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049
颗粒名称: 第六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类号: K103
页数: 2
页码: 1133-11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亚市1991年至201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民间打柴舞、崖州民歌的情况。
关键词: 三亚市 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容

一、黎族民间打柴舞
  打柴舞是黎族最古老、最受欢迎的舞种之一。主要流行于海南岛中部、南部黎族聚居区,三亚是重要分布地。打柴舞是黎语“转杀”,有两种说法:流传于陵水、保亭交界地是爱情对歌,招来青年人上山跳舞的故事;流传于古崖州(今三亚市)是黎族丧葬活动。系黎族古代在人死的时候用于护尸、赶走野兽、压惊以及祭祖的一种丧葬舞。三亚打柴舞是通过多对木棍的上下、左右、交叉的分合击板,人在其中来回跳跃、蹲伏、模仿生产生活及各种动物习性做出各种动作的一种舞蹈。内容共有九个部分,即九式:第一式平步,第二式磨刀步,第三式差麻绳步,第四式小青蛙(叫声)步,第五式大青蛙(叫声)步,第六式狗追鹿步,第七式筛米步,第八式猴子偷谷步,第九式乌鸦步。无音乐伴奏,完全靠木击产生各节拍来行走。由于打柴舞道具、节奏、跳法的特殊性和具有极强的娱乐、竞技成分,打柴舞很快传遍整个海南黎族地区,成为黎族著名的舞种。解放后,经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及各县相关部门加工整理,打柴舞搬上舞台、银幕和运动场,成为黎族舞蹈和体育竞技项目,多次参加全国大型文艺会演和全国民族运动会并多次获奖。经加工、改编后打柴舞的道具由木棍变为竹竿的形式出现。打柴舞是唯一记在古代文献中的黎族舞蹈,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国务院发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已被教育部门、民族高等院校、民族师范学校及中小学校定为体育运动教材。
  二、崖州民歌
  崖州民歌起源流行在三亚市及古崖州属地人民群众中口头文字,是以口头传唱和手抄流传至今的民间歌谣,发祥地位于古代崖州西部地区,即今三亚市保港地区以西至乐东黎族自治县的九所、乐罗、黄流沿海一带。随着民歌的发展、区域的扩大,东至陵水黎族自治县,西至东方市八所,北即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五指山市直至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乐东黎族自治县等地区也盛唱崖州民歌,形成了民族共处、文化交融的崖州民歌文化圈。
  崖州民歌具有地方特色,题材广泛,语言入俗,乡音浓重,唱腔美,写作手法很有特色。历代民歌大到国家政事、宫廷朝政,小到百姓生活、一针一线,凡事都可入歌。民间艺人出口成歌,句句押韵,和谐优美,答唱如流。唱腔有固定的基调,但在各种唱法上可以自由发挥,每个唱法都各有特色。大体上唱腔可分为五种:长篇叙事歌唱腔(俗称“大朝歌调”),可用“崖州乡音”民乐曲作为伴奏音乐;情歌调(俗称“风流版”)
  是长歌常用的基本唱腔;对歌(俗称“答歌腔”),男女对唱一般用唱腔对唱调,民间对歌艺人具有很强的口头即兴创作能力和应变能力,对歌内容随意即兴答唱对唱不停,很有特色,在民族文化中堪称一绝;摇篮歌(俗称“摇儿腔”),主要用爱意摇篮调;特殊句型唱腔和叠吟长句唱腔,特殊句型的唱腔一般有三七句唱腔和叠吟句唱腔,三七句在歌中多用于离情述别,倾心倾情,重音述唱,叠吟长句一破七言四句体的传统,采用多句叠吟押韵作结的唱法,整个唱段略有快板说书、评书说唱的味道,最后一句唱来押韵,使整个唱段又回复到崖州民歌的原汁原味,唱腔意韵悠长。
  原生态崖州民歌,一般不用乐器伴奏,近年为适应舞蹈演唱的需要,才用《崖州乡音》民乐曲作为伴奏音乐,乐器用二胡、唢呐、笛子、扬琴、木鱼、锣鼓等。崖州民歌历代佳作有《梁生歌》《张生歌》《孟前君》《驻春园》《陈三五娘》《贫家女怨》《十送情郎》等作品。描连是崖州民歌最具有特色的写作手法,它起到承上启下、过渡、转韵自然的作用,首歌多用描连的创作手法。
  2006年5月20日,崖州民歌被列入国务院发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知识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三亚市志.1991-2010》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上起1991年1月,下至2010年12月31日止,采用述、志、图、表、记、录等体裁,记述三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