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扶贫措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01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扶贫措施
分类号: F127
页数: 3
页码: 1023-10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亚市1991年至2010年扶贫措施的情况。
关键词: 三亚市 扶贫攻坚 扶贫措施

内容

一、综合扶贫
  对贫困地区进行农业开发,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多方筹集资金对贫困地区进行茅草房改造,解决当地群众“六难”(住房难、上学难、用电难、看病难、交通难、饮水难)问题。
  1993—1994年,累计投入近亿元资金建设梅山岭落水库和藤桥赤田水库,解决老区发展农业缺水的困难。
  1995年,三亚市共投入扶贫资金1120.76万元,种植杧果267.53公顷,种植玉兰笋竹213.33公顷,养牛2550头,修建公路13.5千米,解决了梅山、林旺、雅亮等贫困乡镇长期未能解决的通电问题,贫困地区年人均收入644元。
  1998年,三亚市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多渠道筹措资金,共投入扶贫资金1700多万元,其中各部门筹资1204万元,社会赞助200多万元,职工捐助150多万元,省扶贫专款120万元。通过扶贫投资,全年共修乡村道路87千米,打井69口,建水坝24座,维修渠道760千米,修山塘水库2宗,铺水管6千米,拉电150千米,其中,种养业投资逾1000万元,主要种植椰子266.67公顷,槟榔250公顷,橡胶林200公顷,菠萝233.33公顷,番荔枝280公顷。养羊4500只,养牛85头,养猪2108头,“三鸟”26307只,全年改造民房2150间、建厕所8195间,农村26448人的饮水和居住条件明显改善,解决24810人的用电难问题,贫困地区人均收入同比提高200多元,脱贫15000人。
  2001—2005年,为贫困地区新建、改建水坝16座。维修渠道和硬板化320千米。新增、改善灌溉面积300公顷;引山泉水41宗,打井135口,解决2458人饮水难问题。新建、改建乡村道路812千米,建桥涵192座,解决34116人行路难问题。扶持贫困地区种植槟榔251.33公顷、粉蕉145.33公顷、椰子656.67公顷、橡胶543.93公顷、龙眼68公顷、番荔枝41.07公顷、木瓜114.4公顷、杧果534.6公顷、阳桃54.4公顷等。养牛7413头、猪41808头、羊9648只、兔2910只、“三鸟”163919只、青蛙7906只、淡水鱼11.8万尾等。共建“一池三改”(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沼气池7350个,培训沼气技工2500人次。
  2006—2010年,为贫困乡村新建改建村组道路4938千米,缓解6万人的交通难问题。建设基本农田557.2公顷,解决饮水工程80宗,解决16622人饮水困难。贫困村建沼气池2900多座,修建了一大批人畜饮水工程,累计受益人口达6万多人。完成民房改造5633户,人均居住面积50平方米。新建改建校舍约4万平方米,贫困村小学危房基本改造完毕。新建镇卫生室48间,改造15间,改善了6万人的就医条件。农电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城乡用电同价。重点村广播和有线电视建设步伐加快,有线电话到村到户,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97%。扶持贫困地区种植橡胶2333.33公顷、槟榔4400公顷、粉蕉933.33公顷、椰子1600公顷、龙眼120公顷、番荔枝393.33公顷、木瓜220公顷、杧果386.67公顷、阳桃146.67公顷、波罗蜜446.67公顷、红藤333.33公顷、益智253.33公顷、牛大力133.33公顷、花梨100公顷、青瓜3333.33公顷、茄子6666.67公顷、豆角1000公顷等,养牛1万头、猪9万头、羊3万只、“三鸟”25万只、青蛙1万只、养淡水鱼22万尾等。初步形成了橡胶、槟榔、瓜果菜、养猪、养家禽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为贫困农户增收奠定了基础。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累计200多期,培训学员1万多人,提高了贫困群众的综合技能水平。
  1991—2010年,三亚市整合各部门涉农扶贫资金达3.55亿元(其中2006—2010年整合各部门涉农扶贫资金约1.5亿元)集中用于贫困村扶贫开发建设,着力解决制约贫困村发展的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和贫困农户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问题。
  二、机关干部下乡扶贫
  1998年5月,市四套班子联席会议召开,会议决定组织近千名行政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地区扶贫帮困,争取在2000年三亚市贫困地区群众人均年收入达到2500元。同月,916名机关干部赴13个乡镇392个村庄,深入农村驻点扶贫,开展扶贫攻坚。1999年5月,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王富玉、陈孙文、许俊、符桂花分别到贫困人口最多、扶贫任务最重的雅亮、育才、高峰、天涯等乡镇挂点包片扶贫。711名机关干部到三亚市218个自然村扶贫。2000年,制定《三亚市2000年扶贫工作方案》,要求同年农民人均收入要比上年提高300元,力争人均达到1800元以上;民房改造增加3000户,基本消灭茅草房。2000年5月,第三批机关干部千余人下乡扶贫。
  下乡扶贫工作队采取多种形式扶贫,以工作队员所在的机关单位优势,开展“交通扶贫”“水利扶贫”“电力扶贫”“金融扶贫”“科技扶贫”“文化扶贫”“教育扶贫”“卫生扶贫”,以及“公司+农民”“机关+农民”“干部+农民”“攀穷亲”“结对子”“一帮一”等办法。市国土局驻高峰乡那拉村的扶贫工作队试种1.33公顷毛叶枣示范,成功后把这种优质水果在山区推广种植;市水电局、市对台办工作队组织驻地贫困农民学习生产管理技术。2002年2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企事业单位扶贫捐助大会,宣读三亚市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发起的《扶贫捐助倡议书》,会上,市旅游投资公司、南山实业发展公司、西岛八海里旅业公司等31个企业单位共捐助扶贫款222万元。
  三、部队官兵参与扶贫
  1994年,三亚市扶贫工作深入开展,三亚警备区等部队分别以雅亮、育才、高峰3个贫困乡作为扶贫挂钩点。 《三亚警备区扶贫济困计划》规定每1个营队负责1个村,每1个连队负责6户特困户,计划在2000年前协助雅亮乡100户贫困户脱贫。从1997年11月起,部队官兵在雅亮乡搭起帐篷,帮助村民种植冬季瓜菜、生姜、木薯20公顷、橡胶23.33公顷、槟榔20公顷。1997年6月,部队官兵、山区群众一起开挖育才乡至雅亮乡8千米光缆沟,为2个偏僻山乡开通程控电话。1998—1999年,部队共派出车辆1300台次帮助育才乡运送扶贫物资200多吨,和市扶贫工作队一起帮助育才乡建新瓦房4万平方米,使450户人家住进新房。武警、凤凰边检站等共300多名官兵在高峰乡扎南坡村,开发种植266.67公顷橡胶。三亚警备区把雅亮乡明善四村茅草房改造作为海南军区的扶贫示范工程,海南军区首长,三亚警备区司令员、政委多次到扶贫乡村现场办公,制定措施,使扶贫工作扎实开展。1999年元旦,黎族同胞乔迁新居,村民感谢部队扶贫,在村口立下石碑,镌刻“脱贫不忘共产党,世代感谢解放军”。

知识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三亚市志.1991-2010》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上起1991年1月,下至2010年12月31日止,采用述、志、图、表、记、录等体裁,记述三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