吴月光后,我们一阵寒暄过。我忍不住问他一个好奇的问题,“月光,你是如此年轻,可为什么人家叫你‘老书记’呢?”他谦逊地说以前曾经担任过南海社区的书记,现在不当了,社区居民为了好区分的缘故,就称他为“老书记”,仅此而已。说完又很腼腆地笑了,这是他的经典笑容。我想这就是他的为人,憨厚勤恳、乐于奉献,即使“干了惊天动地事”,也不会大肆张扬。群众的一声“老书记”就是对他最好的褒奖吧。
陈列馆——展示三亚疍家文化的高地
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规模不是很大,这是一幢临街二层小楼,木制大门的门楣上横刻着“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九个大字,字的颜色与木头的颜色相吻合,没有华丽的装饰,古拙、厚重,给人一种强烈的年代感。
我们先看的是实物展——“疍家水棚”,这是过去疍家人在岸边居住而建造的高脚木屋。吴月光介绍说:“这个木屋是按照一比一的规模建造的,完全保持了旧时‘疍家棚’的原貌,屋下放的是‘做海讨生活’的小木船和一些渔具,屋上就是生活起居室。起居室内的布置有厅堂、东西睡房、厨房、走廊、杂物间等,面积86平方米,相当于今天的两室一厅了。厅堂上摆放的这套雕刻精美的木制沙发,是我们现在买来摆放的。过去疍家人生活困难,家里一般不摆什么沙发,无所谓家具,小桌椅小板凳而已。如果是小家庭,屋里也不分什么客厅睡房,平时都是坐在木板上干活吃喝,累了就躺在木板上睡觉。只有大家庭,孩子结婚了,一家三代的才分出卧房来方便生活。疍家人的日常分工一般是男人出海打鱼,妇女在屋棚里带孩子做家务织补渔网,都以坐着干活为主,久而久之木板都被磨得油光发亮,躺在木板上睡觉比躺在床上还舒服。”
我看到房间里架子上摆放着一些老的小物件,给人一种年代感。有的物件制作得非常精美,如门帘上绣的花、柜子上刻的“福”、竹篮里编进去的鸟,做工都非常细密精巧,无不体现了疍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吴月光说道:“这个‘疍家水棚’是‘水上居民’原生态的缩影。因为现在三亚疍家人都已经洗脚上岸,住进高楼大厦,‘疍家水棚’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风尘中了。我们建造这间木屋的目的,是想留住一些旧时光,给老一辈的疍家人留住一些念想,想老木屋时可以过来这里坐坐看看说说,怀念旧时光。年轻人或小孩子没有住过这样的木屋,也可以带他们来这里参观参观,让他们知道老祖宗是怎么生活的,记住我们祖先来时的‘路’,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
从“疍家水棚”出来,我们走上了二层楼梯,这才进入了真正的“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从简介中知道:该馆于2005年5月计划筹建,2012年9月16日正式启动筹建,2015年9月28日正式揭牌开馆。从计划到筹建到建成,花了10年的时光,确实如吴月光说的那样不容易。
该陈列馆共面积520平方米,分沧桑岁月、民俗展区、生活展区、生产展区、咸水歌谣展区以及文娱节庆等10个展区,陈列了上千件藏品和图片,这些物品和老旧图片大多数是从民间收集和个人捐赠而来,个别物品是现在仿制的。赠品都写着捐赠者的姓名,仿品和复制品都做了特别的注明。在陈列馆内可以看到,疍家人的捕捞工具、渔船模型、服饰、历史照片等,多形式地重现疍家人过去的生产生活场景,多角度展示疍家人的精神风貌和民风民俗。不管是大物件还是小物品,都从方方面面展现了从古到今疍家人向海而生、谋求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和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境界。
我从第一展厅开始逐个参观,展台上陈列的疍家物品让人目不暇接。有不同时代的蛋家渔船:最早使用的平头艇、曾经风靡一时到20世纪70年代末被淘汰掉的网罾艇(风帆船)、70年代至90年代的机拖船以及90年代至今仍在使用的罩网渔船等,都按照一定的比例制作成实物进行展出;有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航海用的海图(渔场图)、水罗经、指南针;捕鱼用渔网、鱼钩、浮球;照明用的风灯、汽灯、电灯。光是用来制作绳索的材料就非常丰富,在过去生产条件落后的情况下,疍家人善于就地取材,用曲麻藤、野菠萝根、竹皮等,浸泡之后砸软,取出纤维轧线,编制成结实耐用的缆绳,不同的材料制作的绳索有不同用途。他们织的渔网,大孔的用于捕捞马鲛鱼、鲅鱼等大鱼,小孔的用于捕捞小鱼小虾,还有什么螃蟹笼,鱿鱼钓、鲸鲨钗……真是名目繁多,令人叹为观止,所有的展品都无声地展示着疍家人的生产方式和与大海波涛搏击的生存智慧。
疍家人不仅是逐浪捕鱼、征服海洋的高手,也是心灵手巧的匠人。在生产展区的一个展柜前,我看到了一个奇特的瓷碗,它的奇特之处是在碗底的中心钻出一个洞。我好奇地问吴月光这个碗怎么能从中间钻洞还不破?这是用来做什么的呢?他解释说:“这是当碗架,是放网捕鱼时用作标志网头位置用的工具,是旧时疍家人晚上下网、放钓纲的一种浮标,当碗架借助浪的摇摆,发出‘叮当叮当’的响声,船回头拉网或拉钓纲,顺着声音找即可。这是聪明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发明出来的一种很实用的用具。你看,在瓷碗的底部钻出一个孔,然后用木棍从孔洞中穿过,再用十字形的木棍加线绳系上贝壳,悬在倒扣的瓷碗四周,海上捕鱼时贝壳随波浪而响,声音清脆响亮,顺流放网捕鱼的时候,把当碗架放置在起网之处,收网之时,循声而去,能顺利找到网头收网。”吴月光说着随即拿起当碗架演示给我看,果然,贝壳与瓷碗发出清脆的撞击声。这声音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有一样被称作“风针”的用具,也制作得非常可爱,富有童趣。这是风帆船时代识别风向的土仪器,疍家人就靠着它在茫茫大海上辨别风向和方向。制作“风针”所用的材料主要是布料,用布料剪成鱼身的形状然后缝成布袋,就成了布袋鱼形“风向标”,可以想象,像鱼的形状一样的布袋风向标,在帆船的桅杆顶端挂着那么一条或几条,风从鱼口灌进去,布袋身子鼓鼓的,随风而动,像一群鱼儿在天空游动一样,这是不是很浪漫呢?
还有那些用牛耳螺壳制作的饭勺、用夜光螺壳制作的汤匙、用椰壳制作的饭碗、用旗鱼嘴骨制作的缆纤等,件件精巧玲珑,无不显示着疍家人的匠心和智慧。
“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劳动创造了美”,以前你可能对这两句话难理解,现在看到这些物品,它们诠释和佐证了什么是“劳动美”。
咸水歌——疍家人的《诗经》
过去疍家人的生存空间是大海,大海是宽广的慷慨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同时又是危险的恐怖的随时随地吞人于巨腹的,向海讨生活的疍家人的日子充满了冒险性和不确定性。由于生活在海上,他们与陆地的居民交流交往很少。最常见交流的方式是将鲜活的鱼虾拿上码头或集市廉价地兜卖,然后换取一些米肉青菜之类的生活必需品。他们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船上,活动的空间相当狭小,没有“水上学校”的时候,孩子们到了上学的年龄都没有学上,很多人都是不识字的,这也许是他们固执地说着自己的语言,并用他们的语言来口传他们艰辛奋斗的历史的原因吧。
虽然疍家人的历史没有文字来记录,但他们从来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历史,靠着口耳相传,世世代代的疍家子孙把自己的历史铭记了下来,而这口口相传的历史很多就反映在他们的“咸水歌”中。
咸水歌是疍家人的《诗经》,是疍家人口耳传唱的口头文化。2009年,“疍家调”被列为海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咸水歌谣”展厅,吴月光介绍,咸水歌是疍家人所唱的渔歌,称作疍家调,又名疍家渔歌,三亚的疍家人习惯称为“咸水歌”。由于旧时水上生活漂泊不定,又大都不识字(据说旧时代疍家人是“被禁止读书”的),所以形成了疍家人用歌唱来记录自己族群的变迁历史、生活习俗以及喜怒哀乐的习惯。“咸水歌”是通过吟唱方式,口口相传代代延续的。三亚疍家人的咸水歌题材可分为两种:“生产歌”和“生活歌”。“生产歌”主要表达劳动情景及传授生产知识,包括打鱼歌、驳艇歌、摇橹歌、出海歌等;“生活歌”则包括情歌、嫁娶歌、儿歌等。咸水歌最初没有谱,都是清唱,有的雄浑高亢,有的婉转缠绵,句子有长句有短句,以七言居多。歌随劳作而出,内容花样迭出,有情唱情,有爱唱爱,有苦诉苦,有恨说恨。通过斗歌或对歌的方式,不断普及和发展,从新歌唱成老歌,直至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我从找到的资料中摘下几首供大家欣赏:
(一)自古疍人闯四海,举纲开网耕四方。头顶烈日脚踏浪,风凶浪恶只等闲。
(二)一从大地风雷起,茫茫大海是我家。四海碧波藏珍品,织网捕鱼牧海人。
(三)疍人勤劳又勇敢,聪明善良在世间,勇叫龙宫献财富,祈求上苍养众生。
(四)渔家女人是朵花,任劳任怨早当家。家有贤妇是个宝,家兴子旺全靠她。
这些“咸水歌”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来看,都是一首首“七绝”,这怎么能说疍家人没有文化呢?吴月光说:“因为以前疍家人没有书读,不识字,不识字就是没有文化呗!其实咸水歌从疍家人的生活、劳作中来,‘咸水’是双关语,既反映了海水的味道,也衬托出生存环境的恶劣,但更多地是表现了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疍家人仍积极乐观地生活的心态,在风口浪尖上仍努力追梦的壮志豪情,以及聪明能干、坚强不屈的性格特点。因此可以说咸水歌是疍家人生活的写照,是疍家文化的重要标志。有咸水的地方,就有咸水歌。疍家人的历史就是咸水歌的历史。有人说咸水歌是疍家人的《诗经》,我觉得也不为过。一首首咸水歌说明我们疍家人是有文化基因的,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由于长期的迁移和海上的漂泊,才造成我们文化的空白和断层。”吴月光说到这里时情绪有点激昂了。顿了顿,他又说:“所以我们要建立这个陈列馆,建立陈列馆就是建立我们的文化自信,今天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有担当地把我们疍家人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挖掘出来并传承下去!”
吴月光带我走到一面相片墙前,他指着一组相片对我说:“几乎每到过年、端午节、元宵节等重大节日,疍家渔民都会聚集到一起进行唱歌比赛。我们社区规定每两年举办一次大型的咸水歌比赛,合唱独唱都可以踊跃报名。除了我们三亚本地的疍家人参赛,我们还邀请了本省陵水地区、外省广东中山、东莞、阳江等地的疍家人来参加比赛。到了比赛那天,会场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人山人海,场面相当壮观。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喜气洋洋地来看比赛。这组相片就是2014年在渔港码头比赛时留下的。现在我们把唱咸水歌常态化,社区免费为大家提供场所和设备。天气好的夜晚,一些老人会自发聚集来到疍家水棚来,他们或独唱、或对唱、或合唱,形式多样,除了唱老歌,他们还新编了一些富有新时代气息的新歌。如:疍民历史源悠久,疍家儿女比风骚。水上文化特色美,疍家民歌称奇葩。过去的咸水歌大多唱的是‘苦’,现在的咸水歌大多唱的是‘甜’的了,可以说咸水歌是我们疍家人的‘流行歌曲’了。”
龙盘古井——疍家历史文化最早的见证者
开始我是按照顺序一个展厅一个展厅地看,第一轮走过来后,我就挑一些我感兴趣的展品来看了。在“文娱节庆”展厅,有一幅疍家人“拜龙盘古井”的图片引起我的特别关注,它激起我探古寻幽的兴趣。因为我早就听说三亚码头有一口历史非常久远的古井,以及与这口古井有关的逸事、趣事。我便指着图片问吴月光这口古井还在不在?“在。”“可以去看看吗?”“可以。但古井在水居巷那边,不在渔村这边,要是有空我带你去看看,可现在我有点事离不开。老师,不好意思了。”“没关系,你告诉我具体的位置我自己去找!”
既然要去看古井,对陈列馆中的其他展品一下子就变得索然寡味了。于是和吴月光闲聊一会后,我离开了陈列馆,骑着车从南边海路经榆亚路,过解放路,随后拐入建港路,也就是老港务局码头原来疍家人的聚居地水居巷。三亚人习惯把这一带叫作“疍家棚”。
因为旧城改造,这里已经变成一片废墟,到处是堆积成山的建筑垃圾。我的心有点发凉,觉得古井可能不存在了,被工地垃圾填埋了。我骑车往“垃圾”深处去,小巷的路面坑坑洼洼的,转来转去也没有看到古井踪迹,不得不又转出建港路来,沿着马路慢慢寻找。中午时分天气比较热,我额上汗水津津。就在我几乎要放弃寻找时,忽然在一个犄角旮旯处看到一个四角亭,貌似我刚才在陈列馆看到的图片上的形状,赶近一看,哈哈,很庆幸,这就是我要寻找的古井了。
这口古井名叫“龙盘古井”。是疍家人迁居三亚港后挖的第一口井,至今有约600年的历史了,这可是一口经历了朝代的更替,经历了抗日的硝烟,有着沧桑岁月的古井了。过去这口井的作用可大了,以前疍家人日常饮用水都是来这里挑的,渔船出海捕捞时船上的备用水也是来这里打的,甚至有的远洋捕捞船停靠三亚港上岸进行补给时也来这里汲水去补充船上的淡水。夏天时井边最热闹,淘米洗菜、洗衣洗澡一派繁忙的景象。最有意义的是正月十五闹元宵,疍家人闹元宵时有一项独特的活动就是要举行拜古井的仪式,寓意“吃水不忘挖井人”。人们用香烛、烤猪、包子、瓜果等祭品来供奉古井,把古井当作神灵一样虔诚地祭拜,感谢古井的哺育之恩。据说旧时还有往井里扔铜钱、硬币的习俗,以祈求得到神灵更多的庇佑。每个人对古井都要有敬畏之心,不能往井里仍脏东西,不能吐口水,更不能把井旁的领地据为己有,否则要遭到神灵的惩罚。小孩子出生时要用这口井的水煮热了用来擦身子,以求长命百岁;老人去世时也用这口井的水煮热了用来擦身子,以干净之魂升天。到了疍家人进入饮用自来水的年代后,这口古井才慢慢淡出人们的生活,又出于安全的考虑,人们制造了一个井盖把古井口盖起来锁起来。作为“饮水”作用的古井是淡化了,但作为“神灵”作用的古井一直都在,拜古井求平安的仪式总在疍家人举行民俗活动时进行祭祀。
这口古井现在是三亚的文物了。2011年,在时任三亚市委副书记陈人忠的提议下、在河西区工委书记张羽飞的主持办理下,人们对古井进行了修缮,由河西区管委会建亭立碑。井口井沿用大理石进行了装修,井的上方建成一个四角翘檐的石方亭,并在正上方的横梁上镌刻着“三亚港古井”五个大字,两旁的方柱上刻着一副对联:“海河泉众水兼和涌琼液,天地人多泽协惠滋港民。”井后是用大理石雕刻的一艘帆船,风帆上刻着简介古井的碑文。现在古井被三亚市政府列入文物保护对象。
当然还是出于安全考虑把井口覆盖起来,又因为这里现在处于拆迁状态,原来的疍家人都搬走了,所以往昔热闹非凡的古井显得寂寞而荒芜,井旁地板污迹斑斑,枯木落叶纵横斑驳,让人看了不免产生几分惆怅。希望这里建筑楼房的速度能够加快推进,让古井重放它的光彩,毕竟它是榆亚地区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古井,具有600年沧桑岁月的历史文物。它就像一个时间老人,见证了三亚疍家人的变迁史和不平凡的奋斗岁月,见证了三亚从一个小港口小渔村慢慢发展演变国际滨海旅游城市的过程,更见证了三亚发展史上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口共生共荣的城市风貌,体现三亚多元化、包容性的城市性格。
离开古井时我很伤感,再过几年,一轮全新的高层建筑群将拔地而起,还会有多少人知道,这里曾是三亚疍家人的根,是疍家人的社会核心地带呢?疍民们都迁走了,古井就永远是一个家园的守望者了。
这一天,我对三亚疍家人文化的探究结束了,我的感慨是颇多的,疍家人在三亚只是一个小小的群体,但吴月光们有勇气有决心有行动来做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这样的大事,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填补了三亚疍家文化建设的空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文化建设者们的奉献精神是十分令人敬佩的!文物是无声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就是要告诉疍家人:万水千山,记住来时路!
知识出处
《故事里的三亚》
出版者:中国华侨出版社
本书从三亚历史文化、海洋文化、民族文化以及建国以来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等角度切入,深入挖掘了三亚的历史底蕴,回顾了三亚的发展历程以及作为改革开放样本城市折射出来的精神。
阅读
相关人物
黄素琴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