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韦执谊贬崖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故事里的三亚》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092
颗粒名称: 宰相韦执谊贬崖州
分类号: K820.42
页数: 4
页码: 30-3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唐代宰相韦执谊的生平事迹,包括他在政治、水利、教育等方面的贡献。文章同时也讨论了他在“永贞革新运动”中的角色,并介绍了他被贬崖州后的故事。
关键词: 唐代 韦执谊 生平事迹

内容

小幼聪明执谊公,革新鼎旧立勋功。
  除贪斩腐解民愤,著作诗书千古崇。
  修筑水渠民得福,大才精义树新风。
  中原文化传经者,创办学堂仍世红。
  华夏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涌现了不少旷世之才。唐代宰相韦执谊是其中的代表之一。王安石誉他为“天下奇才”。
  韦执谊(764—812),京兆(今陕西西安韦曲)人。出身官宦世家,是西汉名相韦贤的后裔,他家族前后出过十四位宰相。他自幼聪慧,颇有才气,二十岁就考中进士,在殿试中成绩名列前芧,被授予右拾遗,二十余岁就进入翰林院担任翰林学士、南宫郎、吏部郎中等职。传说德宗皇帝常在宫中举行饮酒、赋诗、撰对都召他相陪,甚至特许他与裴延龄宰相等出入禁中,参与政事顾问,德宗皇降世时,太子李诵就给他献上鎏金佛像,还指定韦执谊为佛像撰写贺诗,太子还赏赐他缣帛。同时还介绍他与侍读老师王叔文相识,后来成了知交。
  故韦执谊有了皇帝的垂爱,少年得志,一路青云,官运亨通。永贞元年(805)被晋升为宰相。
  唐王朝中、后期,朝政腐败,官宦专政,藩镇割据,朝廷权力集中不上来,地方势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故以王叔文、王伾、韦执谊、柳宗元、刘禹锡等为核心,才华横溢的革新派发动了革新运动,史称“永贞革新”。革新运动是制订一整套有效的行政方案。如取消节度使,各州刺史,向皇帝进奉的月进和日进,除常贡外不许有其他进贡,制止贪官进贡搜刮民脂。又如放出几百名宫女和几百名教坊乐女还乡,对朝廷中不做实事的官员进行裁减等。通过改革来挽救衰落的国家。这些革新措施是革弊图新的义举,在当时引起了广大庶民的热烈欢迎,大快人心,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但革新运动不久就遭到官宦与保守势力的扼杀。此时,顺宗帝又病重,太子篡位当上皇帝,立就对革新派进行贬逐。王叔文贬渝州司马,次年亦被赐死;王伾贬开州司马,不久死于贬地;柳宗元贬永州司马;刘禹锡贬朗州司马;韦执谊由中书郎、同平章事贬为崖州司马。故共八位朝臣都被贬为司马,驱逐出京城,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永贞革新失败告终。
  据《唐书》记载,韦执谊因他岳父杜黄裳的原因,他的处罚延迟,可是他的处罚较为严重,他岳父本是朝中的名臣,由于与裴延龄共事时,互看不起对方,直到女婿韦执谊坐上宰相位置以后,才请回宫中辅助太子。韦执谊贬崖州后,一些地方官员非常欣赏他的能力,时任崖州刺史李甲给地方官员写信,要他们重视韦执谊,这是历史上少见的。韦执谊到崖州以后,敬业的作风不减当年,认真管理好崖州事务:兴修水利、开发农业、兴办里学、传播先进农业技术。规划兴建严塘、亭塘水利工程。他带领当地民众克服种种困难,在羊山腹地到处是火山岩的龙泉镇开沟渠、筑堤坝,用将近两年时间,筑成一条长200多丈、高3丈8尺的严塘水陂,把严塘水引进打铁坡,灌溉万亩良田,使这片土地变成旱涝保收的米粮仓。
  农民赞颂:“驾潭成桥,砌陂岸如长虹,引水长流,灌万顷而渺然。”
  韦执谊对发展当时崖州的种植业是功不可没的。他根据羊山地区长年缺水的实际,引导农民种植耐干旱的黑豆、扁豆、玉米、狗尾黍等。远近闻名的“羊山乳羊”是在草木丛生、丛林蔓延的“羊山”地区倡导农民大力发展饲养山羊,割青草和灌木叶子围栏或放野坡饲养,生长的山羊肉肥、没有膻味,迄今还是闻名四邻的一道特色美食。
  崖州孤悬海外,在汉代之前,文化、教育不发展。唐宋以后,“名贤放滴、士族侨寓”才使“文化复兴”。韦执谊在崖州传播中原先进文化,倡导教化,十分重视兴办里学。他首先在贬住地龙泉镇的雅咏村创办韦村里学,把平生所学的学识传授给当地的学童,里学除聘请有文化水平的教员外,他常常在百忙中,经常抽出时间,亲自给学童授课,讲解天文地理、《四书》《五金》、孔孟之道、诗词歌赋等。他学识渊博,出口成章、口若悬河,学童非常喜欢他的授课。不久他创办的里学闻名四邻,乡外方圆十几里的学童不怕路远,都慕名前来求学。里学周边环境优雅清静,花木翠绿,里学旁的香莲塘,每逢荷花盛开,学童晨读诗词歌赋、一边赏荷花真是美不胜收。后来人们将香莲塘更名为圣莲塘。
  韦执谊先祖于公元812年逝世。他是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他的著作有《市骏骨赋》《与善见禅师贴》《请令修撰官撰日历奏章》《翰林院故事记》《规谱》等遗传于世。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寄隐者》诗中十分对韦宰相命运的惋惜:“昨天延英时,今日崖州去。由来君臣间,宠辱在朝暮。”与他同时代文学家、诗人韩愈,对他的评价是:“执谊进士,对策高等,骤迁拾遗,年二十余入翰林,巧慧便辟,媚幸于德宗,而性贪婪诡贼。”他贬四十年后,同样遭遇被贬的李德裕宰相也被贬到崖州,德裕宰相到韦执谊宰相墓地,百感交集,赋诗曰:“德迈皋陶,功宣吕尚。文学世雄,智谋祝贶。一遘谗疾,投身荒瘴。地虽厚兮不察,天虽高兮难谅。野掇涧,晨荐秬鬯。信成祸深,业崇身丧。某亦窜迹南陬,从公旧丘。永泯轩裳之顾,长为猿鹤之愁。嘻吁绝域,寤寐西周。倘知公者,测公无罪。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其心若水,其死若休。临风敬吊,愿与神游。”对韦宰相万分敬佩赞叹。清代崖州大才子张岳松赞誉他:“田开万顷,兴修两陂,利泽南溟。”后来崖州人们雅称他为“韦崖州”。
  二〇一七年清明时节,三亚、乐东韦氏兄弟一行十几人驱车前往海口龙泉镇雅咏村祭祀唐代韦执谊宰相先祖。韦氏后裔子孙本文作者吟诗二首追思韦执谊先祖的丰功伟绩。
  忠魂安躺宝泉头,宰相音容难挽留。
  佳节时辰遥祀祖,韦公后裔却思愁。

知识出处

故事里的三亚

《故事里的三亚》

出版者:中国华侨出版社

本书从三亚历史文化、海洋文化、民族文化以及建国以来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等角度切入,深入挖掘了三亚的历史底蕴,回顾了三亚的发展历程以及作为改革开放样本城市折射出来的精神。

阅读

相关人物

韦诗赋
责任者
韦执谊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