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船和我的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故事里的三亚》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128
颗粒名称: 我的船和我的海
分类号: K825
页数: 3
页码: 225-227
摘要: 本文是一位来自广东,于海上漂泊的渔民张金荣的传记。他回忆了自己的童年和成年经历,讲述了他从小跟着家人出海捕鱼的艰苦历程,以及靠海为生的渔民们所面临的挑战。虽然张金荣已经不再出海,但他认为海和船是他的家产,传承给儿子和后代们,让他们记得他们祖先与海的故事。
关键词: 张金荣 渔民 成长经历

内容

1967年,我出生了。我是谁?我叫张金荣。弓长张,金钱的金,荣华富贵的荣。也是那一年,我们家也有了第一艘动力船。对于我们来说,船好像比我更重要。现在想想也是的,一家六七口全凭这艘船吃喝。
  我家祖上是广东人,隶汉族、属疍家。疍家,这个名字的起源众说纷纭。但不管人们从哪个角度去考究,都离不了我们于海上漂泊的桎梏。到了我曾祖一代,举家迁至三亚。从未听父亲提起过曾祖为何搬来三亚,怕是父亲也不知。抑或,苦难被曾祖嚼碎咽进了肚子。曾祖已然离世,带走的还有他的故事以及埋进土里的苦。随着岁月的变迁,苦难化作肥料、化作幸福。
  我关于童年的一切记忆都是离不开海的,打记事起,我就在船上给父亲干帮工了。“渔民的儿子再会读书也是渔民”。最惬意的属十来岁的时候,每当到了台风频繁的前后几个月,孩子们会在岸上的一个小棚子里听先生讲课。其实也不能算作讲课的,都是识些字罢了,为的是能识几个字,读懂《更路簿》而已。至于“子曰”云云,对于我们这些靠海为生的渔民是虚无的,更是奢侈的。
  十五六岁的时候,我能够充当一个成年渔民的劳动力了。于是,我开始跟着父亲、祖父出海。近海捕鱼自然好些,几天就能回来。但去远些的地方就难说了,不但要经历海浪的考验,还要耐得住寂寞。出海捕鱼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讲都很难忍受,更何况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一开始出海,我特别兴奋。年少轻狂总会让人产生一时的兴奋,幻想自己如同英雄一般征服海洋。每每坐在船头,我总是望着海的更远处,好像远方还有更神奇的地方。出海前,父亲总是买一大袋碟片。在船上最珍贵的就是DVD了,祖父、父亲以及几个帮工围一圈,挑选碟片。那时我总是希望日子过得快些,这样,我就有权利去挑选碟片了。一年又一年过去,我的臂膀越来越壮,拉网也不再需要帮工威仔的帮助。终于,我到了有权利挑选的年纪了。可是,我却不再喜欢看碟片……
  二十岁时,我已然和四十多岁的父亲一般黝黑了。那一年,我做了船长。我还记得我当上船长后,第一次出海去的是南沙。那一天,我终身难忘。我们在返航的时候,浪渐渐大了起来。船上有第一次出海的新人,他当时都被吓呆了。我也有些慌,但我知道,这时候害怕是没有用的,越怕,浪会越大。我顶着浪,以最快的速度往回返。浪越来越大,我开得越猛,像是和浪打架。最终,我赢了。打那儿起,我终于明白了父亲在每次出海前,为什么要去拜五龙宫庙。海给了我们活下来的希望,也给我们的生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000年的时候,我含泪卖了那艘船。那时,爷爷已经不在了。父亲,也不再出海。那时候,政府管理渔业。很多渔民都卖了船,包括我这个小小的船长。不出海,吃什么?政府的补助,只能养活全家一年。慢慢地,我开始去渔业公司做船长。每次出海,我都不敢有一丝懈怠。一旦出事,就是十几个人的性命。可谁的一生,又能一帆风顺?
  那一年,是我在渔业公司做船长的第五年。我们打鱼返航,本以为已是归程,便开始坐在一起吃饭。就在吃到一半儿时,船上做饭的渔婆失声大叫。我们应声跑出去,才发现原来是值守的一个船员跳了海。我们整整打捞了两个小时,才把人救了上来。船上哪儿有什么医生,只是凭着多年的经验把昏迷的他救醒。他在船舱里呆坐着,嘴里嘟嘟囔囔的。直到后来,我们才知道,他在海上漂的这一个月得了抑郁症。在我们这行,这种病,不少见。
  如今,我已经不出海了。渔港搬了地方,我也已年过半百。这些事情我如果不说,可能会被我带到祖先那儿。可在那儿,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有时候,我会去海边坐坐。随意坐在沙滩上,让海水淹没我的脚,让浪花拍打着我跳动的脉搏。我常常想起那些昔日一同捕鱼的故人,想起月下围在船头看碟片的那些面孔。那个在渔港卸货时因钢索断裂,从而摔断腿的河南打工仔;想起值守期间忍不了海上寂寞而跳海的船员;想起那个在海上晕船眩晕到用头撞船的小青年。有的时候,也会想到父亲,想到爷爷。想起了第一次拖网,我的手被磨出了水泡。我躲在角落里委屈极了,但是父亲却臭骂了我一顿:“男人不拖网,全家都要饿死。”
  我的一生就只做了一件事:出海捕鱼。我这一生也仅仅只有两件家产:我的船和我的海。你先别反驳这船和这海并不是我的私有财产。可是,我的曾祖把海传给了祖父,祖父又传给了父亲,而父亲又传给了我。在这期间,传给我的海,又生出了养活我们一家的船。世世代代传下来的宝贝,又怎么不是家产呢?
  我的儿子已经不再出海。可是,他,他的儿子,他的子子孙孙,又怎会脱离海的孕育呢?他们一定会记得,会记得我今天所诉说的关于我的船、我的海,以及关于他们的祖先一切的海的歌谣。

知识出处

故事里的三亚

《故事里的三亚》

出版者:中国华侨出版社

本书从三亚历史文化、海洋文化、民族文化以及建国以来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等角度切入,深入挖掘了三亚的历史底蕴,回顾了三亚的发展历程以及作为改革开放样本城市折射出来的精神。

阅读

相关人物

任琪琪
责任者
张金荣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