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事业单位人员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098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事业单位人员管理
分类号: D630.3
页数: 6
页码: 962-9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亚市1991年至2010年事业单位人员管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情况。
关键词: 三亚市 人事 人员管理

内容

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1991年,三亚市事业单位从业人员6230人,其中固定职工4701人,合同制职工888人,其他职工641人。1995年,三亚市事业单位从业人员8343人,其中长期职工7749人,临时职工594人。1999年,三亚市事业单位在岗职工12184人,其中长期职工11401人,临时职工783人。从1991年开始,逐步将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经常性、规范性。1991—2003年,三亚市事业单位人员主要来源于国家分配、交流调动、招考等方式,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为国家干部身份管理,实行行政任用。
  2004年,经对三亚市120家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业务职能及资源资金情况深入调查摸底后,结合实际,起草《三亚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7个改革文件。2005年1月,三亚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开始启动。同年3月,三亚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开始试点,确定卫生、教育、农业、文化等4家改革试点单位。协调召开改革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审定改革相关文件;已报市政府批准实施,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开展和全面铺开提供操作依据。同年8月底,完成4个试点单位(市五中、三亚晨报社、农技中心、市人民医院)的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2006年全面铺开。相继出台《三亚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三亚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三亚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指导意见》《三亚市事业单位竞争上岗暂行办法》《三亚市事业单位未聘人员安置办法》《三亚市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文件。从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行业中挑选有代表性的市五中、天涯镇中心小学、三亚晨报社、市农技中心和市人民医院五家单位作为试点。重点抓好方案制定、因需设岗、竞争上岗、分流安置、全员聘用、工资分配、聘后管理七个方面的工作。同年在总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三亚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
  革工作正式全面铺开,至年底,有93%的事业单位完成改革工作,并实现全员聘用制管理。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凡进必考”,在职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升能降、待遇能高能低的制度初步建立,新型用人制度逐步形成。
  2007年,根据《海南省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意见》,三亚市事业单位管理实行改革,采取按经费渠道来源不同,分为财政全额拨款、财政差额拨款、自收自支3种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实行分类管理。改革后至2010年,三亚市共有事业单位371家,其中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86家,差额拨款事业单位39家,自筹经费事业单位46家。
  二、实施聘用制管理
  2006年,三亚市全面推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完成402家事业单位6990人的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在所有事业单位中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竞争上岗制、公开招聘制及合同管理等制度。
  2007年,三亚市对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及岗位设置管理,并推行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制度,逐步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2008年,三亚市实行聘用制事业单位308家,实行聘用制单位比例95.3%,签订聘用合同人员7041人。
  (一)公开招聘
  从2005年开始,三亚市事业单位实行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度,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及涉密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人员外,一律实行公开招聘。截至2010年5月,共组织公开招聘活动35次,涉及招聘单位26家,累计聘用人员1760人。
  (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
  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3种。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岗位的结构比例。截至2010年,共完成332家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核准工作,其中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67家、差额拨款事业单位33家、自筹事业单位32家。
  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
  (一)职称评审
  1990年4月,人事局开始接管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主要是开展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年度考核等工作。
  1993年,组建评审委员会,对教育、工程、农业、经济等部门的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进行评审,另外,对165名大中专毕业生确定了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同年,评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319人,初级576人。
  2003年,省人事劳动保障厅出台《海南省人事劳动保障厅关于认定专业技术资格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认定的范围和对象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承认的正规全日制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且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人员。从2006年起,凡国家实行统一考试“以考代评”的经济、统计、会计、审计、计算机与软件、出版、翻译等专业,不再进行初次认定。
  2006年,省人事劳动保障厅下放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审核确认权,三亚市可对中级以下流动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进行确认。
  2008—2010年,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主要的文件依据以《海南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为准。评审工作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2010年,评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526人,初级413人。截至2010年,三亚市事业单位有专业技术人员7159人,其中高级365人(正高31人,副高334人),中级2116人,初级4678人。
  (二)人员招聘
  2004年,三亚市经对120家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业务职能及资源资金情况深入调查摸底,起草《三亚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7个改革文件,确定卫生、教育、农业、文化等4家改革试点单位。2005年3月,三亚市开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2006年全面铺开。2007年,三亚市对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及岗位设置管理,并推行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制度。2010年底,三亚市事业单位实有在编人员共9582人。
  (三)选拔推荐省优、国优专家
  1.海南省“515人才工程”选拔加快培养海南省新世纪年轻一代学术技术带头人,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层次骨干人才。2004年开始,海南省下发《关于做好海南省首批“515人才工程”人选选拔工作的通知》。同年5月,海南省委组织部等8家单位联合制定《海南省“515人才工程”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在全省各类企事业单位中分三个层次选拔和培养一批高级人才。第一层次为从海南“三类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中选拔培养50名在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影响重大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里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其中一些人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能保持学科优势的知名专家。第二层次为从海南省各学科选拔培养100名有较高学术造诣、成绩显著、起核心或骨干作用的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第三层次为从海南省各专业选拔培养500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中青年技术专家。截至2010年,三亚市获得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称号的人才共31人,其中,第一层次入选的人员共2人,第二层次入选的人员共2人,第三层次入选的人员共27人。
  3.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才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给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发放政府特殊津贴,并发放政府特殊津贴证书,由国家一次性发放2万元,免征个人所得税。从 2009年1月1日起,将按月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10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 600元。截至2010年,三亚市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人才共有2人,分别为时任海南省三亚技工学校高级工程师的候幼卿、时任三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的刘德喜。

知识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三亚市志.1991-2010》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上起1991年1月,下至2010年12月31日止,采用述、志、图、表、记、录等体裁,记述三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