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图书馆
三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三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五辑 走向海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故事里的三亚》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123
颗粒名称:
五辑 走向海洋
分类号:
K296.63
页数:
79
页码:
203-281
摘要:
本文概括了鱼水谣、依依海深情,化作蓝丝带、朝深海开了一枪、后海冲浪手:无尽之夏踏浪行、我的船和我的海、万水千山,记住来时路、三沙印象、崖州海洋文化的参与者等文章。
关键词:
三亚市
地方史
内容
鱼水谣
曾志远
鱼离开水则不能生存,在这一点上,渔人虽捕鱼,其实也和鱼一样。疍家人以船为家,四海漂游,正如鱼一般。鱼是无根的,漂泊不定,随遇而安,这一点疍家人和鱼一样。疍家人和海的关系,正如鱼与海一般。大海是疍家人的生命之源。
这些话是我爷爷跟我说的,他打鱼半生,模样也因常年出海而改变。印象里,他有一把引以为傲的白胡子,在那大把的白胡子上面,是他那张满布皱纹的脸。海风“助纣为虐”,帮着岁月把他的额头磨平,却磨不平他那颗永远炙热着的内心。当他告诉我上述那些话的时候,他的眼中分明饱含着一种深深的骄傲,那是一种深深的归属感。我承认,他的情绪感染了我,以至时至今日,我仍能感受到他言语的力量。
爷爷去世以后,爸爸接替了他的工作。也正是那个时候,我第一次随爸爸出海打鱼。从前我只是在岸边看过海,我只知道每晚的晚霞很美,海上的日出也很美。可是真到了海上,一切都不一样了。多的是汹涌澎湃的惊涛骇浪和那始终无法挥却的寂寞。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身处海上,自我切身的感受。原来人是这么渺小,在天地之间,在造化之中,如沧海之一粟。于是,在我小小的心中,对于未来的憧憬愈来愈深。
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和从前不一样。当我站在船头的时候,海风轻轻吹过来,极目所见就是茫茫大海。我想,也许这海风也曾吹拂过我的爷爷,我的祖先,我的世世代代。被吹拂的人虽然变了,可那海风终年不变,大海也终年不变。它像一个深沉的老人,从上古直活到现在,所有的悲伤,所有的快乐,都流入大海中。得到的回复只是无声无息的沉默。也许我们这艘船的下面,便有古代沉落的战船,有常年漂荡的尸骨。可一切历史,一切过往,都被深深地埋在大海里,一切归于沉寂。
转眼间,我已不知在海上漂了多少年。记忆中,有许多港口被建立了起来,记忆中,送船的人换了一遍又一遍。可每次出海时极目所见,仍是这茫茫的一片片。海风渐渐吹出了我父亲的皱纹,也日渐吹长了我的身躯。当我终于比父亲高的时候,我的父亲开了一桌宴席,把所有亲朋好友都叫来,大醉了一夜。第二天,当我们要出海的时候,父亲慢慢踱下了船。他从船长变成了送船的人。船渐渐驶离了岸边,我发现父亲的身影再也不像从前一样坚挺,他的腰背已佝偻。当他张开嘴笑的时候,眼角有着褶皱的痕迹。我知道他已老了,以后的一切,都要我自己独自做出决断了。我的心中一时五味杂陈,既有长大的自豪,也有沉重的责任。
那是我第一次主持大局,偏偏是那一次,我们遇到了热带风暴。狂风席卷而来,一时之间,大浪滔天。我们的船只能随波逐流。那是我见过的最大的风暴。四周已辨识不出方向,船上的人甚至有人已哭出了声。在大自然的力量中,人的力量多么渺小。那时我想,我不能像他们一样绝望。我的祖先也许也曾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如果不能冷静下来,也许便真的会长眠大海。那一次,我真正长大了。我站在船头,从容不迫地指挥。奇怪的是,那个时候,我的脑海中只有爷爷的大胡子和爸爸那佝偻的背影。我不知道别人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只知道,也许这就是坚强。在茫茫的大海上,人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最后的坚强。
船靠岸时,我飞奔过去,紧紧地抱住了父亲。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他臂膀中的温度,感受到他打湿我肩头的那摊眼泪。在那一刻,我和父亲的心贴得那么近。那一次,父亲待我格外的好,以至当我去爷爷坟前时,他也去了。他明明站在我身后,可我能感觉到,他眼中有种骄傲,那种感情和当年爷爷眼中的一模一样。
岁月就像船下的波纹。爷爷坟头的草已越来越绿,爸爸的腰越来越弯,我站在船头一年又一年,镜中自己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深。我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少年,但大海依然像是不会老,它永远不变,任时光匆匆流去,它永远保持它的深沉。我再也不会在大海的脾气里迷失,只是我已觉得有什么东西改变了。那一年,我让儿子陪我出海,可他并不像我当年一样争气,他一到海上就吐。那一次回来之后,他再也没有出过海。他喜欢读书,他有他的理想。可是一想到爷爷当年骄傲的眼神,一想到父亲那年佝偻的腰背,我总觉得怪怪的,好像隐隐有些负罪感。可是时代变了,出海也许也挣不了什么钱,好好读几年书,也许就能赚几倍的钱。我也就不再强迫他了。
最近站在船头时,切实感到自己在一天天老去。父亲已下不来床了,他那曾在风吹雨打、浪潮翻涌中傲立的脊背再也直不起来了。儿子反而一天天高大起来,他在城市里买了房子,硬把父亲接过去。他来接我的时候,我拒绝了。我有手有脚,海风磨平我的额头,但磨不平我的心。我觉得只要有大海,我就可以生存。只要看到大海,我就会感到安心。身处大海那么多年,好像已成了大海的一部分。处在高楼大厦、车辆川流不息、纷纷扰扰的都市,反倒惶恐不已,似乎总也找不到内心的静谧。一生在海上漂流的人,死也要埋在海边,要面朝大海,向海而重生。
于是我又去海边看望爷爷。他的坟在面海的高地上。再一次俯下身子的那一刻,天边的晚霞破海而出,远处的云层一片片粘在红红的天上。我突然理解了爷爷,原来他面海而生,向海而亡,正是表达对大海的敬意和感恩。大海是我们的恩公,我们一代代向下传,它却永远不老,它庇护着我们,让我们世代得以生存,并和它的波涛一样的绵延不断。
在晚霞浓处,天边海上,隐隐传来了歌声。我知道,那是永不消逝的一曲,那是鱼与水的歌谣。
依依海深情,化作蓝丝带
——访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蒲冰梅秘书长
冯汝常谭雅丹陈孝灯
背景:为宣传海洋文化,了解三亚海洋保护活动中涌现的杰出人物,三亚作协“梳理崖城文脉,讲好三三亚故事”项目海洋文化采访小组,组织了此次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的采访活动。
受访者: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秘书长蒲冰梅
采访人:冯汝常、谭雅丹、刘锐、郝蕊、陈澳、陈孝灯等
采访时间:2020年4月4日
地点:亚
访谈方式:疫情期间,通过微信线上进行访谈
简介: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是国内知名的海洋保护群众性组织,2007年6月1日在海南省三亚市成立。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以海洋环境保护为主题,积极组建志愿者队伍,通过开展海洋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等宣传活动,提高全民的海洋保护意识。蓝丝带代表了爱、感恩、关怀与鼓励等,协会英文缩写为BROCS(BlueRibbonOceanConservationSociety)。它是全国首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以海洋环保为主题的民间公益社会团体。
采访人:秘书长您好!从有关资料,我了解到您虽出生于甘肃,其实是在江苏长大,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救灾中,就成为一名中国红十字会的志愿者。现在,您却选择扎根于三亚,一直保护着这片蔚蓝的大海,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你和蓝丝带之间的故事吗?
蒲:是的,我在甘肃出生,江苏长大。西北是内陆没有海,我在江苏的那个地方也不靠海。我是在海南读大学的时候,才接触到大海的。那时候,我经常会去海边。大海一望无际,它能让我有些喧闹的情绪得到平复。大概是从小没有见过大海吧,所以,我对大海有一种别样的情感。在海边待久了,免不了会发现一些海洋环境问题和海洋被破坏的现象。2008年我去蓝丝带参加面试并且成为蓝丝带的一名成员。其实,在进入蓝丝带之前,我本来已经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岗位,因为我是学旅游管理的,本应进入旅游管理这个行列。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知蓝丝带也在招聘工作人员,我就去参加面试了,并且有幸成为蓝丝带的一员,因此才有了从2008年到现在,一直致力于海洋环境保护这样的选择。
采访人:“蓝丝带”从2007年成立,至今已有13年的发展历程了。协会从当年不足1000人的小团体,发展为如今拥有10万名志愿者的公益组织,影响广泛。您在2008年就已经加入了其中,那么,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您可以说是功不可没,那您能大致介绍一下协会的发展历程吗?
蒲:要是说协会的发展历程,就这么一个小时肯定是不够的,所以我就简单地谈几点。
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是2007年6月成立的。最初,是在2007年2月2日,由大小洞天景区董事长兼三亚市旅游协会会长孙冬先生发起的“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当时已得到了市政府和其他企业的支持。目前,我们协会已有60多家会员单位,我们的资助主要是靠市政府的项目购买、社会捐赠、企业和基金会的合作等。在协会发展的同时,我们组织了海洋保护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了“六进”活动,如进高校、进社区、进企业、进部队等,通过这样的活动来提高公众对海洋保护的意识。另外,我们也同中科院和各大高校联合开展科研项目,比如对海洋动物的救助、对动物尸体的科研等,我们会把一些动物尸体做成标本,用来做海洋保护的科普宣传资料。高校方面,在三亚学院有专门的蓝丝带志愿者服务团队,并且值得让人高兴的是,由于成绩突出,三亚学院蓝丝带志愿者服务团队被评选为2015年海洋人物大奖,这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这一奖项的学生志愿团体。
采访人:协会近期开展的“留住蓝海微笑”“海上森林”等项目,您是全程都参与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您个人方面,您觉得有什么想说的吗?
蒲:今年由于受疫情影响,海洋保护形势并不是很好。但我个人对近期开展的活动还是很乐观的。我们的活动侧重于海洋垃圾处理和海洋生物救助,近期开展的项目也是围绕这两大侧重点进行的。比如“留住蓝海微笑”,我们主要是通过专家的指导来救助海龟、鲸豚类动物。红树林的“海上森林”项目,我们是和世界联合公益基金会合作,致力于三亚海棠湾红树林的生态修复。目前,政府已经规划了400多亩土地,支持我们进行红树林生态种植与修复。
采访人:这也说明保护海洋环境的刻不容缓。可以说,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海洋强国建设中就提到了“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指导方针,那么,就您个人的经验来说,您对三亚的海洋文化有怎样的认知呢?
蒲:这个我想多说几句,这个海洋文化其实有很多,咱们不从纯文化角度来谈,就是单对渔民来说,可能更多地是靠海吃海的滨海文明。因为大海对于渔民来讲可能更多地是通过捕捞,来填饱肚子,赚取钱财。大海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
采访人:我很赞同您的看法。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也有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层次。但对于三亚的海来说,现在可能是感受不到海纳百川的这种大气。从渔业生产看,很多渔民就经常不分情况地过分捕捞,无论大小,全都通吃,图一时之得,显然还不具备那种海洋人应有的远见卓识。
蒲:对,是这样的。国外就不同,像欧美有些国家,出海捕鱼会特别关注一下鱼的年龄,或者随身携带一个尺子,对于那种处于幼年期的鱼就会放生,会想到要保障一个海洋系统的良性可持续循环发展。但是,我们的渔民缺乏保护意识,其实大多是因为他们的教育和宣传不到位。
采访人:是的,教育和宣传是关键。有时,即使有那种海神崇拜等,就像我们曾经采访的渔民,他们说的崇拜妈祖、拜海龙王等,也多是针对人自身的需求,而非出于对海洋的敬畏和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请问,海洋文化方面,您有哪些看法?
蒲:我这里有一本书是2019年出版的《海洋文化蓝皮书》,上面介绍了蓝丝带近10年的发展记录和有关海洋文化的陈述,我可以把这本书同冯老师和各位分享,但您后面得还给我,因为这本书我也只有一本(大家都笑了)。
我个人认为,像渔民捕捞文化、美食、海岛、渔船等都可以纳入海洋文化。关于渔民个人的捕鱼行为,三亚这里其实可以用“灭绝性捕捞”来形容,就是不管大小,全都一网打尽。另外,由于本地渔民对海洋动物的认知缺乏,也导致误杀了不少国家保护动物里的鱼类,这种做法其实对于整个海洋系统的维持,有很大的伤害。所以我们协会也很注重向渔民宣传国家保护海洋动物方面的知识,也在积极地治理海洋垃圾问题,通过改善污染源等措施,来保护海洋。像这方面的文化作品也有很多,比如说,我们协会的《呵护蔚蓝》《红树林之歌》等。
采访人:如前所述,海南的多数渔民都缺乏足够的海洋保护意识。他们崇拜神灵,不崇拜知识,在海洋文化和保护方面很被动。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协会对海南的小学生有没有那种专门的海洋环保课程。或者,未来发展的话,是否可以面对小学生或者外来的游客,向他们免费发放海洋知识读本、小册子、绘本等进行宣传。比如,我们可以在飞机上,通过海洋保护相关知识的分享,让外地游客在进入海南之前对海洋环保有一个个人意识;或者,也可以在景区门口做这么一个活动,通过发放的海洋知识宣传册等,让游客等树立起环保观念、进一步加强海洋保护意识。这一方面,其实可以和我们作协这边进行沟通合作(都笑)。那么,以上这些想法,蓝丝带协会有没有进行一些类似的相关宣传呢?
蒲:是的,我们宣传也做了很多。比如说之前的那个“地球一小时”,我们这次的活动开展,得到了近一千个家庭和近一百家企业的支持,最后活动结束后,通过各地组织者发来的文字、照片、视频等,都可以看出,这次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像您刚才提到的那个关于小学生的环保宣传,我是很赞同的,相较于大人来说,更容易接受我们的理念,他们的价值观也更容易塑造。当然,我们协会也和第九小学等展开了宣传合作。我们的一些大学生志愿者,会定期对咱们三亚的小学生进行相关的海洋环保授课。有很多老师接到家长的来电,说他们的孩子,回家后和他们分享这些海洋保护知识,并且要求大家一起遵守。所以,对小学生进行这样的一个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对于咱们本土教育其实是有这么一个海洋保护知识读本的,但是由于孩子们课程压力太大,所以,没有开设相关专门课程,一般就是咱们的志愿者利用课余时间去授课。
我们协会之前有专门对外来游客进行的一个宣传。比如,让导游对游客进行海洋保护的引导,之前,我们在蜈支洲岛还做过一次名为“垃圾大作战”的收费性活动项目。因为当时有过和国外的机构进行合作的经验,我们所以就开展了这个项目。没想到的是,那一次活动项目做得相当精彩,很多人参与进来,远超过预想的报名人数,甚至比以往举办的免费活动项目更受欢迎。
采访人:协会做得真棒!其实不管是什么层次的人,都可以接受这个海洋环保教育。像这个海洋保护知识活动的开展,不一定说是要聘请专业的老师面对面授课,也可以弄一个网课,像咱们的高校学生那样,自主学习。同时,我还有这样一个想法,我们作协可以配合蓝丝带协会开展一场相关的征文比赛,到时候可以和有关学校、企业等进行合作,就以咱们的海洋保护为主题,或者是其他的海洋文化宣传等,主要是起到一个宣传海洋保护和海洋文化知识等作用。我们作协或者是三亚学院创意写作中心的孩子们,都很乐意参与,或者提供相关的帮助。
蒲:冯老师的这个想法很不错。我们的确可以开展这么一个征文比赛,希望这个想法可以很快地实行落地。但我个人觉得刚开始可以让三亚作为试点,有了相关举办经验之后再进行外部的扩展。我之前也向三亚政府申请过,向每一位入岛人员都收取一块钱,作为环保捐款。有了这个捐款后,也可以作为相关环保人员的一个经费,但这个提议被政府否决了,估计是违反相关规定。冯老师,您说的这个以征文形式宣传海洋保护,它的可行性很强,后面我们可以就这个想法进行单独的会谈,到时再谈谈细节,也很期待可以和作协合作,让一些相关海洋保护方面的专业人士讲述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更多精彩故事。
采访人:三亚的海洋环境在蓝丝带协会和各界人士的共同保护下,很大程度上已有很大改观。但三亚作为海滨城市,加之海南正在推进的“自贸港”建设,今后对海洋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您认为在三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把握住海洋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呢?
蒲:我并不认为海洋开发和保护之间有很大的冲突。我们有信心去平衡海洋开发和海洋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在2011年,我们曾做过海岸线徒步环保调查,当时,我亲自陪同政协委员进行了全程考察。政协委员依据调研,对海洋开发与保护拿出了提案,政府对环保工作进行了改进,这些都是对海洋的保护。比如我们还对三亚湾海岸保护工作等进行了改进,如环保工对海洋垃圾的清理,垃圾桶数量、投放的位置与调控等,还有让海岸附近的渔民对海岸线杂物等参与捡拾,我们会给渔民一些费用来补贴他们做家用,帮助他们减少海洋垃圾的产生。另外,我们还通过海洋保护网络专家资源等,对渔民进行科学的海洋环境指导。可以说,开发利用与环保,是可以兼顾的。
采访人:感谢咱们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和您对三亚这片海付出的辛劳,感谢您接受采访,期待“蓝丝带”和作协的合作。愿我们共同努力,让这片大海蔚蓝的生命力一直陪伴这里的人民。谢谢您!
蒲:好的,期待合作!我们共同努力,宣传海洋保护,提升人们的海洋环保意识,让这片大海更加纯净,更加美丽!
朝深海开了一枪
邱晨阳
我今年52岁了,但我这辈子没干别的事,一股脑地就在海上捕捞,有人说我疯了,有人说我不知道变通,还有人把我关了起来。
我的徒弟大壮说,出海的时候好无聊。我骂他,不出海的日子更无聊。我倒不记得我在陆地上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反正在海上那可谓劈风斩浪。
大海是我一直的梦想,小时候随父亲出海,我插不上他们大人的话,就一个人躺在甲板上发呆,也只能发呆,想想伟强为什么要偷我的笔,想想为什么老师要选澄澄做小组长。
有一次上作文课,年轻的语文老师让我们闭上眼想象夜晚,然后把感受写出来。当时我们把窗帘拉上,灯也关了,大家在底下偷偷地笑。我却陷入了沉静,片刻,我恍惚感受到了大海的呼吸。我的手枕着脑袋,想象着天上忽闪忽暗的星辰,我随寂寞的船流动在大海里,银河也就流动起来。我想如果我能发光,如果大海上的人都会发光,那海洋也成了一片星海。
语文老师说我们要成熟一点,那就要谈谈理想,我的理想就是要去海里,越快越好,我做梦,都能梦到我变成了父亲的手枪里的一枚子弹,“嗖”的一下,冲进海里,很远很远。
我25岁做了船长,父亲更早,他20岁,我爷爷还要早,至于几岁就忘了,反正再追溯便要追到我爷爷的爷爷了,从他们那代人开始,我们便生海长海吃海靠海,然后死于海上了。第一次做船长前一天,我们家吃了顿难得的比过年还丰盛的晚餐,甚至见着了肉。我心情大好,大姐乐呵呵地说今年的收成,父亲总要扒口饭提一句他当年的英勇战绩,母亲倒没说话,尽顾着加汤夹菜了。
后来,那天晚上,父亲醉醺醺地躺在母亲新换的沙发上,神神道道地拉着我,跟我讲转扬机是什么、怎么看风向、遇到低压怎么办。接着还说不要太贪心,给自己和后人们留条路,莫名其妙地扯了一堆有的没的。我怀疑他是不是发神经了,他还在说,我实在困得不行只好闭上眼打盹。大姐说,咱爸说了起码七遍他打到什么什么鱼。
行李是母亲准备的,我很信任她,奶奶走得早,她给爷爷整过,也给父亲整过,现在又轮到我了,她这一生全给了我们仨。出海前的祭祀也是母亲一手操办的,她总嫌弃在国企上班的大姐是做会计的,心机重,不够虔诚。
怎么摆祭祀的菜,几点开始才算“吉时”,我不清楚,估计我父亲他们也没搞明白过,反正就按照她的指示来就行了。
待祭祀完毕,母亲又嘱托了几句,便偷偷把一个东西塞进了我的口袋里。衣服很薄,我一下子感受到了清凉,是苹果。“回来妈给你做新衣。”母亲红着眼说。
我点点头,出发了。
这一走,就是好几年,我至少吃掉了母亲一箱的苹果,也总算看到父亲曾经向我炫耀过的奇珍异宝,偶尔我还会拍下来给他瞧,他只不屑地“哼”一声,然后讲其他我没见过的鱼。其实那些都是不存在的,我问过我的大学生徒弟大壮。
说起大壮,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他是他们家的独生子,首次出海,他一个人带的行李快赶上我们几个老人了,我还看见他带了个挺有意思的相机。老魏就问,你是来开船捕鱼,还是来拍照的。我拉拉老魏说,第一次嘛,总归兴奋。大壮愤愤地走开了,老魏也无奈地摇摇头。
果然,兴奋是一时的。第三天夜里,大壮就抛弃了他的相机,走到我身边,我正在船栏杆边闭眼听歌。他说,张叔,好无聊啊。我摘下妻子送的一些东西,笑笑说,无聊?他点点头,还问我以前我们都干什么。我说,幻想。这是我从儿子那里新学的一个词。
幻想?大壮瞪大了眼睛看我,这眼神看起来像要把我吃了一样。
我没说话,他这一吼,整个海上都是这两个字的声音。大壮突然躁动起来,他说他不想坐船了,他还说他不想捕鱼了,他想回家去,去父亲的厂里上班。
船并没有因为他的躁动而停下来,继续向深海航行,穿过浓雾、越过暗礁。后来,老魏经常跟我抱怨大壮,不是大晚上唱情歌发疯,就是莫名其妙打翻自己煮好的泡面。我说随他吧,下次别让他出海了。
幻想其实是种病,很严重的病。如果说小时候的幻想是一种憧憬的美好,那么成家后的幻想可能是一种怪癖。我又从海里带来了一条红色的鱼,才巴掌大小,我觉着挺好看的,便用一个塑料袋装了些海水养着,本想着儿子能够喜欢。而他上来就捂着鼻子躲开了,跑到他妈妈的围裙后边,挂着眼泪说,这是什么怪物,爸爸,是什么怪物?
我的笑僵住了,停留在空气中,我没生气,这孩子打出生以来就很少见到我。那条鱼我舍不得扔,自己找了个玻璃缸养了起来。不过很快就死了,死了我也没扔,后来招虫子了,招来的虫子在小张细白的胳膊上狠狠地叮了个包。妻子终于忍无可忍,连带着玻璃缸在院子里砸碎了,还哭着骂我。
待不下去了,我就出海,大海多好啊,背靠大海,望向星辰,闻的是海的呼吸,听的是海的脉搏,吃的是海的大餐。我突然觉得我就是大海,于是有一天晚上,我偷偷地走到船边,想趁别人不注意,先一步融入大海。
真舒服啊,我听见了我年少梦想的召唤,它说,那里尽是宝藏呢。我轻轻地抬起脚,这一刻,连船都变得平稳不激烈摇晃了,我像个孩子在草坪上撒野,身后还有玩伴的追赶。我转过头,向他们做了个开枪的手势。
“砰——”的一声。
我做了个很长的梦,醒来时很难受。更令人难受的是,我不能再出海了,我的生活整天处在噩梦中,封闭的屋子里只能透过窗子看日升日落,可是我们出海的人都是看月亮和星星的呀!
直到我看见了我的儿子,我十二岁的儿子,他来看我的时候很害怕,我叫他过来,他的手才恋恋不舍地从我妻子手中滑落。我说,想出海嘛?
他迅速战栗的一刹那,很快、很干脆地摇摇头。
我今年52岁了,但我这一辈子没干过别的事,就是喜欢做梦。梦中我成了父亲的子弹,发射后,我一下冲出很远。后来,我也握紧了那把枪,我很精确地瞄准远方,丝毫不敢有偏差,食指一用力,心跳加快,我在等待结果。
是个哑炮。我朝深海开了一枪,结果是个哑炮。
我笑了,床头柜上的苹果很甜。
后海冲浪手:无尽之夏踏浪行
王娜
在美丽而隐秘的三亚疍家渔村后海,生活着一群自由而随性的冲浪手。在这里,他们过着不一样的人生,也在酝酿着海南新的海洋文化。
后海的浪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
傍晚的海边,海风呼呼吹过,坐在面海的木桌前,放空,就是一段惬意的时光。
这应该是记忆里漫画中描绘的海滨景象。
柔软的白色沙滩,几个人悠然缓行。海浪一层层铺展而来,冲浪的人们站在冲浪板上,随浪起起伏伏。再往海中央,是一叶叶的帆板。再往海湾的那头,是浮在空中的充气风筝,风筝下,依然是冲浪手在浪头滑行。风筝后,是依海而立的葱翠小山。
这里是后海角,它藏在海棠湾的尽头。尽头处的藤海渔村,也叫后海村,是个地地道道的疍家渔村,也是繁华蜈支洲岛身后的一片秘密花园。村旁的皇后湾,更是栖居于此的众多“浪”人们的心头之好。
大多数时候里,如缺了一个口的月亮般的皇后湾,安详静谧,只有海浪和海风的声音从缺口静静涌来再静静退去,到处都自由自在,犹如一片海边的桃花源。
也的确是后海冲浪手们心中恋恋难舍的桃花源。
沙白、水浅、浪好、风好、温暖、阳光……在这个全球排名前十的初学冲浪圣地,他们因“浪”从世界各地而来,从此舍去了过往职业,可能是公司职员、插画师、教师、模特、厨师……从此,就住了下来。
每日里等浪、追浪、踏浪,又抱着冲浪板,闪着夕阳的光,从沙滩走回村里。第二天,第三天……重复往返,永不言倦。
如今于后海边经营着一家冲浪俱乐部的晶晶姑娘,就是沉醉在后海冲浪之中,并决定每日踏浪不再离开的其中一员。
最早的“浪”人
2018年,晶晶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冲浪,就辞掉了稳定的工作,搬到了后海的村子里,正式成为一名追浪人。
大概在她来这里的十年前,后海有了第一家冲浪主题客栈,聚集了当时最早的一批热爱冲浪和风筝冲浪的人们。而那时的晶晶正结束了自己的人生间隔年——大一休学一年的打工生活,重新回到书桌前专心学业。
继续向前追溯,在世纪之初的千禧年,那时的晶晶还是个不能确定自己未来会做什么、会热爱什么的小小少女。
那时后海的第一缕阳光出现在央视千禧年节目的镜头里,后海隐秘的美以及绝好的浪进入“浪”人们的视野,这里自此逐渐成为一个中国冲浪文化的起源地。
虽是一项小众极限运动,冲浪的历史却并不短,也许可以追溯到十个世纪前,太平洋上拿着一块板子就可以驰骋海面的波利尼西亚人那里。
近半个世纪以来,冲浪文化,从美国加州开始,如海风般吹到世界上的众多沙滩。
到了2000年,后海的第一缕阳光不仅唤醒了新的世纪,也无意中唤醒了这个小村落和中国冲浪文化之间的渊源。
当国内最早的一批“浪”人来到这个小小渔村时,如今聚集在村里的冲浪手们大多还是个孩子,他们和晶晶一样,从孩童起就读书、学习、刻苦、努力、上班,走着我们惯常的路。
但有一天,蓝色后海里白色的浪低低地层层翻卷而来,和偶尔拿起冲浪板偶尔到此的他们相遇,就如同一道闪电突然点燃了他们内心的小火花。
这火花以无与伦比的魅力蔓延开来,引得他们放下从前种种,不再离开。
无尽之夏
如果“浪报”表明第二天一早有好浪,晶晶会和大家一样早早起床追浪;如果没有,她会睡到自然醒,然后再打开正对大海的店门,开启一天的悠然生活。
看店,冲浪,做教练。下午五点半关门,回到村子里同样一推门就能看到大海的小房子,做手工,学习,在村子里逛一逛,和朋友交流,结束一天的平淡时光,睡去。
五年前,晶晶的生活则是另外一个场景。
那是终日穿着白色大褂在实验室做实验的她。在北京一所大学的基因工程专业拿到硕士研究生学位后,她留在了导师的实验室工作。不出意外的话,她会继续攻读接下来的博士学位。
在北京时,她正热爱着骑行,可总是阴郁的天气,还有让人放不下心的空气指数,都让她和骑友们纠结。
“我们去海南骑行吧!”一个骑友这样提议。
于是,2015年春节,四个朋友飞到海南,开启环岛骑行之旅。
海口落地时,还是小雨。他们骑上自行车,从海南中线出发,经过五指山,直奔三亚。一路南下时,阳光也一点点灿烂起来。到了三亚湾,他们停下脚步,穿着短袖沐浴在久违的阳光下,站在连绵的海岸线前,深深迷醉在大海的绝美中,自己的心也在一点点地苏醒。
回到北京后,晶晶开始不停想念海南,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她又来了三次。到了第三次归去后,她辞去了实验室的工作,丢下了北京户口,拉着一个小小的行李箱,独自来到三亚。
只因为,这里是无尽之夏。
疍家和“浪”人
数百年前,同样因为这里是无尽之夏,从广东顺德一路捕鱼而来的疍家人,来到这个当时形状酷似龙头而被称作“海棠头”的海湾,就不再四处迁移。岁月变迁中,疍家上岸,渐成藤海渔村。
后海有两个沙滩,皇后湾是冲浪手们的聚集地。另外一片沙滩则是渔民们的码头,村民们在这里设有早晚鱼市,日常也会聚在这里聊天发呆。
村里一条主街的两侧延伸出许多小巷子,每条巷子里都会有客栈、商铺和民居相邻的景象。村民坐在家门口纳凉喝茶、支起饭桌、在巷子里举行婚宴……肤色黝黑的冲浪手,还有清凉装扮的游客,就从他们身边走过。
“每到晚上,我们常常会在楼下村民的卡拉OK声中睡着。”晶晶说着就笑了起来。
村里的很多人,祖祖辈辈都以打鱼为生。他们曾以舟为室、以海为陆,创造了独特的疍家文化。如果疍家文化是厚重,那么冲浪手们在这里逐渐形成的氛围则是清新和奔放。
这里有着传统与现代、古朴与文艺、天然与人工、原住民与外来客之间奇妙的融洽感。日出而浪、日落而休的冲浪手们总是简单奔放、自由不羁。日落而作、日出而息的疍家人还是简单自然、淳朴包容。
和村子里众多的冲浪手一样,晶晶非常喜欢现在的生活。
“我们能在村子里一待待上一个星期,偶尔出去久一点,就疯了似的想回来。”
原本并无交集的两种文化,在交融碰撞中,为这里涂上了带有魔力的色彩。
寻觅和等待
有时也会想起几年前在实验室的日子。为了观察记录实验中发酵罐的情况,晶晶曾搬着行李在实验室连住数日。定上闹钟,每两个小时采集一次数据,不分昼夜,时间在一次一次的等待中度过,而艰辛繁复的实验在艰辛繁复的等待中往往没有结果,这是常态。
冲浪也要等待。等待第二天有没有好浪,等待每一道浪漫长的酝酿,然后在十几秒的时间内冲上波峰,再重新进入下一次对浪花的等待。
都是等待。
不同的路。
不久前,晶晶回北京和仍在做研究工作的同学朋友们相聚。相聚短暂而快乐,但当她走在地铁站中,周围匆匆而过的上班族带着无形的压力超越自己时,她无比渴望自己那海边的村庄和海浪。也深深感觉到,自己回不去以前的生活了。
依然可以耐心等待,却不再等待都市户口、房子和荣誉,而是只在自己的热爱中等待。就好像热爱科研的老同学们依然在专注投入没日没夜的实验工作一样,只不过素来随心而行的晶晶,已经在她的勇气中,将热爱转向另一个方向。
大一时,内心质疑大学意义,先斩后奏办了休学一年的手续,父母只能无可奈何。18岁的她去餐厅做服务员、到大学宿舍卖小饰品和自己DIY图案的T恤衫。一年中深感打工艰辛,从此内心生出一股力量,开始努力刻苦,拿到了国家奖学金,同时也考上了极有前途专业的研究生。
突然有一天,如同村子里许多冲浪手经历过的感觉一样,她觉得各种压力的聚集让自己很难找到真正开心的事。于是,开始寻觅、探索和改变。直到过上如今这般令自己满足的踏浪生活。
痴爱冲浪
浮生江海,疍家人这一看似独特的生活方式背后,实则隐藏着生存的苦楚和艰难。
浮生江海,同样也是“浪”人们的生活方式,却大大不同。
晶晶从来海南之初放空自己两个月,到考取PADI潜水教练证书、美人鱼教练证书,到每天连扛带提地拿着两个三四十斤重的气瓶当潜水教练,再到成为冲浪手开设俱乐部,都是热爱二字支撑着。
村子里的好友Ada,是一名瑜伽教练。最初因为爱情而来,后来爱情走了,她却爱上了后海的冲浪生活,又成为冲浪教练。
还有痴爱冲浪、在海上一泡就是一天的大飞。两年前,他从武汉自驾环游,走到后海时,就停了下来。浪龄不长的他,却有着可以在浪中旋转、走板等动作的好技术。冲浪之余,他也做着教练。
因为热爱而来,再围绕着热爱的事创业、生存。
热爱永远第一。
有好浪的时候,无论在做什么,大飞一定会放下所有,拿起板走向大海。在村里开了一家甜品小店的李哥同样如此,所以他的店常常关着门,因为今天有好浪。
追浪的脚步并不止在后海,他们还会去万宁日月湾,那是国家冲浪队的培训基地。会去巴厘岛,那里遍布着可以满足初学者到高阶冲浪者的优质冲浪点。他们也会去别的相宜的海湾,只要那里可以尽情冲浪。
台风来之前的时间,也是村中“浪”人们狂欢的时间。风来了,浪就来了。凌晨三四点,就会看到他们带着冲浪板去浪点的身影。
踏浪人生
冲浪是什么感觉?为什么有如此的魅力?
“当抓到浪的瞬间,是心动的感觉。”晶晶说。
那还可能是最活在当下、最能和自然世界融为一体的忘我时刻。在那个脚踏冲浪板冲上浪峰的一瞬,只有自己,只有海浪,等待和惊险化为了畅快和喜悦。人和大海的融合引出了内心深处潜藏的悸动,也许于那一瞬间里感知到了真实的自我,触摸到真实的心灵。
这可能是冲浪文化最本真的内涵。
在冲浪文化的发展中,一块冲浪板曾被沾染了种族歧视的色彩,也曾被赋予了反战的意义。但在真正的“浪”人心中,冲浪板永远意味着对自由的向往和实现自我的渴望。“后海冲浪手”,同时也是一支歌曲的名字,一支摇滚乐队在那个有名气的北京后海,向往和渴望着大海里冲浪的自由。
这份向往和渴望带来了许多的人们,他们来到晶晶或村中其他的俱乐部,学习着在冲浪板上冲向大海。有骤然离开拥挤都市和繁忙工作就莫名心慌的上班族,他们在浪板上渐渐放松下来,在后海渐渐触摸到慢生活的美妙律动;有被父母带着感受冒险和坚持的孩童,孩子们总是有着惊艳大人的表现;有美丽的女孩,穿着好看的冲浪服,在浪花中展示出自己的非凡勇气和活力……
因此热爱冲浪的人们,就会常常回到村子,成为新的“浪”人,也许就此掀开了生活新的一页。
冲浪这项小众极限运动已进入2020年奥运会的赛场,将要去比赛的冲浪手中就有曾在后海驻足过的人们。和后海古老疍家文化和谐共处的这种新的海洋文化,正在这片冲浪秘境悄然绽放。
我的船和我的海
任琪琪
1967年,我出生了。我是谁?我叫张金荣。弓长张,金钱的金,荣华富贵的荣。也是那一年,我们家也有了第一艘动力船。对于我们来说,船好像比我更重要。现在想想也是的,一家六七口全凭这艘船吃喝。
我家祖上是广东人,隶汉族、属疍家。疍家,这个名字的起源众说纷纭。但不管人们从哪个角度去考究,都离不了我们于海上漂泊的桎梏。到了我曾祖一代,举家迁至三亚。从未听父亲提起过曾祖为何搬来三亚,怕是父亲也不知。抑或,苦难被曾祖嚼碎咽进了肚子。曾祖已然离世,带走的还有他的故事以及埋进土里的苦。随着岁月的变迁,苦难化作肥料、化作幸福。
我关于童年的一切记忆都是离不开海的,打记事起,我就在船上给父亲干帮工了。“渔民的儿子再会读书也是渔民”。最惬意的属十来岁的时候,每当到了台风频繁的前后几个月,孩子们会在岸上的一个小棚子里听先生讲课。其实也不能算作讲课的,都是识些字罢了,为的是能识几个字,读懂《更路簿》而已。至于“子曰”云云,对于我们这些靠海为生的渔民是虚无的,更是奢侈的。
十五六岁的时候,我能够充当一个成年渔民的劳动力了。于是,我开始跟着父亲、祖父出海。近海捕鱼自然好些,几天就能回来。但去远些的地方就难说了,不但要经历海浪的考验,还要耐得住寂寞。出海捕鱼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讲都很难忍受,更何况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一开始出海,我特别兴奋。年少轻狂总会让人产生一时的兴奋,幻想自己如同英雄一般征服海洋。每每坐在船头,我总是望着海的更远处,好像远方还有更神奇的地方。出海前,父亲总是买一大袋碟片。在船上最珍贵的就是DVD了,祖父、父亲以及几个帮工围一圈,挑选碟片。那时我总是希望日子过得快些,这样,我就有权利去挑选碟片了。一年又一年过去,我的臂膀越来越壮,拉网也不再需要帮工威仔的帮助。终于,我到了有权利挑选的年纪了。可是,我却不再喜欢看碟片……
二十岁时,我已然和四十多岁的父亲一般黝黑了。那一年,我做了船长。我还记得我当上船长后,第一次出海去的是南沙。那一天,我终身难忘。我们在返航的时候,浪渐渐大了起来。船上有第一次出海的新人,他当时都被吓呆了。我也有些慌,但我知道,这时候害怕是没有用的,越怕,浪会越大。我顶着浪,以最快的速度往回返。浪越来越大,我开得越猛,像是和浪打架。最终,我赢了。打那儿起,我终于明白了父亲在每次出海前,为什么要去拜五龙宫庙。海给了我们活下来的希望,也给我们的生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000年的时候,我含泪卖了那艘船。那时,爷爷已经不在了。父亲,也不再出海。那时候,政府管理渔业。很多渔民都卖了船,包括我这个小小的船长。不出海,吃什么?政府的补助,只能养活全家一年。慢慢地,我开始去渔业公司做船长。每次出海,我都不敢有一丝懈怠。一旦出事,就是十几个人的性命。可谁的一生,又能一帆风顺?
那一年,是我在渔业公司做船长的第五年。我们打鱼返航,本以为已是归程,便开始坐在一起吃饭。就在吃到一半儿时,船上做饭的渔婆失声大叫。我们应声跑出去,才发现原来是值守的一个船员跳了海。我们整整打捞了两个小时,才把人救了上来。船上哪儿有什么医生,只是凭着多年的经验把昏迷的他救醒。他在船舱里呆坐着,嘴里嘟嘟囔囔的。直到后来,我们才知道,他在海上漂的这一个月得了抑郁症。在我们这行,这种病,不少见。
如今,我已经不出海了。渔港搬了地方,我也已年过半百。这些事情我如果不说,可能会被我带到祖先那儿。可在那儿,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有时候,我会去海边坐坐。随意坐在沙滩上,让海水淹没我的脚,让浪花拍打着我跳动的脉搏。我常常想起那些昔日一同捕鱼的故人,想起月下围在船头看碟片的那些面孔。那个在渔港卸货时因钢索断裂,从而摔断腿的河南打工仔;想起值守期间忍不了海上寂寞而跳海的船员;想起那个在海上晕船眩晕到用头撞船的小青年。有的时候,也会想到父亲,想到爷爷。想起了第一次拖网,我的手被磨出了水泡。我躲在角落里委屈极了,但是父亲却臭骂了我一顿:“男人不拖网,全家都要饿死。”
我的一生就只做了一件事:出海捕鱼。我这一生也仅仅只有两件家产:我的船和我的海。你先别反驳这船和这海并不是我的私有财产。可是,我的曾祖把海传给了祖父,祖父又传给了父亲,而父亲又传给了我。在这期间,传给我的海,又生出了养活我们一家的船。世世代代传下来的宝贝,又怎么不是家产呢?
我的儿子已经不再出海。可是,他,他的儿子,他的子子孙孙,又怎会脱离海的孕育呢?他们一定会记得,会记得我今天所诉说的关于我的船、我的海,以及关于他们的祖先一切的海的歌谣。
万水千山,记住来时路
——初探三亚疍家人的历史文化
黄素琴
在三亚居民中有一个独特的群体——疍家人,他们起源于我国南部地区的百越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兵征服岭南百越地区,征服百越后,增设了南方四郡,即象郡、南海、桂林、闽中郡,于是大部分的百越人被纳入封建郡县的管辖。而一部分百越人不愿意接受统治,向南迁入南海居住,从此成为南海上“以舟为家、以海为生”的族群。有学者推测:迁入海上的百越人,就是疍家人的先民。据史料记载推测:三亚疍家人大约在明朝时期就已经居住在三亚港了。
“以舟为家、以海为生、视水为路、浮生江海”是疍家人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他们有自己的历史,但没有文字记载,只靠口耳相传;他们日常交流所使用的母语是“疍家话”;他们的民俗活动、婚丧嫁娶、饮食习惯都自成一色。三亚的疍家人在三亚居住的历史大概有600年了,属于大海的他们,有着怎样的“海洋文化”呢?这样一个看起来与三亚本地人“格格不入”的特殊群体,又是如何谋求生存、发展壮大的呢?时至今日,随着三亚城市的发展,疍家人“洗脚上岸”,逐渐成为社区的居民。在近年“旧城改造”的背景下,离开了大海的疍家人,又将如何保存与传承他们的“海洋文化”呢?带着一系列的问题,我做了一次探访。
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的策划者、建设者
要做这样的探访,我认为最好是从感性的、直观的材料入手,于是利用今年国庆黄金周的空闲时间,我得到南海党总支副书记吴月光同志的允许后,骑着我的小电动车,来到了鹿回头山脚下的南边海村,见到了国庆期间还忙碌着的“老书记”。于是他带着我参观了“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
之前站在停车场的路边,我说要找吴月光的时候,有人说“你是要找我们的老书记吗?”别以为吴月光是一个“老资格的渔民”,他其实也就是个四十出头的年轻人而已。
我和吴月光早在30年前就认识,那时他是我的学生,当过班长,从小就是一个做事勤恳、任劳任怨的人,每个老师都喜欢他。他是正宗的疍家人,渔民的儿子,中等身材,说话声音平缓,笑起来的时候显得很腼腆,有比较浓厚的“书卷气”,很难与我们眼中常见的皮肤黝黑、粗犷豪放、嗓门很大的“做海男人”对得上号。
我们虽有过师生情谊,但鲜有联系。我不太了解他的状况,但我知道他当领导了,这当然是令我欣慰的事情。记得两年前,他们初中同学聚会,邀请我参加,我欣然而去。在聚会时我和他闲聊,顺便问了他我从报上看到的有关建疍家人博物馆的事,不知是否属实?他说属实!他就是其中的策划者、建设者之一,还纠正说:不是叫“疍家人博物馆”而是叫“疍家人文化陈列馆”。
记得我当时就问他:“你们怎么想到要建设疍家人文化陈列馆?这可是大事,然而又是琐事,能把这种事办好的人可是‘高人、能人、有奉献精神的人、彪炳史册的人’!”他谦逊地笑笑,说了一席让我很感动和佩服的话:“老师你过奖了。我没有你说的那么高大上。我就是觉得我们疍家人在文化积淀方面几乎是空白的,或者是薄弱的。我们疍家人跟其他地方的人比较起来,我们文化的底子太薄弱了、文化的氛围太苍白了。近年我们原来疍家人的聚居地——老渔港、老码头、水居巷都属于拆迁范围,人们将被分得七零八落,原来仅有的那点称得上文化的东西如果不进行挖掘、收集、整理、收藏、提升,疍家文化真的就没有了。是时代给我们的这种紧迫感、使命感,才使我们在别人从来没有想过,或想过而没有做过的基础上去做的。为了做好陈列馆,我们还派人到外地去学习、取经,到老一辈的疍家人那里去征集老物件,寻找文物的踪迹。我们开始时举步维艰,反对声、挖苦声、嘲笑声都有,但是支持者是众多的。在三亚市政府和天涯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社区的干部群众群策群力下,依靠财政拨款、企业赞助、民间募捐,多方筹集资金,才使陈列馆顺利建成并开馆迎客。”我当时就对吴月光们的胆识和见地折服,便说以后有机会我一定去参观。“欢迎老师来参观指导。”“参观是肯定的,指导就不敢当了。”
两年后的今天我来了,见到吴月光后,我们一阵寒暄过。我忍不住问他一个好奇的问题,“月光,你是如此年轻,可为什么人家叫你‘老书记’呢?”他谦逊地说以前曾经担任过南海社区的书记,现在不当了,社区居民为了好区分的缘故,就称他为“老书记”,仅此而已。说完又很腼腆地笑了,这是他的经典笑容。我想这就是他的为人,憨厚勤恳、乐于奉献,即使“干了惊天动地事”,也不会大肆张扬。群众的一声“老书记”就是对他最好的褒奖吧。
陈列馆——展示三亚疍家文化的高地
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规模不是很大,这是一幢临街二层小楼,木制大门的门楣上横刻着“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九个大字,字的颜色与木头的颜色相吻合,没有华丽的装饰,古拙、厚重,给人一种强烈的年代感。
我们先看的是实物展——“疍家水棚”,这是过去疍家人在岸边居住而建造的高脚木屋。吴月光介绍说:“这个木屋是按照一比一的规模建造的,完全保持了旧时‘疍家棚’的原貌,屋下放的是‘做海讨生活’的小木船和一些渔具,屋上就是生活起居室。起居室内的布置有厅堂、东西睡房、厨房、走廊、杂物间等,面积86平方米,相当于今天的两室一厅了。厅堂上摆放的这套雕刻精美的木制沙发,是我们现在买来摆放的。过去疍家人生活困难,家里一般不摆什么沙发,无所谓家具,小桌椅小板凳而已。如果是小家庭,屋里也不分什么客厅睡房,平时都是坐在木板上干活吃喝,累了就躺在木板上睡觉。只有大家庭,孩子结婚了,一家三代的才分出卧房来方便生活。疍家人的日常分工一般是男人出海打鱼,妇女在屋棚里带孩子做家务织补渔网,都以坐着干活为主,久而久之木板都被磨得油光发亮,躺在木板上睡觉比躺在床上还舒服。”
我看到房间里架子上摆放着一些老的小物件,给人一种年代感。有的物件制作得非常精美,如门帘上绣的花、柜子上刻的“福”、竹篮里编进去的鸟,做工都非常细密精巧,无不体现了疍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吴月光说道:“这个‘疍家水棚’是‘水上居民’原生态的缩影。因为现在三亚疍家人都已经洗脚上岸,住进高楼大厦,‘疍家水棚’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风尘中了。我们建造这间木屋的目的,是想留住一些旧时光,给老一辈的疍家人留住一些念想,想老木屋时可以过来这里坐坐看看说说,怀念旧时光。年轻人或小孩子没有住过这样的木屋,也可以带他们来这里参观参观,让他们知道老祖宗是怎么生活的,记住我们祖先来时的‘路’,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
从“疍家水棚”出来,我们走上了二层楼梯,这才进入了真正的“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从简介中知道:该馆于2005年5月计划筹建,2012年9月16日正式启动筹建,2015年9月28日正式揭牌开馆。从计划到筹建到建成,花了10年的时光,确实如吴月光说的那样不容易。
该陈列馆共面积520平方米,分沧桑岁月、民俗展区、生活展区、生产展区、咸水歌谣展区以及文娱节庆等10个展区,陈列了上千件藏品和图片,这些物品和老旧图片大多数是从民间收集和个人捐赠而来,个别物品是现在仿制的。赠品都写着捐赠者的姓名,仿品和复制品都做了特别的注明。在陈列馆内可以看到,疍家人的捕捞工具、渔船模型、服饰、历史照片等,多形式地重现疍家人过去的生产生活场景,多角度展示疍家人的精神风貌和民风民俗。不管是大物件还是小物品,都从方方面面展现了从古到今疍家人向海而生、谋求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和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境界。
我从第一展厅开始逐个参观,展台上陈列的疍家物品让人目不暇接。有不同时代的蛋家渔船:最早使用的平头艇、曾经风靡一时到20世纪70年代末被淘汰掉的网罾艇(风帆船)、70年代至90年代的机拖船以及90年代至今仍在使用的罩网渔船等,都按照一定的比例制作成实物进行展出;有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航海用的海图(渔场图)、水罗经、指南针;捕鱼用渔网、鱼钩、浮球;照明用的风灯、汽灯、电灯。光是用来制作绳索的材料就非常丰富,在过去生产条件落后的情况下,疍家人善于就地取材,用曲麻藤、野菠萝根、竹皮等,浸泡之后砸软,取出纤维轧线,编制成结实耐用的缆绳,不同的材料制作的绳索有不同用途。他们织的渔网,大孔的用于捕捞马鲛鱼、鲅鱼等大鱼,小孔的用于捕捞小鱼小虾,还有什么螃蟹笼,鱿鱼钓、鲸鲨钗……真是名目繁多,令人叹为观止,所有的展品都无声地展示着疍家人的生产方式和与大海波涛搏击的生存智慧。
疍家人不仅是逐浪捕鱼、征服海洋的高手,也是心灵手巧的匠人。在生产展区的一个展柜前,我看到了一个奇特的瓷碗,它的奇特之处是在碗底的中心钻出一个洞。我好奇地问吴月光这个碗怎么能从中间钻洞还不破?这是用来做什么的呢?他解释说:“这是当碗架,是放网捕鱼时用作标志网头位置用的工具,是旧时疍家人晚上下网、放钓纲的一种浮标,当碗架借助浪的摇摆,发出‘叮当叮当’的响声,船回头拉网或拉钓纲,顺着声音找即可。这是聪明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发明出来的一种很实用的用具。你看,在瓷碗的底部钻出一个孔,然后用木棍从孔洞中穿过,再用十字形的木棍加线绳系上贝壳,悬在倒扣的瓷碗四周,海上捕鱼时贝壳随波浪而响,声音清脆响亮,顺流放网捕鱼的时候,把当碗架放置在起网之处,收网之时,循声而去,能顺利找到网头收网。”吴月光说着随即拿起当碗架演示给我看,果然,贝壳与瓷碗发出清脆的撞击声。这声音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有一样被称作“风针”的用具,也制作得非常可爱,富有童趣。这是风帆船时代识别风向的土仪器,疍家人就靠着它在茫茫大海上辨别风向和方向。制作“风针”所用的材料主要是布料,用布料剪成鱼身的形状然后缝成布袋,就成了布袋鱼形“风向标”,可以想象,像鱼的形状一样的布袋风向标,在帆船的桅杆顶端挂着那么一条或几条,风从鱼口灌进去,布袋身子鼓鼓的,随风而动,像一群鱼儿在天空游动一样,这是不是很浪漫呢?
还有那些用牛耳螺壳制作的饭勺、用夜光螺壳制作的汤匙、用椰壳制作的饭碗、用旗鱼嘴骨制作的缆纤等,件件精巧玲珑,无不显示着疍家人的匠心和智慧。
“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劳动创造了美”,以前你可能对这两句话难理解,现在看到这些物品,它们诠释和佐证了什么是“劳动美”。
咸水歌——疍家人的《诗经》
过去疍家人的生存空间是大海,大海是宽广的慷慨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同时又是危险的恐怖的随时随地吞人于巨腹的,向海讨生活的疍家人的日子充满了冒险性和不确定性。由于生活在海上,他们与陆地的居民交流交往很少。最常见交流的方式是将鲜活的鱼虾拿上码头或集市廉价地兜卖,然后换取一些米肉青菜之类的生活必需品。他们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船上,活动的空间相当狭小,没有“水上学校”的时候,孩子们到了上学的年龄都没有学上,很多人都是不识字的,这也许是他们固执地说着自己的语言,并用他们的语言来口传他们艰辛奋斗的历史的原因吧。
虽然疍家人的历史没有文字来记录,但他们从来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历史,靠着口耳相传,世世代代的疍家子孙把自己的历史铭记了下来,而这口口相传的历史很多就反映在他们的“咸水歌”中。
咸水歌是疍家人的《诗经》,是疍家人口耳传唱的口头文化。2009年,“疍家调”被列为海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咸水歌谣”展厅,吴月光介绍,咸水歌是疍家人所唱的渔歌,称作疍家调,又名疍家渔歌,三亚的疍家人习惯称为“咸水歌”。由于旧时水上生活漂泊不定,又大都不识字(据说旧时代疍家人是“被禁止读书”的),所以形成了疍家人用歌唱来记录自己族群的变迁历史、生活习俗以及喜怒哀乐的习惯。“咸水歌”是通过吟唱方式,口口相传代代延续的。三亚疍家人的咸水歌题材可分为两种:“生产歌”和“生活歌”。“生产歌”主要表达劳动情景及传授生产知识,包括打鱼歌、驳艇歌、摇橹歌、出海歌等;“生活歌”则包括情歌、嫁娶歌、儿歌等。咸水歌最初没有谱,都是清唱,有的雄浑高亢,有的婉转缠绵,句子有长句有短句,以七言居多。歌随劳作而出,内容花样迭出,有情唱情,有爱唱爱,有苦诉苦,有恨说恨。通过斗歌或对歌的方式,不断普及和发展,从新歌唱成老歌,直至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我从找到的资料中摘下几首供大家欣赏:
(一)自古疍人闯四海,举纲开网耕四方。头顶烈日脚踏浪,风凶浪恶只等闲。
(二)一从大地风雷起,茫茫大海是我家。四海碧波藏珍品,织网捕鱼牧海人。
(三)疍人勤劳又勇敢,聪明善良在世间,勇叫龙宫献财富,祈求上苍养众生。
(四)渔家女人是朵花,任劳任怨早当家。家有贤妇是个宝,家兴子旺全靠她。
这些“咸水歌”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来看,都是一首首“七绝”,这怎么能说疍家人没有文化呢?吴月光说:“因为以前疍家人没有书读,不识字,不识字就是没有文化呗!其实咸水歌从疍家人的生活、劳作中来,‘咸水’是双关语,既反映了海水的味道,也衬托出生存环境的恶劣,但更多地是表现了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疍家人仍积极乐观地生活的心态,在风口浪尖上仍努力追梦的壮志豪情,以及聪明能干、坚强不屈的性格特点。因此可以说咸水歌是疍家人生活的写照,是疍家文化的重要标志。有咸水的地方,就有咸水歌。疍家人的历史就是咸水歌的历史。有人说咸水歌是疍家人的《诗经》,我觉得也不为过。一首首咸水歌说明我们疍家人是有文化基因的,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由于长期的迁移和海上的漂泊,才造成我们文化的空白和断层。”吴月光说到这里时情绪有点激昂了。顿了顿,他又说:“所以我们要建立这个陈列馆,建立陈列馆就是建立我们的文化自信,今天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有担当地把我们疍家人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挖掘出来并传承下去!”
吴月光带我走到一面相片墙前,他指着一组相片对我说:“几乎每到过年、端午节、元宵节等重大节日,疍家渔民都会聚集到一起进行唱歌比赛。我们社区规定每两年举办一次大型的咸水歌比赛,合唱独唱都可以踊跃报名。除了我们三亚本地的疍家人参赛,我们还邀请了本省陵水地区、外省广东中山、东莞、阳江等地的疍家人来参加比赛。到了比赛那天,会场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人山人海,场面相当壮观。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喜气洋洋地来看比赛。这组相片就是2014年在渔港码头比赛时留下的。现在我们把唱咸水歌常态化,社区免费为大家提供场所和设备。天气好的夜晚,一些老人会自发聚集来到疍家水棚来,他们或独唱、或对唱、或合唱,形式多样,除了唱老歌,他们还新编了一些富有新时代气息的新歌。如:疍民历史源悠久,疍家儿女比风骚。水上文化特色美,疍家民歌称奇葩。过去的咸水歌大多唱的是‘苦’,现在的咸水歌大多唱的是‘甜’的了,可以说咸水歌是我们疍家人的‘流行歌曲’了。”
龙盘古井——疍家历史文化最早的见证者
开始我是按照顺序一个展厅一个展厅地看,第一轮走过来后,我就挑一些我感兴趣的展品来看了。在“文娱节庆”展厅,有一幅疍家人“拜龙盘古井”的图片引起我的特别关注,它激起我探古寻幽的兴趣。因为我早就听说三亚码头有一口历史非常久远的古井,以及与这口古井有关的逸事、趣事。我便指着图片问吴月光这口古井还在不在?“在。”“可以去看看吗?”“可以。但古井在水居巷那边,不在渔村这边,要是有空我带你去看看,可现在我有点事离不开。老师,不好意思了。”“没关系,你告诉我具体的位置我自己去找!”
既然要去看古井,对陈列馆中的其他展品一下子就变得索然寡味了。于是和吴月光闲聊一会后,我离开了陈列馆,骑着车从南边海路经榆亚路,过解放路,随后拐入建港路,也就是老港务局码头原来疍家人的聚居地水居巷。三亚人习惯把这一带叫作“疍家棚”。
因为旧城改造,这里已经变成一片废墟,到处是堆积成山的建筑垃圾。我的心有点发凉,觉得古井可能不存在了,被工地垃圾填埋了。我骑车往“垃圾”深处去,小巷的路面坑坑洼洼的,转来转去也没有看到古井踪迹,不得不又转出建港路来,沿着马路慢慢寻找。中午时分天气比较热,我额上汗水津津。就在我几乎要放弃寻找时,忽然在一个犄角旮旯处看到一个四角亭,貌似我刚才在陈列馆看到的图片上的形状,赶近一看,哈哈,很庆幸,这就是我要寻找的古井了。
这口古井名叫“龙盘古井”。是疍家人迁居三亚港后挖的第一口井,至今有约600年的历史了,这可是一口经历了朝代的更替,经历了抗日的硝烟,有着沧桑岁月的古井了。过去这口井的作用可大了,以前疍家人日常饮用水都是来这里挑的,渔船出海捕捞时船上的备用水也是来这里打的,甚至有的远洋捕捞船停靠三亚港上岸进行补给时也来这里汲水去补充船上的淡水。夏天时井边最热闹,淘米洗菜、洗衣洗澡一派繁忙的景象。最有意义的是正月十五闹元宵,疍家人闹元宵时有一项独特的活动就是要举行拜古井的仪式,寓意“吃水不忘挖井人”。人们用香烛、烤猪、包子、瓜果等祭品来供奉古井,把古井当作神灵一样虔诚地祭拜,感谢古井的哺育之恩。据说旧时还有往井里扔铜钱、硬币的习俗,以祈求得到神灵更多的庇佑。每个人对古井都要有敬畏之心,不能往井里仍脏东西,不能吐口水,更不能把井旁的领地据为己有,否则要遭到神灵的惩罚。小孩子出生时要用这口井的水煮热了用来擦身子,以求长命百岁;老人去世时也用这口井的水煮热了用来擦身子,以干净之魂升天。到了疍家人进入饮用自来水的年代后,这口古井才慢慢淡出人们的生活,又出于安全的考虑,人们制造了一个井盖把古井口盖起来锁起来。作为“饮水”作用的古井是淡化了,但作为“神灵”作用的古井一直都在,拜古井求平安的仪式总在疍家人举行民俗活动时进行祭祀。
这口古井现在是三亚的文物了。2011年,在时任三亚市委副书记陈人忠的提议下、在河西区工委书记张羽飞的主持办理下,人们对古井进行了修缮,由河西区管委会建亭立碑。井口井沿用大理石进行了装修,井的上方建成一个四角翘檐的石方亭,并在正上方的横梁上镌刻着“三亚港古井”五个大字,两旁的方柱上刻着一副对联:“海河泉众水兼和涌琼液,天地人多泽协惠滋港民。”井后是用大理石雕刻的一艘帆船,风帆上刻着简介古井的碑文。现在古井被三亚市政府列入文物保护对象。
当然还是出于安全考虑把井口覆盖起来,又因为这里现在处于拆迁状态,原来的疍家人都搬走了,所以往昔热闹非凡的古井显得寂寞而荒芜,井旁地板污迹斑斑,枯木落叶纵横斑驳,让人看了不免产生几分惆怅。希望这里建筑楼房的速度能够加快推进,让古井重放它的光彩,毕竟它是榆亚地区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古井,具有600年沧桑岁月的历史文物。它就像一个时间老人,见证了三亚疍家人的变迁史和不平凡的奋斗岁月,见证了三亚从一个小港口小渔村慢慢发展演变国际滨海旅游城市的过程,更见证了三亚发展史上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口共生共荣的城市风貌,体现三亚多元化、包容性的城市性格。
离开古井时我很伤感,再过几年,一轮全新的高层建筑群将拔地而起,还会有多少人知道,这里曾是三亚疍家人的根,是疍家人的社会核心地带呢?疍民们都迁走了,古井就永远是一个家园的守望者了。
这一天,我对三亚疍家人文化的探究结束了,我的感慨是颇多的,疍家人在三亚只是一个小小的群体,但吴月光们有勇气有决心有行动来做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这样的大事,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填补了三亚疍家文化建设的空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文化建设者们的奉献精神是十分令人敬佩的!文物是无声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就是要告诉疍家人:万水千山,记住来时路!
三亚渡口
邢贞乐
我在读初中的时候,曾经读过沈从文的《边城》,可能是与小说中主人翁翠翠年龄相仿的原因,对翠翠与傩送既健康纯洁又情丝缠绵的爱情悲剧叹息不已,也对渡口产生了莫名的遐想。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恢复高考后第一批毕业生被分配到三亚工作,在这座海河交错的小城,听到了许多关于海与渔民的故事,也得知在三亚河入海口有个渡口,因为对《边城》的喜爱,也因此而对渡口有着一种潜在的感情,于是独自一人来到渡口寻找老船工的影子、感知摆渡人的艰辛。此后,因公事还几次过渡到鹿回头,对渡口也就有着挥之不去的记忆。
随着城市的拓展,我的办公地点不断变迁,加之事务累身,到渡口去的机会就少了。近日,三亚市作协组织开展“梳理鹿城文脉,讲好三亚故事”创作实践活动,我被分在“海洋文化组”,采访什么写什么呢?我想,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写老船长、写远海捕捞、深海作业肯定大有人在,还是写普普通通的渔民吧。猛然间,尘封已久的“渡口”在我的脑海被重新唤起。我决定去采访渡口,写有关渡口的故事。
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原来负责渡口管理的三亚水上运输公司第二船队经理黄水带先生是我爱人高中的同学,一个暖阳当空的下午我到南边海去采访了他。黄先生先把我带到渡口现场参观,只见一间半新的二层小楼孤零零地耸立在河岸边,其底层作为过渡通道已空无一人,顶端吊着的两块“登船通道”和“上岸通道”的红色字体指示牌字迹依旧清晰,左边墙体上用红漆随意涂鸦“停渡”两字。黄先生介绍说,渡口已于今年六月底停渡。举目河口两岸,原来的“疍家棚”几乎已被拆除,对面鸿洲集团开发的高楼拔地而起,一派繁华景象。河面上一艘艘游艇来回穿梭,呈现出时尚与气派。唯一不变的是那奔腾不已的河水,与那汹涌澎湃的海水所撞击出的滚滚波浪,似在诉说着渡口的沧桑岁月和船工们的前世今生……
参观完渡口,黄水带先生把我带到了南海渔村的一家小茶馆,随着新茶上来我的采访也就开始了。首先问起开设渡口的背景、开始营运的时间、渡口名称、船工的情况等。黄先生娓娓道来:“当时三亚河入海口的北边叫北边海,是疍家人的集居地,而南边叫南边海即鹿回头的山脚下,因三亚河的阻隔加之道路不通,北边海的疍家人无法到对岸的鹿回头山上去砍柴禾,南边海鹿回头的居民也无法到北边的三亚来采购货物。这里河道也不是很宽,根据海洋局测定的数据,河面宽度为86米,平均深度4米多,最深处也就6米,对于在水上生活的疍家人来说,搞个渡口摆渡应不在话下。果然,随着两岸居民来往的迫切需求,渡口便应运而生。”
黄先生接着说:“当时北边海有两个公社,一个是南海公社,主要是管理出海作业的渔民;一个是水上公社,主要是管理港口的水上运输。渡口是由水上公社第二船队建设的,属于集体所有制单位,开渡时间是在1958年,最初的名字叫‘崖县水上公社第二船队渡口’,使用的是木船,用人工摇橹推动。开始时没有码头,河两边都是沙滩,船是摇到沙滩停稳后就让渡客下船。经过几年营运,渡客不断增多,就开始用木头搭建简易浮脚码头,盖顶棚,直至1984年三亚撤县设市后才改用砖混建造,并改名为‘三亚渡口’,几经变迁形成现在这个样子。渡口名称虽改但其所有制性质没变,属于三亚水上运输公司第二分公司(即原水上公社第二船队)所有,一直至今。”
说到船工的时候,黄先生显得有些激动,他说:“渡口的渡工前后经历了三代人,第一代渡工有张亚光(女)、吴来凤(女)、吴婆带(女)、陈亚麦(女)等,这些人现在均已去世。第二代渡工有罗亚伍(男)、周付元(男),这两人也去世了。还有林月英(女)、扬华凤(女)现仍健在。第三代渡工有罗卫忠(男)、梁兴文(男)、梁关贵(男)、罗玄光(男)等,他们都坚持到最后停渡。”
趁着黄先生谈兴正浓,我又问起渡口的客源、渡工的安排、渡口的收费及开支情况。黄先生介绍说:“渡口的客源开始时主要有两部分人,一是北边海的疍家人,他们主要是到鹿回头山上去砍柴禾;二是南边的鹿回头人,他们主要是挑着自家的椰子、槟榔、地瓜等到三亚去卖,换回一些渔货及其他生活必需品。后来,三亚撤县设市开始对三亚河口整治并建设渔港码头,疍家人陆续搬到南边海去居住,两边的人员来往就增多了。直至2006年鸿洲集团进驻三亚,市政府规划疍家人集居的北边海片区包括南海巷、水居巷等作为鸿洲集团开发建设用地,也相应批准南边海片区给疍家人建房,经过十几年疍家人的不断搬迁建设,南边海从原来的荒山坟地变成了现在高楼林立的南海社区,渡口的繁忙也就可想而知了。”
面对这里的变化,土生土长的黄先生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他呷了口茶继续说:“关于渡口的收费,现在说起来还真让人难以置信。从财务资料上看,1962年时收费是每人每次过渡3分钱,‘文革’时涨到5分钱、1角钱,改革开放后是5角钱、1元钱,从2009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开始增加到2元钱直至2019年6月停渡。”我插话问道:“这么少的收入怎么能维持正常营运?”黄先生略显兴奋地说:“说来你也许不信,渡口的收入不仅能发足渡工的工资,还有盈余用于造船修船。一代渡工大约有12人,分两班倒即白班和夜班,白班早上七点至下午五点,夜班下午五点至夜里十二点,十二点后就停渡了。每条船上一般有渡工2人到3人,一人掌舵(摇橹)一人撑竿,还有一人收费。渡口每天的渡客量平均有100多人,最多时(节假日)达200人以上,收入不菲。船队本身有造船厂,20世纪五六十年代造一艘船也就三四百块钱,其木料都是船队派人到高峰、雅亮去采购回来的,渡船的吨位在两吨多,县交通局限定的载客量是23人。2009年海南获批国际旅游岛后,渡口就鸟枪换炮木船换机船了,是市交通局拨款建造的,分两批拨款共造了8艘船,每批拨款120万元造4艘船,其中两艘给三亚渡口,两艘给红沙渡口。记得两批机船是在广西北海和海南临高建造的,船队还专门派员到上述两地去把船开回来。机船的吨位就大多了,每艘船有3吨到4吨,但从安全考虑交通部门核定的载客量仅有25人。换机船后渡口的管理依旧是三亚市航运总公司,相当于市政府出船给我们搞运营,为政府解决南边海的交通问题,互利共赢嘛。”
此时,我抬头一瞥茶馆外的街景,只见车流如梭,倏然想起渡口前波涛汹涌的情景,一个念头从脑海闪出,不禁问道:“三:亚渡口从1958年开渡至2019年停渡,半个多世纪在波浪中行驶,没发生过事故吗?”良久,黄先生心情沉重地说:“有过一次。那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渡船曾被外埠大船撞到造成翻沉,船上渡客几乎都是疍家人,他们水性好都能游上岸来,唯有一位回族妇女不谙水性遇难,她是在鹿回头卖贝壳归来时碰上这次事故的,当时船工们都很伤心,船队还连续几年派员上门抚慰其家属,以疍家人的善良、诚恳、厚道感动了他们,事故也得以化解。但那次事故一直以来都成为船队和船工们心头的伤痛。”说到这里,黄先生的眼里噙满泪花。
采访的最后,我问的问题是渡口停渡的原因。黄先生激动地说:“海南建省三亚升格为地级市后,市政府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凤凰路、南边海路、鹿岭路、鹿回头路相继修通,三亚到南边海到鹿回头四通八达,现在市内就有五条线路公交车从市区开往南边海渔村,车程只需十几分钟,还有专线车开往鹿回头。此外,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路通财通,市民特别是疍家人收入逐年增加,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私家车,因此渡口也就没人问津了。”末了,黄先生知道我此次采访的目的,感慨地说:“三亚渡口风雨无阻半个多世纪,曾经与几代三亚人风雨同舟,给三亚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追踪梳理形成文字,将其载入史册。”我想,三亚渡口作为三亚城市发展乃至经济发展的见证者,不应被历史所遗忘所淹没,便满怀信心地对他说:“会的!”
三沙印象
徐新建
印象一
西沙看日出
早餐依然是稀饭,就着榨菜和阿兵带来的豆腐乳、萝卜干吃了一大碗。
吃完早餐习惯性地来到前甲板上。走出船舱,一道霞光直刺眼眸,我揉揉眼睛,遗憾稍微起得晚了点,只见太阳已经升起海平面好几米高了,海天相接处,朝霞满天,燃烧的云朵将那轮骄阳团团拥住,层层叠叠,相环相绕,或牛或马,有羚羊,有麋鹿,有山川,有草原……
深深浅浅,浓浓淡淡,全聚集在海平面上。船头上已站满了人,有人还拿着饭碗蹲在甲板上吃饭,几个人站在船头抽烟,指指点点。
经过一整夜的航行,F8168渔船距离三亚市区已有100多海里,早已进入南海深处了,映入眼帘的都是苍茫无垠的波浪。放眼望过去,浩浩渺渺,无边无涯,那浪涌一层接着一层,鼓起、落下,再鼓起,再落下,向船体周围漫延,前后涌动不绝,与天际连成一片混沌。这时大海呈现深蓝色,有些被朝阳染红,波光潋滟中,顺着海面上太阳光看过去,如万蛇起舞。海浪此起彼伏,颤荡不休,天海相连处如莽莽雪域,茵茵草原,波涛相拥相携,连绵不绝。船体两侧荡漾起破碎的浪花,一个一个紧随着,形成巨大的旋涡,随着船体移动,逐步往四周散开,有的汇聚成一小堆一小堆的圆珠,与别的涌浪相连相撞,快速拼写着一个个或圆或方,或梭形或椭圆形,所有千奇百怪的图形拖曳着,一起呼拥着向船体的后方跑去,形成一条长长的雪沟,在马达的轰鸣声中,沸沸扬扬消逝在大海中。
我只能静静地坐在船舷边上,呆呆地看着此情此景,思维完全处于停顿状态,无法思考了。俗尘中的来世或今生的转换,身边的人、事和物的眷顾,今日和明朝的生死离别,统统都抛诸脑后。
海鸟
西沙的天空蔚蓝得让人敬畏,连那围绕着太阳升腾的云彩也稀稀薄薄,沾染上一片艳丽的红鲜,大概这就是所谓的祥云了。在这片祖国富饶的大海上,岛屿众多,资源丰富,当然,纷争也不断。
七时许,我在后舱甲板上洗漱时,看到有几只海鸟一直在船体两侧盘旋飞翔,赶紧去拿出相机到前甲板上拍摄。
船都行驶36小时了,昨天一天也不见一只鸟和别的任何船只,只是一片波涛翻滚的大海。早上听说已至西沙海域了,现在终于可以看到海鸟了。我原以为是海鸥,有经验的渔民告诉我说那不是海鸥,是一种鱼鹫。它们一直围住渔船,在上空翻飞、冲刺,偶尔会停滞飞翔,张开双翼缓慢滑动,任凭海风吹拂,只管斜斜地滑翔;有时会突然缩进两翼,形成一支利箭,直直落下,然后一个猛子扎进碧波中,半晌,始见它探出脑袋,浮出海面,抖落翅膀上的水珠,扇动那双遒劲有力的翅膀,飞出海面,直冲云霄而去。
在深蓝色天空中,能清晰地看到它那张开的灰色翅翼,可能有近一米长短,与我见过的比较大的老鹰相仿。在它侧翻时,会露出翅膀下的白色羽毛,在太阳辉映下闪着乳白色的光芒,像电光火石般闪亮耀眼,一瞬即逝。
飞鱼
出发前阿东叫我们带上精致些的好相机,说是随时可以拍摄到海豚,一路上也没有看到过这等可遇不可求的尤物。船上有个四川小伙告诉我,他早上七点前看到海豚了,约有数十只,在船的两侧追随着渔船游动,游了约半个小时,有的还跳跃出海面,如同海洋动物园里的海豚,跟踪、跳跃、旋转、飞舞,可惜这等美景我错过了。
倒是他说的另一种在海面上飞行的鱼我是看到了。在船舷边,正当我发呆时,四川小伙突然指着海面:“飞鱼!”我猛然间吓了一跳,赶忙站起来,顺着他的手臂看过去。茫茫大海波浪翻滚中,果然看到有一种小小的,约半尺来长的银色小鱼,在海面上跳跃、滑翔,一下子又淹没在波涛中,看不见了。“你等等,还有好多”,他告诉我。四五分钟过去了,果然又见一只小鱼跃出水面,身体反射出白色刺眼的光,横向飞向船的两侧,过波谷时也仍不停顿,反而直接飞越过去,这时能清楚地看到它翼下果然长着两个貌似翅膀样的鱼鳍,张开后和鸟的翅膀相似,又状如飞机的机翼,还能飞出去老远,尾部还有一对鱼鳍,像是尾翼,可以掌握飞行的方向。断续地,周边这种鱼多起来,一群群地在波涛中向船的两侧横向飞越而过,估计最多时竟可以飞一二百米的样子,在波峰浪谷中直刺出去,速度飞快,然后悄无声息地落入海水中。他们说这是飞机鱼,呵呵……有点意思。
印象二
海上捕鱼之出海捕鱼
刚回来想躺在床上小眯一会,阿兵走进来说:“准备东西,我们要随琼三亚72003渔船出去捕鱼!”我立马跃起,简单收拾行装,带上摄像、摄影器材和洗漱用品,还有一套衣服和电脑就出去了。当然还不忘带上钓具和那顶漂亮的牛仔帽子了。
来到大船右舷,72003早已完成补给就等我们俩上船了。
我们正式踏上了捕鱼之路!顺着那根长长的铁架子爬上小船,下面有人接着我们的行李小包。
此次捕鱼路线是距离美济礁20海里外的仁爱礁,此礁面积相当于两个美济礁这么大,在地图上看到整个礁沙呈长方锥子形,来之前我查阅过相关资料,暂时有菲律宾一艘坐滩军舰在上面赖住不走,并妄图以此为借口,侵占仁爱礁。此舰是菲律宾1999年故意搁浅在此的废弃坦克登陆舰,所以我们此次还有个重要任务,就是尽量抵近仁爱礁观察他们的日常动态,最好是多拍点资料回去。
72003渔船在万顷碧波中航行了两个半小时,此时是下午六点多,太阳离海平面也仅数米之遥,西方天边一大片火烧云,染红了半边天空。海上虽然仍然亮堂,但天色已渐晚,我们在离仁爱礁9海里处停泊,决定在此过夜捕鱼,明天白天再抵近仁爱礁侦察。
海上捕鱼之捕鱼过程
暮色四合,当太阳燃尽最后一抹红光,沉入西边海域中,尽管天空中云彩还是丹红一片,但海面上光线明显暗淡下来,相机里的图景也开始模糊起来。
这个时候也是渔船开始夜间作业的时间了。
首先是发电机的马达开始轰鸣起来,一阵阵巨大的“哒哒哒”声音从底舱穿透仁爱礁的海空。挂在渔船两侧的白炽灯也次第打亮起来,那一盏盏如同橄榄球大小的灯泡,先是从中间灯管处透亮,然后慢慢弥漫至整个灯泡,最后灯泡内都充满亮光。这是几组氖光灯,雪亮而刺眼,光线可以照射出十多海里远,可以穿透水底三四十米深,利用鱼群天然的向光原理诱导鱼儿来到船底,然后张网捕鱼,也称为灯光捕鱼船。这艘渔船的两侧分别挂满两组氖气灯,每组上下两排,约300个灯泡,每个灯泡功率为1000瓦,整个船上的灯光全部打亮后,就有三百千瓦,这个功率是相当大的,所以发电机功率需要在500千瓦左右,是较大型的发电机组,发出的声音灌满了耳膜。发电机声音也成为一种吸引鱼群的诱饵,因为有的鱼儿是依靠声呐来游动和掌握方向感的,听到哪里有声音就会向哪里游过来。
GPS导航仪上显示,此处距离仁爱礁只有9.8海里,由于天色已晚,决定暂时在此海域停泊一晚,就地起锚捕鱼。
72003船上现在共有8个人,除了我和阿兵,其他六人均为水手,五人是福建平潭人,一人是内蒙古人。
海上捕鱼之伞锚
21时许,林小琪船长开始组织大家捕鱼作业,先是要向海中放下挂在船头上的一张大型拖锚,这是一个巨大的,用帆布缝合的大帆布口袋,主要是为了防止渔船停泊时漂移速度过快,起着一种拖曳渔船漂移的作用,如同一张降落伞,还带着一个大大的泡沫浮标,一直沿着船头向大海延伸着,距离船头约100米远近,一直漂浮在海面上。
海上捕鱼之铁臂
再就是张开渔船两侧的四个巨型铁臂,每个铁臂长26米,重约上千斤,由13根斜拉钢索线连接住船体,张开后,整个捕鱼面积达220平方米,罩住了整个船体下方,根据捕鱼需要,渔网可达海水下面数百米。平常渔船在海上航行时,这两只铁臂是紧贴住渔船的两侧船舷,被捆绑住收紧,捕鱼作业时才打开,通过起重滑轮上的绳索来控制收和放,随着滑轮隆隆的滚动,相关绳索一圈圈打开,铁臂被缓慢向渔船的两侧大海中间打开。由于过年很长时间没有捕鱼,很多绳索绞缠在一起,比较零乱,林船长为了安全,收放绳索时要求放慢速度,他会叮嘱其他水手要注意安全。他说,收放铁臂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作业,稍不留意绳索会打到人,轻则被绳子一起带入海水中去,重则会有伤亡出现,所以要特别谨慎小心。
四个铁臂全部张开差不多用了两个小时,可见,捕鱼前的这个工序是相当繁杂而细致的。
铁臂展开后,如同渔船张开的四个大翅膀,在大海颠簸的浪涛中,起起伏伏,跃跃欲飞的样子,展开的铁臂使船体平稳了许多,它们在风浪中成了渔船的平衡器。
海上捕鱼之鱼群探测仪
23时许,从驾驶室的鱼群探测仪上看出有成群的鱼儿正往船体下方游来。这个鱼群探测仪真是奇妙,它可以探测到距离渔船100米左右,水深120米以下的鱼群动态,仪器盘上有刻度显示和颜色标识,鱼在多深的水域,有多少鱼,都能通过上面的花花点点看得一清二楚。鱼群少时,仪器上显示只有少许绿色花点,缓慢漂过荧光屏幕。鱼群多时则显示为数个红色斑点,如果鱼群集中或很多,所有花点就会连成一片,显示成深红色,这时张网下去必定大有收获。林船长甚至可以通过颜色辨别鱼群种类和数量,例如鱿鱼,就是红色,几只就会有几个小红点。只要在水下120米之内活动的鱼,探测仪荧屏上的刻度就能清楚判断鱼群所在的水位,可以通过颜色深浅、斑点多少来判断鱼群数量,给下网捕鱼带来极大便利。
海上捕鱼之补网
下海前,由于船上有老鼠,渔网有几个地方被老鼠咬破,水手们便拿出穿好网线的梭子,开始检查破洞,然后补网。渔船上的人个个都是补网高手,但见他们手指不停灵活地翻动,在错综复杂的众多网眼中穿梭数个来回,不一会,破洞便被补好。这条渔网春节期间有一段时间没打鱼,被老鼠咬的破洞较多,补了约半个小时才补好。我对他们的补网技术深为赞赏,特别是有两位年龄六十上下的渔民,他们的身手丝毫不输于年轻人,动作麻利干脆,熟练而迅捷,穿针引线,心灵手巧。林船长笑着说,我们是吃这个饭长大的,没有两下子怎么行?
海上捕鱼之打结
还有他们用缆绳或渔网线打结的技术也不能不让人叹为观止。用船上缆绳打结的方法多种多样,总的来讲分为两种:一种是死结,就是打了结后是不能打开的,至少打开是要相当费劲的;另一种是活结,活结的打法灵活多样,从某个方位某个顺序,拉住绳索的头子,能一拉就开,但拉错头或拉错位子就会打不开,从而变成了死结。在渔网下水前我见过他们在网底下左缠右结了数十下,两条大拇指粗的绳索便紧紧地联结在一起,网内鱼儿怎么挣扎都不能逃脱出来。在他们起网后,只要拉住绳头,左拉右拽,三两下就能解开长长的绳结,鱼儿便会被悉数倾倒出来。
补好网,他们便穿上浅黄色避水雨衣,雨鞋,全身披挂妥当,一个个像是穿上战袍准备出征的士兵。而我和阿兵也帮不上忙,就只能站在二楼驾驶室前的栏杆边,欣赏捕鱼作业这美好的过程。
海上捕鱼之捕鱼作业
林船长在判明鱼群后开始下达捕鱼口令。两名水手在船头开动两台转轮,转轮隆隆作响,通过船上铁架上的滑轮呼呼地收紧绳索。船中间甲板上另外三个人开始将渔网一点点松开,绳索继续收紧,伴随着渔网上的铅块和铁环的碰撞声,渔网便被吊起,被水手推向船舷,“咣当”巨响,落入海水中,四张铁臂上的绳索连接起渔网的四个角,拉起在半空中,在水下将渔网完全拉平。站在指挥舱上看下去,整个渔船如同张开双翼的大鸟,随着波浪起起伏伏,跌宕掁荡,在海风中摇摆不定。
船长再号令:“放!”渔网在重铅作用下慢慢下沉,这时,船长会回到指挥室将渔船两侧的灯光逐一熄灭,顿时,周边海域一片漆黑。船体中部有一个铁罩,延伸至船正面中间的水位,距离船舷约三米多,距离水面约两米左右,里面有8只大的氖气灯这时便会被打亮,等到其他所有灯光熄灭后,只余下这两排大氖灯和前舱操作轮机部位的,一只用一顶红帽子盖住的小小照明灯。其时,大海里一片昏黑,那铁罩下面的两排8只氖灯直接照向水面,将鱼群吸引至渔网的正中间部位。稍作等待,约五分钟后,船长大声用扩音器喊道:“收网!”只见前面船头一盏昏红小灯处,两位水手迅速将绳索用转机下放到鱼群所在的水深位置。此时两侧那些氖气灯泡会被再一次次地打亮,海面又成白昼一样光亮了。那些被铁臂吊起的,用圆环串起的网头,这时在海底被转扬机一步步收拢,最后拉成一个束口,又迅速被拉向船的左侧,聚拢在一起扎成一个紧紧的网结,然后被吊起。由于渔网比较大且沉,渔网只能被一点点拉起。
渔网拉出水面时,亮如白昼的海面上,开始出现一些黄色的黏液状脏水,随着渔网拉起得越高,黄色水域面积逐步扩大。听船长说这是鱿鱼吐出的烟雾。鱿鱼在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为了自保,会从尾部喷出黑色的液体,用以在海水混浊混乱状态下逃生,是一种自救本能,可惜这是渔网,对它们而言是天罗地网,罩在里面怎么施放烟雾也逃脱不了被捕捉的命运。
两位水手始终在船头操作起重机,利用滑轮和转机上的绳索,将渔网从水中拉起。这时会有三名水手在渔网旁边,用两根绳索将网一节节收拢,束紧再拉起,长长的渔网就这样被从海水深处拉上船舱,被渔网带起的海水哗哗飞流直下。两位水手始终站在渔网左右两边,用绳索套住渔网,转扬机转轮转起一根绳索,圈住的渔网被吊起,另一根就会被放下,交错进行。另一位渔民在一旁抱住渔网,用力拉向一旁,这样挪出更多船舱空间位置,来放那些还在往上拉的渔网,渔网被放在船舱中间,一会儿收起的渔网便会铺满半个船甲板。在转机往上拉网的同时,有些鱼会被挂在网上,就得用手去将它抖落下来。船头两位操作手也会帮忙,用手操作起重转机,突然放下,又突然提起,抖动数次,大部分鱼儿会被抖得往下滑落至网底,一直翻滚到渔网被完全拉出水面。极少数怎么抖动也下不去,有时要人用手去将它扯下去。也有极少量不好下来,就随便让它在里面挂着不管,第二次撒网时便会被抛入海中。这样渔网被反复拉起,最后将鱼完全吊到船舱中间。
海上捕鱼之收获
拉开网底下的活结,渔网里面的鱼哗地泻满一地。这是今年72003船出海捕鱼捞起的第一网,鱼并不多,且绝大多数为鱿鱼,大小不等,但在卖钱时,鱼贩会将大小鱿鱼分开来卖,这样会卖出更好价钱。还有一两条小的别的类型的鱼,也有我之前看到的飞机鱼,被他们捡起扔到一边,有的直接被扔进海里了。刚才抱网拖向一边的内蒙古小张,这时就负责用一把大塑胶铲子从地上铲鱼,然后装进那些铁盘中,每个铁盘能装进70斤鱼,这第一网堪堪装满四筐。船长说这是起网收获极少的一次,后面证实每次起网再也没有这么少的。
起完这第一网鱼,已是23点半了,由于白天太累,看完他们捕鱼过程后,我便去睡觉了。在发电机巨大的轰鸣声中,迷迷糊糊地睡睡醒醒,又醒醒睡睡。到了凌晨两点半时被船长叫起来吃夜宵。吃的是刚捕上来的鱿鱼煮面条,新鲜的鱿鱼吃到嘴里满口生香,鲜美异常。
吃完后再看他们起了一次网,是今晚的第三网,这次捞上来有8筐鱿鱼,还有一条海蛇,被他们铲起扔回海水里。听说海蛇有剧毒,不会弄的人很容易中毒,所以干脆扔掉好了。还有几条圆鼓鼓的鱼,翻动时它的肚皮会像吹气球一般越来越大,白白的肚皮上还长满一根根尖刺,看上去极像刺猬,也被他们扔进大海了。还捕捞上来几条大约一两斤多的银白色炮弹鱼。因为样子像炮弹,大家都这样称呼。这类鱼可以长到数百斤甚至更重,常见的是一些海鲜加工厂收购后,将它们加工成为鱼罐头销售。
看完这第三网我就睡觉去了,早晨醒来他们告诉我后面只捕了一网,有5筐,主要也是鱿鱼。凌晨5点多,东方渐亮时,因为太累他们就收网睡觉了。
印象三
近观仁爱礁
下午17时,琼三亚72003渔船起锚,以每小时8海里速度,在大海中乘风破浪向仁爱礁方向航行。
仁爱礁距离美济礁约22海里,在地图上看就像一把倒悬着的大锥子,周边是一圈礁盘,水深2到40米不等,中间也是一个潟湖,水深约40米至80米,东南有两个小缺口,小型舰船可出入。这些礁石长年被湮没在海水底下。从海面上看过去,有一圈浅浅的波浪轻拥着仁爱礁的边缘。我们昨天到达的海域离仁爱礁在10海里之内,晚上抛锚后,水流将渔船向美济礁方向漂移了约3海里,所以渔船约一小时,就到了距离仁爱礁5海里多的地方了。这里在照相机上只有茫茫大海,无法显示仁爱礁的任何图像,我们用军用望远镜可以看得清楚仁爱礁东面礁盘上停泊有两只船,只是在视野内看起来比较小,依稀辨认得出那是一艘军舰和一艘渔船,目测它们之间相隔距离有一海里左右。
渔船正一步步向仁爱礁靠近,我们的心情也随之变得紧张起来。据以前多次在南沙群岛捕鱼的林船长讲,他也是首次这么近距离接近仁爱礁,毕竟这个地方太敏感,以前常有菲律宾执法队来骚扰,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们多是不在这片海域捕鱼。现在有海警和中国海军在这里长期护渔,他们就不会害怕菲鬼了。但要随时报告护渔海警,防止意外发生。
驾驶室的航行雷达和海事坐标荧屏上显示,我们的渔船已进入仁爱礁3海里范围。此时全船的人都兴奋激动起来,纷纷跑到船头上去观看,不知为何,我还略有些微紧张,这可是和菲鬼近距离接触啊。我和阿兵用望远镜轮番对仁爱礁进行观察,摄影机上的菲军舰也呈现出更加清晰的图像了,菲搁浅军舰上的桅杆、雷达等军用设施也能看到些轮廓出来,甚至锈迹斑斑的舰艏也看得一清二楚了。在仁爱礁中部,能看到有一艘较大货船模样的船只,南面则有我们自己的两艘渔船,在夕阳中影影绰绰,由于距离实在太远,只能看个大致轮廓。
仁爱礁落日
坐在船艏的我,手里还拿着相机,不经意间抬眼望向渔船那些铁架,穿过布满缆绳的船舱顶部,看到了让人今生可能永远也不会忘怀的一幕。
那是仁爱礁的落日与晚霞,是我看到的真正是美到极致的景色了!
但见西方的大片天空已被夕阳晕染成血红色,任凭一大团浓云也掩盖不住太阳的光辉。那光线同时从海面上和天空中挣脱出来,折射出无数条淡红色光柱,倾泻在海面上,犹如万千金蛇在窜动、飞跃,互缠互绕,彼此撕咬纠结,不休不止;又像是洒落一海的铜钱金币,层层叠叠,推推搡搡,零零碎碎,聚合又分散,让人目不暇接。天际的晚霞由乳白色渐变成淡红,继而变为大红、鲜红,云彩中各种图案更是变化万端,神鬼莫测,或动物,或植物或景物,有的为水彩的大山、有的是焦墨的连绵草地,有的成油画层峦叠嶂的高原,有的只是简单勾勒的素描或速写。
好个充满魅惑而迷人的艺术的天空!那云朵仿如一枝神奇的画笔,天际就是一块硕大的画布,只要你能想象,任什么也都能描绘得出来。描绘得出来的可能只是人眼所能看到的抽象的景或物,描绘不出的呢?那可是人类形而上的思想与灵魂。
当太阳离海面看上去还有一米来高时,那一大朵云彩却沾染着鲜丽的霞光,向天空高处漂移,渐行渐高,渐高渐远。而落日仍在下坠,快要贴近海面,此时海与天仿佛突然就能明确地分离开来了,天就是天,海就是海,海是黝黑而灵动的精灵,天是澄明而光华的仙境,尽管海面也弥漫着这夕阳的璀璨和艳丽,那也仅仅是被天空渲染上一些浪漫气息而已;而天,仍然高不可攀,贵气凌人,海只能瞻仰天的高洁,天也只能俯瞰海的清秀,谁说海天成一色了呢?
仁爱礁的傍晚,天和海还是可以分得很清的。夕阳经不住海姑娘的诱惑,最终被吸纳入怀,那数道从海面升起的霞光,不就是海与天的爱情见证吗?就让那碟血红的大盘子去舀上一盘海水来,饮饮又何妨呢,天与海本来就是一家子嘛。谁说不是呢?这吐纳万物的大海,与生养众生的阳光,包括他们结合后共同孕育的所有苍生灵魂,总是相互依存,又相互爱恋不止,又何曾真正分开过呢?
渔船上的渔民白天休息,晚上通宵作业。听船长讲,根据测鱼仪上显示的鱼群来下网,一般一晚上会起网5至8次,每网间隔时间不等,频密时每小时下一次网,有时一整晚也下不了两三网。
伴随着巨大的发电机的轰鸣声,我依然在半梦半醒之间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
印象四
海豚起舞
两艘渔船乘风破浪航行约三个小时,就已抵达仁爱礁2海里地时,接通知暂时原地捕鱼,等明天海警船和海军舰艇到附近海域时再进入仁爱礁。
就地抛锚,黑夜又如期降临。
感觉仁爱礁这边的风浪比美济礁大了许多。渔船上的灯火照亮海面时,明显感觉那翻滚的海浪有排山倒海的气势,一波连着一波拍打着船舷,激起巨大的水花,啪啪作响。海面上一片漆黑,远处,在我们渔船的后面天空上隐隐地有些微微的亮光向空中照射着,估计那是72010渔船在10海里之外作业。
四只铁臂再次被展开,形如大鸟在海面上飞翔。海风吹拂着铁臂,令它们在海面上不停地颤荡起伏,一会儿扬向夜空中,一会儿插入波谷里。整个渔船在风浪中一直飘摇不定,我们在船舱里走路时也直打趔趄,稍不留心就会摔倒。这时船长走过来指着船舷右边的海面说:“那里有海豚。”我此时也留意到离船舷约50米左右的海面上,有一大群海豚在跳跃、追逐,那灰峻的鱼鳍时而剪出波涛,向空中刺入,然后整个身体也跟随着跃出海面,紧接着又迅捷而灵敏地钻进海水中,有时一大群一大群,约数十只,一起在海面上飞跃,舞动那看似笨拙却潇洒绝伦的身躯,它们游动时的情形,如同劈波斩浪的摩托艇,惊险而刺激,让人感受着生命的无限激情与浪漫。它们踏浪前行,如此不知疲倦地往返,周游在渔船的前后左右,和涌浪搏击,与鱼群游戏。有的会为了追逐一只海面上奔跑的飞机鱼,而靠近到船舷边,跃起,然后再钻进船底下不见了。这时,空中有几只泛着白光的小鸟也会来凑热闹,在船舷两侧空中忽高忽低,忽左忽右,盘旋来回,上下翻飞,实在是优美至极。此情此景,真正是有着“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特殊意境了!
我就这样呆呆地扶住船舷,探出脑袋看着这些属于大海夜空里的精灵们,在它们自己的舞台上尽情地跳舞,尽情地挥洒灵动的躯体,尽情地追求着生命的真实和自由,这是多么地富有诗情和画意啊。
然而,这对于出海捕鱼的渔民来说,却是最不愿意看到的场景,因为有了这些海豚们的追逐,它们把好不容易被灯光吸引过来的鱼儿全都赶跑了!那就意味着将无鱼可捕了。船上其他人员此时也全都登上二层的船舷上,观看海面上海豚的表演,相信这类免费的海豚表演,不比我们平常在海洋动物园看到的差吧。所不同的是,当水手们看到大自然精灵们精彩的表演时,他们没有欢笑与喜悦,反而是内心无比地纠结。船长那一脸无奈的苦情,便是最好的注脚了。
有人说海豚是通人性的。在诸多传奇电影故事中,海豚扮演的却都是善良、美好而又救世的美丽天使的角色,在许多海难中发挥着及时救助人类的作用;就算是海洋动物园里专事取悦于人的表演海豚,那笨拙、善良而灵动的样子,也是让人无比欣赏而又不忍伤害的对象。但是,在我刚看过的纪录片《海豚湾》里面,详尽地记录了日本人在海豚重要繁衍地区,海豚湾里大肆杀害海豚,数千只海豚被他们任意杀戮,海豚的鲜血染红了整个海湾。那场面之惨烈,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南京大屠杀,日本人暴虐凶残的本性再一次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面对海豚们的优美舞蹈,渔民们却无心欣赏,观察良久,林船长只得说了一句:“收工!”
印象五
面朝大海醉卧波涛
如果说三亚每年一度的海天盛筵,是一场由时代新贵发起的饕餮奢侈大宴,因为有了新鲜的解读而让人们记忆深刻的话,那么发生在南沙美济礁的渔船上的,我们吃的这顿名副其实的海天盛筵,则是枕涛拥浪、醉卧海疆、神游天地的诗意渲泄。而这场盛筵中,渔民们体现的不管不顾、纵情海天的豪迈情怀,相信会铭刻在每个宴请者的心窝窝里!
F72058船船长张兴荣专门派遣特使,驾着一叶小舟顶着6级风浪,将我和阿兵从大船上接过去吃海鲜,中间这段500米距离,让我们再次领略了大海的无常颠簸与豪情。
美济礁的傍晚,魅惑而诱人,当太阳燃尽最后一缕光亮,被多情的海姑娘拥纳入怀时,我们的海天盛筵晚餐就在天地混沌一片,残阳还没有完全褪尽时拉开帷幕。
19时,西方的太阳还在眷恋大海的多情,而东方的月亮却早挂在天际,迫不及待地要将她的银光洒满海面。翻涌的海面上,于是闪耀着的不仅仅是夕阳的金光,同时也有月亮的银光,金银交互,水乳交融,海天间竟充满了温情与浪漫的感觉。这温情与浪漫可能还源于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在这种氛围中饮酒,酒不醉人人自早已醉了。
F72058船是这支捕鱼船队里最有特色有渔船,船上干净整洁,更有一对随船出海的夫妻的功劳,所以说家无女人不立嘛。我所看过的其他一些渔船上却没有这艘船上的整洁,还有这艘船上船员年龄普遍比较小,平均年龄不过30岁,而且船上还有两个自称是赵本山弟子的活宝,诙谐的谈吐,打趣得让人乐不可支,他们在海上以苦为乐的自娱精神更是让人佩服不已。
这只船上的船员多是来自广西,说的多是白话,因为我在广东待过数年,白话听起来比福建话更亲切些,和他们交流起来也非常融洽。另外,船上这位大嫂的厨艺可真不是盖的,他们专门从三亚带来许多调味品,这次来请我们吃的海味中,主要有刚下海抓来的海参、石斑鱼,还有从琼海养殖船上换来的珍稀海味,那可是一顿相当丰盛而味美的海鲜盛筵了。听大嫂讲,光是这锅海参汤她就加了十数种调料,用文火煨了5个小时,也就是说,她吃过午餐就开始备料和烹煮,难怪那汤看起来真是有如琼浆玉液,闻起来香飘南沙,吃起来脆嫩鲜美,真是人间第一美味啊。
那些特殊海味我们平生是吃不到的,所以我们调动所有味蕾也尝不尽这佳肴珍馐。阿兵说,这辈子吃得最舒服的就是这顿海天盛筵了,石斑鱼是他的最爱,他一口气吃了十多条小石斑。而我,也是吃到平生最鲜美的海鲜,南沙的鱼好吃得很,光那海参汤我就喝了三大碗,肚皮都胀得鼓鼓的。
席间,觥筹交错,祝福声声。酒至数巡,这时轮机长站起来发话,提议说这么美好的夜晚,大家应该唱首歌!我们推荐了许多好听而又耳熟能详的歌,可大家不满意,而一首《说句心里话》此时却很应景,让大家找到了共同倾诉心声的感觉。于是,由阿兵起头,我们大家一起合唱了这首歌:“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家中的老妈妈,已是满头白发,说句那实在话,我也有爱,常思念那个梦中的她,梦中的她……”歌声激越而嘹亮,和着大海的涛声很是具有诗情画意。
侧身,身旁浪涛翻滚,海风猎猎,绳缆交错,桅杆耸峙;抬头,繁星点点,一轮满月悬挂空中,光洒大海,清辉潋滟;近海,渔火荧荧,船影绰约。在如此美丽皎洁的月光下,我们这些离人,在千里之外的南沙,这块时时牵动祖国母亲敏感神经的地方,我们所想念的除了亲人,当然还有祖国;在这海天之间,我们尽情地享受这极致的盛筵,高亢的歌声随着海风传遍美济礁海域,这群热血汉子,用雄性的歌喉,唤醒这片美丽富饶的祖国圣地。
南沙皓月
在南沙群岛的美济礁上看月亮,与在陆地上赏月的感受截然不同。在这一片浩瀚无际的大海中间,毫无遮挡地赏月,坐拥海浪的拥簇,静听大海的心语,感悟清澄的心境,感叹人世的炎凉,平白就会生发出许多诗情来,什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等等,正是因为有轮回的变幻,所以月亮总是同各种情感的结合体,轻而易举就撩拨起人的心弦。离乡在外的游子看到它便想起故乡,想起故乡里的家人们;失意落魄的人看到它便有一腔愤懑无处可抒,痛恨自己的无能;异地的情侣们总是借着月亮来思念彼此,慰藉那相见却不得见的悲哀……
溶溶月色,笼天盖地,裹在其中就像裹在无边的丝绸之内,这大海中的月儿,没有了山林的映衬,也没有了云朵的羁绊,却多了几多明亮的星星儿伴随,这些拱月的星星,张眼看去,点点颗颗,浩渺成海,借了月亮的光辉,明了自己的胸襟,便一串串、一群群地拥簇在一起,形成了河流,一条流光溢彩的银色的河流,直接连接到九天之外,无边无涯……
记得小时候,夏天在外乘凉,母亲摇着大蒲扇给我驱赶蚊子,我则舒适地躺在母亲怀里看星星,偶尔,会用手指指向天空。她就赶忙用扇子的柄轻轻敲打我的手指,说是不能用手指指月亮,不然晚上睡着了,月亮姐姐会来割耳朵的。果然,第二天,耳朵会奇痒,用手抓破皮了,之后永远不敢用手指指月亮了。而到底是母亲说得对,还是我的心理作用,我不想深究。但那次耳朵出血后,每次看月亮,我也会学着母亲的声调,教育孩子不可以用手指指月亮。
现今,这南沙的月,应该是勾摄人魂魄的月儿,圆得无与伦比,美得无以复加,而被这月儿勾起的这份思亲之情,让人浮想翩翩。
印象六
人物聚焦之林圣平
遭遇海难,与死神搏斗七天八夜
南沙闯海,际遇美济礁“11·21”海难幸存者
3月28日,历时30天,行程2000多海里的“勇往直前,一路向南”的南沙闯海行程正式结束,我们登上了琼富华渔01号养殖渔船从美济礁回返三亚。29日午饭时,同行的林小琪船长突然神秘地告诉我说:“老徐,这条船上有个真正的传奇人物,要不要采访?”我问他:“怎么个传奇法?”他说他有个老乡叫林圣平,2007年在美济礁遇台风被刮到海上,饮雨喝露,漂流了七天八夜,最后漂到马来西亚,被马尼拉的货船搭救,十二人中有九人遇难,林圣平成为三名幸存者之一。“啊,这个故事震撼,传奇!”我赶忙要他帮我邀请林圣平,找个时间一起坐坐,一定要挖掘出这段传奇历程,让他成为激励人们热爱生活、奋勇拼搏的教育题材。
吃过午饭,我们的采访就在航行中的琼富华渔01号渔船船头上进行。
透过林圣平精明深邃的眸子,从他时断时续,娓娓道来的故事中,我跟随着他的记忆,穿越到了2007年11月21日,美济礁上风雨交加、巨浪滔天,林圣平等一行留守的十二人,漂流在海水中的木排上:挣扎、搏斗;孤独、绝望;恐惧、死亡;惊喜、新生。一个个惊险刺激的场面扑面而来!
骤遇台风木渔排成为海上漂流栖身的孤岛
到过南沙美济礁的人,把这里称为南沙最美丽的地方。这是一个由椭圆环礁围成的海洋潟湖,方圆近50平方公里,在万顷碧波中,被白色的波浪轻轻拥抱着,上面四个方位有中国驻军的痕迹,其中东西两个已废弃,南北仍有营房和海军驻守。20世纪80年代建造的第一代高脚屋,露出锈迹斑驳的痕迹。礁盘内水深25米,全年水温为29摄氏度,盐度不变,无污染,海水透明度高,是天然的优良“鱼池”。平常的日子里,渔船在美济礁潟湖内停泊,安稳而宁静,而礁外海水却深达上千米,海面上无风三尺浪。
2007年11月21日,南沙在往年这个时间段是极少有大的台风的,所以,当美济礁上养殖的渔民兄弟得到渔政通知,说是有一场八九级的风暴将要袭击南沙美济礁海域,让他们到渔政船上避避风时,他们回答说,不用了,这等小风小浪没问题。他们选择了留守渔排,与鱼儿们共度时艰。美济礁内常年停泊在礁内养殖的海南远洋渔业公司的京太渔01号,这几天回去三亚拉养殖饵料了,美济礁上只有一排排连成方块的渔排和木头搭建的简易房子。
林圣平7月份刚从福建平潭过来南沙,他被叔叔林载亮教授叫来帮助在南沙养殖海鱼。林圣平祖辈几代从事捕鱼事业,他自己也是从小在海上捕鱼长大,几岁就会游泳,大风大浪见得多了,更何况在美济礁潟湖内,所有渔排都用坚固的缆绳连接在一起,稳如平地,他们一行也有十多个人做伴,哪里会怕些什么风浪?早在头一天20日的晚上,海面上就有六七级风,到了21日中午,风力骤然加大,一时间养殖基地的海面上,海浪滔天,呼呼的大风将渔排上的零碎物品全部吹进了海水里,木制房屋也开始摇晃起来,最边缘的两幢茅房最先被掀翻了屋顶。到了下午15点左右,狂风巨浪中的渔排更是岌岌可危,缆绳分别被大风吹断,房屋多处进水,已无法站人了。有四个人感到非常害怕,就上了一艘小舢板,想向渔政船靠近求救。谁知一出渔排,在大雨滂沱的海面上,起先还能看到影影绰绰的人影,林圣平堂叔林绍志,还在拼命呼喊着,要他们返回来,但在狂风暴雨中,那微弱的声音淹没在渔排“噼哩啪啦”的断裂声中,出去的那几个人,一会便消失在风雨凄迷的大海上,不见了!后来才证实,这几个人淹死在了美济礁内!
到了夜晚,所有渔排都被狂风巨浪打散,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年龄稍大点的阿叔也被海浪卷走,整个渔排上最后只剩下七个人了。他们聚集在一块长4米,宽5米的渔排上。经过他们的努力自救,这个木制渔排被多次加固,所有木头都被捆绑得非常扎实,他们还将能找到的绿色塑料空桶,全部绑在木排下面,成为一个漂浮在海面上的结结实实的“小岛”,但最后还是因为风力太大,整个渔排被风吹出了美济礁礁盘,成为一个在海面上漂流的“孤岛”。他们只能紧紧地趴在木排上面,不敢有丝毫大意,渔排在强风中,随波逐流地漂向了茫茫大海。
海上噩梦思念亲人就是存活回家的信念
林圣平回忆称,在大风大雨中,谁也不知道木排是怎么被吹出美济礁的,当晚他们七个人紧紧抱成一团,彼此用体温取暖,彼此还相互安慰着,“希望没事,一定会有人来救援我们的。”22日早晨,天刚蒙蒙亮,他们在海面上挣扎了一天一夜,尽管风浪依然没有减弱,雨水依然倾泻不止,但所有人都困乏至极,都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待到林圣平再次被雨水浇醒时,他发现木排上少了一个人!堂叔林绍志不见了!他赶忙叫醒大家,恐惧感顿时弥漫整个渔排,最伤心的当然是林圣平,但他是木排上的最年轻、海上救生最有经验的人,他此时压抑住悲痛,安慰大家:“我们要坚持住,一定要活下去!国家和老板会派人来救我们的!”
在林圣平的印象中,这一天大家对生还还是充满信心的,彼此还讨论着如果这次有幸大难不死的话,回去再也不会出海了。
由于天一直在下雨,除了茫茫的大海,周边其他什么都看不清楚,也不知道时间,渴了、饿了就张开嘴巴接天上的雨水喝;当黑夜来临时,他们手拉住手,集中在木排中间,用衣服将身体捆绑在一起,生怕身边的人突然又不见了。就这样,直到第三天,风浪渐小,雨也停了,也不知道漂了多远,他们一直是在醒醒睡睡,睡睡醒醒之间,白天太阳出来能看到日出日落,还知道一天过去了,晚上海面上漆黑一片,他们枕涛而眠,耳畔只听见浪涛撞击木排发出“啪啪”的声响,抬头只见天空繁星点点,澄明清朗无比,这是林圣平此生看到的最美丽的夜景,每当此时,他就会回忆起在家乡的妻子郑辉兰,还有他那一双可爱的儿女,8岁的大女儿林美珍和3岁的儿子林希杰,他脑海中一直在回忆漂亮贤淑的妻子,起早贪黑,一家全靠她操劳,儿女又孝顺乖巧,学习成绩在学校是最棒的,他们这么小,不能没有了父亲!
这个时刻思念家人成了他们坚持生存下去的唯一信念。
七天八夜海上漂流餐风饮露好人终于获救
海上漂流久了,没有时间,每天只能看着日出日落,白天黑夜交替来临。除了饥饿,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寒冷,上半夜时还不觉得冷,到了下半夜,海风一吹,浑身湿漉漉的,感觉寒冷刺骨,全身直打哆嗦。前面几天还一直有雨水喝,后面天气晴朗起来,连雨水也没有了,早上实在饥渴难耐,就用舌头舔着木排上聚集的露水喝,这成为他们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到了第五天时,有两个老乡实在饿得受不了,再加上心里感觉无边的绝望和恐慌,他们商量着,与其在海上等死,不如主动出去求生!其他人苦苦相劝,他们也不听,他们将四个塑料桶捆绑在一起,执意要自己划出去求救,这两人很快也在海上失踪,后经证实死亡了。
这时木排上只剩下四个人,林圣平和两个老乡林绍敏、黄东东,还有一位海南临高的老者。林圣平回忆道:“连续的失踪,让大家感觉非常害怕,最后我们说好再也不要走散了,要死也要死在一起!”我一直在反复地安慰他们,“再坚持下,老板不会抛下我们不管的,国家会有人来救我们的!”其实,在林圣平的心里有没有人来救,他也没底,唯一让他心安的是:“我祖辈都是在海上打鱼,爷爷、爸爸都是村里的好人,他们平时总是积善行德,得到大家的尊敬和爱戴,老天会眷顾我的!当时我就是这么想的。”白天,林圣平经常会站起来,听听天空会不会有飞机的声音,看看大海的尽头有没有船舶往来。但是,一次次,他都只看见茫茫大海,听到的也只有波涛拍打木排的声音。
信念可以坚持,当他们思想上对死亡已感觉麻木时,饥饿就成为比海浪更可怕的魔鬼。就在他们抱成一团,等待希望时,第六天的清晨,海南临高的那位老者睡过去再也没有醒来,被活活饿死。“看着僵硬在木排上的老人,心里很不好受,那时,心里已没有丝毫惧怕,就算是尸体,我们也决定带在身边一起走!”
第七天,两个老乡林绍敏、黄东东不再说话了,就算林圣平想尽办法怎样安慰和鼓励他们,“要坚持,要坚强,我们不会死的!”他们也只是微眯着眼,面无表情地看着他。其实,此时的林圣平也感觉四肢无力,眼睛看东西也渐渐模糊起来,悲观和绝望笼罩着整个木排!
在迷迷糊糊中,每次醒来时,林圣平不得不把两个老乡叫起来,他怕他们也像那老者一样睡过去,再也醒不过来啊!晚间,居然下了场小雨,他们就坐在木排上用衣服接水,将口尽量张开,对着天上的雨水狂饮。
“这是上天恩赐给我们的救命甘露啊,我们的命不该绝的!”林圣平说到此,对着大海,发出一声长叹!他们庆幸度过了一次最为危险的时期。
第八天中午时分,炙热的太阳晒得人脸上生疼,林圣平睡不着,站起来想撒尿,但只是滴了几滴,连尿也没有了!他下意识地看了看海天周边,突然,在他身后有一条大船正在向他们这个方向开来,他赶忙大叫:“救命啊,救命!”此时,其他人也醒过来,他们一起站在木排中间,用力挥手、喊叫,林圣平还怕船上的人听不见,将自己身上那件红T恤脱下来,放在手中不停地挥舞着。可能船上有人看到他们,就减速驶过来,三个人一阵狂喜,抱在一起失声痛哭。
经过这艘货轮的奋力搭救,最终林圣平和老乡林绍敏、黄东东三人获救。他们被货船带往雅加达,休养几天,恢复体力后,就直接坐飞机飞回了广州。在广州,迎接他们的是鲜花和掌声,还有媒体的长枪短炮。
他们七天八夜的海上噩梦总算结束了,留下一段凄美感人的故事。
直到林圣平在海上获救后才知道,这是一场风力12级,最大风速16级,浪高21米,名字叫“海贝思”的飓风风暴!南海局所属的中国渔政南海总队,从1994年起,坚持常年在南沙执法护渔,渔政人员守礁十多年来,从未在南沙见过如此强烈的风暴。“海贝思”卷走了在美济礁的所有养殖物资,包括九位渔民。林圣平告诉我:“渔民长期靠海吃饭,常年收听海浪预报,这次谁都没料到会有这么大的风暴,我的几个亲人也在这次海难中丧生!”南沙美济礁上有个纪念碑,上面铭刻了这次海难经过和遇难者姓名。每次清明时节,他在老家都会为他们祭祀,祝福他们在天堂永远无风无浪,平安顺利。
手记:如果不是到南沙去闯海捕鱼,恐怕我是永远不会遇到林圣平的。这位面庞黝黑、纯朴善良而又略显腼腆羞涩的南沙美济村委会里的养殖人,在他坚毅笔挺的五官下面,隐藏着航海者的无穷智慧和临危不惧的坚定意志。在2007年11月的美济礁台风“海贝思”的海难中,他凭借自己过硬的体质、顽强拼搏的信念,在12级飓风中,在木排上无依无靠地漂流七天八夜,饮雨餐露,与大海进行了生死搏斗,最终等到救助,成为“11·21”海难中三名幸存者之一。他的这段传奇经历,被中央电视台和福建、海南等地的媒体争相报道后,成为海上渔民的骄傲。
然而,当我在船头上听林圣平讲述这段过往,虽然已时隔七年之久,明显还能从他低沉而悲怆的语气中,感受到他对当年海难的痛心和恐惧。不知是真的如他所说,因为海难而伤及了头脑,还是不忍回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在采访中,他曾经两次深感头痛难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情绪调理,才能进行正常对话。我知道,尽管挖掘人的痛苦经历是一种不太道德的行为,但如果我们能从这次海难中得到某些启示,从而警示后人,那么,一切都是值得的。
人物聚焦之船长林小琪
翱翔在大海上的雄鹰
我是一只翱翔在大海上的雄鹰
任凭风吹雨打从来不曾后退后悔
我是一片悬挂在海面上的云帆
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奔赴那茫茫沧海
大海,是生我养我的母亲
鱼群,是陪伴我成长的伙伴
小小渔船,就是我生活的家园
海洋,已付予我所有的生命内涵
浪尖上跳舞,波涛里歌唱
纵横四海战风斗浪我无怨亦无畏
风雨再大,旅途再险,这点痛算什么
我吟着《水手》枕着涛声照样酣然入眠
祖国北海,是我磨砺坚强意志的摇篮
东海,有我儿时出海捕鱼的美好梦想
而南海呢,我的青春在此飞扬
我将永远战斗在这蔚蓝无际的大海上!
题头:林小琪,琼三亚72003渔船船长,祖籍福建省平潭县,一个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小伙子,大家亲切地叫他阿琪。他在渔船狭窄空间行如灵猴,动若脱兔;捕鱼结网,可谓心灵手巧,细腻如女人;在起伏颠簸的浪涛中,他掌舵航行,稳操舵盘,如履平地。他生得浓眉大眼,酷似北方大汉,虎背熊腰,高大威猛,别看他生长在东南,外形可不像南方人的精细,他风趣幽默的谈吐,让人觉得帅气而机灵。一米八几的个头,站在渔船驾驶舱内,却不得不低头,因为他要是站得笔直了,头都比天花板还高出少许。
祖辈三代捕鱼为业
林小琪出生在依山傍海、风景秀美的敖东镇青观顶村,这里是沿海地区比较常见的典型小渔村,由三个自然村组合成一个生产大队,村民全部依靠打鱼为生。而平潭县也是依靠渔业生存发展的小县城,近些年已演变为初具规模的滨海城市,这些都离不开打鱼人的勤劳和智慧。
林小琪一家三代都从事捕鱼产业,他是子承父业。祖父林性德,是村里早期的老船长和村长,也是村子里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曾经两次被国民党抓去做壮丁,但都被他机灵地逃脱了。第二次逃跑后,国民党派人专门进村里找他,而他就躲在海边的石缝中,三天三夜没敢回村,终于成功地躲过去了。然而,就是因为有这两次短暂的经历,在“文革”时期被诬为国民党特务,可没少遭罪,被整得落下了病根,51岁即离世。在祖父短暂的人生中,有些故事传说至今仍为村里人所津津乐道。由于他头脑灵活,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表现优异,41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经仅凭一盘指南针,就走遍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中国所有海域,从来没有出现过大的险情。多年精湛的航海经验和技术,让他成为村里出海打鱼人的榜样。
父亲林拥厚,也是村里有名的老船长,28岁就当起了船老大,他经常开着拖网的木船,在福建、浙江、广东、海南等沿海地区捕鱼作业。父亲的捕鱼经验和技巧来自祖父的言传身教,在村里也是很有口碑的。在父亲的六个兄弟中就有四个当过船长;而在林小琪同辈分的十四个堂兄弟中,包括亲哥哥林熙张在内,也有七人是出过远海,当过船长的,可见这是一个出船长的打鱼世家了。不过,近几年,因为出海打鱼实在是太辛苦,还非常危险,他的那些兄弟们大多都已转业开始做生意,或经营其他行业,有的甚至已经出国,不再在海上打鱼了。
少年出海历经沧桑
林小琪从小就是闻着鱼腥、吃着海鲜长大的,父辈传奇经历虽多,但少年的他堪称可怜,因为父亲治病需要高昂的医药费用,而哥哥又在湖北大学读书,母亲那柔弱的双肩已不堪家庭重负了。这个时候,作为男孩,林小琪感觉自己有责任挑起家里的担子,为父母兄妹分忧。于是,当时16岁还在读初中二年级的他,决定跟着父辈们出海打鱼赚钱,补贴家用。
虽然从小在海边长大,但第一次出海的经历仍给林小琪留下痛苦而难忘的印象,至今想起就心酸不已。
那是1997年6月,他清楚地记得,他坐着叔公的渔船刚出平潭近海,船因为海浪太大而起伏颠簸,一会儿他就感觉头晕目眩,站立不稳,并开始狂吐不已。但他仍然想坚持下去,以为习惯一会就能好些。谁知后来到了海上吐得更是厉害,所有东西都吃不下去,最后连苦胆都吐出来,实在没有东西吐了,就开始吐血。叔公看到他这样害怕会出事,最后不得不把他从海上送回来了。这次出海,林小琪总共在海上待了四天时间,仿佛四年般难过,他回家后,一直在病床上躺了一个星期才慢慢复原。
在家休养时看到父母的艰难,等到身体稍微康复一点,林小琪决定再次出海。在他的苦苦央求下,叔公只得再次带他出海。这次是在近海作业,他也提前做好了一些思想上的准备,带上了晕船的药物,可还是吐了,不过比第一次是好多了。就这样,他在不断的出海,不断晕船的磨砺中,慢慢适应了海上生活。当然,在风浪特别大的时候他还是会晕船会吐。这一年,因为年龄太小,他只是在船上当了一名水手,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杂活,搬运物资和捆绑缆绳等。因为渔船是家里借钱与叔公们合股出资的,所以到了年底分红时,收入在当时也还可观,这无疑给全家,尤其是久病在床的父亲和读大学的哥哥,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慰藉。
初当船长感受磨难
林小琪从小聪明乖巧,又勤劳肯干,在上船的第二年就被叔公们选中,帮忙管理和修理渔船上的所有机器。这是个技术活,什么都不懂的他,在摸索中开始了人生另一个征途。他在海上捕鱼间隙,不停地认真读书学习机械知识,不厌其烦地向有经验的老轮机长们讨教技术,经过一年多的刻苦钻研和学习,他对渔船上柴油机、卷扬机等机器的电路和维修原理都逐步熟悉了。他很快被升任为轮机长。
这个轮机长他一干就是六年。这期间他跟随叔公们,开着250马力,长32米,航速不到10节的木船,辗转往来于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广东和海南等东南沿海各地,哪里有鱼汛就往哪里跑。六年的海上生活,他已从一名普通的水手,历练成为一名机器维修兼捕鱼的能手,成为渔船上的骨干人员。
2002年,这是转变林小琪命运的一年,他决定自己买船单独闯海作业。
为了赶在年后鱼汛来临时作业,经过年前的紧张筹备,林小琪联合别人凑齐了买船的钱,在大年初一新年的清晨,鞭炮硝烟还没散去的时候,他和几个兄弟就出发前往浙江石浦购船。
天有不测风云。正月十五,他们驾驶着新购的渔船匆匆赶往家乡,即遭遇了海上恶劣天气的严峻考验。在经过浙江石堂镇海域时,海上突起10级大风,一时间海面上波浪滔天,一个个巨浪像张开血盆大口的怪兽,向船头猛扑而来,渔船在波峰浪谷里艰难前行。突然,一个四五米高的巨浪向船头打来,整条渔船刹那间被巨浪吞没,前方甲板上作业的几个人已然不见了踪影!
情况紧急!船长林小琪此刻却显得异常冷静,他明白在这种恶劣天气中行船,如果自己先乱了阵脚,别的人更会不知所措,整船就会非常危险!此时,他赶紧打空车,关掉动力,让船停止前行,等到那浪头一过,前舱甲板被海水淹没,所有人都被淋成落汤鸡了。他赶忙组织大家从船舱里抬出水泵,将船舱里的海水抽向海里,并要求船上所有人员,先将身体用绳索捆绑在栏杆上,然后将衣裤撕烂,用来堵塞船上的所有进水洞口。他指挥大副去开船,当第二波浪头再打过来时,自己则像一根紧钉在甲板上的铁桩,坚定地站在水泵旁边,护住水泵不停抽水。海水弥漫上来又很快被抽空,如此反复,全船人员与风浪进行了拉锯式的搏斗,经过1个多小时的艰苦航行,最终冲出了气流旋涡。这艘几乎是用生命护卫的新渔船,经受住了第一次风浪洗礼,完整无缺地返回了家乡。
捕捞螃蟹断腕折指
新渔船被运回村里不久,正好是东南沿海鱼汛来临之际,林小琪即开始着手出海捕鱼。
他采取传统的捕捞近海螃蟹的作业方式。先制作了2000个螃蟹笼子,这种铁架笼子宽50厘米,高20厘米,中间放上螃蟹饵料,用网纱围住铁架四周,留三个进口,螃蟹只能进去却出不来。固定在一条粗缆绳上,在海上每隔10多米放一个笼子,隔两百个笼子中间就有一个浮标,一般要放置七八个浮标,浮住笼子,每间隔5小时左右,用铁钩把笼子一个个收上来打开,取出螃蟹。像这样,上千笼子放在海里就会绵延数公里,如果有拖网渔船过来有时会将绳索拖断,甚至拉走笼子,所以要时时在一旁看住这些笼子。
收笼子比较容易,而人工放笼子时就非常危险。渔船以七八节航速前行,船上人员分工,有人放饵料,有人往水面放笼子,速度要求非常快。如果绳子打结,后面的所有笼子就会被拉下水,有的连人也会被带下海去,甚至会将人的手、臂给拉断。林小琪说,村子里因为放螃蟹笼子而被绳子缠住,绞伤、绞断手脚和胳膊的就有二十几个人。1999年,有四个人同船出海,在放笼子过程中出了大事故,其中两人当即死亡,一人胳膊绞断,一人左手指全断了。
说到放笼子,林小琪仍然心有余悸。在他右手手腕关节处,残留着一条长长的疤痕,这是2001年6月出海放笼子时给绞断的。当时,他正在船上往笼子里添加饵料,笼子下水太快,手给卡在笼子里没来得及收回,就给绞断了,当时他还没有任何感觉,直到笼子放完后,他才发现手怎么变得弯弯的,流了好多血,骨头也断了。船长林拥国赶紧用棉布缠住他的手腕,把船开回去就医,他在医院躺了一个多月。因为在海上没有及时得到医治,这只手接了两次才接好,至今仍然还是弯弯的样子。
林小琪的左手中间的三个手指上也有三个突起的疤痕,这也是当年出海时折断的。当时下海的绳子全结成了一堆,速度太快,油压轮电开关都来不及关,还在继续拉绳子,因为他怕打到后面的人,就用手去挡绳子,快速下水的绳子此刻变成了一根锯齿,三根指骨被迅速割断!船上只有一些治疗跌打损伤的药水,他就自己动手简单涂抹些药水,把骨头接上,三天后才回到医院就诊。幸好他身体强壮,恢复能力很强,接上的手指还能存活。
铁桩围网决胜南海
2002年9月,林小琪买回的渔船被台风吹到礁石上搁浅了,他就雇了一艘渔船将船拉回来维修,2003年3月把渔船折价卖掉,跟随哥哥去西安做了半年的工程。
习惯于在大海上乘风破浪、自由快乐的捕鱼生活,回到陆地上的林小琪感觉极不自在,在家短暂休整后,2004年4月他踏上了去海南三亚的旅途。这次,他满怀憧憬,一定要出远海,捕大鱼。
他先是到了琼乐东11141渔船上,开始学习固定网桩捕鱼技术,一年后自己购买了琼三亚15025渔船,开始了固定打桩捕鱼的新历程。
网桩捕鱼是两根大铁桩之间固定渔网的方法捕鱼。一根大铁管上绑住重1吨的大铁针,上面有每个200斤重的8个铁饼,将长80米的两根铁管打入海底固定,之间系上渔网,一天一夜起网一次。打桩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因为鱼群是随流水游动而来的,船长要对该海域水深、流速和网桩之间的距离进行精准的计算,不然就会把桩打偏或距离不够。移动铁桩时,要把船上马力开足,利用卷扬机钢索将铁桩从海底拨起,有时用力不均会将船的一侧拉倾斜,导致进水,这时船长的倒、退车经验和技术就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了。
林小琪再次回归大海,因为有多年的航海捕鱼经验,作业起来可谓驾轻就熟,得心应手了。在海南近海数年的网桩捕鱼,也让他得到了回报。俗话说,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他开始在三亚这座美丽浪漫的城市里收获爱情,并且将爱巢筑在了三亚南边海渔村,正式成为定居在三亚的海上候鸟。
战风斗浪护卫南沙
2008年5月,船长林小琪将相伴了四年的网桩渔船卖掉,加入三亚福港公司远海捕鱼船队的大家庭中,成为琼三亚8399灯光捕鱼船船长,开始转战中国各个海域捕鱼作业。他前后去过辽宁渤海海域;山东、江苏的北海海域;广东、海南的南海海域;海南、广西的北部湾海域;浙江、福建的东海海域。他去过钓鱼岛海域,同日本安全厅执法船擦肩而过;去过韩国济州岛南部海域捕过鱼,拖过故障船,最北去过北纬37度至38度;最南至北纬4度至5度的南沙曾母暗沙。全国各个港口和渔场都去过,哪里有鱼汛他就往哪里跑,他成为追逐鱼群的雄鹰。
16岁就下海,至今已逾17年海上航行和捕鱼经验,林小琪对中国海洋的海情可谓了如指掌,各种风浪更是屡见不鲜。他总结出,大风浪时,海面上最怕出现三层浪,往往第一层可以轻易避开,第二层也可以对付,而第三层则排山倒海,是最可怕的,不要侧身避开,一定要迎浪而上,否则很容易翻船。另外,我国各个海域的风浪和流水是不尽相同的,北部海域是南北浪,风浪和流水方位同向,海上出现三四米浪时还可以出海作业;南海的风浪和流水方位是不相同的,是东西浪,三四米高浪就有危险,是不能出海作业的。
今年3月,我有幸跟随林小琪船长一起出海到南沙群岛捕鱼,目睹了海上捕鱼作业的全部过程,领教过他追风逐浪的魄力和风采。
手记:一轮骄阳,带着湿漉漉的咸水味,撕开缠绕不尽的云彩,喷薄而出。在这一刹那,海面上变得波光潋滟,金蛇乱舞起来。近处,有几艘停泊在港内的捕鱼渔船,沐浴着金色的朝阳,零乱地散落在海面上,两排灯泡和收紧的铁臂开始明朗清晰起来。一面被海风撕扯得只剩下半截的五星红旗,在桅杆上仍旧猎猎地飘舞着。远处,海警护渔船和海军护卫舰静静地躺卧在海浪中,美济礁礁盘的周遭被海涛轻拥着,激起一层层雪白的浪花,如同新娘木耳花边的裙摆,在晨曦中显得婀娜而多姿。
这就是南沙美济礁美丽而迷人的清晨
在船头上,我和船长林小琪促膝谈心;在夕阳下,我们共同垂钓;在海浪里,我们抵足而眠;在捕鱼时,我们同心协力;在航行时,我们风雨同舟;在生活里,我们彼此关照。在南沙整整一个月的相依相伴中,林小琪和我已经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心好友,关于他对大海的澎湃激情,关于他对生活的热情洋溢,还有关于他个人的传奇故事,在我五万余字的日记《一路向南》中,已经描述得太多太多,在此我真的感觉不忍独食,特意摘录部分出来奉献给广大读者,让我们共同品味一个聪明、勤奋、纯朴的捕鱼者说吧。
崖州渔港口述史:我也曾是个渔民
口述人:麦安全
采访者:郝蕊、侯奕辰、蔡贝贝、何文慧、陈文捷等
题记:海洋文化是有关海洋的文化,它是缘海而生的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独特的文化色彩。在靠海而生的人们心中有这样的定义,他们对于海洋文化没有理论化的认知和系统化的表达,但是在他们心里,“海洋文化”这个概念虽然生疏,但是海洋,是他们的家乡,对海南海洋文化,他们有自己的感想。
每一次出海都用经验伴随着茫然
麦安全:我做渔民的时候是十几年前了。当时的通信设备和网络设施都没有,有也很差,不像现代社会,在手机上就能看天气预报,当时我们只能是听广播里的天气预报才可以知道哪天适合出海。除了天气预报,我们也靠早几辈就有的口口相传下来的经验。你们可以看海面,水波的方向就是判断的依据之一,像崖州这里的水都是流东流西的。还有就是出海打鱼和季节也有关系,像现在这个季节(夏季)就适合出海打鱼,包括像你们这种没有打鱼经验的也是可以出海的,因为这个季节不像春冬那会儿,现在没有强风,如果有强风的话,是绝对不可以的。
笔者:在海上是怎么找到方向感的呢?
麦安全:在海上打鱼有固定的航线,但是你们也知道,大海嘛,什么东西都没有,四处都是海水,我们就用浮标做标记,浮标可以浮在水面上,它和网是连在一起的,找到浮标就可以找到下的网了,但是航线不容易找准,需要经常地去走,有经验的渔民才会知道航线的准确方位,如果不是老渔民,就经常会认错地方。
笔者:找错地方的时候你们怎么知道自己走错路了呢?或者说是不是找航线也是凭直觉的?
麦安全:因为我们每次出海之前都会记时间,就比如你出海,每次到这个浮标那里都是两个小时,所以如果你到达这个浮标的航行时间超过了这个时长,或到达两个小时都没有找到浮标,那就说明你走错路了。
笔者:这个方法确实简单,容易理解,像我们这种没出过海打过渔的人也可以一听就明白。但我还是很好奇,你们知道自己走错航线了,那又没有浮标,也没有其他指示标志,怎么样才能找回正确的航线呢?
麦安全:首先我们可以根据指南针所指示的方向。其次我们之前出海都是自己定制的小木船,所以都是用撑篙,撑篙都是比较细的竿子,我们就把船的撑篙伸向海里,碰到东西就可以判断了。
就那渔网来说,渔网是有弹性的,你碰一下就知道了,如果碰到的是硬的,就可能是石头,就要重新再走一条。所以打鱼是个很靠经验的工作,一到海上就像瞎子蒙布一样,什么也找不到,时间长了有了经验,才能不那么茫然。
每一次扬帆都是与死神的生死搏斗
麦安全:做渔民是很苦的。海上工作的人,也就是渔民的危险系数最高。为什么这么说呢?之前我是做过渔民的,而且我还做过十多年的这个工作,可以说是老渔民了。因为早些年的工具、设施、网络也都不发达,所以那会出海就是听广播,看海浪的流向,有一次广播上说的是天气没异常变化,看了看水面,也是适合出海的好天气,我和我父亲就开船出海了,但是呢,这个渔网我们刚撒下去,天气就变了。当时是在晚上,因为晚上你在海上打个灯就能吸引来很多鱼,就不费力气,所以我们的渔网就已经很满了,就导致我们的船很重,又没办法把网丢掉,我和我父亲就在没有网络可以沟通的海上开了四个多小时的船才回到家。那个时候多危险啊,风把那个船吹得东晃西晃的,还好就是当时海上的那些浪头没有开花,开花了我们就真的回不来了。现在我想想那个场面都是后怕的,真是太难忘的经历了,差点就被死神带走了。
笔者:这次经历真的是太震撼了,也是死里逃生的人。
麦安全:对,我是从死神那里跑回来了,我很幸运,但很多渔民就不会像我那么幸运了。当然现在这种事情也很少,都是大的玻璃钢船,有强风的时候也会俺去那很多,不会像以前一样,以前海上一发生这样的天气,基本人就回不来了。
每一次下网已不再满舱而归
麦安全:现在鱼越来越少了,一方面是因为本地打鱼打得太多;另一方面就是外来渔船也多,而且外来的渔船都是大船,他们用的船有双层网,就一网下去大鱼小鱼全捞上来了,包括一些鱼卵,也都这样损失了。
笔者:那咱们当地人都用什么渔网呢?
麦安全:崖州这边主要是两种渔网:一种是流线网,一种是三层网。流线网就是要在海水有暗流的时候,你要顺着风,顺着海水流动的方向把网撒出去,这样这个网就能撒出几公里。至于三层网,就是用来抓龙虾,抓剥皮鱼和墨鱼这些东西的,基本从当年十月份到次年二月份我们就会用流线网捕马鲛鱼,都是很方便的。不同季节用不同的网,抓不同的鱼,也是导致鱼类资源越来越匮乏的原因。
现在海洋渔业越来越不行了,而且每年的休渔期太短,只有三个月,还没等鱼群恢复它的规模,就已经开海了。但这也是没有办法,不打鱼的话,渔民没法活,政府只给有田的渔民补贴,没田的渔民只能等着休渔期结束。所以渔民的生存与海洋已经息息相关,所以每次下网,就算不能大满舱,也希望有所收获。
海洋文化是一种生存的文化,文化由人产生,为人所有,但文化也反哺了人类。在一定意义上说,海洋文化的存在,也为渔民,为海边生存的种族,提供了生存文化。这虽然不能被这些海边生活的人族深刻地述说出来,但他们靠海而生,已经是对海洋文化最深的体悟。
崖州海洋文化的参与者
口述人:麦安全
资料整理:侯奕辰
时间:2019年10月26日
地点:崖州区东京社区居民委员会
海洋文化,就是源于海洋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为了更为深入地了解在海洋孕育下的海南岛文化,我们特别采访了一位崖州渔民,透过他的眼睛去看世界。
打鱼不是一项谁都可以胜任的工作,先不说每日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就光是船在海里的颠簸就够受了;而且做渔民不像你们想得那么简单,只要有体力就可以,它还需要很聪明的头脑,比如从季节判断水位和水流流向。好比现在吹的是东北风,浪比较小,像你们这种没有经验的人也可以平安出海,但是一到五六月份,风向转为西南风,那个时候浪就不会那么平缓了,船头也会被浪头冲击得东倒西歪的,很难平稳行驶。还有风云判断天气,因为海上的天气变化很快,掌握不准草率出海很可能有去无回。
如果海况正常的情况下,根据每十五天一个海水周期或者你们说的潮汐,就可以去不同的区域捕鱼。我们对海域都有划分的,就是根据前辈提供的路线和经验,比如以往看到有人满载而归,大家就会问他今天去哪里捕鱼了啊,对方也很乐意分享,就这样口口相传把每一片海域的名字定下来,到不同的季节就可以去相应的地方打鱼。
十年前,这一带百分之九十都是渔民,但现在几乎都外出打零工了。
我们这里的本地人口虽然有七千多人吧,但实际上真正以捕鱼过活的只有不到三千人。因为现在外来船太多,还都是大船用很密的网拖网捕鱼,一直从这里开到三亚才停,不论大鱼小鱼全都网进去,而且鱼多了会把卵也挤破,所以不管哪个季节鱼都很少。况且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大家都知道要读书,像我们这一辈的,都送孩子去念书,想让他们有个好文凭,懂点技术,所以渔民就更少了。还有就是渔民为了节约成本,差不多都是家庭船、夫妻船小单位作业为主,技术跟不上,安全得不到足够的保障,所以渔业在海南的危险程度和矿业差不多,大家如果有别的路子,肯定选其他谋生方式。
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和父亲还有几个合伙人晚上十点钟一起出海,开船差不多四个小时后,在凌晨两点的时候撒网,网刚刚撒下去风浪突然之间就特别大,浪飙到有四米多高,海面下的暗流拖着网把我们的船往远处拖拽,时间太晚我们看不清也联系不到别的渔船来帮忙。过了一会儿情况好一点,但是渔船依旧很难操控,就只好等到第二天早上八点开船,但是昨晚的暗流已经把我们拽得很远,再加上海况依旧很差,我们晚上七点钟才回到家。我永远也忘不了我妈妈哭得红红的眼睛,她以为我们的船已经翻了,再也见不到我们了。当时我们带了满舱的鱼回来,很少见那么多鱼的,但是当时大家都顾不得那么多,只剩下惊恐和疲倦了。
我们这里最有代表性的建筑就是骑楼。混合了南洋风格还有中国传统建筑样式。现在这种风格的房子随处都能看见,最开始盖这些楼是南洋回国的商人,用珊瑚和贝壳磨成粉盖的,是雪白的。但是后来经过长时间的雨水冲刷,而且会有苔藓长在上面,就变成黑色了。我们这儿第一座东关骑楼老街始建于1928年,1929年后开始大批兴建,因为渔民当时都是以船为家,只能攒够钱才能上岸定居。可以说看骑楼就是看渔民走上岸的故事。
我们每年的五月一日到八月十五日是休渔期,这个休渔期每年是铁打不动必须遵守的,一方面是因为受台风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对自然的敬畏。休渔期一结束,我们就举行开海节或者叫开渔节,要上香祭拜的,但是因为打神拆庙和“文化大革命”,我们并不会发自内心地崇拜,就是说把自己收获的多少寄托给神之类的。我们举行的开海节只是一种对优秀文化的传承,祝愿风调雨顺满载而归。我们知道捕获多少鱼要依靠自己的经验和头脑,就比如有经验的船老大,他会带大家远离危险的地方,去找鱼多的地方。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鹿回头的故事,据说有个黎族的青年猎手,追赶一只梅花鹿到南海之滨,梅花鹿闻声转头,结果摇身一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少女。原来她是仙女下凡。仙女与青年猎手一见钟情,结成夫妻,在南海之滨安家。那里被后人称为“鹿回头”。第二个故事是关于椰子的。听说从前林邑王与越王一直为争夺海南岛这块地盘交战不休,但越王因为一次胜利就喝醉了,被林邑王派去的刺客杀死。林邑王把越王的头挂在柱子上用箭射,结果箭尾变成椰子叶,越王的头就变成椰子。
渔民分为两种,一种有田,一种没有田,在禁渔期有田的渔民可以种地,而没有田的渔民只能花平日里攒下的钱,甚至会把一年来赚的钱都在这段时间内花完。而国家的补贴主要面向有田的渔民,对没有田的渔民补贴太少。还有一点就是现在大船太多,而且有很多都跑到近海,会把我们的船撞翻。
近几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家的生活都越来越好,但是希望给没有田的农民能多一点补贴;让大船都到远海去,不要威胁到当地的渔民;还有一点就是希望对外来渔民的数量有所限制,禁止行业间的不平等竞争。
听完他讲述自己的喜怒哀乐,感受颇丰。渔民是海洋文化的参与者、拓荒牛,通过他的讲述我们可以更深刻、多角度地体察到渔民对世界的认知与看法,对海洋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渔民是海洋文化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如此丰富的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研究者黄守红:事业中的海洋
口述者:黄守红
整理者:黄洋洋
时间:2019年10月30日下午三点
地点:书行楼一楼
黄守红,中国湖南人,博士,三亚学院教授,三亚学院琼学研究中心主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文化交流视野中的琼学研究。主持海南省社科课题、省教育厅重点课题、三亚市重点课题各一项。2015年出版了专著《琼学源流》,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5年11月出版。近3年发表的论文有《简论海南交通历史流变》《从三亚水南村历史变迁看中原文化在海南的流播》《汉晋南北朝时期中原与海南的交流》《论海南文化的形成融合与发展》《科学理解与传承发展地域文化——以琼学为例》等。
琼学文化里的海洋文化:以海为基,与水有关
我是湖南人,当年来到海南工作生活后对海南当地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觉得自己既然来到这里久居,海南也就算是我的第二故乡了。海南文化非常丰富,但遗憾的是,研究海南文化的人特别少,既然来到了海南,就有了一种历史责任感使命感,海南文化值得研究和挖掘。在对海南文化的研究过程中,我与我们三亚学院的院长一同提出了“琼学”这个概念,琼学文化即是海南文化。
琼学文化是包括多种文化的,它是一个广泛的文化概念,其中包括海南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和海洋文化。我们都知道文化是人在生产生活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大陆以土地为生产生活基础,以耕田为主要的生产方式,那叫土地文化、大陆文化。而海南作为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屿,人们以海洋为生产生活的中心,在这样以海为生产生活基础的背景下产生的文化就叫海洋文化。
我开始研究琼学时也就开始了对海南海洋文化的研究。在我的理解看来,海洋文化包括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当地人多进行捕捞生产,包括生产工具的发展,比如航海工具的不断改进、航海路线的增加或改变、捕鱼方式的多样化等,这些都属于海洋文化的物质层面的发展。海洋文化的发展更多的还有精神层面。举一个例子,现在海南的渔民有许多关于出海的禁忌,比如什么时节什么日子是禁止出海的,这些关于海洋的禁忌文化是古时祖先出海时形成并流传下来的,也一直被保留至今。在海南当地,有一些文化信仰的产生也与海洋有着密切联系,比如对妈祖神的尊崇、对海龙王的信奉,而这些文化信仰也和海洋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一个靠海吃海的地方,人们对于风调雨顺以及海面平静的祥和的日子有着深深期许,就会将这样的期盼寄托在与海洋有关的神明身上了。
新兴时代里的海洋文化:走现代化,与时俱进
我们从历史的发展历程中可以感悟到,任何一种文化要想不故步自封、继续兴盛,都必须要紧紧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在我看来,海南现如今的海洋文化就很好地把握住了与时代共进的发展节奏。明清时期,海洋文化并不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甚至出现了闭关锁国、海禁等阻碍海洋文化发展的政策。封建社会结束,海洋文化越来越兴盛。如今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建设背景下,中国国力强盛起来,国际地位上升,发展速度也是超前的,所以有些国家企图干涉我国的主权。而南海拥有丰富的石油等自然资源,常常受到外国的侵扰。但是海南人民坚守中国国土主权,积极保卫我们国家的领土,不容侵犯。海南的渔民在出海时如果发现外来监测的装备都会打捞起来上交政府。这其中所体现的爱国之情也是琼学的海洋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回顾历史中海洋文化的发展,在古时候有过明代的郑和下西洋等史实以发展中国的海洋文化,如今,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发展观念,也是对当今海洋文化提出的一项新主张。“一带一路”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都需要加强对外交流,而海南作为中国最南端的地区,必然在对外交流和事业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这也是海南海洋文化在新时代里与时俱进的体现。
四面围海的海洋文化:争国际化,与外交流
“一带一路”是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共同发展的契机,海南作为一个以海洋文化为文化基底的城市,要想在这样的时代契机下促进海洋文化发展,必然要继承过往海洋文化发展历史中的重要原则——在交流中发展。在海南的海洋发展历史中就存在许多在文化交流中不断延续不断发展的文化,比如“妈祖”(海南人民的信仰对象之一)。我之前参加过海南印尼总会,加上其他的一些了解,得知妈祖其实并不是海南本土的神,而是从东南沿海传过来的,在交流中传播到海南,并且从传入到现在对海南人民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海南作为一个四面环岛的省份,目前的目标是发展成为一座国际旅游岛,积极建设自贸区。其实所谓的国际旅游岛不只是局限于它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建设以外也是为了促进文化政治方面的国际化,比如海南的三亚机场,就是中国发展“一带一路”的重要门户之一。海南的现代化建设以及海洋文化的现代化发展都是离不开“交流”二字,离不开与内陆文化的交流,也离不开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虽然海南四面环海,看似“孤立”,但是这样的自然环境反而使它的发展更加灵活、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发展的方向也是多样的。
后代传承的海洋文化:文献为主,与人相论
对于海南海洋文化的发展前景,我有很大的期待,无论是从海洋文化发展历史来说,还是海洋文化现代化发展来说,海洋文化的发展都有很广阔的前景。而对于研究海洋文化的学者或者是想要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同学们,我的建议是要以文献资料为主要的参考,再加上走访以及交流共同研讨。其实研究海洋文化最需要的是应该具备写作能力、查找文献能力以及走访能力。但是根据我以往的经历来看,走访的话往往会因为对象的不一而得到各言其说的信息,这些信息的可靠性与可信度最后还需要回归到文献资料中加以验证,所以文献资料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我觉得在走访中最好是能够略懂当地的方言,这样可能交流更顺畅。
我非常希望有更多对琼学、对海洋文化有兴趣的人加入研究的行列中,一起来研究这富有魅力的琼学文化。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明白研究海洋文化绝对不能只是泛泛而谈,这里探索几下又立马转向另一个方向,这种做法是肤浅的,也算不上研究,要抓住此类文化中的一个分支(比如海洋文化与内陆文化的异同)沉下心仔细去研究探讨,才能够得到不一样的、有价值的东西。
一泓海水梦中泻
倪沄
风蹒跚着步履,卷起千堆雪,拍打在无垠的远方。浮岛如黛,影影绰绰,深邃里揉进点点星光。
海里的水,是纵横的泪,在渔人眼中氤氲流淌。天上的星,是足下的灯,伴随船夫行至天光。
海,是一片梦幻的诗意。而我就是置身其中的一位的船长,我没有穿越四大洲和五大洋,也没藏有不可胜数的奇珍异宝。但我有满腹动人的故事,要同他人诉说。
冥冥之中,我的命运似乎被某种力量指引。带着这个不移的信念,我启程于破晓,踏上了这片凤凰花开的南国之岛……
天色随浪潮褪去,日复一日。在某个最平常不过的午后,手机屏幕上的一个弹窗改变了所有的轨迹:“金荣,明日上午有一个采访。”我毫不犹豫地踏上了这条路,拾起遗落于心中的梦。
历经周折,终于成真。
我抬头,打量镜中的这位中年人,他并不苍老,甚至蓬勃。从那坚韧的目光之中,我看到了曾经的勇者。整理完毕后,我来到了老徐家中。在同孩子们漫无边际的交谈过程中,仿佛一幅宏大的图景在眼前缓缓铺开,我熟练地操着一口闽东口音的海南话,将自己的捕鱼生涯娓娓道来:十三岁第一次随父出海,二十多岁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条木船。那是个意气风发、生机无限的年纪,一个健硕的青年人站在自己的木船旁,对未来无限憧憬。我的妻是一名渔婆,负责照顾整船人的生活起居。
“渔婆?”“就是负责货物的交易和船上后勤工作的妇人。”老师耐心解释着对学生们来说完全陌生的词汇,“渔具有向光性,在出海打鱼前,渔夫们会观察前一天夜晚月亮的亮度。如果亮度较大,容易影响探照灯的效果,第二日便休息。”我疾书,捕捉着字里行间的关键处,“出海活动也伴随着许多意外,状况随时都会发生。晕船是最常发生的,严重者甚至可以致死。”我若有所思,似乎在追忆往事,“我曾认识一个副船长,在下舷梯的时候不小心跌落下来,最后瘫痪在床,失去了行走能力。”我喝了口茶,继续道:“捕鱼的过程是漫长而孤独的,要长时间地与大海为伴。我的另一个朋友,在出海的过程中难以忍受寂寞,经常对着大海讲话,有时候甚至自言自语,最后患上抑郁症,自杀了。”在场之人听后,无不唏嘘,感叹着生命的脆弱和易逝。人生无常,生死难卜,面朝大海,未必春暖花开。沧海万千,浩瀚无涯,人类不过是其中的渺小一粟,波澜无惊的海平面下,是一个更为神秘奇诡的世界,涌动着未知的汹浪与暗潮。
“后来,我就把船卖啦。船员都被大公司撬走了,入不敷出,我也是要生活的。”与我年少时的梦境相悖,多么令人无奈的现实啊!欲望是难以填补的沟壑,随着人类需求的剧增,捕鱼业正在流失着传统的诗意和浪漫。面包和理想难以兼得,我已做出了抉择,故事里的那位船长,最终也会卖掉曾经视若生命的宝船吗?
余晖与沉静的碧蓝相映,船遥遥地来了,和贝壳一般的大小。沙鸥停栖在坑坑坎坎的礁石上,拍打着和细沙一般白的翅。我点燃了一根烟,心情却不再似从前那般轻松了。人类和海洋,不知是谁在主宰着谁的命运。
天色渐晓,这片海脱离了我的梦,渐渐地远去了,远去……
知识出处
《故事里的三亚》
出版者:中国华侨出版社
本书从三亚历史文化、海洋文化、民族文化以及建国以来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等角度切入,深入挖掘了三亚的历史底蕴,回顾了三亚的发展历程以及作为改革开放样本城市折射出来的精神。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