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艺文集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074
颗粒名称: 一、 艺文集萃
页数: 17
页码: 1202-1218

内容

(一)诗词选
  陈香梅(美籍)(二首):
  南来吟草
  海角天涯疑无路,三亚花明又一村。
  凤凰大地迎铁鸟,南来紫燕贺升平。
  温泉太滑若神仙,琼州风物似故城。
  无情最是江头浪,昨夜乡心胜去年。
  孝司(日本)(一首):
  七绝
  指船日本吹崖州,飘着鉴真上陆头。
  滞在一年尽留名,大云寺址哭敖欧。
  孙轶青(二首):
  重游三亚
  (2001年11月17日)
  海角天涯寄远怀,无边沙岸任徘徊。
  鹿雕山顶凝神望,新起楼群满海隈。
  鹿回头
  (2001年11月17日)
  猎夫逐鹿鹿回头,化作村姑美带羞。
  喜结鸾俦留倩影,迷人佳话足千秋。
  周济夫(一首):
  天涯海角
  古云天尽海之涯,赚得游人望眼赊。
  安见游踪辟新境,随风浩荡至南沙。
  周德光(一首):
  三亚城即景
  明珠玉润甲东南,崛起新城峙碧湾。
  海笛萦回邦外舶,潮歌起落疍家帆。
  连川花树穿鱼影,拔地楼台接鹿山。
  烟水两桥明月夜,五洲游伴依阑干。
  黎平(一首):
  沁园春·三亚春色
  灿烂三湾,椰树婆娑,迓接朝阳。看双洲玳瑁,翠浮碧海,珠崖旷野,果稻花香。
  瓜菜飘金,鱼虾跃玉,商贾驱车采摘忙。车千辆,走南疆北国,供应城乡。
  三中后放光芒。好高楼崛起换新装。新区多景点,嘉宾毕至,高歌妙舞,喜唱华章。
  旺季欢游,成千上万,幽径凉阴话短长。前程美,有中流砥柱,威望增强。
  说明:三湾是指崖州湾、三亚湾、亚龙湾
  林冠群(一首):
  鹧鸪天·天涯远眺
  帆影风光极望馀,波宽云淡海风舒。
  身无大翼冲霄举,省读庄周齐物书。
  歌汗漫,笑仙居,高低明灭看欧徐。
  莫嫌路尽临沧海,夜半潮来有巨鱼。
  蔡振孔(一首):
  临江仙·三亚
  海角天涯名气盛,旅游宾客云稠。
  群山铺翠境清幽。龙湾蝴蝶谷,东海鹿回头。
  落笔洞中波荡漾,一泓仙水长流。
  南山寺解忧愁。钟灵人杰地,自古是芳洲。
  张跃虎(一首):
  南歌子·亚龙湾
  玉带挽青髻,蓝绸缀素葩。
  曙光垂下蝉翼纱。浪曲恍如仙女弄琵琶。
  岛作凝涛立,冈环锦障佳。
  灵鸥含雾濡山花。岭海相偎情话醉流霞。
  李养国(一首):
  沁园春·蜈支洲岛
  北枕猴湾,南望龙湾,海上桃源。
  悦珊瑚放蕊,千姿百态;丛林泼翠,百媚千妍。
  岸石神奇,虎蹲龙卧,造物天工巧万般。
  醺如梦,恋绵沙雪浪,水族斑斓。
  天堂误落尘寰,问人间何处觅仙山?
  可听潮击水,拓宽胸次;餐风吮绿,涤尽纷烦。
  观海木楼,喷霞红日,园野牧歌归自然。
  星光下,把朦胧俪影,写入情缘。
  (二)文选
  天涯海角
  王蒙
  天本无所谓涯,地本无所谓角。
  思本无所谓涯,情本无所谓角。
  是故涯本无形,角本无影。
  而生也有涯,虑也有角。命也有涯,运也多角。人,来到了海南岛的最南端,赋予天涯以形,赋予海角以影,发现了、固定了天涯海角的形影。人的需要。
  蓝天,翠亮透明如洗如雨如玉而终不可见。除了轻漫的白云。除了羽翼般的椰子树叶子。沙贝上眺,椰子树的羽毛般大叶似乎在天空飞翔。
  碧海,碧海的白浪花便是海神的翅膀吗?它温柔地沙沙拂动巨石怪石。
  紧闭嘴巴的怪石显得严肃和不合时宜。是怀才不遇吗?是生性狷介吗?是空有大块头而并无真货色,到头来落了一个靠边蹲的必然寂寞吗?
  谪居逐客,也许与巨石产生点硬邦邦的共鸣?于是认定了是涯是角,眼前一片茫茫,正是好去处。
  便都来这里摄影留念。便一定要在照片上现出天涯与海角的字样,字大概是郭沫若老写的。
  便在而今之世成了旅游点。到这海滩上走一走要收数角钱的门票。到天涯海角去,别忘了带零钱!前朝逐客有知,能不粲然幽默乎?
  还在巨石边修了海滨浴场。浴沙如金,雷迪尖头门,密斯密斯,比基尼健而美,更衬脱出黑大圆石头之落伍。往者已矣,来者好追。
  更有牵北国滨海之行舟骆驼至海南岛者,牵老去茶凉秃马供勇敢之骑士跨鞍留影者,有三下五除二打开椰子脑壳插上含角度之吸管供旅客啜饮者,有卖贝壳商品与草帽之编织者,有收泊车费之戴红箍者……高跟软底,齿白口红,快门咔嚓,闪光倏灭,杭亢(香港)马栲(澳门),贵客盈岸,当地回女,倒卖私表,瓜子食仁而落皮,椰壳漂海而沉浮如人头,於戏,天涯成闹市,海角挤游人,浪花应有价,巨石亦商品……
  只是向远看仍是水天一色的碧蓝,仍是汪汪洋洋清清茫茫,岸上愈乱乎,你就愈确信,这里就是天涯,这里就是海角,这就是空间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终端,有达到了无的地方。
  等回到北京,就更加相信,已经经历了一次轮回,去了天涯,来自海角,永远是夏天。
  有个歌流行,叫《请到天涯海角来》。听那个旋律和节奏,不像是劝人到天涯海角来,倒像是到酒吧间来,到咖啡馆来,到这个那个舞会来。
  还好,天涯海角不知道“请到天涯海角来”。
  三亚:美丽的聚焦
  ——第53届“世界小姐”选美大赛侧写
  《环球时报》记者 贺广华 吴刚 胡彬
  12月6日晚,第53届“世界小姐”选美总决赛在中国海南省三亚市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106位佳丽,经过了三轮的激烈角逐。最终,爱尔兰小姐罗萨娜·戴维森以充满朝气的形象和温文尔雅的仪表艳压群芳,摘下“世界小姐”桂冠。亚军和季军分别由加拿大的阿夫欣·贾姆和中国的关琦获得。
  这是中国首次举办这样盛大的国际性选美赛事,外国媒体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有媒体评价说,这标志着中国已经将追求美视为自然而然的事情,这次盛事把传统东方美的概念带到了全世界。新加坡《联合早报》7日的报道更是说,这一晚,三亚成了美丽的聚焦。
  其实,何止这一晚三亚是美丽的聚焦,自从11月22日各国佳丽抵达三亚后,这里就吸引了全球亿万双眼睛。
  12月6日晚,投资1.22亿元、专为第53届“世界小姐”总决赛而修建的“美丽之冠”会场,像一顶巨大的皇冠,在焰火照耀下通体透明,格外美丽。21时,在欢腾的锣鼓声中,世姐决赛开始,世界各国佳丽身穿大红色的中国传统旗袍,在象征三亚著名景点“天涯海角”的3块白色巨石间款款走出。
  这时,本届世姐赛的11名评委已经坐在台下,他们要用四五个小时面试每位选手,并挑选出“世界小姐”。
  评委们面试的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美丽、风度和魅力,第二部分主要是才艺、姿态和个性,第三部分主要是体形和举止。需要注意的是,此次评委面试没有具体的评判标准,不过要求评委在看选手外表的同时,也更要注重选手的爱心和智慧,以及参选时个人努力程度,评委们所提的问题很多是针对选手的应变能力。
  本届世姐赛的11名评委,都是国际演艺圈的名人,包括香港著名影星成龙、美国著名小说《欲望城市》的作者布什奈尔、著名电视连续剧《日落海滩》的男主角罗伯特森、国际著名摄影师泽摩曼、印度时代集团的纳都、以色列的斯洛尼姆和知名模特儿阿巴妮等。
  大赛开始前,凤凰卫视主持人周瑛琦临危受命,正式接过世姐总决赛主持人的重任,成为首位主持这项盛大赛事的华人。新加坡《联合早报》就此评论说:在这次大赛上,首位华人主持、唯一的华人评委,对于中国,对于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华人来说,其意义远大于比赛本身。
  自然,代表东道国的佳丽、21岁的吉林姑娘关琦也格外引人关注。她穿一件绣上金色凤凰的大红晚礼服,让人眼前一亮,一出场就博得观众热烈的掌声。
  关琦最终成功打入五强,但因在答问项目中临场表现一般而影响了成绩。大会主持人问她会向其他佳丽展示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时,关琦先打趣说,她会建议佳丽们把紧身
  服装收起来,因为中国的美食将使她们穿不上紧身衣。她接着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名胜古迹太多了。主持人提醒她,回答时间不多了,她只好以“我爱你,中国!”草草结束回答。
  本届赛事的国际评判团似乎对好动型美姐特别青睐。冠亚军美姐都是双料奖项得主。爱尔兰小姐夺冠前已当选“沙滩美女”;加拿大小姐也是“最佳运动小姐”。
  进入最后五强的另外两位佳丽是菲律宾小姐和印度小姐。而以往选美赛的热门国家和地区,如委内瑞拉和渡多黎各的佳丽都无缘打进最后一轮决赛。
  除了标榜美貌、爱心和智慧兼具的传统奖项,大会还请成龙颁发“世界小姐奖学金”,表扬阿尔巴尼亚小姐克拉孜孜不倦地为社会奉献的精神。她是红十字会的义务工作人员,还收养了几个战争难民儿童。本次世姐赛的一些花絮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在三亚期间,106名世姐每天吃3000千克水果;有一男子送了3000朵玫瑰给参选世姐蛉女友;在决赛期间共有8位选手庆祝她们的生日;世姐选手行李最多一人共有450件。佳丽们入住的酒店表示,100多位佳丽每天更换的衣服达到1000多套,酒店的洗衣部要24小时不停工作。而佳丽们最注重的还是身材,据悉酒店的健身房每天早上7时已“美女如云”,她们最喜爱是在跑步视上跑步,希望以最佳姿态参赛。
  12月7日凌晨,赛后宴会在三亚喜来登大酒店宴会厅举行,罗萨娜发表了她当选新一届世姐后的第一次讲话。她首先问候了在场的所有嘉宾,然后感谢将“世界小姐”大赛安排在三亚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她还对喜来登酒店为她们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表示感谢,同时感谢父母和家人对她的关心和支持。罗萨娜还感谢了所有参赛佳丽,她说:“比赛期间通过与她们相处获得了很多美好的经历。”12月7日晚,三亚市委书记于迅向罗萨娜颁发“三亚旅游形象大使”证书。这是该市第一次聘请外国人担任旅游形象大使一职,罗萨娜随后返回了故乡爱尔兰。
  罗萨娜能摘得“世界小姐”桂冠,与她的成长经历和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五六岁时,她在体育方面就很突出,中学时期曾在全爱尔兰比赛中为学校争光。中学毕业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柏林大学学习考古学、社会学和艺术史。当她完成第一年学业时,她就代表爱尔兰参加“世界小姐”竞选。她的目标是读完大学,从事艺术、时装、运动科学和营养方面的工作。罗萨娜兴趣广泛,喜好旅游、游泳、滑水、曲棍球、网球、篮球、也喜欢爬山、滑雪。此外,她对芭蕾舞也有研究。据说她在雕塑方面也有不俗的功底。
  有一个做音乐家的父亲,也许是罗萨娜得以成功的另一重要的因素。就连罗萨娜自己都说,父亲是她的一个重要“法宝”。罗萨娜的父亲就是世界音乐界大名鼎鼎的音乐家克里斯·蒂伯,今年50岁,曾创作过《MissingYou》等广为传唱的佳作,也经常到世界各地举行演唱会。这次女儿参加“世界小姐”大赛,他也早早来到中国,像其各国选手的亲友团一样,为女儿呐喊助威。在决赛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克里斯·蒂伯说,他对罗萨娜顺利进入前5名充满信心。这位骄傲的父亲笑着说:“我的女儿很漂亮,就像她的妈妈一样,我觉得她是最美的”。
  “世界小姐”选美活动开始于1951年,这项活动原本是英国新年庆典的一部分,最初称为“节日比基尼竞赛”,后来英国新闻界给这个活动冠名为“世界小姐”。“世界小姐”的创始人埃里克·莫莉最初只计划举办一届活动,但是当后来的“环球小姐”评选活动加入竞赛后,他决定每年举办一次评选活动。埃里克于2000年去世后,他的妻子茱莉亚·莫莉继承了他的事业并担任“世界小姐”组织机构主席。
  现今的“世界小姐”比赛以促进世界和平、树立杰出妇女榜样和帮助饥饿残疾儿童为主要宗旨。主办方在原来竞赛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才智比赛,参赛者也不再只穿着比基尼出场表演。“世界小姐”大赛选拔的优秀女性是才貌双全、充满爱心积极向上的健康女性代表。
  时至今日,“世界小姐”仍以她独特的方式吸引着世界各地媒体的注意,与“环球小姐”、“地球小姐”和“国际小姐”并称为全球四大选美赛事。
  2001年11月6日,第51届“世界小姐”大赛在南非旅游胜地太阳城举办,18岁的江西女孩李冰作为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小姐”选美的首位佳丽,成为本次大赛的一个亮点。李冰以独特的东方女性气质,赢得8名世界级评委的青睐,首先从94名佳丽中脱颖而出进入十佳,继而经过主持人的两轮提问进入五佳,最后夺得第四名的好成绩,同时还获得“亚洲美皇后”的称号,成为该次大赛唯一进入十佳并获殊荣的亚洲选手。中国人正是通过李冰的参与,从而与世组赛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2002年12月7日,第52届“世界小姐”总决赛中,来自中国三亚的姑娘吴英娜最终获得了第五名和“亚洲及大洋洲美皇后”的称号。在决赛的最后,主持人宣布2003年第53届“世界小姐”大赛将在中国的三亚市举办,同时以卫星直播方式向世界142个国家转播了15秒的三亚宣传片,三亚这个美丽的地方从此令世人瞩目。
  上届“世界小姐”比赛本来选在尼日利亚举行。由于当地穆斯林和基督教徒在选美问题上各执己见,分歧激化成暴力冲突,引发了大规模的骚乱,200余人因此丢掉了性命。美丽赛事染上了血腥后,转移到伦敦举行,又遭女权主义者强烈抗议。而这一届,中国三亚没有宗教冲突,也没有示威人群,有的只是东道主的一片热情。
  根在华夏 情系故土
  ——《华夏故土地图》海南取土仪式侧记
  北京《民主》杂志记者 靳萱
  公元2001年6月2日,中国海南三亚市南山文化旅游区。继《华夏故土地图》推广活动于新世纪第一天和2月24日(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之日先后在台湾阿里山和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取土成功后,这里将成为祖国取土仪式的“第三站”。
  这项活动由“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主办,《华夏故土地图》是根据专利技术,采集全国各地最有纪念意义和历史文化内涵的原质土壤精制而成的特型地图,用以象征
  祖国领土的山水相连和中华民族的骨肉之情。
  海南三亚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滨。南山,又称“鳌山”,因其形似巨鳌且是中国最南端的山而得名。此山面朝南海,云林深翠,水照天色,风景独秀。1962年,一代大师郭沫若到南山游览时,作《在游崖县鳌山》一诗,誉之为“南溟奇甸”。1993年4月17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南山时,欣然题词:“碧海连天远,琼崖尽是春。”
  这里终年祥云缭绕,历来被佛家称为吉祥福泽之地。佛典记载观音菩萨闻声救苦,立愿长居南海。唐代著名大和尚鉴真法师东渡日本遇险漂流至此,传法布道达一年半之久,随后第六次东渡终获成功。千百年来流传于中华民族的“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即缘源于此。南山多长寿之人,目前超过百岁的老人就有十多位。三年前,这里建成了南山佛教文化苑,其中建国以来经中央政府批准兴建的最大的佛教道场南山寺,由已经西逝的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民进中央名誉主席赵朴初亲自选址,并亲题“南山寺”、“海天丛林”等墨宝。置身于这片融华夏福寿文化、汇中外园林艺术、集海光山色为一体的文化苑区,令人心旷神怡。仲夏的南山,以旖旎的风光,迎接前来参加取土仪式的四方宾客。
  上午十时,不二法门欢迎仪式会场。数百面书有“根在华夏、情系故土”、“周公吐哺、天下归一”、“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等标语的旌旗在海风的吹拂下猎猎飞扬。主席台后竖立着以“椰风海韵”为背景的大型主题板,56名威武潇洒,头戴方巾、身穿黄色太极服的小伙子手擎代表56个民族的56面杏黄色狼牙旗列队两旁。身着民族盛装着的黎、苗族姑娘跳起欢快的舞蹈,锣鼓震天,雄狮腾跃,拉开了取土仪式活动的序幕。
  国家有关部门领导,海南省、三亚市领导,海南驻军领导,各民主党派中央及地方负责人,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代表,以及海南各民族、各界群众代表近.500人出席了这一仪式。
  人们走过不二法门广场,撞响了象征幸福、安康、太平的吉祥锣,乘车来到仁王门前沙滩取土仪式主会场。主持人宣布取土仪式正式开始。
  早在1998年,八个民主党派就和国家民委、国务院台办、国务院侨办、国务院宗教局及黄埔同学会等担任了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的组织指导单位。为支持这次海南取土活动,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专门撰写了《故土融亲情,海峡盼团圆》的文章,发表于6月1日的《光明日报》。在取土仪式上宣读过这篇文章之后,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副主任委员楚庄作了《故土厚德凝华夏,山海福寿寄真情》的致辞。
  他深情地谈起《华夏故土地图》推广活动和在海南取土的意义:“华夏儿女把大地视作母亲,她承载万物,又哺育万物,滋养万物。开展《华夏故土地图》推广活动,弘扬‘厚德载物’的中华大地文化,就是要倡导全体华夏儿女都能为在21世纪完成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腾飞尽责尽力,敢于承载民族和历史的重任。”
  在肯定海南这种具有海岛特征的文化是与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息息相通、血脉相连之后,楚庄的声音陡然提高:“我特别要指出的是,西沙和南沙代表我国南大门的疆
  域,本次取土仪式中汇入西沙和南沙之土,进一步融入了海南儿女热爱和平、期盼祖国统一的真情;充分体现了祖国领土的神圣不可分割。可以说,填入《华夏故土地图》中的每一捧热土,都昭示着中华民族的亲情和文化凝聚力!”
  楚庄在致辞中最后希望,海内外华夏儿女,特别是海峡两岸同胞,都能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推进海峡两岸同胞的交流和团圆,为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祖国统一、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此时的南山,牵动着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蓝天白云下,寓意社稷江山“五色土”的五色彩旗迎风招展,盛开的凤凰花、黄藤花,一树树火红,一片片金黄。也许再也没有比这更感人的场面:
  面对碧波万顷的大海,6名身着水兵服的海军战士,手捧来自西沙的白沙土和采自南沙海底的红珊瑚,沿着红地毯,威武地走向海滩取土地点,将它们汇入南山的黄沙土中。伴随深情、悠扬的《永远的邀请》的歌曲旋律,各界来宾铲起了南海之滨、南沙脚下的第一锹土。来自南山地区的一位村长、一位百岁老人、两名少年儿童作为海南人民的代表,在他们世代生息的土地上庄重地将家乡土盛进了景泰蓝陶罐中。随后,一只只祝愿和平、象征幸福的白鸽放飞空中。很快,这些饱含海南儿女深情的宝岛热土、祖国疆土将作为海南故土运抵北京,与来自祖国各地的故土会合,嵌入《华夏故土地图》的版图中。
  海南午后的阳光是灼热的。然而比天气更热的是人们推动华夏文化纽带工程和《华夏故土地图》推广活动的热忱之心。下午三时,在南山文化休闲会馆,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大家一致认为,华夏故土可以说是联系海内外华人的重要文化纽带,弘扬文化“纽带”作用的工程其实就是“心”的凝聚过程。面对台湾岛内出现的“文化本土化”和海外少数人对华夏文化的歪曲诬蔑,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已是刻不容缓。随着《华夏故土地图》等一系列文化纽带活动的开展,在21世纪头十年,海内外炎黄子孙中会形成一个巨大的中华文化热。这无疑是促进民族团结、推动国家统一的巨大力量。座谈会后,大家前往南山寺,在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南山时栽种的树旁,栽下了一棵象征团结的菩提树。
  这棵菩提树会长成参天大树,树树相连,荫庇着这片梵天净土。海内外的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因为根在华夏,情系故土,无论长城、阿里山、南山、黄帝陵、炎帝陵、曲阜、大沽炮台、虎门……
  三亚的夏天
  徐国良
  许多人只听说三亚冬天的温暖,却不知三亚夏天的清凉,他们凭主观想象,由三亚的冬天推断三亚的夏天,难免敬而远之,岂知三亚的夏天依然是人们休闲度假的浪漫天堂。
  三亚的夏天,是真正天人和合的季节。世人早有共识,和谐是一种有序有规律的生
  存、生活状态。月有阴晴圆缺为和谐,天有春夏秋冬为和谐,地有山川河海为和谐,人有互敬互信为和谐。就三亚的气候而言,夏天是人们心中最和谐的季节。三亚的夏天没有冬天的干旱,春天的燥热,秋天的萧索。二、三月份,三亚的不少山峰、树木还在祈盼夏雨的滋润。只有到了夏天,热情的阳光伴随甜润的风雨,方才哺育得漫山鲜活葱郁,万物吐馨披绿。许多时候,三亚的夏雨连续数天或是半夜下场雨,上午出太阳,或是中午下场雨,下午出太阳——规律得像个十分听话的孩子,招手即来,挥手即去,从不耽误人们上班出工。它不像江南的夏天,这里连续一月半月阴雨绵绵,到手的稻麦无法收割,收回家的也没法晒干,家中潮湿得让人心中长霉。那里却一月两月不见滴雨,旱得田地干裂直冒烟,禾苗能作引火柴。也不像北方的夏天乍旱乍涝,变化无常:先是连日干旱,赤地千里,满目焦禾:继而暴雨连连,山洪咆哮,水灾肆虐,虽然田地生长着希望,人们心中却不踏实。三亚的夏天,没有超过一周不下雨的,也没有下过一整天雨的,风调雨顺的农民只顾埋头播种,种啥长啥;庄稼只顾铆着劲生长,长啥都丰收。内地省份的植树造林大都安排在春节,没听说谁在夏季植树,怕晒死旱死树苗。三亚的植树造林大都安排在夏天进行,因为有天浇水。十多年前,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三亚的夏天,往地里插根筷子都会发芽。此话虽有夸张之嫌,但三亚的夏天真的是天顺人意啊!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夏天是可恶的季节。洪水在夏天肆虐,干旱在夏天坑人,病毒在夏天逞凶。1960年的夏天,连续七十多天的干旱,害得家乡旱稻欠产,晚稻颗粒无收。饥饿的乡亲们肚皮皱成了“千层浪”,有气无力地拍打着脊梁。1954年的夏天,因为毒热,两岁的我全身长满脓包。母亲说,我是裹着纱布,躺在脓血中度过那个夏天的。直到十多岁时,我都有种“恐夏感”,生怕身上哪个部位再生脓包,可总也无法逃避。一旦生包,便是十天半月睡不着觉。尤其到了脓包快穿孔流脓的前几天,揪心的疼痛,使我坐卧不宁。如今我满身星星点点弹坑似的疤痕,都是夏天留下的记恨。好在这些疤痕全生在暗处,不碍观瞻。我们村有些姑娘小伙,因为夏天眼皮和脸上生脓包长疖子后,形成了烂眼皮和疤子脸,使美丽的脸蛋上留下了一生的遗憾。找对象时“打折”、“缩水”得叫人心痛。三亚的夏天昼夜温差大,昼热夜凉,阳热阴凉,外热内凉,没有中暑的,更无长脓包生疖子的,看不到夏旱和炎热给人们带来的生理摧残,更不会令人产生夏日的恐惧和遗憾。
  三亚的夏天很少有流行病。那年不少地方遭受非典和禽流感的祸害,三亚却无一例。有几个人带着病毒来到三亚旅游,离开三亚回到家,得了非典,也没把病毒传给三亚人。许多老人在家时饱受血压高,哮喘病,皮肤病的折磨,一到三亚,天疗与人治结合,很快病痛消散,脸膛放光,精神矍铄,不想走了。过去,“候鸟人”都是冬季来三亚享受温暖舒爽。现在,夏季来三亚享受清凉浪漫的人越来越多。许多游客来三亚夏游后,由衷地为三亚做起了“清凉一夏,三亚度假”的广告。近些年,三亚的商品房价长了不少,与人们识得三亚夏天的真面目有关。不少住户领略了三亚夏天的爽快后,长住在此不走了,由“候鸟”变成了“天涯鸟”。
  三亚的夏天是丰硕的季节。每逢年轮走进三亚的夏天,便拥有东西南北的收成,春
  夏秋冬的收获。当杧果、木瓜、香蕉、龙眼金色了一座座山峦,荔枝、莲雾、红毛丹又染红了一道道岭湾;当南瓜、冬瓜、葫芦瓜送走了春天的问候,萝卜、白菜、芹菜又把冬天的怀念捎到;当豆角、丝瓜、水瓜扭着纤腰要与世界小姐比美竞秀时,番石榴、火龙果、波罗蜜们也挥舞着健壮的拳脚,欲与世界先生摆擂台……
  三亚的夏天是好客天,它用沉甸甸的收获,使五洲四海的朋友尽情品尝人间百果,天下千菜;尽情享受大地的馈赠,宝岛的慰藉。五洲四海朋友的到来,也感动得三亚的五谷六畜、百果千菜全天候、全时空、全心全意为友谊而奉献。在祖国内地,许多作物每年只能收获一茬。在三亚的夏天,农民前面挖红薯,后面栽薯苗,前面收玉米,后面又播种。三亚的石榴、阳桃、波罗蜜等水果一年能结多批,人们一边摘果,它们一边开花、孕育,几代同堂,满树爷孙,长年累月,奉献爱心。尤其那村村寨寨的椰子,年年岁岁花不败,日日月月果满树。三亚夏天的水果瓜菜,随心所欲地生长,只讲奉献,不论季节。只要市场需求,春夏秋冬齐上阵;只要朋友需要,东西南北吹响“集结号”。当远方的客人走进三亚的夏天,饱享了春夏秋冬、东西南北水果瓜菜的滑润清香、鲜嫩甘甜,常将三亚当仙境,乐到深处忘归期。
  三亚,成了许多人魂牵梦萦的美丽“情地”。
  三亚的夏天,是为所有旅游者精心设计的、迷人的休闲度假之梦。夏天来三亚旅游,携带最轻便,行动最轻松,出门最轻省。虽然夏天在三亚游玩也有一些热的感觉,但绝无酷暑暴热。游客在阳光下直晒感觉有点热时,走进树荫就凉爽了,有清凉的海风自动为人们降温。三亚夏天的海风如茗似酒,能使你微微地醉,甜甜地睡。三亚夏日的白天,很少知了欢歌的烦恼,一挨黄昏,却可尽情享受鸟啼蛙鸣,百鸟朝凤,倍添丝丝清凉之感。睡觉时盖床薄被单,正好良宵酣眠。我在三亚生活了二十多年,晚上睡觉很少开空调,真乃天降夏福也。
  自古以来,三亚人既无宋代诗人王令的“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的《署旱苦热》,也无秦观的“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的《纳凉》记忆,更无大姑娘小嫂子穿着大裤衩露宿街头巷口纳凉的景观。当三天两头洒下的阵阵夏雨,敲着美妙的旋律,一半下在地上,一半下在人们的心头时,真乃“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清凉滋润的感觉,直沁五脏六腑,让你的梦,在浪漫地长;让你的诗,在美丽地飞。
  因此,我曾多次劝说五湖四海的朋友,不要光想着冬天来三亚度假,还要在夏天来三亚休闲。
  拜谒盛德堂
  罗灯光
  1
  早从宋词元曲民间传奇中读到水南村,读到崖州城郊宁远河南畔“风景最堪夸”的“桃花源”,读到唐宋王朝的“圣赫勒拿岛”,读到黄道婆的不可思议、中国古代棉纺织
  技术的鼎盛以及黎汉间的手足之情。
  这块土地的古老、神奇、富庶,使我拜会它的愿望不知不觉拱破心田长出两瓣嫩青。
  2
  丝丝细雨,绺绺银纱。
  紫茄子长豆角滚圆西瓜湿漉漉,陇陇水稻绽放走向金黄的微笑湿漉漉,暮归牧童牛背上横吹的竹笛声也是湿漉漉的。
  火红吉贝、黄花槟榔、幽深古径、鹪鹩相呼、绕郭溪流、渡口横舟、山边茅店水边楼,被清明烟雨印染成一卷飘逸的水墨画——天公似乎着意朦胧当年那些隐秘,而一任伤感悲戚的泪水淅淅沥沥,又道出此地无银三百两哪。
  3
  这,就是昌化守裴闻义之宅吗?
  这,就是素为世人景仰的盛德堂吗?
  这,就是南宋遗落的一页“野史”吗?
  那断墙残垣,遗砖存瓦,也还让人隐约感觉到宋时的风韵,也还让人想象得出当年的飞檐翘角、曲廊华厅、朱门红窗,想象得出香火旺烧的推崇和敬重。
  黄昏雨飘飘洒洒如纷飞的思绪。
  阴风拂面,凉意袭人,衰草窸窸窣窣。
  不知名的昆虫一声接一声脆叫,平添几分凄清。
  依稀有人在窃窃私语,又像有人在抽泣。继而,带泪的梦呓、凄怆的吟哦、悲壮的呐喊混起,如同南海的涛声,时强时弱,时高时低,时起时伏。噪声中,一个个不屈的灵魂烟雾般翻滚腾挪,或着朝服持玉笏登高北望,或奋笔疾书请缨破敌摩拳擦掌,或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4
  “征鞍南去天涯路”,宋宰相赵鼎成了盛德堂欢迎的第一人。
  盛德堂犹忆,一代名相功昭日月,浩气长存。宋室半壁江山飘摇成偏安的“飞天”,他以花甲之身拍案主战,拍出抵御外侮的信心和气概,拍出“亲征皆能决胜”的业绩,也拍出死不瞑目的遗恨,“一鞭直渡清河洛”便是他未酬的壮志。
  盛德堂犹忆,赵公铁骨铮铮,威武不屈,正气凛然。天涯的沟沟壑壑,褶皱了他的暮年。中原依故,千村寥落,却刺激他振振有词——“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凌厉无耻秦桧之流。自书铭旌,不食而亡,壮歌一曲响彻古今。秦奸“大书”的“三姓”,唯独他“一丘孤冢留穷岛”。
  他就是那条宁远河啊!面对黑暗没有犹豫,面对阴谋没有停顿,面对噩运没有退却,一如既往流向民族尊严的天涯湾,追赶南海庄严的日出。
  盛德堂,你盛着一颗民族魂。
  5
  “千里孤身一壶酒”,宋枢密院编修胡铨成了盛德堂接待的又一贬南显臣。
  胡公那双疾书过千古檄文《上高宗疏》的手,扶一把开拓的犁,躬耕在古崖州文化的处女地上成为一幅毕加索式的油画悬挂心之壁。
  他以满腹的经纶,倾力铲除愚昧的杂草,奋然撕开荒芜的胸膛,辛勤播植中原文化的种子,播植他的一片殷殷之情。
  不屑秦桧奸党设置的鹿砦,始终甩响催耕的鞭子。
  黎汉士民送子入学,送来了友谊和渴望。
  朗朗的读书声,讲述着一个个春天的童话。
  啊,他用一片心血的斑斓,去迎接开发南疆的太阳冉冉升起!
  每当更阑人静,他独自个抚摸豪情的琴弦,希冀一洗“中原何日复三关”的愁容,却只是挥刀斩水水更流。
  公来兮归去,州民饯行一百余里,挥泪沾襟依依惜别的绝景,犹如在昨天。
  公来兮归去,盛德堂犹盛千秋浩气壮山河。
  雨,轻如柳絮,细若游丝,下得挺有耐性。
  哦,这不是清明的泪,不是伤悲的泪,而是教人清醒感奋的甘露。
  八月豆园
  孟允云
  我是吃八月豆长大的。在已逝去的岁月里,清清晰晰地留下了多少我对家乡八月豆园深深的爱恋!
  记得我家的八月豆园坐落在村子东边的青山脚下。这个园子约三亩地大。那是我一家人经过几个冬春辟出来的。每年到了八月豆季,雨,淅淅沥沥,间间歇歇地湿透了土地,各家各户就开始忙碌起来,整地种豆子了。
  天刚蒙蒙亮,我的父亲从门前杨桃树下牵出那头老黄牛,套上牛车,搁上犁耙,骑在牛背上,牛沿着弯曲坎坷的小道,拖着车子嘎嘎嘎地奔犁园去了,母亲和姐姐也挑着箩筐粪箕到园子里去收捡杂草和树根。我年纪小,就坐在园埂的海棠树下,帮助大人挑选饱满、平滑、闪着橙红光泽的八月豆仁。家乡种八月豆,一般是五月整地下种,八月摘收。这时候,我们村周围的那长时间荒芜的三角坡、后坡园、老高园、打铁坡园家家户户的自留地里就热闹起来了。一阵阵吆牛声,一串串甩鞭声,此起彼落,震落了星星,荡亮了黎明。
  农家人种八月豆,选择在午后斜阳时分。因为那时太阳不毒,水分也不易蒸发。记得播种时,母亲和姐姐够辛苦的了。她们弯着腰,低着头,沿着翻开的笔直沟畦,每每小半步距离就从椰子壳里抓出三四粒豆仁均匀地撒下去,右脚轻巧地泼土埋上,然后再轻轻踩一脚。看着母亲满脸汗珠涔涔,但为了赶着天黑前播完,顾不得擦擦汗,也不歇一歇,就这样来来回回,从园子的东头到西头,西头到东头,直至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才收工回家。
  家乡的八月豆是一种耐旱的植物。只要你把种子播下,不出七八天时间,嫩嫩的、茸茸的、淡青淡青的幼芽就破土钻出来了。等到豆苗长有一尺高了,母亲又把草木灰挑到园里给豆苗施肥。这样,小苗长得生机勃勃,凝绿结翠后再折畦培土了。
  八月豆开花结果的时候,远远望去,可见一派迷人的景色。那满园的豆花,一轮谢了,又绽一轮,渐渐地,一茬茬青豆长出来了。早晨,那豆园里飘起一层层薄薄的雾霭,像软柔的轻纱。掩沟遮畦的八月豆,在晨风中翻滚着绿浪。园中小扁螺般大的朵朵含苞欲放的花蕾,丛丛簇簇,挨挨挤挤,点缀在青枝绿叶间。细心观察,你会发现那沐浴着晨露的花蕾顶端,悄悄裂出一个小口儿,小口里藏着一枚细小的青豆儿。待到两片花瓣已凋谢萎缩,那细小的青豆就慢慢长成筷子般粗长的豆角,垂吊在青青的枝头上,压弯丫杈。轻风吹拂,那小青豆左右晃动,使人痴痴地入迷。
  盛夏,家乡的八月豆园里,飘逸出一股股淡淡的清香,诱惑着那些小昆虫,聚集到豆园里来。那扇动着彩色翅膀的对对蝴蝶飞到园子里,娉娉婷婷,追逐嬉戏;花朵间的嘤嘤嗡嗡的蜜蜂,闪动着那尖尖的尾巴,吮吸着花汁的温馨;那青色的蚱蜢,伸屈着胫上有刺的两只大足,爬扯在绿茵茵的叶上;闪得人眼花缭乱的蜻蜓,上下翻飞,来回穿梭,时而腾空食蚊,时而停枝饮露,把这宁静的八月豆园喧闹得一派生机勃发!
  家乡的八月豆园,那可是贫苦人家的“菜篮子”。一到八月豆收获季节,我和母亲、姐姐、小妹子天天提着篮子到豆园里来采撷。除了平时吃用外,母亲总要选出饱满的用稻草秆子润水后捆成一束束,挑到市上出售。虽然八月豆不值钱,但母亲却把这零钱攒起来,凑足我们兄妹上学的学费。
  八月豆是吃不厌嘴的青菜,可以饱吃。一旦客人来了,一时找不到什么好菜,母亲就拿起粪箕到园子去采摘。煮时放点儿虾酱,青软软的,吃起来可真清脆可口。碰上刮台风,下暴雨,打狗都不出门时,母亲就取出坛罐子,倒出晒干的八月豆仁,用筛子漏去木灰,洗净后煮了吃。家里煮干番薯片时,母亲总爱放进几把八月豆仁,既好吃又香甜。村子里哪家有了红白事,凡是上桌的菜,总少不了几碗八月豆仁,碗里还敷着几块赤红猪肉,这时,喝上家乡土产的“三角一”的甘蔗酒,保你酩酊大醉。
  记得解放前,孟氏首房四爹被抓到台湾,一直杳无音信。前年盛夏,他忽然从香港回家探亲来了,家人和亲属都高兴得哭了。当晚,家里人给他备了一席很丰盛的酒菜。他桌前一坐,静默凝思许久,忽然问道:“有八月豆么?”这一问,大家都愣住了。他无限感慨地说,去台三十多年了,军旅、恋爱、结婚,已为人父。如今鬓白年暮,多想吃一碗家乡的八月豆,解我多年思乡之情!于是,翌日家里人便陪他到八月豆园去。他双脚踏上高坡低洼的八月豆园,心情十分愉悦,看看豆花,抚抚豆儿,无限感慨。日上中天了,然而他却没有一点倦意。八月豆园曾是他的乐园,八月豆曾养育了他,也养育了家乡世世代代勤勤恳恳的人们。
  我呢?离开家乡到城里读书直到出来工作二十多年了,至今也还深深怀念着八月豆园。家里人常给我捎来一斗几升的八月豆仁,我在享受豆趣之时,又常常唤起一番隽永的回忆。
  鳌山红豆
  游师良
  我家乡物象不凡,物种不俗。就说珍珠吧,也有两样。一样是海珍珠,名贵天下,为历朝贡品,人说慈禧梓宫中用于铺补棺材底的七斗珍珠,便是当年州官从我家乡百姓家中强刮去的。还有一样是山珍珠,山珍珠即红豆。红豆并非全红,而是红黑两色,珍珠般大小。我家乡地处海南岛最南端,阳气酷烈,有“炎州火地”之称,而红豆多生阴处,故红多黑少又不失其红,极为奇观。
  红豆本是相思物。
  少时,每读唐人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的名句,便想象诗翁千里骑驴下岭南、过海峡,在我家乡的荒野上躬身采豆、兴会微吟的情景,自喜这一异物竟能牵动诗翁的千古灵性。殊不知王维的红豆是木红豆,豆子全红,而我家乡的红豆则是草红豆。有友人自广东肇庆给我捎回几颗木红豆,一看,形状、色泽、韵采迥然不同,而又各得其佳妙。然我以为最撩人思意、动人情衷的莫过于我家乡的红豆了。
  我家乡正南有座方圆百里的大山,形如巨鳌,叫鳌山。据说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曾在此修道。鳌山雄踞海陬,秀色千寻,素有“南天小岱”之谓。其峰顶云三重,雾三重,晴天在雨中,四时风月,变幻无穷。秋冬之际,此山灵气自峰顶向天宇间升腾。有灵气必生异物,龟、猴、鹿、蛇、鸟,形神皆有别于他山,山上的沉香、伽南乃香中极品,取之片木于炉中慢燃,清淑之气三日不绝。山下七十二条岭坪,便遍生这离离红豆。红豆一年一茬,若过了发季,根萎叶枯,藤焦豆落,采豆只待来年。早春二月,那凝丹结黛、晶亮玲珑的小豆破荚而出,山梁上、山坡下、溪流畔、岩崖间、一蓬蓬一串串的,如万点小花闪缀在丛林草木间,露几分欢欣,藏几分羞涩,掩含着花之烂漫和草之芳菲,无尘无俗,意态天成。折三枝五枝,摘十颗八颗,便引惹得眼乱心忙,莫名其妙地珍之惜之怜之——珍之物美惜之物稀怜之物小。
  这就是“相思”么?
  岁岁清明,我必回家一趟,也总少不得到鳌山踏青。时值初豆未老,晚豆正秾,一采就是一大束。红豆最盛处,要算鳌山主峰下的金银坡。这坡上的豆子发得多,发得大,也发得艳。采豆每到金银坡,我便记起了一个古老的传说:鳌山脚下的海滩边住着一对恩爱的小夫妻,金哥和银妹。小夫妻以下海采蚌取珠为生计。珍珠子采得多了,远近扬名,日有带秤的客商来行骗,夜有带刀的歹徒来骚扰。好在小夫妻平日里度量大,经常周济乡亲四邻,因此遇事有人帮忙。一日,有几船番号不明的海盗在海上杀人越货之后蹿到海岸,强占半壁鳌山为营。当海盗们发现小夫妻草屋里那藤篓盛满闪闪发光的珍珠时,使以刀枪相逼。小夫妻不依,浴血拼杀了一场,终于被追上了鳌山之巅。小夫妻宁死不屈,将藤篓里的珍珠撒向四野,然后抱成一团跳下了高高的山崖。九里十八村的乡亲们闻讯,以牛角为号,以熊甲为誓,以竹矛为戈,围歼了这伙犯疆的海盗。乡亲们来到金哥银妹殉身的地方,只见满坡散落着星星点点带色的珍珠——红豆。这生长着红豆
  的山坡,乡亲们叫它“金银坡”。从那年那月起,金银坡上的红豆便播满鳌山,播满我家乡的山山野野。
  我的书案前,无论春夏秋冬,总置放着我从鳌山上采来的红豆,或连豆带荚的在竹筒里斜插几枝,或红花花的在椰壳里堆上百十颗,时时品赏。闲来拈几颗放在掌心上细细搓摩,本原,自然,朴真,纯净,俏丽,一切不可名状的灵言妙语都隐化在这小小珠子里。玛瑙诱生华贵,琥珀浮想久长,而能触发悠悠怀思与绵绵深情的,只有红豆。
  我曾有缘久居鳌山。公务之暇,常带上几个同伴到山中探奇寻幽,搜神访仙,还特意到金银坡采摘红豆,一岁一春一回,积攒得三升五斗。原想将采来的豆子作为精美的礼品分赠贵客,或自辟小园栽种半亩以怡情养心。不知何故,我忽又意念一转,不可,我是不能亵渎红豆的。物异其类,盖生乎其地;人钟其物,盖出乎其意。我爱红豆,尤其极爱鳌山红豆。红豆是我心中的圣物,而鳌山又予我与生俱来的情怀。鳌山生我,养我,教我,化我,洗我,净我,智我,慧我。我在鳌山心里,鳌山在我魂里。些许年来,我的足迹几乎遍及天下名山,泰山之伟、黄山之奇、巴山之险、昆仑之莽、富士山之秀、阿尔卑斯山之旷远……但无论我走到哪里,鳌山总在我面前横亘,在我梦中驰荡。我不是名人,然我之于鳌山红豆,一如苏轼之于东坡之石,郑板桥之于北山之竹,曹雪芹之于西山之红叶。于是,在一个秋雨空蒙的黄昏,我登上高高的鳌山之巅,把经年珍存的几斗红豆撒归鳌山,撒归金银坡。来年早春,我到坡上一望,红豆比往年发得更旺,坡前坡后,红豆挂满了千树万树,映红了沟沟壑壑。这时,我觉得,我,红豆,鳌山,已经物我一体,丹黛与共,风雨相随,生死相依。长相思,相思在鳌山……
  请到天涯海角来
  词曲南蔚
  布郑徐

知识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三亚市志.1991-2010》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上起1991年1月,下至2010年12月31日止,采用述、志、图、表、记、录等体裁,记述三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