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南山村往事钩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故事里的三亚》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093
颗粒名称: 三亚南山村往事钩沉
分类号: K296.6
页数: 5
页码: 34-38
摘要: 本文介绍了位于三亚市崖州区南山村的历史、民族文化、自然景观和旅游胜地等方面的情况。南山村是一个黎族村庄,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地物产。南山村周围的自然风景优美,是旅游胜地之一。文章介绍了南山村建村的历史过程,以及在南山岭下建立的南山铺、黄道婆祠等历史文化遗址。
关键词: 崖州区 南山村 历史

内容

南山村位于三亚市崖州区东南侧。它近10个村民小组像珍珠般撒落在南山岭北麓的山峦谷地之中,紧邻著名的南山文化旅游区和大小洞天景区。这里绿树婆娑,空气清新。富有特色的民居隐现在万绿丛中;冬春时节,漫山遍野的红棉树含苞待放,春风一吹,千树万树的红棉花便次第开放,一派炎地边陲的热带风光。
  南山村是纯黎族聚居的村庄。从大出水至鸭仔塘计近十个村峒共计有1214户,5823人。
  其地物产丰富,非常适合生物多样性繁殖,一直保留黎族传统习俗,又较为开放。
  南山村历史悠久,早在隋朝末年,这里是冼夫人汤沐邑。据历史记载,唐代天宝年间临振郡(今三亚)别驾冯崇债(冼夫人的后代)曾经派出上千“挑夫”(奴隶),并亲自领军迎送鉴真和尚,很好地招待了他们。当年的“村民”,全都是冯崇债的奴隶,由他支使“村民”为鉴真他们服役。
  唐末五代时期,临振郡(今三亚)归南汉管辖,管理比较松弛。大概这个时期,这里的黎族百姓除了沿袭祖先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以外,开垦了归自己所有的园地,聚族而居,也就有了南山村。南山岭的位置十分重要,《崖州志》:“南山岭,城南(崖州城)二十里,高八十丈。枕海壁立,为州(崖州)屏障。”它是州城的“案山”。南山村就建在南山岭北麓的山脚下。
  北宋天圣(1023—1032)初年,丞相丁谓贬崖,安顿好后,地方官又接到圣旨,要把丁谓“拘于荒僻远人烟处”。郡守只好在州东的南山铺(南山村前)附近“建屋几椽于此,处之”,也就是所谓“相公亭”。南山铺的“铺”,是指发送文书、文件给上级、下级机关,传递塘报(塘报,朝廷编写的报纸)的机构。郡守为什么选择南山铺附近:第一,靠近黎族村峒;第二,有“铺司”(相当于传递信息之类的兵丁)监督。符合圣旨传递要求。丁谓在此住了几年,教老百姓建房屋,教育儿童读书,教育黎族百姓遵纪守法、服役当差。
  南山岭的黎族,属于附城黎族。“每村立头目一人,附近居民者,亦分属地保辖之。”据史书记载:“黎性朴直。厥田中上,有百余顷,‘属营’。”所谓“属营”(一作寨),即半军半民性质,平时耕田种地,纳粮不当差,需要时即参与打仗;平时没粮饷,出兵时即公家支付粮饷。(《崖州志》)
  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周〓知吉阳军(今三亚市),“宽平御下,修建学宫,谕生黎归化者五十余峒”,他酷爱山水,寻访山水优美之地,发现南山岭北麓有一“石盘”,“面平如掌,周围数丈可坐十客。林木茂密,旁有涧,秋夏不竭。”周〓“爱其清绝,结亭石盘之北,曰‘清赏’(即当地老百姓所说的石锣石鼓处)。”他又在南麓“寻访洞天”,发现大小洞天,开发为“休闲之胜地”。
  六十多年之后,有一个昭州富川人名叫毛奎的,淳熙年间(1241-1252)知吉阳军(今三亚市),曾多次到“南山村”视察,又经营南麓的大小洞天,“作记题诗”,并带领大小官员在小洞天举行休闲聚会。他十分热爱南山岭这片土地,“任满,去。至南山铺,不知所终。后人于铺(南山铺)前山中立祠祀之”(《崖州志》)。村民说毛知军“飞升”了(上天了)。因此在他常去的地方用土堆成一平台,说这是“毛知军飞升成仙处”,俗号“暗山庙”。到永乐年间(1403—1424),崖州知州姚瑾砌台建毛知军祠。正德庚午年(1510),知州何冈建亭。清朝嘉庆二十四年(1819),知州吕赓飏移山外。光绪元年(1875),知州徐锡麒重建。光绪二十年(1894)为飓风坏前亭,知州尚昌朝修葺。毛知军祠,一直为村民所信奉、祭祀,而且守护着它。
  元初,有一媪叫黄道婆,经常在州城(崖州城)附近的村庄及南山岭一带走动,以替“有钱人家”织布、教妇女纺织为生。元成宗元贞年间(1295—1297),有一天在南山附近的大疍港“遇海舶以归”,回到松江(今上海市)乌泥泾镇。回乡后向乡人传授崖州的先进纺织技术,促使松江一带棉纺织业的发展繁荣,后又传播到江浙一带,促进我国纺织业的极大发展。黄道婆死后乡人“莫不感恩洒泣而共葬之,又为立祠,岁时享之”(《大清一统志》)。黄道婆祠(又名先棉祠)在今上海南市先棉祠街。“越三十年,祠毁,乡人赵愚轩重立。今祠复毁,无人为之创建。”(《崖州志》)。
  黄道婆年轻时流落崖州(今三亚市),在崖州生活了四十多年,她虚心学习黎、汉人民的纺织技术并加以改进。她的足迹遍及崖州黎、汉各个村庄。特别在南山黎族村庄走村串户,学习和切磋技艺的时间比较多。崖州这块神奇的大地成就了她,使她成为世界级的棉纺革新家。元代诗人王逢曾作《黄道婆》一诗,既赞扬她的技艺精湛,更景仰她的无私奉献精神。元代宰相、大诗人王仕熙遭贬谪来到吉阳军(崖州),住“水北新居”。他酷爱山水,遍游崖州的山水名胜。当他来到南山村,沿着山间小路登上南山之顶,在习习晨风之中看见山后与天相连的大海,清波万顷,一望无际。“青山宛在海之东,赑屃浮云逐晓风”,顿觉脚下的南山犹如巨鳌昂首在海中遨游,诗人以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将南山与巨鳌定格,因此他将南山称为鳌山,鳌山之名自此始。崖州群峰连亘数百里,名山不少,而诗人唯独钟情于南山,数次登临。他曾在南山顶上的“万仞泉”掬一捧清冽甘甜的泉水,啜饮慢品,沁人心脾。他曾在“橘井”旁边驻足细察,久久不想离去,仿佛要看穿井底,探得其“可疗病”的神奇所在。天晚了,一轮秋月从海上升起,“海送潮声摇老桂,云随蟾影度明河”多美啊。由于多次对南山的游历使他文思泉涌,先后以南山不同的景观为题写下了“鳌山白云”“南山秋蟾”“云山辞”等诗词,他以如椽之笔首开崖州地域八景的文学描述,而八景之中,“鳌山白云”,“南山秋蟾”独占其二。南山村山美、水美、人寿康、天人合一当不虚。今日南山在旅游说辞渲染之下,俨然成为长寿之山。信不信由你,但南山岭下的南山村近百岁的黎族老人为数不少,这的确是真实的存在。
  明朝洪武三年(1370)南山铺设铺司一名,专管铺簿历,铺兵四名,常以走递。(宣德间,鉴于出府第一铺,特增兵二名。)自陵水县门铺,至此五百八十里。铺司则一定是上面委派,铺兵则多本地解决。南山铺建在南山村前,邮亭中设,翼以西廊,铺门前有牌额,外立宿房,居邮亭之后。
  因倭寇猖獗,屡次犯崖州,洪武初,在南山港设置守御千户所。洪武二十年,又在鸭仔塘设守御千户所。(《正德琼台志》)洪武二十八年,都指挥花茂,奏立于南山港,以御倭寇。同安侯吴杰按琼,奏筑琼州海口、崖州南山二城。后以南山港底多沙地,无法筑城,移至马鞍山旁筑城。
  永乐间,署所事百户赵昱,以海贼猖獗,再次征召南山黎兵(《正德琼台志》),南山被征召多少人,无从查考。以后又设军屯万户府统领。总之,南山岭成为州城(崖州城)的屏障。
  明朝成化二十二年(1487),提举佥事(学官,相当于省督学)张习,来到崖州,考察了南山岭,写下著名排律《南山岭》。这首排律首先交代南山的位置“万峰亿岫此为始,离明先据非其伦”的先天优势,接着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左边可通日出之处,右边可达日落之所的特点,然后写南山的外貌和威力,耸立海边,任凭大风大浪冲击,“我自岿然不动”;再写南山的丰富物产和穿戴奇异的黎族人。他希望黎族百姓改变那些奇异习俗,学会做人。他肯定黎族人的先天素质是好的,本性是温顺的,“资若脱颖锐,质比良玉温”,只要对他们施加教育,读经读史,他们就会聪明智慧,就能成为英贤才俊。作者张习是封建社会的学官,不但不鄙视黎族人,还肯定他们的先天素质,鼓励他们读经读史改变落后状态。能有这种观点,实在难能可贵。最后指出大自然的造化孕育出灵巧秀丽的南山,而南山必然会诞生英贤才俊。他期望南山能像中岳嵩山那样名扬天下。这首诗的诗题是“南山岭”,却用了一大半的篇幅写南山的黎族人,写对黎族百姓的期望,“我不愿尔有此珍怪异,但愿尔秀钟于人”,写对“蛮彝杂类”的教育。作者的观点鲜明:南山是美好的,只有南山人(黎族百姓)好了,南山才能真正好。诗中谈到的珍禽异兽,珍贵木材,种类相当丰富。但在500多年后的今天几乎绝迹,即使没有绝迹的也已寥寥无几。但诗中告诉我们,这里的环境和气候适合这些植物生长。
  清顺治四年(1647),即南明永历元年。南明抗清部队陈武夫妇部统数千人入据崖州,前后在崖州及其附近攻战多年。南山村黎兵配合陈廷献、谭亚蛟奋力攻战。陈武部多次占领南山村,并曾设“后勤部”于南山,储存掠夺来的物资。陈武所部抗清义军失败之后,人们怀疑抗清义军物资的去向。因此,直到现在坊间仍然流传鳌山寻宝的故事。
  其实明末清初,南山为多事之时。清初,南山铺建在南山村前,“仍前制,设铺司九名。至乾隆年间(1736—1795)裁减铺司工食,雇觅千里马赍送省府文移。其铺司,止送巡检及感恩文移。”(《崖州志》)清代南山村实行保甲制,纳粮当差,由村长加黎头管理。有时村长和黎头是同一人,而且实行民团制,农闲时训练,战时出兵。清代末年,撤销了南山铺的铺兵,连守御千户的守军也撤销。南山已不再是什么军事要地。
  纵观自宋元以降的历朝历代,州官到南山悯黎劝善,文人踏青寻古,给南山留下了大量的诗文,使之成为琼南的文化名山。这些经过时空冲刷而沉淀下来的诗文,是不可多得的瑰宝,为南山岭及其山下的南山村注入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人文元素。
  如今,古老的南山村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勤劳朴实的黎族群众,以智慧和汗水建设自己美好家园。近年来,崖州区人民政府在这里启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改善乡村交通设施及人居环境,发掘历史文化,计划建设黄道婆纪念馆及毛知军祠等文化景点。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南山村这一古老的传统黎族村落,一定会以其独特的颜容展现在世人面前。

知识出处

故事里的三亚

《故事里的三亚》

出版者:中国华侨出版社

本书从三亚历史文化、海洋文化、民族文化以及建国以来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等角度切入,深入挖掘了三亚的历史底蕴,回顾了三亚的发展历程以及作为改革开放样本城市折射出来的精神。

阅读

相关人物

黎月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
崖州区
相关地名
南山村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南山村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